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文丨圖圖爸爸

照顧的孩子可能是現在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畢竟在他們的心目當中,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越來越聽話懂事,而不會因為生活之中的一些小事情,就讓自己感到非常的煩躁。只是僅僅是這樣一個小請求,大部分的孩子也不會讓父母得逞。

畢竟孩子本身就是孩子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不可能像父母所想的那樣成熟。即使在生活之中我們盡力預防,其實也不能表現出來極其開心的情況,很有可能被孩子逼瘋。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前段時間閨蜜給我打電話吐槽說:自家孩子每天早上起來玩玩具,弄得一屋子都是他的東西,有些時候還會拿起馬克筆在牆上胡亂的畫。本來牆壁粉刷好,非常的潔白乾淨,看起來整齊,但是孩子在上面弄的塗鴉異常凌亂。

批評了孩子幾次沒有任何的作用,想著要不將馬克筆直接給他全部鎖在櫃子裡面,找不到就好。沒想到孩子知道自己藏東西的地方,在早上別人都在睡覺時,他起來就開始在櫃子裡面翻。後來將櫃子裡面的所有東西又全部扔到地上,更加的凌亂。

這樣的問題其實在每一個家庭都可能發生,父母總是希望能夠“防患於未然”。避免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自己內心異常生氣憤怒。

但實際上孩子表現出來的狀態永遠不可能跟上父母的節奏。孩子是自由的,孩子是自我的,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思想形式,而不會像父母所想的那樣。

特別是孩子進入執拗敏感期之後,自我意識更加強烈,表現出來這樣的狀態更是比較正常。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有一部分父母還是會選擇所謂“防患於未然”的方式,但現實情況會告訴你,這樣做沒有任何的作用。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01、風靡全球的親子動畫《瑪莎和熊》:家有熊孩子,防患於未然不可取

相信最近這段時間,很多家長都曾瞭解過《瑪莎和熊》這部動畫片。相比於中國本土出品的《灰太狼與喜羊羊》或者光頭強以及熊大熊二等動畫片,它所蘊含出來的親子教育知識是非常豐富的。

之前兒子比較喜歡,所以跟著他看上了幾集。本以為是為了逗孩子開心的動畫片,不曾想它裡面又給家長了一定的警示,讓我們明白瞭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這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有這樣一個片段。

當時的瑪莎總是喜歡倒騰家裡面的東西,同時將他們弄得非常亂,不願意歸位。除此之外,有些時候還會選擇翻窗戶。看到這樣的情況,熊就不得不選擇一定的方法進行應對。

加上他本身就比較耐心,所以沒有對孩子進行一定的訓斥,而是考慮將這些玩具全部鎖在櫃子裡面,甚至用釘子釘得非常緊。

本以為自己第二天早上起來能夠看到乾淨整潔的房間,不曾想瑪莎又開始調皮了。她甚至在櫃子旁邊異常的努力,最後利用一定的方式將其打開。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在看動畫片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一笑了之,甚至嘴上說幾句“這不是我家孩子嗎?”“我家孩子平時也是這樣,什麼東西你給他藏起來,他一定得不到誓不罷休。”但實際上這反映出來的道理我們也需要了解清楚,同時在生活之中反思。

到底應該如何讓孩子更聽話?在孩子出現問題之後,父母首先能夠想到的方式一定是幫助孩子進行掩蓋,或者說藏起來讓孩子儘量沒有接觸這種東西的概率。這樣的方法真的正確嗎?

後來馬莎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給了我們一定的警醒,其實防患於未然並沒有任何的作用。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要強,想要挑戰爸爸媽媽的底線。

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選擇最為和諧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02、孩子永遠不會是你嘴上所說的乖巧娃,他們心裡的小惡魔也會慢慢的出現

很多父母總是告訴自己的孩子“你要好好聽話乖巧懂事,爸爸媽媽說什麼你就要做什麼”。實際上或許在父母面前孩子表現出來異常乖巧的情況,但是父母一轉身孩子就展現出了惡魔的一面。

強迫式的乖巧沒有任何的作用,甚至壓迫孩子的神經,致使他們未來成長過程之中有一天會像瑪莎一樣,成為破壞性比較強的存在。孩子為什麼不可以變得乖巧懂事呢?

