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19日,由慈文傳媒、東方衛視聯合出品的《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以下簡稱《我們的歌》)迎來了歷經三個月時間後的總決賽,李克勤和周深組成的“勤深深”現場憑藉深情溫暖的《畫》《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兩首歌曲,最終獲得“金聲拍檔”的稱號。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比賽當天,《光明日報》客戶端以《:綜藝如何用多元玩法走出破圈之路》為題發佈文章,評價《我們的歌》“實現了破圈層、跨代際的音樂傳播”。文章也為當晚即將舉行的總決賽增添了更多關注度。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我們的歌》是國內首檔代際潮音競演綜藝,它的特點就是前輩歌手與新聲歌手組隊,通過對經典曲目的重塑,去實現代際融合,審美破壁的目標。自播出以來,收視率居高不下,好評不斷,總決賽當晚更是取得了CSM59城2.5%,CSM35城2.68%的高收視。對於這檔“叫好又叫座”的綜藝,《光明日報》持續關注,一個月前就發表了評論文章,點贊《我們的歌》,認為其發揮了“傳承”作用,拉近了代際距離。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此次更是以《我們的歌》為例,闡述綜藝節目如何“破圈”。文章細緻點明瞭各組歌手搭檔碰撞出的巨大火花,那英與肖戰的“那戰隊”以溫暖打動人;羅琦和王琳凱的“王炸組合”用搖滾與說唱表現鮮明個性;費玉清和許魏洲的“清風許來”讓男高音與男中音強強聯合;李克勤和周深的“勤深深”借情歌闖關;劉宇寧和任賢齊“街頭拍檔”擅長創新演繹……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文章提到,正是這一組組完美又獨特的組合,打破了傳統音樂綜藝的邊界與桎梏,《我們的歌》不僅突破了不同年齡觀眾的審美壁壘,也突破了音樂類綜藝的創意困局。

“它為行業帶來了元素融合、內外碰撞的創新啟迪。以此為節點,或許將成為音樂類綜藝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前輩歌手與新聲歌手盲選搭配,現場觀眾分年齡劃分陣營,這些方式方法的創新改變是吸引觀眾觀看節目的原因之一,但在《光明日報》記者看來,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歌》能通過優質的音樂內容觀照社會現實,傳遞出積極向上的世界觀方法論,為受眾帶去內心的收穫。

《光明日報》客戶端文章從綜藝創作的角度評價《我們的歌》帶來的影響,而文匯客戶端則發文覆盤比賽當晚總決賽各組歌手的表現,表達了對《我們的歌》收官的戀戀不捨,也表達了觀眾希望不同世代的歌能通過不同時代歌手接力唱,“聲聲”不息的願景。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比賽當晚,無論是第一輪的《囚鳥》《畫》《心動》,還是第二輪的《晚安曲》《完美生活》《你的名字我的姓氏》,都離不開一個“情”。而這也正是決定了決賽夜的淚點,每一首競演歌曲,都是一段可以通達代際情感的詞和曲。

1996年《囚鳥》誕生,當時的阿雲嘎只有7歲,24年後,他卻和前輩費玉清用力量共同演繹了一首雖在樊籠中悲傷,但卻欲朝著光振翅的“囚鳥”。文章認為,這就是《我們的歌》重要價值:為經典老歌注入新生,在既有的曲調裡灌注自己的音樂氣質。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以“雲淡風清”的各種表現為例,當晚兩人演唱的《晚安曲》既有費玉清原曲的典型唱腔,也嵌入了《劇院魅影》唱段《夜的樂章》,充分體現了音樂的碰撞。在這首曲子中,前輩歌手費玉清傾述自己47年舞臺生涯的告別之語,同樣也在這首曲子中,新聲歌手阿雲嘎將自己在音樂劇殿堂的英姿盡數展現。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不同於“冠軍”這一競爭意味十足的名號,“金聲拍檔”的稱號更像是對李克勤和周深一路走來的肯定。三個月,觀眾記住的是一首首經典曲目,一組組合拍搭檔,而不是最後的名次。從《月半小夜曲》到《另一種鄉愁》再到《天下有情人》,始終只有乾冰“伴隨”的“勤深深”,卻帶給觀眾猶如置身仙境聽仙樂的感受。

文匯客戶端表示,這便是《我們的歌》能稱為“良心綜藝”的關鍵要素。“名為‘競演’節目,它有競演規則,卻沒有錦標主義的氛圍;有形式上的戰隊、懸念,卻完全擯棄了一些綜藝節目慣用的惡意剪輯。”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而節目唯一的爭論點,在於“那戰隊”的歌手肖戰,節目起初,“流量”唱不好歌的質疑聲不斷。但隨著《軍港之夜》《惱人的秋風》《心動》等表演的誕生,在那英協助下多次突破的肖戰,也很快為自己的音樂初心正了名。對於這個現象,文匯客戶端用“當所謂的‘流量妥協’退後,歌手肖戰被觀眾重新認知。”來形容。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在細數了各組搭檔的和諧、突破、變化、感動後,記者用了高度肯定的一句評價來作為收尾。“有融合、有承繼、有創新,一檔流行音樂節目的價值,莫過於此。”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總編審 | 嚴明 趙斌

監製 | 陳玉華

主編 | 李光宇

版式 | 王春志

部分圖源於網絡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光明日報》關注《文匯報》覆盤 只願《我們的歌》“聲聲”不息


出品 | 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辦 | 品牌戰略發展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