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之子刘盈(汉惠帝)之后,朝臣为何选择刘恒(汉文帝)做皇帝?

青史通鉴


汉文帝看似平静的登基过程,其实背后有着惨烈的政治斗争。甚至就连吕后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都先后被功臣集团杀掉。汉文帝以默许的态度,换取了自己皇位的稳固。而功臣集团之所以选择刘恒当皇帝,其实就是因为汉文帝容易控制,更符合功臣集团的利益。

刘邦有几个儿子

要弄明白为什么刘恒成为皇帝,便先要弄清刘邦有几个儿子。刘邦共有8个儿子,长子齐王刘肥(刘邦和曹寡妇所生)、次子孝惠帝刘盈(嫡子,吕后所生)、三子赵王刘如意(戚姬所生)、四子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薄姬所生)、五子梁王刘恢、六子淮阳王刘友、七子淮南王刘长、八子燕王刘建。

其中,赵王刘如意被吕后毒死,淮阳王刘友被吕后囚禁后活活饿死。梁王刘恢的王后是吕氏女,往后仗着吕后的威视,使得刘恢十分憋屈,最终刘恢自杀。燕王刘建早死,本来有个儿子,但被吕后派人杀死,刘建这一脉就绝了。

长子刘肥、刘长是由吕后抚养长大的,其中刘肥被分封在齐地,为齐王,其下有七十城。即使如此,刘肥也是在把城阳郡献给吕后女儿鲁元公主后,才得以保全。刘肥在孝惠帝六年去世,他的儿子刘襄被立为齐王。

因此,在孝惠帝去世后,刘邦的长子刘肥、三子刘如意、五子刘恢、六子刘友、八子刘建都已经去世,剩下的儿子只有四子刘恒、七子刘长。而这其中,以代王刘恒居长。

诛杀诸吕的功臣

孝惠帝驾崩后,吕后立孝惠帝的儿子为皇帝,只是孝惠帝的儿子都十分年幼,并没有掌握实权,只不过是傀儡般的存在。等到吕后去世,诸吕被诛杀。在诛杀诸吕的过程中,除了太尉周勃是大功臣外,还有一位功臣,他便是刘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

朱虚侯刘章想要从内策应,让自己的哥哥齐王刘襄在外呼应。等到诛杀吕氏之后,便可以让哥哥齐王登基为帝。齐王带领手下士兵,并通过欺骗的手段,夺得了琅玡王的兵权后,齐王到达荥阳。

齐王乃遗诸侯王书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刘肥)王齐。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为齐王。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忠臣进谏,上惑乱弗听。今高后崩,而帝春秋富,固恃大臣诸侯。而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相国吕产派出颖阴侯灌婴前去抵抗齐王刘襄,只是灌婴到了荥阳之后,却和齐王偷偷搭上了线。

(灌婴)乃留屯荥阳,使使谕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还兵西界待约。

齐王认为自己带兵前来,长安又有自己弟弟朱虚侯为内应,皇帝之位肯定是自己囊中之物,所以停留在荥阳,并没有一路打过去。只是齐王不知道的是,从这里开始,功臣集团已经开始算计他了,使得他最终与皇位失之交臂。

从这个过程中,也能看出功臣集团如周勃、陈平这些人的老谋深算。不仅铲除了诸吕,还使得势力强大的齐王一系不能登基为帝,反而是毫无根据、容易控制的代王刘恒成为了皇帝。这背后,其实有着惊心动魄的政治较量。

刘恒为何被选中

周勃、陈平这些功臣诛杀吕氏之后,因为现在的小皇帝还是吕后的亲孙子,一旦他们长大,掌握实权之后,说不定会给吕氏报仇,所以众大臣假称孝惠帝的儿子都不是亲生的。这样一来,他们当皇帝的正当性便荡然无存。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今孝惠子立,立以为后,及诸王。今皆以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力之。”

这时有人说现在的齐王,是原来刘邦长子刘肥的嫡子,可以立为皇帝。但众大臣却因为齐王势力太大,不好控制,因此宣称齐王的母家是“恶人”,立齐王为皇帝,则会出第二个吕氏集团。

