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房跟二手房有什么区别?买二手房还需要交别的费用吗?比如说缴税啥的?

无风12328951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从事中介这个行业已经二十多年,现在来说说我的看法。

随着房住不炒的政策持续执行,一二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比例正在发生改变,开发商拿地开始朝着更个性的领域了,如打造特色小镇,养老地产等。

有些开发企业要么转型,由原来的重资产进入到以品牌管理输出为主的轻资产模式,房地产后开发时代已经来临,很多二三四线城市也在去库存变现。

反之二手房(存量房)在市面上流动性在增加,那么对于买房客户是选择购买新房还是二手房变成了一个两难选择。

买新房要么买不到,要摇号,通过内部关系才能有购买资格,有些楼盘甚至于要预交首付款到指定银行封存才有购买资格或全款优先购买享受折扣。

除了部分热销楼盘大部分楼盘还是不温不火。反之二手房成了许多购房者的首选,原因我们归纳以下几点:

第一,购买二手房是现房,不像有些期房(一手房)需要等几个月到一年左右,买到就能马上入住。

第二,购买二手房基本上不会有甲醛和异味等现象出现,因为该房产已经有个住过,所以相对于新房,二手房基本上不会有这方面问题。

第三,二手房周边交通和生活配套基本上比较完善,有没有人气,小区环境,物业服务等现象一目了然,不像新房周边生活配套大部分还不完善,人气开始也不大。

第四,购买二手房是通过中介和一个一个的业主打交道,所以在价格上可以协商。二手房价格更具有对比性,楼上楼下周边小区,楼层采光等,新房在价格对比可以参照的数据就明显低于二手房。

第五,二手房基本上都会有证,有些一手房只能先签销售合同,具体办证时还需要先交维修基金,有时开发商有银行贷款时还需要先还贷款才能办证。

第六,房产质量是否开裂,是否漏水,管道是否堵塞二手房一目了然,不像新房,需要装修入住一段时间才能发现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装修造成的问题是新房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

第七,新房刚入住要面临楼上楼下噪音骚扰,二手房虽然也会有这些情况,但相对新房要好得多。

当然买新房也有一些好的方面,比如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装修,不用交中介费等,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相信大家会有各自的理由与原因。

好了,希望各位发表各自看法。





家向导语音OA


先说说一手房,

一手房交易过程产生的费用:

1.契税,如果是公寓就是3个点,如果是住宅就是1个点(小于90平),1.5(大于90平小于144平),3个点(大于等于144平),这里是按照备案价来计算,这个基本上就是一手新房需要缴纳的最大的一部分了

2.维修基金,这个是在你收房需要缴纳的,现状普遍是总房价的1%左右

3.律师费,现状楼盘按照要求都是委托律师进行办理不动产证等后续工作,这个是1500-5000不等,每个项目都不同

4.杂费,包括房屋产权登记费,工本费,证照印花税,这些加起来就是1000元内

二手房相对就复杂多了

契税–这个跟新房是一样的

个税–如果是满五唯一的不用缴纳,否则就是1%

增值税–这个就是以前说的营业税,现状规定是满2免征,否则续缴纳5.3%

中介服务费–每个地区不同,这个当然事可以讲价的,大概就是2-3%之间

评估费–房价的千分之五

按揭费–普遍在5000左右

这里要注意,现状市场行业默认的基本都是买家承担税费,这个必须在签订合同时双方达成意见的统一,在合同里必须体现出来。还有一点购买二手房必须注意房子的产权情况,是否存在抵押情况,如果有抵押部分是房东负责,还是买家负责,也必须理清,因为如果需要到垫资的话,这里又有一笔费用,普遍的大概是需垫资款的3%/每月,这可是一笔大数。

现在以同样一套89平的房子,总价100万来举个例子

一手房的税费大概就是25000元左右

二手房(按未满2年计算)的税费大约10万左右

由此可见相同条件下,购买二手房比一手房的税费多得多了

最后再来说说一手房与二手房的一些差异

地段–一手房基本在城市周边居多(如果在中心城区估计也贵得呼吸都痛),二手房基本根据需求来,相对来说可选择空间大

价格–一手房是对接开发商,现场就讲价,通常是销售给你折头,基本这些都是有内部指引的,二手房你对的是房东,讲价空间大灵活

户型–一手房是看样板间,看图纸,需要分析判断,二手房相对直观,看现房

配套–一手房需要沉淀,没有个2.3年商业氛围不会成熟,这个需要你自己分析和调查,二手房配套成熟

装修–一手房有带装修的或者毛坯的,相对会比较前卫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二手房基本都需要自己重新翻新,这个其实也是很烦心的事,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碰到过的。

总结一句,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一手房是新房,期房,二手房事现房,看房子,这个就看客官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了,个人建议如果考虑学区的还是二手房可能相对适合点,如果考虑未来的升值,新婚等可能新房相对会比较适合。你们认为呢?




