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优秀学生一旦考入国际名校,大多都不会回来,这样是不是在给国外培养人才?

综合榜爷


朋友的表哥,48岁左右,20来岁大学毕业出国留学,后来找了个同样的大陆留学生结婚定居美国了。现在孩子15岁了,基本上都是三年左右回来一次,他老婆从来不跟他一起回来,每次回中国夫妻两都要吵一架,无非就是花的钱和耽误工作,也不愿意她儿子跟着回来!朋友的大姨老两口也去过美国两次,每次一两个月,实在适应不了!大姨还有一个女儿,嫁的不在一个城市,来回也不方便!所以家里两个老人基本上都是我朋友和他哥照顾了,生活中的一些大事小情都是他两去处理,小到灯泡坏了,水管漏水,生病住院等等,我也问过朋友麻烦不麻烦?朋友说:那有什么办法呢?自己亲姨呢,你能看着他们受罪?每次他表哥回来喝酒都要抱着这两个表弟痛哭,说是没有尽到孝道,感谢两个表弟!我觉得人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一定要尽到自己的义务,或者说要处理这些事情!父母养大你,供你上学,老了无依无靠,你能心安理得的自私的过自己的生活吗!


燃情岁月冲锋队


我大伯的儿子,我的堂兄,在学校的时候,学习很好,一路读到研究生,之后出国,家里为他付出了很多。上学时,大伯常常送饭到学校里,为了出国,大伯省吃简用,大妈常常去给人当小时工,为人看孩子。堂兄出国以后很努力,开始时常常打电话回家来,问长问短的。

后来,堂兄升了研究员,搞科研,在美国一家研究所,与一个外国人结了婚,结婚时,大伯大妈都没有去美国。结婚以后,堂兄带着洋媳妇回来过一趟,语言不通,大伯大妈与儿媳妇交流不了。大致呆了一个月左右,还带了很多礼物回来。大伯很关心堂兄,要堂兄不要动不动就回来,省个机票钱。从这次堂兄走后,十几年没有回来过。

当时大伯年龄还不算太大,现在大伯都70岁了,就同大妈在一起生活。人们常常问他,为什么不去美国跟孩子一起过日子。大伯说,孩子几次打电话,把机票钱都寄过来了,让他们过去。可是去过一次,感觉生活太不习惯,除了饮食之外,外出也不方便,更没有什么认识的人,感觉很孤单,没有意思,回来了,就不愿再去美国。大伯说,在国内,什么东西都不缺,生活很踏实,有空同朋友亲戚在一起,也很开心。孩子大了,愿意呆在美国,事业也在美国,由他去吧。

说归说,大伯60多岁时得过一场大病,给我打电话,我知道他们没有办法,仅有的一个儿子在美国,我就请假去照顾他们,我媳妇还专门为他做病号饭送到医院,媳妇说,看到大妈偷偷躲在没有人的地方哭。那一次大伯差一点就过去了,在医院住院一个多月,堂兄打过来十万块钱,却没有回来,没有在大伯床前守过一天。都是我和大妈俩人守着。

原来有人跟大伯说,看你多好,培养出来一个博士。大伯可自豪了。现在再有人说起这个,大伯原本明亮的眸子,立刻会变得暗淡下去。现在大伯大妈出门可小心啦,常常买吃的和菜蔬,就买够一周吃的,怕常出门,腿脚不方便,也怕年龄大了,倒在街上,会没有人管。几次,大伯都流露出要我来管他们养老的事,想把住房最后留给我。后来不知道是怎么和堂哥说的,一直也没有真正再跟我提起过。

人生不容易,养活儿子更不容易。现在堂哥成家立业了,远在地球的那一边,大伯大妈越来越老,看着都让人心疼。


跟我学公文


说到类似的问题我就难受!我女儿大数据研究生,班上40%中国人,40%印度人,其余的欧美人加上一两个非洲人。中国人里清华北大本科,华人及本科就留学的各三分之一左右,几乎都不想回国。我女儿高中成绩只能算一般,但活动能力很强,整天不务正业,搞各类活动最积极,估计考不上清华北大,免强就是浙大同济之流水平,只好让她留学。谁知道到了大学突然开始发奋,长期学到晚上一两点钟,成绩基本上年级前五名之内。叫她回国,她说你没钱没权,我凭什么要回国与别人竞争,我在国外加班几乎没有,干多少得多少。还劝我移民。明年才毕业,现在已经拿到了投行offer。估计怎么劝也不回来了。女大不由娘了!


