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三國的形式會有怎樣的變數?

用戶81237336269


猇亭之戰的影響,實際上僅限於吳蜀兩國,無論吳國與蜀漢誰取得最終的勝利,對於魏國實際上都不存在太大的影響。一直以來,猇亭之戰的歷史影響事實上都在被誇大。

三國的形勢,當然是由三國的實力所決定的,在當時的亂世背景之下,實力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兵力。猇亭之戰中,吳蜀兩國各自投入的兵力大約都是五萬左右,這基本上已經是當時兩國所能調動的(因為邊境地區的軍隊需要駐防,難以調動)最大兵力。可以說,這種規模的作戰,也就註定了其對於三國時期的總體趨勢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要知道,曹魏當時的軍隊有四十萬左右,可調動的軍隊數量甚至多於吳蜀兩國總兵力之和。

猇亭之戰一開始,劉備先發制人,一鼓作氣大敗沿途吳軍,深入吳國境內二百餘里。這已經是劉備能夠做到的極限了。因為當時孫吳一方面是本土作戰,兵力,糧草等優勢更大,另一方面蜀軍作戰日久,兵鋒已衰,而東吳此時才真正以主力部隊來與蜀軍作戰,所以說,劉備的失敗,幾乎是必然的。

當然,如果劉備僥倖獲勝,有可能吃虧的一方反而是劉備。

夷陵之戰,雙方投入的兵力各是五萬,總兵力而言,孫權一方稍多於劉備。如果劉備獲勝,那由於當時的旗鼓相當,那必然也是慘勝。此時,孫權的主場優勢便可以顯現出來,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兵力和資源優勢,痛擊劉備的殘軍。與此同時,孫權可能會因為劉備的威脅而完全倒向曹魏一方,此時曹丕如果出兵攻擊蜀漢,那麼蜀漢只有死路一條。

說白了,對於國力幾乎對等的孫劉兩家而言,一方想要吃掉另一方,必定會付出幾乎相同的代價,這樣一來,曹丕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統一天下。

然而,很多人由於自己的執念,總是認為三國時期的某些“未選擇的路”——比如子午谷奇謀的成功,可以徹底改變當時的局勢,全然不顧三國之間硬實力的差距。就拿蜀漢和曹魏來說,曹魏時期諸葛誕起兵造反的叛軍人數,比蜀漢全國的兵力還要多,這足以說明曹魏在三國中的體量,遠不是蜀吳兩國可比。在硬實力面前,一切的計謀,都是徒勞而已。


庭州行者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了,三國很快就會被魏國統一,沒有懸念。

夷陵大戰的時候,魏國其實是對當時的局勢,有過激烈的爭論的。當時朝堂上有三種聲音。

一.聯蜀伐吳

侍中劉曄提出:

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

大概的意思,就是說,劉備現在為關羽報仇,已經發了瘋,我們幫助劉備一起攻打孫權,劉備一定特別高興,到時候吳國必敗,我們兩家瓜分江東。

二.聯吳抵蜀

曹丕則認為:

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

就是說,曹丕認為,東吳已經向自己稱臣了,這個時候我們如果藉機再攻打東吳,於政治和口碑上都是站不住腳的,會失信於天下。我們應該出兵幫著吳國,怎麼還能反過來攻打吳國呢?

三.作壁上觀,坐收漁翁之利

司徒王朗(對,就是演義中被諸葛亮罵死的那個王朗,其實根本沒發生對罵那場戲,都是羅貫中編的)則認為,應該等待兩軍相持不下時才領兵支持,並派持重的將領攻蜀軍要害之處,一舉決勝;而當時東吳尚未起兵,而且經常下雨,不利於行軍,於是反對出兵。

曹丕做了一個最笨的選擇

無論劉曄的聯蜀伐吳,還是曹丕的聯吳抵蜀,都是當時很好的決策,但曹丕卻偏偏選擇了聽從王朗,也就是最不需要動腦子的那個決策,坐收漁翁之利。

其實這條計策也挑不出什麼毛病,雙方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魏國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統一天下。

可誰都沒想到,東吳的陸遜太強了,夷陵之戰自221年7月起,一直到222年6月,陸遜一直避而不戰,用拖字訣堅守不出,消耗蜀軍的士氣,而從222年7月到8月,陸續發現戰機到大戰結束,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這場舉國大戰就這樣瞬間結束了戰鬥。

