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戰長沙,派老將黃忠迎敵,年輕的魏延為何不戰?

馮潘


關羽攻打長沙,韓玄之所以派黃忠出戰原因很簡單,無論武藝、名氣還是信賴度,魏延都不如黃忠。

首先我們來比較一下黃忠和魏延的武藝。他們兩人之間沒有交過手,不過通過龐德,可以比較出他們的武藝高低。在漢中之戰時,魏延去殺曹操時遭遇了龐德,最終是龐德奮力出手,將魏延殺退,可見在龐德全力出手時比魏延略強。

而在此後不久的樊城之戰,龐德曾經和關羽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而龐德是跟曹操表了決心抬棺出戰,此時肯定也是全力出手。而在長沙之戰時,黃忠也曾經和關羽大戰一百餘合戰平,顯然其武藝至少和龐德相當。如果考慮長沙之戰時關羽正當壯年,而樊城之戰關羽年紀已大,那麼黃忠的武藝比龐德還要略勝一籌。所以綜合來看黃忠肯定要比魏延武藝高強。

其次從名氣角度來說,劉備在決定攻打長沙前,已經知道長沙有個老將黃忠,有萬夫不當之勇,顯然黃忠的名氣一直很大。而魏延則不然,魏延出場是在劉備從樊城撤到襄陽被拒之門外之時,魏延奪了城門要放劉備進來,但是卻被文聘率軍阻攔。文聘出來的時候還喊了一聲“魏延無名小卒”,雖然文聘說這話有可能是為了貶低魏延,不過總體來說,他的名氣肯定不如黃忠。

而且魏延是在襄陽逃走以後再投奔長沙韓玄的,而韓玄覺得他傲慢少禮,因此不肯重用。而黃忠久鎮長沙,韓玄對他也是非常倚重,關羽來的時候,韓玄第一件事是找黃忠來商議對策。顯然在兩人中韓玄更信賴黃忠。

所以最後韓玄決定命黃忠出戰也就不奇怪了。


不沉的經遠


一,疑心作祟,怕魏延臨陣投敵

演義記載,黃忠不敵關羽有通敵之嫌。

從這點可以說明,韓玄疑心很重。

而此前魏延在劉備投奔江陵時。

引數百人殺上城樓,與文聘大戰。

二後尋不見劉備,才投韓玄。

作為一郡之首,肯定有基本的判斷。

若魏延臨陣投敵。

自己的危險係數無疑增加。

二,黃忠實力強於魏延

演義中,黃忠魏延從未較量過。

但是之後被評為五虎的黃忠實力應該強於魏延。

並且,手上有控弦神計。

在與關羽大戰中。

很好的證明了這點。

若一開始黃忠以弓箭射殺。

也許關羽早已殞命。

韓玄從實力上也不會舍強而用弱。


三,魏延天生反骨

面相一事,可能不能說明一切。

但是讓主事官心生反感是必然的

綜上所述,無論忠誠和能力都無法與黃忠相比,故不用魏延是必然的。畢竟演義記載的魏延總是意氣風發,衝撞長官,引起不滿不被重用而後也被用計殺之,雖說如果幾次用其計謀可能讓蜀漢扭轉乾坤,他也可以聲明大造。這正告訴我們智商高若情商不行,最後可能不得善終。



賈詡非甲魚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紅臉的關羽戰長沙!

老將黃忠當仁不讓,出城大戰關羽,前後總共三回,結果不分勝負。

第一回,關羽與黃忠大戰百多回合,關羽找不到黃忠破綻,兩人罷戰收場;

第二回,關羽與黃忠戰至五十多回合,關羽賣一個破綻,欲使絕技拖刀計,不料關羽正要發力之時,黃忠馬失前蹄,關羽不願勝之不武,罷戰收場;

