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国产车配置那么高还那么便宜?

用户3976810343


老司机都有这样的体会:十年前向别人咨询车子的时候,行家们普遍会推荐合资品牌车,而现在,如果你也向身边的老司机请教,或许得到的答案会是一款自主品牌车。

时间总会给目光短浅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十年前,自主汽车品牌还总会被当做一个笑柄,始终被人贴上没品味、廉价、质量差的标签。不过现在,当你也翻看自主品牌车型的图库也可以发现,如今的自主品牌车型的外观造型也越来时尚,比较知名的如吉利帝豪GL——

吉利博越——

比亚迪全新一代唐——

长安睿骋CC——

WEY VV7——

并且,除了在外观造型上已经媲美甚至超越了主流品牌车型,它们的配置往往也更为丰富。

举个栗子,在售价区间同为10万元的家用轿车中,帝豪GL、长安睿骋CC可以说已经成了自主品牌的标杆,成为家用的首选产品,而这个价位的合资车型的代表则是轩逸和科沃兹这些紧凑型轿车。如果把四款车的配置差异放在一张表格中不难看出,自主车型的配置丰富了很多。

尤其是在科技化配置方面,如今自主车型几乎都配备了语音控制系统、LDW车道保持、FCW防碰撞预警、BLS盲区监测、ACC自适应巡航等,甩了合资车型几条街…

与此同时,自主车型的动力往往更有优势。如帝豪GL采用1.4T+双离合和1.8L+6MT/双离合两种动力总成;睿骋CC采用1.5T+6MT/6AT的组合形式。

相反,科沃兹采用1.5L+5MT/6AT和1.0T+双离合两种动力总成,而轩逸的动力则单薄了很多,它使用两款1.6L发动机和一款1.8L发动机,匹配5MT或CVT变速箱。

最重要的是,这些自主车型的价格并不贵。比如帝豪GL的指导价区间仅仅为7.88-11.58万元,睿骋CC的指导价区间也只有8.99-13.89万元。并且,它们的车身比轩逸和科沃兹更长更宽,甚至是睿骋CC步入中级车的范畴,车身尺寸比速腾、朗逸都要宽大。结合售价来看,很明显,自主品牌车型的性价比最高。

或许有些人会质疑,自主品牌的性价比通常是建立在低质和陈旧技术的基础上,不过真的细究起来,或许你也会发现自主品牌已经不再是过去那样的弱者了。

如吉利的1.4T发动机采用了VVT可变正时调节、正时链条、集成式缸盖等先进技术;长安蓝鲸系列1.5T发动机使用了DVVT、水冷中冷、德尔福高压共轨直喷等先进技术,可以说在技术水平上,自主车企与合资车企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并且,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大部分自主车企也纷纷选择与国际主流供应商结盟,在它们身上处处可见Bosch、德尔福、法雷奥、麦格纳、李尔、海拉、欧司朗、采埃孚、爱信、大陆等一流供应商的logo,即它们采用的零部件与主流车企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那么,既然自主品牌车型与主流合资品牌相比,并没有明显劣势的情况下,为何依旧卖的很便宜呢?

首先,品牌溢价。

在影响自主车型定价的主要因素里,品牌溢价可以说最重要的一环,而之所以自主品牌车型难以在高价位车市场取得突破,无疑是因为品牌溢价能力远不及主流车企。相反,品牌上的优势却帮助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实现了价格提升,让它们在国内赚的盆满钵满。

举个栗子来说,在商场的橱窗里,一件几乎相同的白色纯棉T恤,如果印上耐克的logo,并且放在耐克专柜里,它的价格可能是300元,而要是放在安踏专柜里,它的价格兴许只有150元,并且专柜还会给出很高的折扣。要是换做Gucci或者阿玛尼,那就是千元级的水平了。

之所以这样,并非因为安踏的T恤用料、质量等只有耐克的1/2,而是因为它的品牌溢价远不及后者。并且不论是土豪,还是年轻白领、学生,都愿意选购耐克这样的国际品牌。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些国际大牌更值得信赖,更有档次,也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因此赢得人们的竞相追捧。这都是品牌溢价带来的成果。相反,安踏这些品牌则给人土掉渣、廉价的印象。