曹丕根本來不及針對戰爭局勢做出部署,吳蜀之間的大戰就這樣落幕了。

這時,曹丕無論是攻打吳國,還是攻打蜀國,都不是好的選擇。

攻打吳國,夷陵大戰,吳國幾乎沒有什麼損失。

攻打蜀國,蜀國雖精銳盡時,但諸葛亮、趙雲依然守著益州,益州易守難攻,也不是好的選擇。

就這樣,曹丕喪失了提前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

如果這場戰爭劉備勝了,曹丕一定會傾巢而出,三線對劉備發動進攻,讓劉備首尾難顧

首先我們知道魏蜀吳的實力排序是魏國老大,吳國老二,蜀國老三。老二聯合老三抗衡老大,實力才會平衡。老大會聯合老三消滅老二,卻不會聯合老二消滅老三。但如果老二老三互鬥,那最後獲利的一定是老大。


當時劉備為了防止自己進攻東吳的時候魏國偷襲,已經做好了完全之策,馬超守漢中,諸葛亮坐鎮成都從中調停,趙雲坐守江州,負責從側翼防止上庸的魏軍偷襲,並接應夷陵前線。但實際上,馬超此時已經病重,鎮守漢中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威名,成都和江州的兵都不多,大約和劉備帶走的兵差不多,約5萬左右。

而夷陵前線,劉備和陸遜的兵力都是5萬,如果說劉備在夷陵打勝了陸遜,他不會止步於荊州,因為此戰的目的不是奪地,而是報仇。可他如果向江東復地深入,勢必會向江州求兵。

這是,趙雲如果帥兵挺近,江州防守便空虛,如果不派兵,劉備就會很尷尬,再進一步兵力不夠,如果不進,自己的面子放在哪?

而作為北方的曹丕,劉備如果順勢直入江東,他一定會以防止劉備跨江為由,向襄陽、合肥、壽春等地暗中派兵。劉備進江東,不論劉備孫權誰勝,在江東地面上的軍事實力都會大損,曹丕從襄陽、合肥、壽春三點同時跨江南下,從襄陽南下切斷江州對荊州、江東的支援,從合肥、壽春對江東進行掃蕩,將荊州及江東吞掉。

屆時,益州的劉禪、諸葛亮就被魏國從東、北兩方合圍,不出數年 ,蜀川必敗。


始終先生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三國會有什麼祥的變數?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勢必在吳國境內還有一埸大戰,陸遜採用誘敵深入的策略把劉備帶入有利地形實行火攻,即使劉備勝利了陸遜敗了,雙方的兵力消耗也已是傷亡過半,首先分析一下劉備蜀漢的總人口百萬左右,總兵力十多萬,除留下守益州的部隊,參加夷陵之戰的總兵力號稱幾十萬,其實也就是幾萬人馬,與陸遜激戰過後已傷亡過半,陸遜再向腹地撤退,劉備乘勝追擊,搗毀吳國首都,活捉孫權,有一點必須搞清楚孫權不是劉禪當時的蜀國極貧困,而吳國富裕,孫權國內兵馬不可能全參加夷陵之戰,少說還有幾萬勁旅,劉備還需一場苦戰,孫權可以在吳國內打運動戰,游擊戰,而孫權佔地利,人和,劉備的兵馬還須陸續減員,但最後還算劉備勝利。

問題就在這兒了,劉備的後繼部隊還在益州路途遙遠,曹魏大軍正在大量結集,來個黃雀在後,關門打狗,把東吳國及劉備殘軍一齊消滅,最後剩下益州那點地方腹背受敵,三國已成不了三足鼎立,而魏國就可能統一國家了。




9紫氣東來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劉備要回荊州,三國又會重新取得另一種平衡,不會出現變數。劉備不可能滅掉吳國,如果一旦把吳國滅掉,那麼魏國勢必會攻擊,到時候獲利是魏國。所以打到最後肯定會談和。不管是打贏還是打敗

夷陵之戰劉備選的時機是非常好的,那個時候曹丕剛剛繼位,內部非常不穩定,所以他無暇顧及這兩個國家。如果曹丕統治長了或者曹操活著的話,劉備肯定不會去伐吳,所以有人往往拿夷陵之戰批評劉備,頭腦發暈,他不是發暈,他是清醒的很。



荊州對吳國來說那是長江天險的中游,荊州對蜀漢來說,那是進攻中原的橋頭堡,有人說長安也行,巴蜀到長安道路崎嶇運糧絕對成問題,而且當時長安經過李傕等人的戰亂,已經沒有多少人口了,拿下長安也沒用守不住。荊州不同,荊州戰亂很少,北方避難的很多,在荊州人口很多。