而且,原本被齐王劫持的琅玡王,对齐王也不满,借口替齐王争取皇位进入长安。但琅玡王进入长安后,却谋划立刘恒为皇帝,出卖齐王以报当初被欺骗的仇。

刘邦现存在两个儿子,刘长年少,且“母家又恶”,只有刘邦四子刘恒,贤能且势力单薄,容易被大臣控制,所以被推举为皇帝继承人。

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

刘恒谦让了许多次,并派自己的心腹到长安打听情况,最终决定进入长安登基。大臣们拿着皇帝的玉玺去拜见他,以此来表示立刘恒为帝的诚意。

当夜大臣们把少帝从皇宫中迁出,刘恒进宫为帝。但是仍旧有数十人手持武器,阻挡刘恒进宫。刘恒不得已之下,只能求救太尉周勃。周勃到了之后,这些卫士才不再阻拦,刘恒得以进入皇宫称帝,是为汉文帝。而这些卫士,未尝不是功臣集团给汉文帝的下马威,让汉文帝明白他是怎样才登上的皇位。

此夜,孝惠帝的所有儿子(吕后孙子)梁王、淮阳王、常山王及少帝,都被功臣集团杀死。然后,让朱虚侯刘章,去劝自己哥哥齐王刘襄返回封地。如此一来,朱虚侯想让自己哥哥登基的谋划也落空了。这还不算完,在汉文帝登基后三个月内,他的四个儿子也先后离奇死亡。

刘恒之所以没被吕后清洗,很可能他当代王时候,王后也是吕氏之女。吕氏之女早逝,等到刘恒登基为帝后,吕氏之女所生的四个儿子自然也不能存活,否则以后很可能清算这些诛杀诸吕的功臣,所以才前后离奇死亡。而汉文帝对此采取默认态度,以换取众大臣对自己皇位的支持。

综上所述,汉惠帝死后,刘恒被立为皇帝的原因,有以下几条。第一,刘恒是刘邦现存儿子中年龄最大的。第二,刘恒的名声最好、最贤能。第三,刘恒的母亲娘家势弱,不用担心再出现吕氏集团的情形。最重要的是,势力单薄的汉文帝,容易被众多大臣控制。

汉文帝对诛杀少帝以及自己四个儿子离奇死亡,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才换来了皇位的稳固。但这也同时注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汉文帝要从大臣那里夺回自己的权力。幸运的是,汉文帝最终成功了。这才有了后面的“文景之治”,才有了孙子汉武帝的一番霸业。


历史钩沉


公元180年,执掌西汉王朝大权的吕后去世。忠于刘氏皇室的朝臣们,以周勃,陈平等为代表密谋将吕氏家族势力铲除,还证于刘氏。在众臣推选皇位继承人时,排除了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最后一致推举了代王刘恒继位,史称“汉文帝”。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薄姬原是魏王豹宫中侍女,魏王豹为刘邦打败,宫中侍女被冲奴做织女。偶然间刘邦见到薄姬,将其带入宫中,后生下刘恒。薄氏由于不受刘邦宠爱,而没有被吕后迫害。

刘恒被推为皇位继承人的原因,首先,刘恒在做代王时,宽厚仁孝,将封地代国治理的很好。

其次,汉高祖

刘邦去世后,吕后执政,使外戚乱政,整个王朝几乎成了吕氏天下。刘恒被推选当皇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恒母亲薄氏的家族,在朝廷里没有任何的势力,家庭惨淡,不可能再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

汉文帝继位后,实行道家无为而治的基本政策,修生养息,逐渐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发展起来了。


路遥lgy


公元前180年的9月,刘邦第四子,23岁的代王刘恒,在代国的都城接到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消息,这个消息让他,立即进京,继承大统,登皇帝位。

2个月前,刘璋,陈平,周勃等人刚刚平定了诸吕之乱,但是吕后安排的后少帝还在皇帝位置上,那么为什么少帝仍然在位,就要选择新的皇帝,而新皇帝为什么要选中刘恒呢?