第三回,關羽黃忠戰三十多回合,黃忠撥馬便走,關羽在後緊追,黃忠迴轉身射箭,一共三次,第三次射中關羽的盔纓,關羽駐馬,這一戰又罷戰收場。

此後,黃忠被長沙太守韓玄猜疑,負氣在家中閉門不出。

至於問為什麼魏延不出戰。

因為魏延一開始就不打算出戰關羽。

關羽叩關長沙,魏延就有意投靠劉備勢力。

無奈太守韓玄並無此意,加上黃忠等一班官員將領也站在韓玄一邊。

魏延人微言輕,自然潛伏再做觀察。

黃忠出戰三戰關羽,在韓玄看來。每次都有機會,卻一直不取關羽性命。神經已經繃的緊緊的韓玄,自然懷疑黃忠這老傢伙心懷二心。

於是韓玄對黃忠心存猜忌,黃忠在家閉門不出,魏延也不吱聲。

這韓玄對外無力驅退關羽,對內又四處猜疑,而這時候,魏延藉機煽風點火,挑唆心懷不滿的和意志不堅定的將士們聚攏到他身邊。

最終,魏延反了,關羽進了長沙。

可惜,中國自古鄙視魏延之流。

因此,雖然魏延為關羽進長沙立下最大功勞,可是在《三國演義》中,從關羽往上,諸葛亮、劉備沒一個瞧得上魏延。

魏延也是有一身本事,卻處處受制。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話說,關羽領兵攻打長沙郡,長沙太守韓玄遣老將黃忠出城迎戰,關二爺與黃漢升大戰敗餘合而不分勝負。第一日未分勝負,約定第二日再戰,但二人依舊分不出伯仲,此時的戰場之上,可謂是英雄愛英雄,壯士惜抓壯士,老黃忠馬失前蹄,關二爺雖使拖刀計,但不曾乘人之危。為報答活命之恩,老黃忠也不忍殺傷關羽,因此虛射兩箭,第三箭射中盔纓。韓玄惱怒要斬黃忠,幸虧魏延出手,殺掉韓玄,將城池獻出。(下圖為古色古香的關二爺)

以上便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大戰長沙郡的橋段,但有個問題卻值得注意:關羽攻打長沙,老將黃忠迎敵,而年輕力壯的魏延為何不出戰?

不說正史,只說演義。魏延之所以未能出城迎戰關羽,筆者認為原因有三點。

其一:魏文長忠義之人,敬重關雲長之威

且說魏延一怒斬韓玄,而後投拜關羽,單從一個“拜”字,就可看出魏延對於關羽是有敬畏之心的。以魏延的性格,他看不上的人是不會敬拜的,而對於關羽去很是例外,顯然,他對關羽有好感,更有敬畏之心。在演藝中,魏延與關羽一樣,都是面如重棗,而且善使大刀。在歸順之後,兩人十分默契,魏延也一直視關羽為偶像。這一點關羽是看得出的,因此他對於自己的鐵桿粉絲也格外器重。(下圖中關二爺的帽子是個亮點)

關二爺這個人的性格太過於自大而且有些自負,在他眼中,除了大哥劉備和老兄弟張飛,其他人都靠邊站。因此關羽看人總是帶著不服氣的勁頭,在他眼中趙雲不過是個保鏢,而馬超更使他討厭,甚至因為馬超直呼劉備姓名而惹得他不滿,要聯合張飛教訓馬超。雖然關羽對黃忠有些器重,但是依舊說出“大丈夫豈能和老兵同列”這樣的嘲諷之語。只有魏延是關羽不反感,而且還很願意接觸之人。當然,兩人都是直男,而不是彎的。(下圖:怒吼吧,魏延!)

其二:魏延敬佩劉備仁德,早有投奔明主之心

魏延其實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對劉備產生了好感和敬佩。當年,劉備攜帶百姓渡江之前,曾在荊州城外哀求開城,讓百姓躲避追殺,而劉琮就是不開,魏延一怒之下罵了劉琮,而後砍殺守城士卒,開了城門,放下吊橋,並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

很可惜,劉備“表面”以仁德為本,不肯進城,枉費他魏文長一番好心,為此,魏延還與文聘大戰一番。就在魏延與文聘大戰之時,劉備卻自顧走了,魏延白白犧牲了手下不少弟兄,最終勢單力薄逃了出去。(下圖:劉備的內心潛臺詞:其實我很虛)

很顯然,劉備棄魏延於不顧,彰顯出他的自私,但是魏延去沒有怨恨他,依舊被他的仁德所感動,這也成了他日後跟隨劉備的原因之一。

其三:韓玄目中無人,魏延怒殺庸主

關羽攻打長沙之時,魏延投奔韓玄時日不多,因此韓玄根本不清楚魏延的實力,沒有將其放在眼中。韓玄狗眼看人低,認為長沙第一猛將只有黃忠,而魏延不過是個投奔自己的落魄之人罷了,根本不足以與老將黃忠相提並論。

魏延也知道韓玄是個什麼貨色,因此暗氣暗憋,隱忍而不發作。但韓玄要殺黃忠之時,他終於忍不住了。韓玄的殘暴不仁讓魏延很惱怒,也恰恰是韓玄的殘暴不仁與輕賢慢士給了魏延獻城投降的一個理由。因此,韓玄要殺黃忠之時,魏延揮刀砍死刀手,並大叫“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當眾共殛之,願隨我者便來!”