對三國來說哪個國家人口多,哪個國家就是最厲害的,因為地非常多,空地很多,所以你千萬不要看三國地圖,你看三國地圖的時候,你會發現吳國其實不小,蜀國也不小。😄😄😄😄但那會給你一種假象。


知常容


夷陵之戰是漢末三國時代三大戰役之一,繼赤壁之戰後,進一步明確三足鼎立的格局,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那麼,倘若東吳輸掉夷陵之戰,三國鼎立的格局還會存在嗎?歷史將會出現怎麼樣的變化呢?筆者試分析一下:

第一,孫權若輸掉夷陵之戰,很可能全面倒向魏國

夷陵之戰,蜀國幾乎傾巢而出。此時的東吳面臨極嚴峻的局面,倘若魏國乘機南下,東吳將腹背受敵,很難躲過一劫。因此,孫權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派使者前往魏國,向魏國稱臣。

孫權稱臣,只是為了穩住魏國,避免兩線作戰,並非真心實意歸順。魏文帝要求孫權必須要交人質,但是孫權使出渾身解數,玩各種權謀,找各種藉口,就是祭出一個“拖”字訣。直到陸遜贏得夷陵之戰在大勝,西線危機解除,孫權就換了一副嘴臉,索性一口拒絕交人質的請求,也不提投降的事了。

倘若戰局不是陸遜贏得勝利,而是劉備贏得勝利,又會如何呢?如是孫權輸掉夷陵之戰,他的選擇餘地就很小了,也沒有了跟曹魏政權討價還價的籌碼。這種情況下,孫權選擇臣服曹魏,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第二,東吳可能失去政權主體的獨立性

夷陵之戰前,孫權向曹丕表示願意臣服,這個臣服也是有條件的,就是保持政權的主體性。魏文帝曹丕心裡是明白的,所以他加封孫權為“吳王”,並加“九錫”。對此,魏臣劉曄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為在東漢政權未取魏取代前,孫權的名號,是票騎將軍、封南昌侯。

劉曄警告曹丕,別給孫權封王,給個左將軍、前將軍之類的軍銜是可以的。劉曄的言外之意,是不能給予孫權諸侯王的待遇。

大家知道,周代是諸侯制,諸侯國名義上受天子的統治,其實是有高度自治權的。到了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基本上各自為政,誰也不聽中央王室的命令了。到了兩漢時代,採取郡縣制與諸侯制的混和制度,國家主體以郡縣制為主,但保留諸侯制。不過,自漢武帝削藩後,諸侯王的領土一般都很小。

如果孫權輸掉夷陵之戰,不得不倒向魏國,那麼他的這個“吳王”頭銜,就將形同虛設。東吳將失去政權的主體性,而三國演義,將變成魏、蜀的兩國演義。

第三,六出祁山的故事不會發生

如果劉備贏得夷陵之戰的勝利,奪取整個荊州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陸遜曾這樣分析:“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徙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意思是說,夷陵乃是軍事要衝之地,是國家門戶,這個戰略要地是不容易守住的,一旦丟失,損失的不只是一個郡的地盤,整個荊州都丟失。

如果劉備奪取荊州,第一選擇,應該是繼續進攻東吳,奪下整個江南之地,然後與魏國南北對峙。當然,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魏國若接受孫權投降,吞併東吳之地,魏軍大舉南下,魏蜀戰爭的輸贏不可預測。

不管怎麼樣,歷史都會往另一個方向發展,於是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就不會發生,比較諸葛亮的六次北伐等等。


君山話史


劉備夷陵大勝的話,三國將會更加平穩。

公元221年,劉備登基稱帝,當上皇帝后第一道聖旨就是伐吳,為關羽報仇,實際上是想奪回荊州。可惜他不聽諸葛亮、趙雲等人反對,親率部隊伐吳,最後被陸遜大敗,逃回白帝城後不久就病死了。

那麼,倘若劉備在夷陵勝利了,他就能順勢消滅東吳嗎?其實這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將荊州的失地再奪回去。那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

夷陵(現今湖北宜昌夷陵區)距離成都非常遙遠,在當時情況下,糧草運輸是個極大的問題。從成都運糧過來需要數月,如果路上再遇到一些其他意外,這樣劉備的軍隊可能就是不戰自敗了。

再者

劉備這次率領的都是步兵,水性大都不好,況且也沒有一個優秀的水師將軍。而劉備軍隊不熟悉長江下游水位,地形等,如果繼續追擊東吳,是很容易戰敗的。因為就算他順利通過夷陵,可是離吳國都城建康還有千里之遙,最快的就是走水路。途徑荊州、赤壁等地,但是東吳水軍是出了名的厲害,當年荊州劉表通過水戰將孫堅殺死,曹操也是不熟悉水性,在赤壁被孫劉大敗。

