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為四大貝勒的阿敏,他的下場為何如此悽慘

導語:"以明人之金、銀、閃緞、蟒緞、瘸足女人為貴而攜之;以兵為賤而棄之。"

這是天聰元年,皇太極怒斥阿敏貝勒時所說的話。皇太極意思是說,阿敏在鎮守永平四城時,面對明軍的來勢洶洶,棄城而逃。不僅如此,阿敏逃跑時只攜帶了大量的金銀細軟、女人,卻捨棄了許多老弱病殘的士兵。

之後,皇太極又列出阿敏的十六條罪狀,將其幽禁起來。阿敏在牢獄中孤獨地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後十年,於崇德五年死於獄中。皇太極將阿敏所有地錢財、土地全部都交給了他的弟弟濟爾哈朗。

貴為四大貝勒的阿敏,他的下場為何如此悽慘

影視劇照:阿敏

至此,在清初留下輝煌戰功的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就這麼悽悽慘慘地結束了他的一生。細看皇太極整治阿敏的過程,我們會發現阿敏雖是棄城而逃,但罪不致終身幽禁。皇太極對阿敏下此狠手,必定有其他的因素摻雜其中。

權力鬥爭

阿敏確實有很多缺點,比如剛愎自用、驕傲自大、為人粗野、缺乏政治遠見,但不得不說的是阿敏的軍事能力還是很強的。自努爾哈赤時代,阿敏便跟隨著叔叔和兄弟們在沙場中拼殺,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一旗之主、四大貝勒之一。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驟然離世,因其生前未確定下繼承人選,汗位之爭激烈異常。最終在代善父子力挺、幾位貝勒的支持下,皇太極經眾人擁立成為後金新一任大汗。

努爾哈赤生前曾定下"四大貝勒共治國政"制度,皇太極雖貴為大汗、四大貝勒之一,但他的實力依舊不如其餘三位貝勒。所以他依舊伏低做小,提議與其他三位貝勒南面而坐、共治國事。

可是憑藉皇太極的野心,他肯定是不願意與他人共分權力。可是他的這三位哥哥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畢竟擁護他登基為大漢,實力又遠在他之上,皇太極即便心中再不是滋味,他也不敢多說什麼。

貴為四大貝勒的阿敏,他的下場為何如此悽慘

四大貝勒共理國事,從左至右依次為莽古爾泰、皇太極、代善、阿敏

短暫的和諧是暫時的,以皇太極的心智,他遲早會做到中央集權式的統治。既然不敢當面與三位哥哥撕破臉,那就是從他們身上找漏洞下手,以某些罪名治其於死地。

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這三個人應該先對誰下手呢?皇太極將目標轉向了阿敏。為什麼,原因有很多。首先,阿敏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而代善、莽古爾泰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在遠近親疏上,阿敏不佔優勢。

其次,上文中也說到過,阿敏性格偏激、剛愎自用、易魯莽行事,最容易找到錯處。而且這樣的性格也使得他人緣不太好,即使獲罪,也很少有人為其求情,說不定還會拍手稱快。

就這樣,為了更好地中央集權、難免獨坐,皇太極免不得要對阿敏下次狠手。

阿敏意圖自立

皇太極是想要中央集權,成為無人約束的大汗,阿敏、代善、莽古爾泰都是他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自然是都要除掉的。我們卻發現,代善卻活得好好的,於六十六歲壽終正寢。

代善能夠做到如此,有一部分原因是其為人處事無可挑剔,讓皇太極無錯可尋,又識時務,在阿敏、莽古爾泰出事後,遠離權力核心以求自保。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皇太極還是顧念兄弟親情,並未想真正置三位大貝勒於死地。

貴為四大貝勒的阿敏,他的下場為何如此悽慘

影視劇照:代善

阿敏下場如此之慘,還是有自己的原因。除去阿敏那暴躁、粗魯的性格,他的某些舉動才是激怒皇太極的真正原因。在皇太極所立的阿敏十六條罪狀中,棄城而逃只佔了一條,其中有很多是老賬。在這眾多罪狀中,有一條極為明顯,阿敏在征戰朝鮮所犯下的錯誤。