下面我们来慢慢拨开历史的迷雾!

刘邦死后,大权旁落吕后手中,吕后死后六个月,中央政府爆发了一场政变,这场政变把吕后宗族势力消灭殆尽。功臣中大将军灌英,太尉周勃,右丞相陈平等联合了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等皇族派诛灭了吕姓宗族,因为后少帝是吕后立的,后少帝是汉惠帝刘盈和后宫宫女生的儿子!但是吕后刚刚被灭族,如果这个后少帝仍然在为,这对功臣派的威胁是巨大的,因为存在着后少帝长大之后会为吕后报仇的巨大风险,如果是这样那么平定诸吕的功臣及家族一个都活不下来。所以这些功臣主要包括周勃、灌英、陈平、张仓等还有皇族琅琊王刘泽相互商量决定在诸位王中选择一个弱势好控制的人做皇帝。

西汉平定诸吕之后,适合做皇帝的有刘邦的兄弟,刘邦的儿子 刘邦的孙子! 这三类人都可以做皇帝。当时在世的只有刘邦的小兄弟楚王刘交,刘交年事已高,政治经验丰富,如果让刘交做皇帝,因为刘交做事很有经验,则功臣派不好控制,所以刘交首先被排除了。

刘邦的孙子很多,表现最好的是齐王刘肥的三个儿子,刘襄,刘章,刘兴居。眼光,魄力,勇气,胆识都很过人。由于这三人太过抢眼,太优秀,太过能干,如果选孙子,齐王刘襄最为显眼,太过强势而且还是刘邦的长孙,这些大臣控制不了,而另一个原因是皇族代表琅琊王刘泽和刘襄有很深的矛盾,可以说对刘襄恨之入骨(平定诸吕之中刘泽的军队被刘襄骗走了),所以刘泽不同意刘襄继承大统,给出的原因是刘襄母亲家是恶人,怕吕后之祸重演。

刘邦在世的儿子还有淮南王刘长,因为刘长年纪小,而且母家比较恶所以被排除,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刘长是吕后抚养长大(刘长的母亲生下刘长之后就自杀了),谁抚养的儿子对谁亲,大臣们怕一旦选了刘长,刘长长大之后会为吕后报仇,所以就把刘长排除了。

那么最后剩下的是代王刘恒,选择刘恒的原因是,第一是刘邦在世的儿子中的长子。第二,是刘恒母家是奉公守法的家族。第三,刘恒为君大臣认为自己很安全。

所以,最终选择的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人选,也从此开创了闻名于世的文景之治。


食伤生财


吕后听政时期已经基本把持了西汉帝国的大权,吕后死后,吕姓家族受到了清算,吕后拥立的少帝刘弘被废黜。接下来就是谁来当皇帝了?

按照子承父业的西汉皇室传承规矩,皇帝要在吕后风波幸存下来的皇子和皇孙中间选择,皇子有淮南王刘长、代王刘恒两人,皇孙中间有一个:齐王刘襄,他是刘邦的长孙,而且在平灭吕家的过程里,起过关键作用,也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

齐王刘襄,因为家世有问题:他的亲弟弟刘章,娶了吕家的长孙女,也就是说他们家与吕家是“儿女亲家”。而刘襄本人的母舅一脉,更不是省油的灯。他的母家驷氏是山东当地大族,势力根深蒂固不说,也是以凶狠横暴著称,整个一山寨版的吕家。这样的人登了位,恐怕又要重演吕家专权的噩梦。

淮南王刘长,是个贪图享乐的花花公子。

最合适的人选,只有代王刘恒了,他与母亲薄姬无根无基,平素低调,即使做皇帝,相对好控制。主张刘恒接班的,是平定吕家之乱的关键人物:陈平和周勃。这两人是当年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此时又手握重兵,所以他们的建议是最有分量的。就这样,刘恒就成为了西汉帝国的第三任皇帝。