所以,即使自主车型的配置更丰富、性价比更高,往往是很多消费者比来比去,最后选择了级别更低的合资车型。或者是多花几万块钱选购尺寸相当,但配置更低的合资车型。

其次,成本关系。

商品的定价也总是和它的成本直接相关,学术上认为,产品成本是定价的最低经济界限,几乎不会有定价低于成本的商品(即使是曾号称不在硬件上赚钱的小米,其硬件往往也都是盈利的)。

最显而易见的是,同一品牌的B级车就比A级车贵很多,同一车型,高配车也往往比低配车贵很多。直接原因就是B级车的车身尺寸比A级车更大,需要更多的原材料;而更高档的材料、更高级的技术、更丰富的配置也意味着更高的制造成本。

通常来说,合资品牌往往都是“不差钱”的主,就更敢于在材料上下功夫,其使用的材质往往更贵、更厚道。

此外,在看不到的地方,如技术专利以及商标使用权,也都会增加一辆车的成本。比如,对合资品牌来说,中方车企不仅仅要向外方支付专利和技术的授权使用费,卖车赚得的利润也要分出去一大部分。所以为了保证盈利,合资品牌车型的售价就要更高一些。

再次,竞争因素。

或许你也很难理解,竞争因素也能影响一款车的价格?

举个栗子来说,很多人都知道,如今市面上火爆的SUV大多数都源自同级别的轿车平台,但价格往往达到后者的1.5倍。如大众途观和高尔夫,同样基于MQB平台打造而来,但途观入门车型的价格就达到了19.98万元,而采用同样动力总成的高尔夫,虽然配置更高,但价格却只有15.49万元。

这是因为SUV市场最初只有很少可选车型,竞争远不及轿车市场激烈,因此在制定价格时,就不必像轿车那样要参考更多竞品的定价水平。

可以发现的是,如今合资SUV的起售价格也越来越低,正是因为合资SUV车型也越来越多,它们受到的竞争就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更低的价格总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第四,需求关系。

毫无疑问,供需关系也是影响价格水平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合资车型就备受消费者的追捧,从“老三样”(捷达、桑塔纳、富康)到“新三样”(悦动、凯越、307),合资车型从来都不必为销量担心,从而形成“卖方市场”的格局,定价权就掌握在车企手里。

相反,自主车型从一开始就给人造型落伍、技术水平落后、质量差等印象,因而消费者宁愿选购合资品牌,也不愿购买自主品牌车型。往往是自主车企生产了再多车型,依旧无人问津。这时候定价权就掌握在消费者手里,即自主车型定价高了,根本没人会买。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即使是现在,自主车型依旧难给自己更高的定价。

最后,采购成本。

相对于豪华品牌车和部分合资车,中国自主品牌车的销量更高,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有更大的批发量。而一般来说,采购的量越大,折扣就会越多,相应的成本也就更低。

此外,合资车由于受海外限制,如果想增加一项配置,要反复申请,周期非常长,而中国自主品牌则可以很快决策。这也是中国品牌车竞争力持续提升的一个原因。

写在最后:

其实,一款车的价格究竟该定为多少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虽然现在自主品牌车型的售价依旧比同级别的合资车型低很多,但它们的配置往往更为丰富,能提供更多样的使用体验。并且在技术、质量等方面,它们也都可以媲美合资车型了,就可以一步步提高它们的定价。可以看到的是,WEY和领克品牌的三款车型,价格也并不比同级的途观、CR-V等低多少,都是它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从而实现价格突破。(文| 车突突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车图腾


关于买车今天我就不说国产车合资车那个好了,我说说我自己买车的想法,我在09年花四万多买了吉利自由舰,一五年又花了十四万买了北京现代,一八年我又花了八万买了吉利帝豪,现在自由舰依然在建筑工地上用,北京现代和吉利帝豪商务用,我不是个大老板只是个包工头而已,没有太多的钱,只能买这样实用的车了。我自己满足的是十年我开了三辆新车,而且现在车的配置是十年前所不能比的,所以我想如果十年前我花二十多万买一辆现在看很普通的一辆车会一直开到现在而不会换新车,跑在路上心里会不会感到低人一等啊。纯属个人感觉受,不喜勿喷。


tj发愤图强


买车的车主会发现,在挑选买国产车还是合资车时,会发现一些同价位的车,在配置方面,国产车的配置要比合资车高很多,很多车主就有疑问了,是不是国产车便宜配置还高,质量就不好。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也不是一方面决定的,其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1、品牌的影响力