魏延一聲怒喝,振臂一呼,瞬間有幾百人響應他,看來韓玄也是個該死之人。魏延除掉他,也正合將士們心意。

魏延這個人自從跟隨了劉備之後,很受劉備倚重,劉備讓其跟隨左右,這一點便看出劉備是非常信任他的。而魏延呢?沒有給自己丟臉,甘願從底層做起,一直在陣前殺敵,一步步做到將軍之職。按理說,魏延這個人是很忠直的,但諸葛亮卻偏偏看不上他,認為他是個反覆無常之人。最終,魏延依舊沒有逃過諸葛亮的計謀,這也許就是他的命運吧!


大獅


劉備在赤壁大勝之後,在與周瑜爭奪荊州的過程中勝利,收取荊州諸郡,但長江以南的荊州四郡打算投降曹操。於是,劉備命趙雲,張飛,分別攻克零陵,桂陽,武陵三郡。命關羽攻取長沙,黃忠乃長沙太守韓玄手下上將。

且說魏延一怒斬韓玄,而後投拜關羽,單從一個“拜”字,就可看出魏延對於關羽是有敬畏之心的。以魏延的性格,他看不上的人是不會敬拜的,而對於關羽去很是例外,顯然,他對關羽有好感,更有敬畏之心。

魏延無處可去,只能“屈沉於此”這句話就已經說明,他是滯留在了長沙而已。他本身就沒有什麼身份地位,即使韓玄收他為兵卒,也稱不上什麼“屈沉”。所以,只能理解為;韓玄根本就沒有收留魏延。

關羽攻打長沙之時,魏延投奔韓玄時日不多,因此韓玄根本不清楚魏延的實力,沒有將其放在眼中。韓玄狗眼看人低,認為長沙第一猛將只有黃忠,而魏延不過是個投奔自己的落魄之人罷了,根本不足以與老將黃忠相提並論。他當然是無法露面,因為他僅是借住在荊州,根本不是韓玄的部下,他怎麼露面?誰又會去招一個不相干的人來露面?




天少有道


我認為魏延根本不是韓玄的部下,根據《三國演義》(這裡只論小說,不談歷史)的描述;他是義陽人。他出場時,以劉備的眼光看是“一將”,但從文聘嘴裡看,他卻是個“無名小卒”,但他卻又認識魏延;顯然,魏延應該是荊州軍中的小頭目。所率僅有數百人,應該就是個連排級,最多不會大於營級的小軍官。這樣低級的軍官,顯然不會有到過那麼遠長沙的機會。

他是不滿蔡瑁等人的投降,並且心底衷心的敬愛劉備。又見劉備率領十餘萬的百姓來到襄陽,要求讓百姓進襄陽避難,蔡瑁居然不允許,還用箭射百姓。須知劉備所帶的人,都是荊州屬下樊城、新野的百姓。稍具正義的人,都會看不得蔡瑁的作為,所以才會突然發難,要求劉備進城;一是可以讓劉備懲治投降派,二是可以救兩縣之民,三是自己也能趁機投入一直敬佩的劉備集團。這裡請讀者注意的是;魏延只罵“蔡瑁、張允賣國之賊”,卻沒有罵劉琮是“賣國之賊”。顯然,他對於劉表,是非常忠誠的。誰知,劉備卻因蔡瑁的無狀,不肯進城而去。此時,文聘率軍來阻住魏延,已經沒有退路的魏延沒有辦法,只能抵抗。

在大戰了兩個多時辰後;畢竟眾寡懸殊,荊州兵數萬,怎麼是魏延數百人能抵抗的?手下折盡後,剩下單槍匹馬的他,只能從城中殺出去。向南的路上找不到劉備,只好一直前行投奔到了長沙。此時,蔡瑁還只是內定要投降,還沒有成為現實。故此,此時的長沙,還是屬於荊州劉氏的一個郡。魏延只是等於在集團總部得罪了幾個關鍵上司,呆不下去了。只好去集團下面的長沙分公司,想某份差事,並沒有背叛集團!

