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29天便暴毙,死后留三大惊天疑案

明庆陵是明光宗的陵寝。庆陵原为景泰帝所建,景泰帝为英宗所贬,这座陵墓就荒废了。那么,明光宗身为一代帝王,为何到最后没有自己的陵墓,而是鸠占鹄巢,把自己埋葬在了庆陵中呢?

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29天便暴毙,死后留三大惊天疑案

光宗在位的时间虽然仅有29天,但明宫的三大疑案却与他有关。

朱常洛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生母恭妃王氏原为慈圣皇太后的宫女。由于他是明神宗偶然临幸宫女而生,明神宗认为这个皇子的出生是他的一件丑事,因此朱常洛一直得不到父亲的喜爱。

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29天便暴毙,死后留三大惊天疑案

明神宗宠爱郑贵妃,将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后被李自成的部队所杀)视若掌上明珠,因此有了废长立幼的想法。他先是违反古制册封郑氏为贵妃,而没有册封长子的母亲;不久又提出了三王并封的主意,将众皇子都封为王,以降低长子的地位。这件事幸而为朝臣所阻,没有成功。

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29天便暴毙,死后留三大惊天疑案

在朱常洛和朱常洵两人中择一而立的问题上,双方争夺激烈,拖延了十余年。直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极力谏争和慈圣皇太后的支持下,朱常洛才被册立为皇太子。

朱常洛当上太子后,朝内党争和宫闱纠纷始终都在威胁着他太子的地位,甚至生命。好在朱常洛各方面的表现中规中矩,让明神宗无话可说。

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29天便暴毙,死后留三大惊天疑案

在太子之位渐渐稳定下来之时,郑贵妃心急了,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她不惜孤注一掷一一梃击案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

一天中午,一个壮汉手持枣木棍闯入太子宫,准备行刺,但被值班太监当场抓住,朱常洛才算躲过一劫。

试想一个农民如何能闯进戒备森严的皇宫?又如何能轻易找到太子居住的宫殿?后来,官员们经过反复审理,追查到了郑贵妃。因为主使者和郑贵妃有重大嫌疑,明神宗为了“保护”自己最心爱的贵妃,密令:此案到此为止,不许再深查。于是,大臣们没有进一步追査,而是顺从皇帝的旨意,让两个太监做了替死鬼。

就这样梃击案成了明宫三大疑案之一。

万历四十八年,历尽千辛万苦的朱常洛总算登上了皇位,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在他即位的前十几天,朱常洛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正当群臣和百姓望治之时,明光宗突然病倒了。

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29天便暴毙,死后留三大惊天疑案

他得的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只需吃几副补药,静心调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复原,但是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向皇帝进了一剂泻药,明光宗当天晚上腹泻三四十次,身体一下就垮了下来,再也起不了床,而且病情日趋恶化。

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29天便暴毙,死后留三大惊天疑案

就在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明光宗用了第一粒后,病情稍见好转;用了第二粒后昏昏睡去,于第二天清晨驾崩。

红丸到底是什么药?崔文升为什么要向皇帝进泻药?这些都已无法弄清。这件事史称红丸案。此案最后不了了之,成为了明宫又一大疑案。

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29天便暴毙,死后留三大惊天疑案

38岁的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便暴毙,被后世称之为“一月天子”。

明光宗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走了。由于明光宗死得突然,加上国力空虚,没来得及为他建陵,只好把明光宗安葬在庆陵中。据说,每到下雨天,庆陵的石碑底座上的四个水坑就会发光,把石碑照得透亮。那时从南边透过石碑,能看见北边的明楼。民间传说朱常洛一到雨天就显灵,让石碑透亮,看是谁来害他,诚为悲也。

明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29天便暴毙,死后留三大惊天疑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