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高士觀瀑圖》極具金剛風韻,感謝分享轉發

傅抱石從1939年至1946年,一直居住在四川重慶郊區金剛坡下農舍,那農舍就是他常常自署的“金剛坡下山齋”。當時,他的山水畫因為受到奇茂多霧氣的巴山蜀水的影響,愈加蒼莽淋漓。上世紀40年代的五六年間,傅抱石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藝術風貌形成了,這就是他

頗為藏家看重的“金剛風韻”。下面為傅抱石金剛坡時期作品《 高士觀瀑圖》, 8尺。1943年作品。未裝裱。

傅抱石《高士觀瀑圖》極具金剛風韻,感謝分享轉發

款識:一九四三年夏月傅抱石於重慶西郊金剛坡下。

鈐印:抱石之印、抱石大利。

傅抱石在藝術上亦崇尚革新。居住四川八年的期間,在繪畫上的創作發生了飛躍的長進,所繪雲煙迷霧,壯麗沈雄。創作章法不落常套,善於把水、墨、色融合為一體。達到翁鬱淋漓,氣勢磅礡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

傅抱石《高士觀瀑圖》極具金剛風韻,感謝分享轉發

傅抱石《 高士觀瀑圖》即創作於重慶期間,一九四三年。彼時傅抱石開創的“散鋒筆法”即“抱石皴”已卓然成家,與傳統中國書畫中的“側鋒”“中鋒”鼎足而三。是圖純以散鋒寫就,復加水墨及淺絳敷染,濃淡枯溼之間妙造天然,氣韻瀟灑靈動。二高士隱現於溪河之上茅亭中,最令人神往的是在幅中山間霧氣瀰漫處山石之上,寥寥數筆勾一老者,正踽踽獨立,高處觀瀑,極得點睛之妙。圖中三位觀瀑士人形象奇古,超凡脫俗,為此畫點睛之筆。有此三人,全幅皆活。

傅抱石《高士觀瀑圖》極具金剛風韻,感謝分享轉發

傅抱石的泉瀑可稱一絕。此幅作品中的瀑布垂落於峭壁之上盤旋而下,滔滔水勢越過亂石,氣勢非凡。瀑布源流構思甚妙,水口處礫石參差,幾處石塊的佈置恰到好處地襯托了水勢,又施以散筆皴擦,大大豐富了水口的表現力,真實而生動。畫家以簡潔的構圖與黑襯白、暗襯亮的手法,最大限度的突出了《觀瀑圖》的核心主題“水”,儘管有大大小小的石塊於瀑間阻隔,而泉水卻依然歡快的奔流躍動,水擊堅巖,耳畔似雷霆疾走,轟鳴瀑聲震盪山谷,讓人不得不陶醉其中。

傅抱石《高士觀瀑圖》極具金剛風韻,感謝分享轉發

另外,傅抱石在鏡泊湖寫生之前(1961年)所畫的泉水瀑布相對比較細緻也比較小,寫生後傅抱石開始畫傾盆而下的瀑布。但像此作這樣相對較為寬的瀑布在金剛坡時期極為少見。

此畫集中體現了傅抱石山水畫創作的二大特點:“抱石皴”和“傅氏水口”。此幅作品是傅抱石先生精心繪製的山水佳作,意在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傳達心靈的境界,其視界之寬廣,心胸之闊大,與高士的胸懷,一一相通,籍自然景象以抒胸中意氣,含笑山水間。此傅抱石金剛坡時期作品《 高士觀瀑圖》首度亮相於網絡,在筆墨、意境方面都體現出畫家很高的造詣,實為傅抱石鼎盛時期精品。價值斐然,彌足珍貴,必將是藝術市場上藏家追捧的對象。

傅抱石《觀瀑圖》拍賣價格

2011年6月,傅抱石1945年作品《觀瀑圖》在北京以5692.50萬的高價成交;2015年1月《傅抱石倚仗觀瀑圖》(2.6尺)在香港以3520.00萬的高價成交;2010年9月《觀瀑圖》在河南以3300.00萬的高價成交;2010年12月,傅抱石金剛坡時期作品《高士觀瀑圖》(4.4尺)在北京保利以1792.00萬的高價成交(圖1);2013年1月,傅抱石1944年作品《高士觀瀑圖》(3.4尺)在江蘇以1265.00萬的高價成交(圖2)。

傅抱石作品過百萬乃至千萬者不勝枚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傅抱石《高士觀瀑圖》極具金剛風韻,感謝分享轉發

△圖1 傅抱石《高士觀瀑圖》89×56cm

傅抱石《高士觀瀑圖》極具金剛風韻,感謝分享轉發

△圖2 傅抱石《高士觀瀑圖》115×33cm

傅抱石金剛坡時期的作品,可以說是拍賣場上眾家追逐的焦點。“重慶西郊金剛坡下”,往往是傅抱石作品成熟、精彩的代名詞,而熟悉傅抱石生平的朋友都瞭解,金剛坡時期作品普遍還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小幅4尺以下”作品居多,這與傅抱石與重慶的居住條件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