1)父母的寵溺

孩子現在生下來之後所接觸的環境以及父母對於他們的關心致使他們變得越來越任性。畢竟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寵愛也不是沒有道理。

所以長時間的寵溺,孩子自然而然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他們已經把自己當做是父母生活的中心,又為什麼會以乖巧的狀態去面對父母呢?

畢竟在乖巧狀態之下,他所受到的約束是比較明顯的。而自己有權利打破這些所謂約束,孩子自然而然會使用權力。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2)父母低估孩子好奇心

在三歲以後,孩子對於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會通過自己的分析得出一定的答案,這時候也是孩子好奇心極其強烈的時間段。

父母希望自家孩子乖巧懂事,但是對於他們不知道或者說沒有玩夠的東西,孩子能夠停下來嗎?不能就像我們在生活之中對於某一件事情著迷,必然也會全力以赴去進行一定的探索探知。

3)孩子的自主性

或許在孩子三歲以前,爸爸媽媽將他們作亂的工具藏掉他們一定會忘記或者沒有辦法像從前那樣。但是對於三歲以後的孩子來說,自主性是比較明顯的。

父母往東他們往西,更是常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也不能說孩子是調皮搗蛋的,只是發展到這一階段孩子正常生長規律表現出來的狀態而已,這樣的自主性其實也暗示孩子本身的自我。

父母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真的想讓他們保持乖巧,其實就是扼殺孩子自我的成長。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03、作為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去應對孩子這種搞破壞、搗亂的情形呢?

確實現在很多父母表現的極其勞累,每天也有做不完的工作。所以看到家裡面整潔的環境被弄得一團糟,必然會讓人會十分的煩躁。

有些時候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只是發脾氣並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孩子還是不長記性。想要讓孩子徹底的乖巧懂事,我們建議大家這樣做:

①教會孩子認識世界

雖然說‘認識世界’是較為寬泛的,但是在孩子不斷成長的過程之中,他們的世界範圍也會一點一點的縮小,而孩子本身知識的侷限就致使他們需要父母的幫助。孩子表現出這種比較髒亂搗亂探索的狀態,其實就是他們對於世界的一種探知。

如果父母不願意他們表現出來極其不聽話的狀態,為何不願意和孩子一起探知?參與到孩子玩的過程之中?

我們也會發現在認識世界的過程,孩子既願意和父母相處,又能增進親子關係。孩子對於這些所謂的玩玩具、扔玩具行為沒有任何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迴歸於平靜。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②給孩子立規矩

“三歲看老”這句話不假,畢竟在三歲以前所形成的狀態可能是一個人的本體,太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乖巧懂事聽話,並不是幫助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甚至防患於未然,而是讓孩子明白自己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謹記自己的行為準則,才能讓他們表現出來比較好的狀態。立規矩也必須符合孩子本身的標準,如果以扼殺孩子天性為前提,這樣的規矩只會讓孩子傷痛更加明顯。

③父母進行一定的引導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持久深遠的。我們也會發現父母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孩子每天用完東西就扔掉,難道爸爸媽媽不是這樣嗎?

如果父母能夠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他們還會這樣做嗎?實際上,有些時候我們總是在批評孩子,卻忘記了反思自己。

父母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想要讓孩子改正身上的缺點,變得乖巧懂事,父母也需要將自己身上的問題改正,以身作則引導。

兒童教育專家:所有的“防患於未然”,對孩子不一定都能起到作用

《瑪莎和熊》本身就是一個親子教育類的動畫片,它對於我們的啟發是比較明顯的。在熊和瑪莎相處的過程之中,表現出來各種各樣的狀態也可以在生活之中展現。

我們也相信只有對自己的孩子足夠了解,並且分析他們的發展特徵,或者說對自我有一種比較清晰的評價,才能在自我充足、自我控制之下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孩子的乖巧懂事絕對不是訓斥之後表現出來的,掌握好方法孩子才能像你所想的這樣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