然後

就算劉備突破了東吳水軍限制,那麼東吳一定會向曹魏求助。此時的魏國也不會任由劉備一家做大的,需要兩國相互制約。東吳如果求助魏國的話,魏國一定會兵分兩路,一路下漢中侵擾劉備後方,一路直接下夷陵參與正面作戰。所以僅憑劉備當時的兵力,肯定是打不過曹魏和東吳聯軍的。

最後

當時蜀漢集團內部也有著許多矛盾,關羽張飛黃忠已死,而趙雲又不受重用,馬超則在北方防止曹魏進軍偷襲,此時的劉備手上已無一流大將可用。

再者,龐統、法正者一類的文臣謀士也去世了,唯獨諸葛亮還反對出兵,坐鎮成都。所以他就算贏了這一仗,後面也是打不過的。

那麼所能預想到的最好的結果就是,劉備勝了夷陵之戰,然後趁機向東吳要回荊州之地,打開東面大門,然後屯兵駐守。吳蜀兩家繼續聯手抗曹,因為當時曹魏政權還是統一北方,是三國中最大的割據勢力。


所以,我覺得劉備就算勝了夷陵之戰,對當時的大局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他始終是沒有一家獨大的勢力。三國仍將進入一段平穩的發展期。


不住聊三國


劉備勝利三國鼎立的局面不會改變

劉備在夷陵之戰如果勝利了,歷史也不會改變。陸遜的勝利就是一個拖字決,他是生生把劉備拖敗的。

劉備一生中最大的失敗就是夷陵之戰,陸遜的一把大火燒盡了劉備的未來。這對本來就弱小的蜀漢政權無疑是雪上加霜,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只能勉力維持著蜀漢政權的穩定。已經不具備與其他兩國爭奪天下的實力了。

假如劉備在夷陵之戰勝利,他也只是鞏固了一下自己的實力,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有所作為的。戰敗陸遜只是戰敗了東吳的精銳力量,可還不足以動搖東吳根本。劉備沒有水軍,他的軍事力量也只夠在夷陵戰勝,還不夠佔領整個東吳。一旦戰線拉的太長,蜀漢後勤供應不上。劉備還是會在東吳的領土上失敗而回,並遭重創。

假使劉備勝利,最好是戰果就是收回荊州失地。從新回到關羽領銜荊州的狀態,沒有關羽還有趙雲,恢復最初的三國鼎立。聯吳抗曹,再次《把隆中》對的策略繼續執行下去。待到天下有變,劉備的機會就來了。


雨夜構想


很多人都認為孫權奪荊州是破壞孫劉聯軍合作的行為,認為其格局太小,到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也被認為目光短淺,不懂大局。

其實,這是沒有意識到荊州的重要性,往往大家看到的只是平面圖,經常以大小來衡量國家三國各國實力。其實,如果立體一點,就會發現荊州到底有多重要了。

蜀漢偏隅西南,進退不得,別人想要進蜀地進不來,蜀地的人想要出去也出不去,自古蜀地都是易守難攻,古代兩千年封建君主專制,沒有一個全國性政權是從四川走出去,但是荊州可以,荊州地處江漢平原,是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荊州在三國中具有重要的戰略作用。

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是以荊州為根本,取巴蜀為輔,進而某得天下,所以,三方對荊州都志在必得。

荊州在劉表時期因為地處長江上游,妥妥的壓東吳一頭,在荊州與東吳多次交鋒中,東吳都處於下風,我們知道從地面上一般俯衝的話,勝的概率大一點,其實水戰也一樣,上游的肯定壓下游一點。

在丟了荊州之後,關羽被殺,劉備天天厲兵秣馬,要報此仇,不止是為關羽報仇,更是為西蜀謀得一個出路,一個和外界連接的出口。

如果夷陵之戰劉備勝了,妥妥的回到關羽守荊州的時候,或者更激進一點,投降魏國,東吳的孫權和他的將領,害怕魏國而從來不懼蜀國,如果蜀國向瘋狗一樣咬過來,並且佔了益州,以孫權的性格,必然拉魏國下水,比如將荊州獻給魏國。

所以,夷陵之戰應該是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勝利是打敗孫吳,第二個階段,是考慮和魏國進行一場大戰。

從魏蜀吳三國的國力來說,蜀國國力最弱,因此,肯定抵擋不了魏國和吳國的夾擊,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其實是拿蜀國的國運在進行一場賭博。而且是豪賭!