金石凯乐


大风起兮云飞扬,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皇帝之一,他的妻子吕后也是历史上最为狠毒的女人之一。刘邦去世以后,吕后掌握朝廷大权,吕后之子刘盈继位。刘盈生性胆小,被自己强悍的母亲压的死死的,甚至有传言道刘盈是被吕后给生生害死的。刘盈以后,并非直接刘恒继位,刘盈先后有两个儿子被吕后扶植到帝位,且两个儿子也被大臣百姓所承认,但吕后一去世幼帝便被赶了下去了,继而刘恒才得以继位,这其中有何渊源笔者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这其中的问题得首先从吕后说起,吕后是一个十分有手段的狠毒女人,吕后曾把对手戚夫人以残忍手段做成了人彘,同时她对朝政也是十分的热切。在刘邦去世以前,他分封了十个诸侯王,有儿子也有自己的兄弟和侄子,吕后当政时对这些掌权的诸侯们十分眼热,便想办法开始疯狂打击。在打击诸侯的同时,还把一些重要的地方重要的地位安排了自己的娘家人,甚至连帝位的选择也一并都包办了,引起了很多朝臣的不满。

终于吕后去世,受吕后打压的诸侯王们瞬间躁动了起来,尤其是刚继任齐王的刘襄。刘襄是一个十分有野心且有能力的人,在动乱之时他召集自己的两个兄弟,还劫持了琅琊王的兵,想要里应外合直指长安,朝臣们为了天下不大变开始研究对策。

刘襄以吕后为借口想要直指朝政,朝臣顺水推舟给吕后定了罪,把与吕后相关的一干人都卸职查办,给了刘襄当头一击,然后又紧锣密鼓去寻找新帝,最终刘邦成了最终人选。

刘盈有七子,是帝王最为正统的人选,但朝臣不光没有选择剩下的五个大臣还将五个孩子直接杀掉了。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朝臣刚刚清算了和吕后相关的人,刘盈之子便都是吕后举荐的人选。二来,如果把这五个孩子继续留着可能会引来有心之人的议论,会动摇国本。三来,五个孩子长大以后也难免会有怨恨的情绪,对新主不利。基于上面几个因素,朝臣在刘恒上位的当晚便杀死了两个孩子。

朝臣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选择了刘恒自然有朝臣的原因,第一古代讲究立嫡立长,刘恒是刘邦尚存儿子中年纪最长的人,最有继承大统的权利;第二,刘恒心思纯粹,并没有打王位的心思,也没有什么动作。刘襄是刘邦的长子长孙,但刘襄野心太重,朝廷的根基已经稳固,如果刘襄继位朝中的老臣很可能会受到打压,大臣们必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第三,选择帝王是一个严肃的事情,除了名分,帝王的能力也十分的重要。刘恒是分封的代王,他在自己的领土上做出了不菲的成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历史的更迭有时永远比我们想的黑暗想的复杂,但英雄的登场必然与他的实力脱不了干系。


亮郎才不尽


朋友们别抢,这个问题我来答:

经过吕后专政后,高祖的八个儿子当中仅剩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按着古代帝位传长不传次的准则。刘恒继承帝位是名正言顺,理所应当。

汉文帝上位仅仅是因为长子的缘故吗?其实不然。背后隐藏着是一切的利益链条及政治权谋。

首先,帝位的继承人,不止刘恒一个人具有合法性。刘襄为高祖长子长孙,同样具有合法性。刘襄不仅根红苗正,并且在铲除吕家过程中,为恢复汉室江山,出力不少。相反刘恒,则是蜗居代地,无所作为。从这个角度上说,刘襄确实更应该继承帝位。在说刘长,也同样有继承帝位的资格。从小生活在吕后身边,又没有独自的权势,孑然一身,更适合九五之尊。

这些人都可选,偏选中刘恒。说明话语权都在一帮老臣手中。以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为首,希望找到一个宽仁孝义,又无政治背景及基础的君王;希望找到一个母家无权无势且又温和善良的太后。经过筛选,刘恒是最适合的。