首先,就是品牌溢价,合资车的品牌溢价是要高于国产车的。举例说明,如果我买一辆同大小同配置的大众和奇瑞,那么可能我们为大众这个品牌就多掏1万块钱,而奇瑞这个品牌我们可能只花费了,两三千块钱。虽然我们为这个牌子,多花了好多钱,但是很多人都是认同的,所以宁愿花钱去买一些合资品牌。

2、关税影响

平均在国外售价10万元的车,进口到中国大概就是20-25万元左右。而国产车少了这一环节,自然同样的配置要比合资车便宜许多。少了进口关税、少了运输费用、本地生产劳动力成本降低还拉动了就业等等。这些少花的钱直接体现在车价上,而国产自主品牌正是如此。

3、关键技术上存在差距

汽车主要看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国产车都用自家产的发动机,国内的品牌起步晚,想在发动机变速箱上面实现技术追赶非常困难,就算有进口变速箱也很难匹配的完美,所以只能另辟蹊径,从内饰和配置上凑足。大件不好追赶,但电子配置方面由于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差距已经不大了,所以国产车只能从配置方面竞争,否则同样的价位,国产车的竞争力太小。本了三大件就是劣势,配置和空间再跟不上几乎卖不动。所以只好拼配置!

4、制造上的成本

有一些合资的车的发动机是全进口的,很可能一些细小的零件,一些螺丝钉都是来自日本进口的,进口的不一定好,但成本摆在这,所以它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这些都我们看不到的。<strong>


我就只想闲聊汽修


研发成本

不得不说,中国在车辆的技术上距离国外还是有差距的。目前,自主品牌的技术仅仅是能够跟上主流,还不能说是高精尖。相比国外大厂,自主品牌在研发成本上的投入并不算大。这也就导致了“能省则省”的研发思路,尽快推出有竞争力的新车型才是重点。这也从侧面造成了国内汽车厂喜欢模仿和抄袭的情况,而不在意技术、细节上的把控。这就省去了一部分应该分摊在每辆车的研发费用。

图为2015年全球研发排行榜。大众以153亿美元雄踞榜首。丰田,福特、通用、戴姆勒也都榜上有名

当然也有例外,一汽可是砸了105亿在红旗H7上

三大件

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是组成一台汽车的三大件。一台车的品质好坏是需要这三大件打下基础的。国产车基本都使用自家产的发动机。而由于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国产发动机缺少先进的技术。无论在设计、材料、生产等环节上,与国际品牌都有一些差距。就算使用进口发动机和变速箱,也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去匹配和调教。油耗高、动力低,国产车在三大件上还有很大的功夫要下。(本田)(众泰)

本田对发动机的钻研让它获得了“买发动机送车”的美誉

反观众泰,离车只差了一个发动机的距离

关 税

关税对于国外品牌的价格影响是巨大的。美国卖3万美元的福特野马,到了中国就要卖到30万。中间的关税是相当大的。国产车自然不存在关税影响,所以在定价上自然要不国外品牌便宜的多。这点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而且越是价格贵的车,差价越是大。

看看豪车国内外的差价吧,单位都换成人民币咯

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简单的说就是汽车脸面。不光是国人,国外也都喜欢德国制造的BBA。就像苹果手机,你说它在硬件上也值不了那么多钱,可就是那么多人趋之若鹜。这就是品牌力的差距。这也不能怪国外厂商“心太黑”。人并不是纯理性的动物,就是会为了历史、文化、情怀、形象去埋单。这也不光是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差距。就算是同平台下的产品,也会因为品牌效应在定价和市场反映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辉昂几乎可以说是下一代A6了,可是无奈品牌成了羁绊

配置本身

有些配置看似很有科技含量,但背后的成本并不高。就拿ESP、刹车辅助、TCS等主动安全配置来说。其实都是利用原本就有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基于ABS防抱死系统基础上的衍生系统。说白了就只是在行车电脑上多加了几段程序而已,没有多加任何硬件设备。还有就是诸如座椅加热这类舒适性配置。就多几根线束,多几个按键,成本能高到哪里去?你说你家买个电褥子能有多少钱……

你家买个电褥子能有多少钱

国外品牌太坑爹

如果把这个问题反过来看,也能很好地解释原因。其实不是国产车配置高价格低,而是合资车配置低价格高了。在自主品牌还不像今天那么有竞争力的时候,合资车可以凭借其技术优势占领市场。价格开得高高的,配置减得低低的,不怕没人买。而国产车则走的是务实路线,每辆车薄利多销,对合资车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保时捷是其中的佼佼者,各种加价选配,改个缝线颜色就要55000多块


