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过年时作为公婆不置办年货也不招待客人,只等着吃饭?

平静珍惜


那你以后就选择出门,或者亲戚来你家,你也坐着陪聊天,然后一会借顾说,就不留她们吃饭了,今天要去哪里哪里离开就可以了。来个几次,看看她敢不敢


信念曲奇


首先说,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最好你不要老,愿你永远年轻,否则,你会被嫌弃!

从九几年开始,我的父母就不置办年货了,包括我兄弟一家,年货都是我花钱置办的,春节我们会在一起过年,所有的钱都是我花,包括春节亲戚的孩子们过来拜年的红包,都是我出。我不觉得什么,而且觉得很开心,因为我具备这个能力。我是家里的老大,从不和弟弟计较。事到如今,弟弟似乎也没有了置办年货的习惯,每到节前,我会主动把年货置办好,今年光买酒就买了15箱,苹果500斤,其他的还没买,估计光送礼一万元不够。一块去拜年,弟弟只出人,从不用他花钱。亲戚来了自不必说,一定是我家。但收上来的礼品,除了妈妈吃以外,几乎都归了弟弟。妻子也不是小气人,花钱也大方。但是我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可说是蒸蒸日上。我感觉做人不能太小气,要懂得付出,越计较越贫穷,因为你没有才计较。父母老了,没有能力了,做儿女的要主动承担起责任。老实说,我看不起那些和父母计较的人,可能有人会认为我得瑟,其实我想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孝顺,你的一切才会顺!

家和万事兴,别把心思用在算计别人上,你要做的,是如何让家庭和睦,是如何挣到更多钱!


健康大家庭


以前我不相信有这种事情。

可是前些日子,碰到一个很久不见的同事。听她说起家里事。

竟然真的有这样的公婆。

我先是问她:“过年在这里过还是回老家过?”

她说:“在这里过。”

我问她:“你婆婆呢?(知道一点她家里的情况,她公公已经过世了。)”

她说:“我婆婆就由她吧。去年的时候把她接到这里来过的年,今年她说不来了,不来就不来吧。”

我问:“你老公愿意吗?”

她说:“我老公也不愿意回老家过年。”

我挺纳闷儿的,因为男的不愿意回自己的老家过年的这种情况,是很少的。

然后,她就跟我聊了聊她的家里事。

她说:

我的婆婆和我的公公感情特别好。我结婚的时候他们都快60岁了。虽然是农村的,可是他们夫妻特别特别的恩爱。

快60岁的人,不管是下地干活儿,还是去镇上赶集,两个人一刻也不分离。成天的出双入对。

我生孩子的时候,因为还没有买房子,就在老家坐月子。可婆婆只伺候公公,给公公做饭,一点儿都不管我。

那时我老公还在市里上班。只请了几天的假。

我自己在一个院子里住,连饭都吃不上,也没有人给我洗孩子的尿布,我儿子是阴历十月生的,冬天水冰凉冰凉的,我竟然要自己照顾自己坐月子。

星期天的时候,老公回来了。我就跟老公吵架。

前后院儿的住着,婆婆大概是听见了,竟然直接走到我屋里跟我说:“我跟你说呀,我自己的儿子我养大了,我的任务完成了。你的儿子是你的任务,你得自己负责任。”

我当时差点没晕过去。

我平时可以自己负责任,坐月子我怎么自己负责任?

你也知道的,我们这里的风俗,结了婚的姑娘是不能回娘家坐月子的。

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儿子六岁的时候,公公生病去世了。

他生病的时候,我们刚买了房子。没有钱,是借债给他交的住院费。

公公去世了。我跟婆婆说:“现在老家就你一个人了,我们也买了房子,你就搬到一块儿去住吧。我们俩去挣钱,你就在家里负责接送一下孩子就行。”

可是我婆婆怎么也不肯来。她说不习惯,不自在。

那几年过年,我们也是每年都回老家的。

可是不管我们是腊月二十七八回家,还是大年三十回家,我们住的房子到处都是冰凉冰凉的,又脏又冷,婆婆连被子都不给我们晒一下。

咱们北方冬天这么冷,我们回家还要自己现买煤炭,现安炉子。

因为我们一结婚,婆婆就跟我们分家了。

我们回家不但要打扫卫生,还要酱、油、醋、青菜、肉,所有居家过日子的东西,都要自己买齐。

婆婆是什么也不会准备的。

我们每次都是住个两三天,走的时候把东西都给我婆婆拿过去。

这样回老家过了两、三个年,我老公也觉得没意思。

好像是伤了心,再也不提回老家过年了。

这样也好,我们过我们的,她过她的。

她愿意来我们就去接她,不愿意来她就自己在家过。

我听了,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早已不会,以道德的名义,去指责任何一个人。



乐乐安安


结婚以后才知道婆婆家的饭对孩子是奢侈品,逢年过节都是老公买菜买肉还要做好请他们吃,老公的哥哥永远是一把处理的青菜,然后拿一张报纸翻看,婆婆家永远是老公买老公做,别人都是带一张嘴来,大年初二,都是我一个人带孩子回娘家,老公要留下来做饭招待他姐姐妹妹,公公开始也让我留下来一起招呼他姑娘,我是直接跟老公翻脸,老公才跟他爸爸说,你家姑娘回门,人家姑娘也要回门,我多次说老公,为什么他们条件都比咱们好,却从来都不买东西,我公公是一个医生,老公的哥哥是一个中学老师,说实话,真是回公公家真是一口开水都没有,想喝自己烧,老公说从他爷爷奶奶死了以后是他大姐准备,大姐出嫁以后就是他做,老公已经做了几十年了,我有时也抱怨,老公说等他爸爸死了,就各过各的。