朝中众臣一致反对刘襄,则是因为其娘家人骄横纵容。担心吕氏被灭,又来第二个专权乱政的主。而不立刘长,也是担心从小靠着吕雉的他,难免也独断霸道,一旦继位,后果不可想之。

再者,高帝时,这帮老臣与薄太后也打过交道,深知薄姬秉性。当初立代王时,陈平等一帮老臣立荐刘恒。也就说,刘恒在这群老臣中,口碑还是挺好的。算的上是知根知底的人,比较放心。

想那陈平何许人也?左右逢缘,识时务,会避祸。一生穿梭在高祖,惠帝,吕后身边,刀尖上游刃有余,懂得生存之术,晓的立命之道。所以,在选择主人时,毕定得寻一个蹋实靠谱且又保身立世的主。纵观所有侯选人,代王是最合适的。

后来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这些有功之臣,都得以善终。除了周勃遭过牢狱之灾,太后薄姬也是力保,大骂文帝。

有人会说,文帝是幸运的。也确实如此,但试想下,要是刘恒品行败坏,德行恶劣,即使是有幸运,也轮不到头上来。在或者母后薄姬行为不端,为人狂妄跋扈,那也照样是无用的。

对于朝臣们说,更不想脱离虎险,又掉入狼窝。谁不想,既要功名利禄,也要留得住青山。吕后专政期,个个活的个提心吊胆,惴惴不安。这样的日子,实是煎熬!好不容易命运掌握在己手。定要细细的权衡商量,找个好主子。

本篇结束!


铭豪谈史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汉文帝刘恒是幸运的,原本皇位不会和他发生任何关系,但是随着汉惠帝刘盈的早逝和长期把持朝政的吕氏家族因吕后的逝世而被诛除,最终毫无贡献、默默无闻刘恒在群臣的推举下继承的皇位。

刘邦的儿子所剩无几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但他的老婆吕雉是一个狠角色,在刘邦死后,吕雉为巩固儿子汉惠帝刘盈的统治,对刘邦的各个儿子实施了残酷的打击,刘邦险些因此断子绝孙。

  • 长子刘肥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被封为齐王,是汉朝诸侯王中地盘最大的一个诸侯王,实力雄厚,自然使他成为吕雉的主要打击对象。

汉惠帝刘盈非常喜欢这个哥哥,对他予以严密的保护,并且刘肥非常识趣,将封地的城阳郡送给吕雉最喜欢的女儿鲁元公主作为汤沐邑以换取吕雉的高抬贵手,最终就得在恐惧中很快死去,封地也被一分为七,被他的七个儿子继承。

  • 三子刘如意

刘如意被封赵王,是刘邦最宠爱的妃子戚姬的儿子,刘邦在世时就曾想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但使得刘如意母子成了吕雉最恨的人。

刘邦死后,失去庇护的刘如意母子遭到了吕雉疯狂的报复:吕雉先是对戚姬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惩罚,然后又下毒毒杀了刘如意。

  • 四子刘恒

刘恒被封为代王,他的母亲薄姬不受刘邦宠信,刘恒本人行事谨小慎微,面对吕雉的试探能够小心应对,最终得以在吕雉专权的时期安稳的生存下来。

  • 五子刘恢

刘恢被封为梁王,虽然娶了吕家的女儿,但是由于夫妻关系处理不当,王妃吕氏直接将他的宠妾被暗杀,刘恢在愤怒和绝望中选择殉情自杀。

  • 六子刘友

刘友被封为淮阳王,和梁王刘恢一样,虽然也与吕家结亲,但依然没有逃脱吕雉的魔掌,被自己的王妃诬告谋反而被捕入狱,最终在监狱内活活饿死。

  • 七子刘长

刘长被封为淮南王,他从小生活在吕雉身边,在吕雉的抚养下长大。因此刘长可以说是刘邦诸多儿子中,除了吕雉的亲儿子刘盈外最后吕雉宠爱的。

  • 八子刘建

刘建是刘邦最小的儿子,被封为燕王,他因为在一次打猎时被猎物咬伤而染病死亡,因此死于意外。

不难看出,周勃、陈平等人发动政变后能够选择的继承人人选并不多,一个是低调内敛的刘恒,一个是吕雉宠溺下骄横跋扈的刘长。

刘恒善于自保,活着才是王道

刘恒是个非常清醒的人,他对自己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晰,既然母亲和他本人都不受刘邦喜爱,那么他也不争不抢不表现,安安心心的在代地做一个诸侯王。