汽车棒棒堂


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国产车的品牌价值明显要比原装进口车型的低。不得不承认,人们对于国产车型的印象始终是比原装进口车型要低一等的。

其次,由于原装进口车进入国内之后需要支付关税等一系列费用,而卖家或者说是进口商是不可能自己来承担这些费用等。所以原装进口车的高价格中其实也包含了那些与产品品质本身关系不大的额外费用。

再者,由于我国的国家工业标准与欧美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无论对于原材料等级的要求还是加工工艺精度的要求等,都存在明显的标准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内饰材料,欧洲本土车型所采用的内饰材料很有可能会比国产自主品牌车型所选用的材料更环保也更贵。

当然了,并不是说我们本土厂商做不到这么好,只是因为国家标准的门槛相对较低,厂商没必要花等同于海外厂商的成本去达到海外标准。毕竟国产厂商面对的是国内市场,如果是需要出口海外的产品,那标准必须符合海外标准,那品质必然也就上去了,价格也会有区别了。(李鑫)

老铁双击666!关注小优,向小优提问~~小优是你的贴心小伙伴~


优信车生活


这就是良心车啊,以前国产车质量方面还可以,取决于车架问题了质量大,发动机都是采用合资的,比如以前比亚迪f3吧,当时刚出来七万多上路,我买的09款白金版高配车型,有天窗,安全气囊,四轮碟沙,abs防抱死系统,那时候那配置在这价位已经算是牛逼了啊,我的f3在村里结婚用车那时候不知道迎过多少新娘呢,快十年了车到现在也舍不得买,主要买了不值钱,贬值太低,当年f3发动机虽然落后但是性价比很高,稳定性也没法说,到现在跑了18万发动机一个螺丝没动过,其他易损件还是要更换的啊,当年f3裸车能买6万多,主要发动机在那里放着呢,而现在f3裸车才4万出头啊,跟以前比不是一个档次,这就是价钱低东西质量简装了啊,再者自主发动机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技术跟合资技术还是有区别的啊,这得带时间去认证啊,不过我还是买车朋友买国产车,配置高,安全第一,你花10万能享受几十万车待遇,主要安全,如果买个合资车10万最起码安全气囊都没有,记得我们村比亚迪速锐撞车后16安全气囊全爆出,车翻滚了好几圈,出来轻微擦伤啊,当时就佩服配置高车型,身边也有开合资车朋友,都是10年车,他的发动机大修两次了,这点我佩服我的f3啊,呵呵,有优点就有缺点,车架不如人家合资车,时间久了就能感觉出来啊,建议买安全配置高车


暗狼25


现在随着人们消费水准的不断增长,很多人都考虑购置一台家用车,但是很多人在对比后发现,往往价格昂贵的合资车,配置上却不比国产车先进,甚至价格还贵了很多,这也就导致了人们并不敢购买国产车,甚至有了国产车质量不如合资车,所以便宜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揭秘为什么国产车配置那么高,还卖这么便宜?

1、品牌效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买车并不一定是一定购买哪一款车,而是会根据各种车型不同品牌的影响来促使我们下决定购买,其实这就是品牌溢价,往往合资车的品牌要高于我们国产车的,毕竟合资车品牌在广告宣传的投入也是很多,这也导致了这一部分的费用转嫁到了我们所购买的车款里面,而更多的广告宣传也使得人民更加认同这个品牌,无形当中推进了价格上升。2、关税上浮。一些国外进口车在国外其实费用并不高,但是在我国进口以后,关税加上原本的售价就成为了天文数字,这也是导致进口汽车普遍高于国产汽车,而国产汽车在本地的优势因为减少了关税以及廉价的人力成本,快捷方便的运输等,也进一步拉低了国产车的售价。

3、三大件技术差异。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国产车在这三个领域起步较晚,所以质量上肯定会和合资车有一些差距,但是国产车目前这几年在电子配置上实现了赶超,但是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需要技术积累沉淀的地方技术还是不够成熟,所以我们的国产车目前也只能在价格方面对合资车形成竞争,如果是相同价位的话,带来的竞争就太小了。4、制造成本。国产车由于全面实现了国产制造,成本相对于合资车以及进口车有很大优势,毕竟一颗进口自欧美的螺丝,不论质量好坏,其带来的费用也是极其昂贵的。