陈大头聊房产


一、贷款年限不同

新房贷款年限长,二手房贷款年限相对较短。新房贷款年限最长为30年,二手房贷款年限受房龄的限制,很多时候不能贷款到30年。二手房房龄越老,贷款年限就越短。

二、首付款及贷款额度不同

新房一般是按照新房房屋总价乘以对应的首付比例,来计算首付款。贷款额度,最高可贷款到房屋总价的7成或8成。

二手房首付款和贷款额度的高低,受二手房评估价的影响。一般二手房评估价低于市场价,评估价大多为二手房市场价值的80%-90%,部分房屋会更低。

三、税费不同

新房需要缴纳契税、房屋维修基金、一年的物业费和取暖费等主要税费。

二手房需要缴纳契税、增值税(住宅满2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满五唯一免征)、贷款担保费、中介费等主要税费。

与新房相比,二手房需要缴纳更多的税费。此外,新房与二手房,契税征收的标准一样,但计税价不一样。新房是按照房屋总价乘以对应的契税比例。二手房是按照成交价、评估价或者指导价乘以对应的契税比例。

四、交易对象不同

新房主要是个人与开发商进行交易。

二手房一般是委托中介进行交易,即买卖双方、中介等三方进行交易。当然,二手房也有自行交易,即不通过中介进行交易,普遍购房者多是通过中介进行。

五、售房条件不同

开发商将新房出售给购房者的前提条件是,开发商需要取得“五证二书”。

二手房业主出售二手房的前提条件是,取得该房屋的不动产证,并且贷款结清了,房屋才可以上市交易。

六、交易程序繁简不同

新房:很多程序都由开发商办理,对于购房者而言,新房交易的程序要简单一些。

二手房:自行交易时,很多程序都需要买卖双方自行完成,因此相对较繁琐。通过中介进行交易,中介会为整个交易流程提供服务。但二手房交易纠纷多、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

七、交易风险也有区别

在建新房只能看模型、样板间,新房一般要经历认筹、开盘选房、交房等阶段,有的房子有可能出现延期交房、开发商变更规划、楼盘烂尾、房屋质量问题等风险。

二手房可以看实物,直接即买即住,但二手房也有风险,风险来自于房屋本身、中介、出售方;比如买到凶宅,中介的操作不规范、忽悠买房,或者出售方并非真正的房屋产权所有人等。

总而言之,买新房和买二手房,各有利弊。只有经过一番全面对比,再结合自己的真正购房需求,依据个人的喜好、经济状况而定,相信一定能选到适合自己的房子。


ALice2018


新房和二手房是有一定区别的,具体什么区别分析如下:


1、地段有差异。现在很多城市的新房,多数离市中心较远,也有在市区拆迁后,在其基础上建新房,价格稍微贵一些。但是二手房地段、环境等各方面都是不错的。从整体上看,二手房的地段优于新房。

2、户型和外观会不同。从房屋的外观和户型上看,这一点新房要优于二手房,随着时代的变革,新房的设计越来越新颖,无论是采光、户型、小区绿化都是非常吸引人的,而二手房在这方面就相差很远。

3、交易流程不同。购买新房只需要跟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及办理银行贷款就行了,而且是由专人带着你全城办理完成。然后就可以等待办理入住。二手房的流程查产权、签三方合同、缴纳首付、办理银行按揭、过户、领证、办理抵押、银行放贷等等。

4、风险系数不同。新房大多都是期房,购房时一般是看不到实际房子的,而且有时候交房还要面临向开发商进行维权的风险。这就要求购房者在选择新房时具备一双“火眼金睛”,以便选择一个更可靠的项目。有很多开发商中间某个环节出问题了。


新房与二手房交易费率区别如下:

1.新房交易税费只有契税,首套房90平以下1%,90平以上1.5%,再就是维修基金,开口费等;新房首套房要交的税务大概在房产总价的1%。

2.二手房过户是根据地税指导价收取,按照以下比例:

90平以下,契税1%,90平以上,契税1.5%;

增值税约5.66%,证过2年可减免;

个人所得税1%,证过5年且是业主唯一住房可减免;

以上是首套房,二套房面积90平以下,契税仍然1%,90平以上2%,其他一样;三套房及以上,契税按照3%收取。


以上就是新房与二手房的区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其实新房与二手房都有利弊的,主要看看自己需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不动产经纪人


很高兴能给大家分享,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大家,购买二手房所需交纳的费用包括购房款、中介服务费和税费(其中,税费包括契税、增值税及附加、印花税)这三块如下:

1、购房款:

与二手房卖家签订的购房合同里面所约定的房屋成交价,包括支付给卖家的购房定金。

2、税费——契税:

90平方以下购房合同价1%,90(含)平方-144平方购房合同价1.5%,144平方以上购房合同价3%。

若买方购买的房产是二套、非普通住宅或者是非住宅购房合同价的3%。

具体税费所购买房屋所在地税局规定为准。

3、税费——增值税及附加:

