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韶關: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韶關在以生態為特色優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中謀篇破題,在築牢粵北生態屏障、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的征程中鏗鏘前行,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張詠棋 沈明禮 蔡仁銀

  近兩年,韶關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一直居北部生態發展區前列首位。一年來,韶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佈局落子,在以生態為特色優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謀篇破題,在築牢粵北生態屏障、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的征程中鏗鏘前行,奮力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

  2018年9月28日,省委書記李希到韶關調研,站在全省工作全局,對韶關提出了“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要求。

  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築牢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綠色生態屏障,成為韶關綠色發展的首要任務——近年來,韶關實施全域生態保護,築牢粵北生態屏障。一是高水平創建國家公園,努力把創建國家公園的過程變為從“韶關樣板”向“國家樣板”提升的過程。二是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投入10億元實施北江上游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三是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韶關市區空氣質量優良達標率92.6%,改善幅度全省最大,主要江河斷面和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城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四是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前,韶關森林覆蓋率73.84%、有林地面積126.85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8917萬立方米,均居全省首位;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填補了粵東西北城市在綠化成就最高獎項上的空白,力爭2021年建成全省乃至全國首個全域國家森林城市的地級市。

  韶關是廣東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有3A級以上景區28個,丹霞山、南華禪寺、珠璣古巷、廣東大峽谷等景區景點聞名海內外,紅色文化資源密集,華南教育歷史坪石研學基地等研學旅遊線路建設加快推進,各類文化旅遊體育活動蓬勃開展;仁化瑤塘新村今年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列為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鄉村旅遊方興未艾。隨著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開館,以及韶關紅色教育基地即將建成投用,韶關將成為廣東紅色文化傳播高地、紅色旅遊首選地。立足這些優勢,韶關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大市場,統籌謀劃全市旅遊文化資源開發,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奮力把韶關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康養地”“體驗場”和“紅色教育高地”。2019年1-11月,全市接待遊客達到4794.47萬人次,旅遊收入453.0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64%和13.10%。

  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的不斷增強,為韶關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北部生態發展區核心城市提供了可持續競爭力。韶關正在深入實施“東進、南拓、西融、北優”城市發展戰略,首創實施縣城品質提升“439”、鄉鎮(鎮街)提升“139”行動,全域整治人居環境,生態宜居美麗的善美之城逐步形成。自2011年起,該市常住人口已實現8年連續正增長,平均年增長率7.2‰,高於同期沿海經濟帶常住人口平均增長率(5.5‰),折射出近年來韶關城市競爭力和吸引力的持續向好。

  主動融灣實現高質量發展

  韶關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是國家規劃發展的一級鐵路樞紐和公路運輸樞紐城市。武廣高鐵,京廣鐵路、韶贛鐵路及京港澳、南韶、樂廣、大廣、武深、汕昆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形成1小時生活圈。在現有交通優勢基礎上,韶關不斷推進與大灣區接軌的基礎設施建設,韶新高速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94.4%、計劃2021年正式通車,韶關丹霞機場航站樓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北江航道擴能升級和韶關港烏石綜合交通樞紐工程進展順利,高標準規劃建成閱丹公路等旅遊公路,區域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全面打通與大灣區對接的“水陸空”快速通道。

  在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共建共融方面,韶關動作頻頻。2019年以來,韶關市成功舉辦首屆韶商大會,並多次到廣州、深圳、佛山等地拜訪企業和開展招商引資,簽約項目32個、總投資251.31億元;深化莞韶對口幫扶,1-10月東莞—韶關對口共建產業園新落地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0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250%,位列全省第一。積極創造條件堅定推進“廣韶同城”融合發展戰略,與廣州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交通、產業、信息等領域對接合作為重點,統籌帶動科技研發合作和協同創新、經濟發展平臺、人力資源、金融等各領域的合作。謀劃推進芙蓉新區和韶關高新區融合成為韶關新區,加快與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的對接。積極打造與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接軌的營商環境,大力實行市領導掛點聯繫企業制度,落實降低企業社保繳費比例等減稅降費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廣“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審批服務便利化模式,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企業開辦便利度居粵東西北首位。

  立足生態、區位、文化和產業基礎優勢,韶關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擴張和配套需求,進一步完善產業規劃,加強產業分工協作,堅持綠色發展路徑,注重引入大灣區的資源參與韶關產業建設,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

  一年來,韶關堅持綠色發展,深入實施園區三年提升計劃,積極推進國家高新區創建工作,韶關高新區有望2020年升格為國家高新區。實施百家優質企業“倍增”計劃和工業技改三年行動計劃,加快韶鋼、東陽光、丹冶等重點骨幹企業技改擴能、提質增效,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旅遊文化、大數據、現代特色農業、醫藥健康、商貿物流、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完成工業技改投資50億元,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文化旅遊、醫藥健康等新業態方興未艾,大數據產業發展成績喜人,華韶數據谷、華南數谷大數據中心、廣東移動5G智慧城市及大數據產業等項目落地建設,廣東聯通BPO項目投入運營,投資規模達111億元。

  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來,韶關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作為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舉全市之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挖掘韶關發展的後勁和潛能,力爭鄉村振興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方面,2019年全市共有3.22萬戶、8.2萬人實現脫貧,278個省定貧困村均達到省的退出標準並全面完成退出程序。

  在發展現代特色農業方面,韶關下了大力氣。翁源蘭花產業園納入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縣域全覆蓋,2019年新增42個農業類省名牌產品,數量連續三年全省第一。全市共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省級57家,市級159家以及省級農業名牌產品151個。累計認定國家級農業示範鎮3個、示範村7個,省級農業專業鎮12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現有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13個、示範點28個。韶關還啟動發佈了“善美韶農”區域公用品牌,著力提升韶關農業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

  變“舊”為“新”,是韶關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生動實踐。數據顯示,2019年韶關全市累計完成交易拆舊復墾面積2754畝,韶關還獲得資金14.96億元資金,走在了全省前列。韶關以農村破舊泥磚房“拆清用”工作為切入口,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省際廊道美麗鄉村示範區建設和美麗鄉村示範縣、鎮、村創建工作,推動農村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

  如今,韶關市委、市政府正積極借力“雙區驅動”強大效應,著力以打造“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水缸子”和“後花園”“康養地”“體驗場”“賽事館”“紅色教育高地”為突破口,把北部生態發展區功能優勢與鄉村振興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等重大機遇疊加起來,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著力打造成大灣區先進裝備製造業共建基地、旅遊休閒目的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高效聯通大灣區與內地的商貿物流集散地,力爭通過3到5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新格局,並持續用勁奮力把韶關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北部生態發展區核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