在農村拍到1組10個老物件,90後的孩子不認識,看都有啥


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現代化的步伐加快,各種生產和生活用品也在更新升級,先前農耕時代的農村常用的農具和生活用品已經慢慢消失,木製和鐵製品保存時間有限,加上用處不大,目前見到的老物件已經非常稀少了。圖片上這雕刻精美的木製品你知道是啥嗎?有句老話叫“門當戶對”,你猜猜這是啥?

農耕時代比喻人們的生活經常用男耕女織來形容,通俗的講就是農村的男人們去耕田養家,女人們操持家務。圖片上的這個老物件就是農村婦女們常使用的用品,用來放一些個針頭線腦,剪刀碎布頭一類的小東西,在家裡給一家人縫縫補補,它的材料一般用竹子或者藤條編制而成,你知道這個叫啥名字嗎?

圖片上這個木製的老器物是用來裝糧食用的,它的功能和簸箕有點像,主要就是把糧食裝進口袋裡的時候使用,在北方農村以前比較常見,它叫啥名字攝影師也忘記了,你能給出答案嗎?


這位農民大叔正在使用的工具在山西農村是木工匠人經常使用的神器,晉南農村把它叫做“錛子”,現在幾乎沒有人使用了,我們拍照的時候看到這位大叔用它在砍著木棍,他說要做個鐵鍁的木柄,“錛子”站著使用方便省力。

農村老房子的牆壁上掛著用布塊縫製的一箇舊物件,上邊有3個口袋,是用來放一些個小東西的,它掛在牆壁上使用也是非常方便,是農村大媽經常使用的東西,有人會把它上邊做成很多小布袋子,放小東西的時候可以分門別類的存放,巧手女人還會把它上邊繡上花鳥。名字叫啥呢?

這位老奶奶手上拿的器物是一個農具,它的功能和鋤頭一樣,不同的是鋤頭是往下用力,這個器物是先前推送,大娘說這老物件既能當工具除草使用在家裡還可以作為防身的工具,你見過它嗎?

這個木製的老器物現在幾乎消失了,它是從前農村人走親戚時候用來放禮品的器物,特別是在逢年過節和婚喪嫁娶的時候使用比較多,表示對親朋好友的尊敬,有的人喜歡把它油漆成紅色有的人喜歡把它油漆成黑色,走親戚的時候外邊還要包上新布片。晉南人把它叫做“提盒”,你那邊叫啥名字?

老人手上正在使用黑黑的舊物件叫做“墨斗”,裡邊放著線繩子和墨汁,是木工匠人用來“放線”的工具,很多年都難見到它的影子了。圖為老木匠正在把一塊大木頭要分解成長木條前,用墨斗放線,然後鋸開。

農村種莊稼離不開“犁耬耙耱”這是其中的一種,你認識嗎?它是用來播種莊稼的,木製的工具看上去比較繁瑣,彰顯出先人們的智慧和聰明。使用的時候前邊是人拉或者牲畜來拉,人在後邊扶著手把輕輕搖動往前行進,上邊的木頭箱子裡的農作物種子就會通過下邊通道進入地面,這樣就會完成播種。


這個舊物件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晉南農村使用的電器,看上去它很奇怪,電器卻是木頭製品,其實外邊是木頭匣子,裡邊是個電子喇叭,是個有線的播放器,為了美觀不影響聲音傳播,正面鏤空了一個大大的五角星。記得小時候一家人就常常聽著裡邊的新聞播報和戲曲節目,老人把它叫做“洋戲匣子”。

老奶奶手上這個變形工字木頭老物件你知道是做啥用的嗎?是農村婦女纏線子用的神器,晉南人把它叫做“柺子”,使用起來速度快效率高,輕巧方便。一組山西晉南農村的老物件,90後的孩子們確實能認全的不多,它是農耕時代的產物,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留給我們的是永遠的鄉愁。【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