三清老仙



小时候,老为老家乡村蛮荒赤贫而昼夜忧伤不已,长大以后,闲暇时间,皆抒发愤青情怀并自豪不已,决定反乡振兴老家:几年后,自己一事无成所伴随的沧桑远比老家荒凉几分……,乃重返城市以自救!谁问我死活了?聊剩一自慰,“人比黄花瘦”!


中国留学生,与农民工进城打工,其本质毫无二致!农民工北漂有难,呼吁之后(如被拖欠工资),毕竟政府还会管管,漂洋过海的学子留海外发展,遇事之后,还能有国内农民工被政府重视的甜头么?君不见很多国内暴富者移民后还保留中国国籍(双重国籍),并依然在国内捞金(也稍可体谅……)。层次不同,不过殊途同归而已!

即使萌呆小儿也心底明镜似的尽知: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城市,——由此,农民工大潮进城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自然矣!


以为留在海外或回国,对祖国都有益——钱学森之类之流可证,——学成回国,有谁甘为扫地僧么?太多单位,官僚主义依旧把持阵地,难以作为。

试问题主,动辄把留学生以政策高压回国发展,你担保比国外强么?由此,留学生去留取舍,据个人实情自裁。顺其自然,法道自然。
谨以此戾气不堪作答,以纪念“五.四”,——堪为纪念小品文否?!


九夏涛声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了前几天关于神童何碧玉的新闻。何碧玉2000年以90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清华毕业以后,去美国留学,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继续深造,并于2009年获得了神经学博士的学位。


然而毕业以后,何碧玉并没有回国。2016年她进入纽约大学医学院,成为了一名副教授助理。在谈到回不回国这个问题的时候,何碧玉表示以后肯定会回国的,但是近几年不会考虑。因为她很喜欢现在的生活,而且美国的实验室环境非常好,它能够专心的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科研事业中去。


此言一出,招来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很多人认为她缺乏爱国主义精神,没有爱国情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谁也不是神仙。谁都想着趋向有利的一方,而避开有害的一面。但是,为他人做嫁衣,我们也要反思一下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


首先,拿科研经费来说,在国外和我们国内就不是一个等量级别,而且国外的实验室条件也很好,对自己的科研事业肯定是有利的。


其次,生活条件方面,生活质量肯定比国内好。在国外,根本不用去为了高不可攀的房价,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费神,而且社会福利各方面都非常完善。


再次,一个好的平台往往能造就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才。选择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国家,选择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工作,选择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平台。平台更加广阔,自然自己就会上升到一个更加辉煌的人生高度。


所以,我们盼着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回国效力!


余争的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学子的选择。留学从精英走向平民,开始呈现低龄化趋势。这几年中国高速发展,各行业前景广阔,吸引了大批留学生回国就业。但是,高端人才在归国人才中占比仍然较低。

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据统计,中国科学和工程领域人才出国滞留率平均达87%。留学人才流失是近年来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高端人才滞留国外的问题,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

从宏观层面,高端留学人才向海外流动是由人才国际间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中国科研人员选择留在国外的原因无外乎国外的科研条件好,科研环境好、科研人员待遇高、更受尊重。中国在一些领域的科研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这个是大家都要承认的。科研水平差距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科研经费投入的差距。中国GDP中科研经费的投入仅为美国的1/4,为欧盟的1/3,科研人员人均可支配经费仅为美国的1/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科研领域的投入不足,科研人员的需求量较小。另一方面,我国大学之前理科教育水平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人才供给水平相对较高。国内市场高端科研人才供过于求,人才外流是自然趋势。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性人才交流的机会和渠道增多,国人出国深造比较过去更容易。人往高处走,在人员自由流动条件提高,自然导致人才向更能体现价值的方向流动。