可是,韓玄並不認識魏延這種低級軍官,未必便肯收留了魏延。魏延無處可去,只能“屈沉於此”這句話就已經說明,他是滯留在了長沙而已。他本身就沒有什麼身份地位,即使韓玄收他為兵卒,也稱不上什麼“屈沉”。所以,只能理解為;韓玄根本就沒有收留魏延。只有黃忠可能看出了魏延的不簡單,英雄相惜,邀魏延住在了他的家裡。然而,關羽取長沙時,長沙已經變曹操的了,韓玄已經投向了。所以,從韓玄召集軍事會議、管軍校尉楊齡爭先出戰被殺、到黃忠的兩天出戰、又箭射關羽、到韓玄城上觀戰、拿下黃忠,直到將黃忠推下城門外問斬之前;魏延始終沒有露面。為什麼?他當然是無法露面,因為他僅是借住在長沙,根本不是韓玄的部下,他怎麼露面?誰又會去招一個不相干的人來露面?直到刀斧手大刀落下之前,魏延才匆匆忙忙的從刑場外面殺進來,救了黃忠一命。這就足以說明;魏延在家,得到黃忠將被殺的消息較晚,匆匆忙忙的趕去救人,在千鈞一髮之際終於趕到,救了黃忠。這裡就足以說明;魏延根本沒有資格參戰,他怎麼去戰關羽?

再看他此時的身份;和他在襄陽時並沒有改變,他一直還是荊州劉氏的屬下舊部。也就是說,此時的劉琦,被劉備保舉為荊州牧了,還是魏延的少主公。劉備是劉表死前的託孤大臣,關羽奉劉備之命取長沙,也就等於奉劉琦之命來收回荊州故屬地長沙。而魏延作為劉琦的部下,斬殺背叛主公的韓玄,怎麼就成了“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劉琦才是他的真正主公,他殺劉琦了嗎?沒有。他是幫少主殺了叛徒,奪回了長沙,正是“忠”的表現。黃忠英雄相惜,在他走投無路之際收留了他,對他有恩。他在黃忠危難之時,不顧個人安危,單槍匹馬闖法場救黃忠;正是“義”的表現!

反而是黃忠,有點經不起推敲;黃忠是劉表的中郎將,韓玄投降,他為什麼就不裝病?難道韓玄也像劉備一樣,去他家裡請過他?看過《演義》的,都知道袁紹的謀士沮授是怎麼死的;他因為被袁紹鎖起來了,敗逃時誰會顧一個“罪臣”?是曹操救了他,曹操非常欣賞他,極力勸他留下,並重禮優待。可他卻利用曹操優待他的方便,連夜盜馬要逃回袁紹處。黃忠既然那麼“忠心”,為什麼不學沮授?即使他的投降是隨大溜,不得已之舉,那也應該出工不出力吧?故主派人來取荊州,也應該幫助故主,而不是幫助叛徒吧?所以,我覺得羅貫中這一段的編排,是有點的不合邏輯的,非常的矛盾。他是對黃、魏兩人的明褒暗貶、明貶暗褒?還是故意暗指諸葛亮是非不分,忠奸不辨,處事糊塗?令人有點分不清了!


傲視蒼穹39


魏延心情不好,本著不想打這個仗


小飛說生活


這個問題不是魏延不出戰,是羅貫中不安排魏延出戰,羅貫中將安排黃忠為五虎之一,他就安排了黃忠與關羽大戰一場來展現二虎將之風彩。而魏延是羅貫中與諸葛亮都不喜歡之人,魏延一出場就被孔明說成腦後生有反骨要斬之,悲劇英雄魏延到最後還是逃不出孔明之手掌心,因此有露名之事,羅貫中老先生是不會安排給魏將軍的。


薌江釣叟


因為黃忠的武藝遠高於魏延。這點長沙太守韓玄他不糊塗。魏延戰關羽必輸無疑。


司浩中13579


因為戰長沙,關羽有過五關斬六將史,老將黃忠本領高強,有百步穿楊本領的上將,所以不派魏延,派黃忠去上陣迎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