史論縱橫


夷陵之戰是一場關乎東吳和蜀漢的國運之戰,一旦戰爭的結果發生改變,那麼整個三國都將會改變。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兩年之後劉備在益州稱帝,並且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這個時候孫權發現玩大了,如是決定向劉備求和,但是劉備不同意,吳蜀之戰不可避免。

為了打好這一仗,孫權從外交到內政都做了調整,首先他像曹魏稱臣,然後將辦公場所從健康搬到了武昌,同時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為了打好這場戰爭孫權是做了眾多準備,因為這場戰爭直接關乎東吳的國運。

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陸遜火燒連營八百里劉備打敗,但是失敗之後的劉備並沒有回到成都,而是一直堅守在白帝城,直到去世。劉備之所以不回成都,就是因為此戰將蜀國的精銳消耗殆盡,只要他駐守前沿,才能阻止東吳的進一步進軍。

歷史不容假設,但是我們就假設一把試一試,若是夷陵之戰劉備勝利,其結果會怎麼樣?

首先夷陵之戰若是劉備勝利,他一定會乘勝追擊,東吳所佔領的荊州肯定保不住,而且還會丟死很多自己的領土,但是第一階段不會亡國。因為此時劉備不會第一時間攻擊建康,因為直接進攻建康會使自己戰線拉得過長,給曹魏可乘之機。但是劉備會佔領現在的湖南江西一部,徹底解決佔領荊州的後顧之憂。

佔領荊州之後,蜀漢就對孫權有絕對的戰略優勢,隨時可以順江而下直接威逼建康,而我估計劉備會採取逐步蠶食的戰略,派一個大獎鎮守荊州,防止曹魏南下,然後一步步東逼孫權,最後的目的就是控制東吳全境,與曹魏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東吳方面在夷陵之戰失敗之後,自身的防備力量降低很多,就不得不依靠曹魏,所以東吳將完全成為曹魏的附庸,政治自主的能力將會喪失,而且最後很有可能會滅亡在蜀漢手中,成為流亡政府。

夷陵之戰對三國的局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也是劉備東出的重要決策,可惜劉備的大意讓他失敗,最終含恨而終。


帝國烽火


夷陵之戰實際上是劉備向東吳發起的為討荊州的復仇戰役。要想知道,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會有怎樣的結果?就必須要知道荊州在三國時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及夷陵之戰的背景。



當時的荊州,除了被劉備佔據以外,曹操還佔著襄陽和樊城。對劉備來說,荊州就是他的命根子,是東進和北上的必經之路,諸葛亮的《隆中對》就主要是從荊州出兵北伐中原的。對曹操來說,荊州是問鼎中原的南大門。關羽才水淹七軍,曹操就恐慌想遷都。對孫權來說,荊州就是東吳的天然屏障,失去荊州,魏和蜀都可順江而下直逼東吳。夷陵大戰劉備正是這樣兵進東吳的。荊州對大家來說都很重要。孫權一直想討回荊州的原因,就是要給東吳建立一個西大門。




公元214年,孫權見劉備得了益州,就又向劉備討要荊州,劉備又以圖涼州為託詞拒還荊州。孫權一怒之下派呂蒙和魯肅奪取了長沙,零陵和桂陽三郡。劉備得知荊州有事,遂領5萬大軍下公安,準備和孫權一決雌雄。恰逢曹操攻打漢中,劉備怕益州有失,無奈又和孫權講和。雙方約定:東吳佔長沙,江夏和桂陽,劉備佔南郡,零陵和武陵。



公元219年,對於劉備來說有兩件大事,一個是得漢中,一個是失荊州。為配合劉備在漢中取得勝利,駐防江陵的關羽出兵攻打曹軍駐守的襄陽和樊城,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敗曹仁,勢不可擋。曹操恐慌,甚至想遷都鄴城。劉備如此勢大,讓孫權也很害怕,孫權覺得如果讓關羽再拿下襄陽和樊城,那江東就岌岌可危了。所以趁關羽攻打樊城時偷襲荊州成功,後又殺關羽奪回全部荊州。

這之後才有了之後的夷陵之戰,夷陵之戰以劉備的失敗告終。使《隆中對》出擊中原的兩大拳頭中的主要力量被孫權破壞,問鼎中原只剩出漢中一條艱難之路。

夷陵之戰如若劉備取勝,憑藉荊州的天然優勢,東進可逼東吳,北上可圖中原。使劉備用兵變得靈活無比,遊刃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