我国留学高端人才向海外流失,根本上是国力差距,也和过去我国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有关

  • 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公职人员公派留学违规滞留国外,自行中断与单位的联系。按照规定,公职人员占有国家资源,违规滞留国外应该予以清退。但是,很多单位出于“惜才”的考虑,对劝说这些人员归国效力扔抱有希望,没有对他们采取措施。人才管理不严,导致公派出国逾期不归g多发,造成人才流失。

  • 同时,由于国内对于留学归国人员回国后待遇方面的政策不完善,很多海外工作人员对回国后工作生活多有顾虑。这也对引进留学人才增加了困难。

近年来留学制度完善,国内经济发展,科研投入增大,科研人员基本待遇改善等因素,使公派出国逾期不归的现象大幅减少。

政府应该针对归国人员社会保险、工龄接续等方面出台政策,给长期居于国外,想要落叶归根的归国人才一定的保障,让他们能够安心归国,为国内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归国发展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留学归国比例逐年提升,据教育部统计,超过八成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看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发展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环境和科研人员待遇方面进一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予高端人才公平的待遇,才能更好地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发展。


职场火锅


为什么人家不回来?这个问题要从自身找答案。国内这种体制还有人的思维方式让人感觉特累,在国内什么事情都得有关系,靠关系。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得去应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能用在工作上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再有就是收入和待遇。国内读研读博的时候很多时候得“孝敬”导师。导师家缺啥你就给送啥,不然就找你麻烦。在国外基本不存在这类问题,只要你学习够好,导师带你时就把你的补助明确给你(也可以说这是工资)。毕业以后靠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自己感觉待遇不理想就可以跳槽,不受任何限制。有能力的人基本都会留在国外,因为那边更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能实现自己要的生活。包括下一代良好的受教育条件。别说给别人培养人才,因为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得花费很多钱,这都是老百姓自己的钱。国家出什么了?有限的教育资源再加上这些年官员腐败给社会风气造成的伤害。其实这些人真的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会义无反顾的回来为国家效力。


老玩童58554981


江湖满地一愚翁认为,人才流失的现状实在令人堪忧。

我们没有统计有多少考入国际名校的学生留在了国外,但大多不愿回国工作,的确是事实。我从教近17年,考入国际名校的学生无一人回国。他们大多在发达国家工作,安家立业,成为外籍华人。可以肯定的说,这些人若回国,大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学生时代,就常有一种说法: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近三分之一是美籍华人。这些华人要么是改革开发后留学美国后成为美籍华人的,要么是美籍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很久以前就有一种说法:北大清华不过是国际名校的预科学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人才外流现象,对国家的繁荣富强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很严重的负面作用。这种喝祖国母亲的乳汁成长起来的人,却最终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痛哉!痛哉!痛哉!

但是,我们又无法从道德上去谴责他们。如何选择人生,是回国为祖国效力,还是留在发达国家,毕竟是他们的自由。

但是,我们还是要从道德上去呼吁他们回国效力。科学可以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祖国培养了你,你就应该为祖国奉献。当年钱学森、邓稼先等人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说他们是民族英雄也不为过吧!虽然,目前我们尚有不少方面还不如发达国家,但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生活、科研环境比刚建国时不知道优越了多少倍。那些留在海外不归的学子若能有老一代科学家的一点点家国情怀,也不至于抛弃培养自己的祖国,为别国效力。因此,个人建议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要加强家国情怀教育,或许这样会留住一部分民族的精英。

我们还要思考的是,当年建国时一穷二白,而海外学子争相归国。今天祖国在崛起,祖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为什么海外学子争当他国公民。除了教育,我们还能做什么,才能让那些民族菁英们心甘情愿地为祖国效力。

吸引他们留在海外的无外乎时更好的经济待遇、更好的科研环境以及更好的生态环境。我想,这些方面,我们也是可以做得很好的。当我们能给出更好的经济待遇、更优良的科研环境,当青山绿水再次覆盖祖国大地时,他们没有理由不回来。当然这须要过程。不过,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到。

当然,我们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从制度上,制约人才外流的现象。

归来吧!海外学子!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祖国才是你安放灵魂的地方!