天聰元年,皇太極派阿敏前去攻打朝鮮。皇太極想拿下朝鮮的目的很明確,拉攏它的好處就是,第一讓朝鮮成為後金的後方支援,為其輸送糧食等物資;第二使朝鮮不在成為明朝的藩屬、與後金作對。

然而阿敏卻不這麼想,在佔領朝鮮後,他產生了封疆裂土、就地為王的念頭。不過,這個危險的想法最終被他的親弟弟濟爾哈朗勸了下來,阿敏放棄了這個計劃,轉而下令縱兵搶奪三日,之後揚長而去。

暫且不論阿敏意圖自立的罪名,畢竟這個計劃還未實施就已流產。可是阿敏在朝鮮燒殺搶掠,使得後金與朝鮮原本的和諧關係的破裂,這下子皇太極美好的計劃被阿敏攪黃了。所以說,皇太極對阿敏多有不滿也在情理之中。

現在再加上阿敏意圖自立的念頭,為了後金的內部穩定,除掉阿敏勢在必行。

阿敏鎮守永平四城是皇太極的陷阱

天聰三年,皇太極率大軍繞過關錦防線,直逼北京城。戰爭結束後,皇太極帶兵回到關外,令阿敏留在關內,鎮守永平、灤州、遷安、遵化這四座城池。皇太極的意思是,想將這永平四城左為後金與明朝對峙的前沿要地。

貴為四大貝勒的阿敏,他的下場為何如此悽慘

清太宗皇太極常服袍褂像

永平四城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可是皇太極竟只給阿敏留下五千人的軍隊。五千人去防守這四座城池,實在是強人所難啊。明朝此時也意識到永平四城的重要性,派大量明軍對其發動猛烈攻擊。

幾萬人的明軍去對區區五千人人的阿敏部隊,這四座城池是根本守不住的。若是此時皇太極派兵來援救阿敏,情況倒能有所好轉,可是皇太極沒有支援的意思。那麼放到阿敏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與明軍死磕到底,永平四城可能守不住,自己還會戰死沙場;第二,大肆掠奪一番,之後棄城而逃。

最終,阿敏選擇了第二條道路,撈一票後,率軍逃走了。所以說,阿敏此戰的表現還是不錯的,至少沒有兵敗被俘,雖然丟了四座城池,但鑑於兵力實在有限,也不能過分強求。

可這在皇太極看來,阿敏怎麼做都是個錯。兵敗被俘是一條罪,棄城而逃更是一條大罪。皇太極給阿敏五千兵力,擺明了就是要阿敏犯錯。阿敏無論怎麼做,都躲不開皇太極為他設下的陷阱。

皇太極向代善、莽古爾泰開刀

解決掉阿敏後,皇太極還需再接再厲,爭取一鍋端掉其餘二位貝勒。在代善與莽古爾泰中,代善為人寬厚、德高望重,難以下手,莽古爾泰是最好的選擇。

皇太極先是以"御前露刀"的罪名,懲治了莽古爾泰。順帶著又以謀逆的罪名,將莽古爾泰的同母兄妹德格類、莽古濟處死。至此,莽古爾泰所掌管的正藍旗被皇太極收入囊下,後又轉交給自己的長子豪格。

貴為四大貝勒的阿敏,他的下場為何如此悽慘

影視劇照:莽古爾泰

當然,為人處事沒有漏洞代善還是沒有逃脫掉皇太極的打壓。不過代善此人有著長遠的政治眼光,看著阿敏與莽古爾泰下場悽慘後,他主動拒絕與皇太極南面而坐、共理國事,並逐漸退出權力核心。

皇太極看代善如此,也就放過了這位大哥,讓其安詳晚年。至此,皇太極即位之初的"四大貝勒共執國政"的局面不復存在,皇太極一人獨享這至尊之位。

結束語:身為四大貝勒,阿敏難逃被皇太極打壓的命運。可其下場如此之慘,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魯莽火爆、肆意屠殺的性格,以及短淺的政治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