不动产证未满2年的增值税及其附加税税率为5.6%(增值税税率为5%)。不动产证满2年的免征增值税。

4、税费——印花税:

税率为1‰,计税前提为签署房屋预售合同,买卖双方各0.5‰。

5、中介服务费:

如果是通过房产中介购买的二手房,需要支付给中介公司的中介服务费。每个城市的收费标准不同。

扩展资料:

二手房交易中,为避免“一房二卖”,购房者应该注意以下这些事项:

1、先办“房本”者优先保护:

谁先办了产权转移登记,法院会优先保护。

如果都没办理产权转移登记,但房子已实际交付了的,谁实际合法占有,谁的权利优先。如果房子还没交付,法院会综合实际支付购房款等合同的履行情况、合同订立先后等因素,予以确定。

但是,后买房人在签订合同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房屋已被其他人购买而恶意办理登记的,权利不得优先于先买房人。

2、一定要在交易过程中及时推进交易流程,尽量缩短交易周期,及时办理产权转移登记。

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后,无法立即办理产权转移登记的,可以申请预告登记。

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因此,预告登记能够排除卖房人将房屋过户给其他人的可能,保障买房人将来实现物权。


胡定优


新房来说除了首付款其他还有就是契税、维修基金还有律师费等,契税依照房屋面积还有你买的是第几套来定义的,假设你首套90平以下那么总价的一个点,90平以上1.5个点,维修基金各地不一样有些地区不交的也有,一般都是房产证上的面积40-60一个平方,律师费包含了好几样东西见证房还有银行贷款的费用加起来一般3500左右,新房来说大头就是契税,二手房就不同了,有满2年还有满5年的说法了,因为增值税还有个税都是有关系的,二手房来说最大的税费就是增值税、契税、个税还有中介费。



链家深莞惠房产顾问


一手房基本上都是期房,当然也有很多直接精装修入住的,而二手房的话都是现房,现买现住,一手房按歇比例大一点,二手房按歇少一点,一手房产权问题几率大(先买房,建成后在办房产证)二手房就比较简单(产权明晰当然一定要清楚是新年产权证,还是过二,或者过五,因为这关系到要付多少钱)二手房买之前也可以看看之前的房主啊怎么样,邻居怎么样,毕竟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一手房买的话很省心,二手房的话手续很多的,一手房你给开发商资料之后基本上没什么事情了,等着领证就可以了,二手房,先签合同,然后公证……………………很多当然会有人指点的,基本上分几大不同

1交易条件不同

2买房首付贷款额度不同

3贷款年限不同

4买房税费不同

5交易流程繁简不同

6交房时间不同

7买房风险不同


意至山海


这好像是每个房产大V的入门问答题,洋洋洒洒地写上一篇,就算是入了这个行当,可以普度众小白了。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非A即B,俗到底的答案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新房和二手的优劣势比较,主要有以下几点:

01 就房子自身比较

新房:小区内部配套完善,一般会有绿化,足够停车位,游泳池,会所。另外,户型设计也更合理,讲究方正,采光通透,朝向好,有玄关飘窗等。总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居住需求;

房龄够长的二手房则容易有硬伤,比如很多老小区的停车位预留不够,一般不会规划游泳池,会所等。

02 就购买中间费用比较

新房税费少,只需要缴纳契税和住宅专项维修基金;

二手则还要缴纳:增值税或个人所得税。另外,2个点左右的中介费也是一笔不少的预算。

03 就交易流程比较

新房交易程序简单,二手相对繁琐。开发商和个人同为卖家,个人更容易出现“状况”而导致交易不成。

另外,因为中介的素质参差不齐,买二手房容易被“忽悠”而踩坑。

04 就地段、学位比较

新房周边区域的配套,大多都是待建或者在建中,成熟尚需时日;

二手不一样,生活相对便利许多。还有二手房学位清晰,新房则多有不确定因素。

05 就时间成本及风险性比较

新房正常等待时间为1~2年,存在“货不对板”的风险;

二手房所得即所见,现买现住,风险小,时间成本低。

所以说,新房和二手,本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无需定论。


渔村希拉姐


买新房弊端是需要等待时间收楼,一年到两年不等,如果遇上开发商有问题,三五年都有可能,二,新房基本都是期楼,样板房跟实际买的不一样,等收楼的时候看到的东西跟当初买房的不一样。

买二手房相对比较成熟,过完户基本可以收楼,钱货两清,但是楼相对有点旧。

新房跟二手房的税费对比:

新房除了首付之外,还要给律师见证费,契税,跟维修基金。

二手房买家需要缴付契税,还要承担业主方的营业税跟个税等。


遇见肇庆遇见家


这个也需要根据自己家庭情况来定了,如果不着急的可以买期房,期房的户型大部分都是市面上风格新出的,产证使用年限上比二手房长点,也就一个契税,维修基金的费用,二手房一般都是现房了,在买卖交易过程中,会比买新房多出一点费用,价格上控制在卖方手上,也就是双方谈的好也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