5、测试实验。其实车企在造车过程中,一定避免不了实验,毕竟是演出真知,很多知名的车企在车辆实验中下了很大的功夫,国产三大件为何迟迟追不上外企,就是因为在车辆试验和投入中,我们往往不如外企舍得花钱,这样也在侧面一定程度导致了费用高于国产车。

其实我相信国产车最后一定能超越合资车,毕竟我国是制造大国嘛,技术的积累再加上不断创新,肯定会将中国车企带向全世界。


AUTO老司机


很多东西不是纸面上能看到的。比如丰田卡罗拉和吹的很玄乎的某国产车,论性能相差无几,国产车空间体型甚至更大,配置更高更多,价格还便宜。但是真的开下来就会发现卡罗拉的nvh更好,做工更优秀,人机工学方面更合理,质量更稳定,反正来着舒服随心,养起来省心,经久耐用故障率低,而且总成匹配成熟,安全性设计合理而且经过了全球主流碰撞测试,甚至最公允最严格的IIHS测试都能拿到好成绩,这些都是隐性价值,里面包含了隐性成本。国产车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想办法把总成匹配高,把底盘调整好,把质检做好,把NVH搞好,把品质搞上去,同时发展国内产业链,淘汰质量品质差的供货商,当有固定的可靠的靠谱的供货商了,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就有了保障。当然,想要做到丰田那种主要零部件全部集团内部采购,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只能以他为目标,逐步提升,慢慢追赶。


页sure


道理很简单,国外品牌的车原本也不值那么多钱。第一,国产汽车工业水平已经和世界同步了,在资本上更是超过外国多家老牌汽车企业,并收购了多家国外汽车企业。第二,汽车出厂质量标准全世界基本一样,国产车发动机,比如长安,长城,吉利,上汽,一汽等都有自己的品牌发动机,质量也都是一流的。整车质量和事故率,国产车不比任何外国品牌差。相反,国产车配置普遍高出合资和进口车很多。第三,国产车具有价格优势,并不是我们车不好,而是因为进口车有关税,合资车有最低利润要求。第四,中国人好面子,觉得开价格高的外国车标的车就有面子,这是可笑的,这是多年积累的盲目崇拜的消费心理的表现。事实上这个面子也不过给中国人自己看的,在外国人眼里不会因为你开着人家品牌的车就会高看你。典型的案例就是路虎,原本是一个因制造粗糙,油耗高,不符合环保要求,在欧美卖不出去而倒闭的品牌。后来被印度收购后,专门针对中国人好大、要面子的心理,高价卖给中国的煤老板和暴发户,后来娱乐明星等也纷纷效仿,以贵为荣,最终印度的路虎居然在中国成了虚假的高端品牌,中国人不但救了路虎品牌,也救了印度车企,这是被欧美笑话的典型案例。再比如,大众高尔夫,一款在欧洲普通又普通的两箱小型车,当年在中国最高能卖到18万元,换算到今天的人民币相当于45万元左右,中国人的盲目崇拜让德国人都感到咋舌!第五,很多国人觉得有面子的外国品牌车,在原产国的价格还不如我们国产车在国内的价格高。所以,所谓的面子,不过是国人太多人缺乏文化自信罢了,汽车作为一个代步工具,在欧美早就不代表身份了,由于普遍的环保意识,欧洲国家多数人开的都是小排量的小型车。如今连美国都害怕我们的2025中国制造战略,中国人还有什么好崇洋媚外的?花高价买外国品牌车,人家给的定义不过就是人傻钱多而已。白给人家送钱,且很多时候反而被人看不起。第六,除了传统汽油车中国已经弯道超车外,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在领导全世界了,未来汽车制造和消费市场都必将以中国为中心!


环球围观


对于汽车我不专业,但是可以从侧面佐证这个问题。我毕业后直接去的一家机械类的外企,这家企业对于品控严格,例如图纸要求尺寸99.5-100.5毫米之间,那么99.49和100.51都是不合格的,一旦不能修正只能报废。后来去了一家还是比较出名的较大的私人企业,虽然对考勤管理非常严格,迟到一秒钟罚200元。但对品控只能呵呵了,机加工操作人员和采购普遍还存在只要能装上就行想法的阶段。产品出现问题依赖庞大的售后服务队,脚痛医脚。产品全部仿制和抄袭,还不尊重标准手册。 在第一家公司时候,我还在考虑买国产车,在这家企业干了一个月就坚决要买合资车,最后买的低档合资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