Qun94


过年时作为公婆不置办年货也不招待客人,只等着吃饭,我觉得这应该是公婆年龄大了,失去了苦钱能力,也做不了饭的缘故吧!年轻的公婆都要脸面呢,不想给别人自己已老得招待客人的能力都没有了的感觉。

这么说,是因为我公婆就是从年轻到年老的转变过程中,慢慢地変成了现在不置办年货不招待客人的状态。

刚结婚时,公婆才五十出头,每到过年回老家,他们都在家把年货买好好,饭菜烧得现成的,床铺得暖暖的,饭后连锅碗都不要我们洗。来客人拜年了,我顶多拣菜、洗菜、剥葱的,以公婆招待客人为主,什么事都不要我们烦神。

后来公婆年龄渐长,六十岁出头时,依旧买年货、招待客人,但我们要做的事情开始增多,回去要帮着搞卫生,整床铺,贴对子,拣洗菜,饭菜还是他们烧得好好的,吃过饭我们自觉帮着洗碗刷锅。

如今七十出头的人,年货开始让儿子买了,因为儿子有车,什么事都好办。我们也从不会要他们给的钱,肉禽类不仅要买,还要给整理岀来,因为他们老眼昏花,毛都镊不干净;家里卫生基本等我们回去一块搞;招待客人开始以我们为主了,烧菜还是婆婆执铲,因为她不放心我们烧菜,还说我们烧的不好吃。

我们的原则就是,公婆愿意多承担置年货、招待客人的任务,那就让他们多承担;哪一天他们什么年货也不置办了,让我们招待客人,让我们接手做饭了,我们就接过来,看公婆的需要,由他们自己决定。

如果公婆身体健康、有挣钱能力、有烧饭能力,过年还不愿购置年货,不肯招待人,只等着吃饭,只能说明公婆有什么话有什么矛盾在心里没有发作出来,对你们的不满就反映到外在这些表现了。

家和万事兴,大过年的,不要计较公婆的吝啬,做好自己就行。


木石前盟说情感


过年本来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情况下年轻为壮的儿女都在外面打拼,只有利用这个传统节日才有机会陪陪父母,而大多数父母也往往置办一桌丰盛的好吃的来庆贺自己一家人的团圆,但也有一些父母不愿那么张扬或无能力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的。我家这两种情况都出现过,在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每次过年,父亲都是置办得很丰盛,除了我们姊妹几个大吃一顿外,临走还必须再拿走点儿他们才高兴。我父亲去世后这种景象就没有了,头两年我媳妇有牢骚,我仔细想想,这不是我妈的错,因为她没这个能力。从我父亲去世的第三个春节我就在置办春节的事情上担起了我父亲的职责(因为我是老大),现在已经十二年了,相比较而言看似我吃了亏,但看着弟弟的几口、妹妹的几口又回到了以前父亲在时的幸福快乐样,我心里也很受用。试想,在不愁吃、不愁穿,虽不富裕也不紧张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比心情舒畅更好呢?!


嘴孬心不坏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你的公婆确实有点不地道啊,过年啥也不买不说,而且一点忙都不帮你,还得把亲戚领你家吃饭,想想确实有点过分啊,但有一点我就想不明白了,你说你们是分开住的,那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呢,你们虽然分开住,但公婆平常还是能帮衬你家的吧,比如钱、物、生活琐事之类的,因为据我了解,虽然和公婆分开住了,但只要关系没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日常的来往还是有必要的吧,按题我分析你家大概情况应该是这样的,你们和你公婆是先就是有话的,也就是说你们之前就应该定好了的,过年在你家过,然后就不让公婆在家做饭了,有亲戚来了就直接带你家去吃饭好了,我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就是如果你们从分开住那天开始,就各顾各家的话,我想不可能会有今天你说的这种情况吧,我不相信你婆婆会不经你的同意就把亲戚领你家让你伺候去,怎么想我都想不出来,最后在简单说两句,这种情况如果你公公婆婆都有退休金有钱的话,且身体硬朗啥活都能干的情况下,你就对他们提出你的不满,你的想法,如果他们没钱,身体也不好,你就继续做饭招待一下亲人吧,毕竟过年了,亲戚朋友来了,咱们也不能给人轰出去啊。


宝宝jiao


以个人家庭实际情况而论吧。

如果公婆和儿女小家庭是分开过的:一般而言,这种公婆年纪都不会太大,也不会是完全没有了自理能力的,过年这种节日,家里总是会有亲戚朋友来拜访的。如果儿女都在上班忙着,公婆就坐等儿女来置办年货,坐等吃饭,估计家庭氛围也和谐不到哪里去,大家心里都有数。

如果公婆一直和儿子儿媳同住,年龄也大了,身体也不好,自理能力差,那也只能年轻人受累一点了,相互体谅一下。


超靠谱留学Tina姐


古往今来,都有“养儿防老"之说,公婆他们一爬屎一爬尿,含辛如苦的把儿子抚养成人,指望的是和儿子儿媳儿孙们在一起,享受天仑之乐,而你们的实际情况,可能是由于工作的

需要,不能和公婆她们住一起,又或是工作的地方,房子小而不能容纳公婆她们过来一起住,加上两代人之间的差异,所以,你们才分开住,但公婆她们会觉得是:”接个媳妇,卖个儿“,所以,她索性什么都不管,一切都让“能干人"去做,她到落个清闲。虽然,你们婆媳之间有点难以言表的误会,但作为晚辈,应该以孝代怨,常回家看看,原谅长辈一时想不开的不理解。


福康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