归来吧!海外学子!他国“虽信美而非吾土兮”,祖国才是你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所在。

归来吧!海外学子!祖国是你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家园。你的祖祖辈辈在苍穹渴望你早日回归故园。

邓稼先

钱学森


鲲鹏说教育


当年邓公复出恢复高考,全国青年都感激,真是好政策。邓公又提出让学生出国留学,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邓公当时说,学生出国留学,学知识,长见识,只要回归10%就成功了。可以后回归的,比10%多的多,可见非常成功。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不全部回归呢?反问一句,为什么要全部回归呢?外面天地很广阔,需要拼搏一下,他们会更成才,如果再回归不好吗?能够提出这种问题的人的例子比我多,我就不举例子了。

可以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回归呢?最重要的回答和原因就是国内条件不如国外好。相信这种理由,所以中国要更加勤奋的发展。相同条件下,甚至稍微不好一些条件,多数学生也会回来的,毕竟作为中国人都是爱过的。30岁回归行,40岁回归也好,八十回归祖国照样欢迎,这就是大国的胸怀,这样的国家才会越发展越好。中国不怕人们走出去,怕的是人们都走不出去,那才是中国的悲哀,相信中国人不会这样。

出去的人,只要不反对中国,哪怕是善意的批评,中国也乐于接受,中国有那胸怀。只有这样,中国才真正站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邓公是伟大的政治家,看得比一般人远的多。希望中国人都能够走一走,看一看,全世界都是中国人,那才是世界的中国。看到了天安门上的字了吗?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国是世界的!



大志远思想空间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你种了一棵树,辛辛苦苦地浇水,剪枝,除虫。后来,树长粗了,别人一分钱没给你,锯下来盖房去了。

你养了一头猪,天天喂泔水,时间长了还得给它出圈。长肥了,该出槽了,有人把它拉走了,一分钱没给你留。

留学生不回来,去为别国服务,就像这棵树,这头猪一样,我们是投入了很大成本的。当我们该收获的时候,却被别人收走了,你说是不是很憋屈?

有的人说,人家上学是花钱的,想去哪儿谁也说不着。难道果真如此吗?

非也。我们知道,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是不收你一分钱的,办学的钱从何而来?当然是国家投的钱。现在每个小学生每年国家给学校拨经费500元,初中生800元,水暖费花费也基本上达到这个数目。仅这两项,小学一年就是1000元,初中1600元。更大的项目是教师工资和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教室与操场的建设。我们先看教师工资,小学生标准师生比为1:19,初中为1:13.5,高中为1:12.5。也就是19个小学生就得雇一个老师。我们按一个老师8万年薪算,8万÷19=4400元,那么6年小学就是(1000十4400)X6=32400元。再看6年中学,都按1.:13计算,工资仍按8万算,8万÷13=6000,(6000十1600)×6=45600,12年一共78000元。仪器设备按2000元算,一共8万元。


我们再看大学,大学师生比为1:5,大学老师年薪为10万计算,生均为10万÷5=2万元,那么四年大学就是8万元。北京大学生均经费是1.29万元,清华是1.31万元,取平均数1.3万算,4年为5.2万元,也就是4年大学,国家至少投入13.2万元,加上中小学的8万元,一共是21.2万元。

去年我校投资1300万元建起教学楼一座,大约可容1300个学生。我们按楼房50年寿命算,1300万÷1300÷50=200元,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共是16年,那么200元x16=3200元,加上前面的,一共是21.5万元。

也就是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至少要花费21.5万元,每一分钱都是真金白银,如果这些留学生一直不回来,这些钱就等于扔进水里了。而实际情况远比这个严重。国与国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前些日子美国打压华为就是这样,当我们辛苦培养的人才去帮助我们的竞争来挤垮我们的时候,那就不仅仅是以万来计算,而是以亿或者十亿百亿千亿来计算了。

同意我的观点吗?同意的,不要忘了给个关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