当然吕雉也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刘恒戒心,她以赵王的王位为饵诱惑刘恒。但刘恒非常清楚之前的三任赵王刘如意、刘恢、刘友的悲惨结局,也明白这是吕雉对他的试探,于是坚决拒绝了吕雉这个提议,并诚挚的向吕后表示愿意为吕雉这个嫡母守边,他的表现打动了吕雉,让吕雉对他彻底放下防备。

众位大臣的私心

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开国元勋联合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等刘姓宗室发动政变诛杀吕氏外戚集团,政变成功后,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成了朝廷的实际掌权人,他们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有绝对的话语权,出于他们出于势力、性格、与吕雉关系三个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刘恒。

  • 势单力薄

刘恒的封地在代地,属于边境地区,相对于其他诸侯王:一方面刘恒自身实力不强,另外一方面母家势力和妻家势力都不强,因而不会再次形成强大的外戚势力夺权。刘恒上位后必须依靠这群开国元勋,易于掌控。

  • 性格懦弱

从刘恒以往的表现来看,刘恒这个人没有大的志向,总体来说是一个性格温和,安于本分,胆小懦弱的人,刘恒登上帝位后不会产生太大的变数。

  • 不睦吕雉

刘恒对于吕雉的感情一般,既不过度仇视,也不非常友好,因此刘恒上位后不会对这些诛吕行动的参与者予以打击报复。

结语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汉文帝对于黄老之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凡事示人以弱,善于守拙,最终幸运的登上帝位,为大汉王朝的兴盛作出卓越贡献。

插图源自于网络。


涤尘索金


首先谈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吕后死去,大臣们拥戴刘氏重新主政,大肆屠杀吕氏家族成员。

连吕后的孙子,也就是汉惠帝的儿子们都被杀尽。

影视剧中的吕后

因此当时汉惠帝是没有后代可以继承皇位的,所以只有从刘氏诸侯王中选取皇帝。

因为大臣们吃够了吕后和吕氏家族专政的苦。

为了避免皇后专政,外戚横行的事情再度发生。大臣们都迫切希望新皇帝的母亲的家族德行优良。

因此大臣们做了很多对比,最后发现只有刘恒的母亲薄氏的家族的德行最好,最顺服。

影视剧中的薄姬,刘恒的母亲

而且当时刘恒是刘邦现存年纪最大的儿子,为人也慈孝宽厚。

因此就选刘恒为皇帝了。

影视剧中的汉文帝刘恒

可见刘恒最后被推举为皇帝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是他母亲的家族比较顺服;

第二点是他自己德行出众。

后来刘恒也确实是一个仁慈、节俭、能干的好皇帝,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美好时代。


心灵能量源


汉惠帝刘盈虽然是刘邦的正统血胤,但是由于吕后掌权多年,宫中拥立的小皇帝已经无法确定是否是刘盈的血脉。所以,在剪除诸吕之后,军功贵族集团选择了另立新主。而选择的依据主要有几点:

第一,血缘

当时的刘姓宗室主要有以下几支血缘,其一是高祖的儿子,以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为代表,其中刘恒居长。第二是高祖的孙子,以齐王刘襄为代表。其三,是高祖的兄弟子侄,也就是旁支外藩,以楚王刘交、吴王刘濞为代表。这些人也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由于血缘较远,这些人的继承权相对较小。而本着“有子立子,无子立孙”的原则,刘恒和刘长就排在了第一序列。而齐王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原本也有继承权。可是由于刚刚经历了吕氏之乱,大家对于强悍的外戚非常忌惮,正巧刘襄也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外戚群体,所以为大家所厌恶。

第二、能力

在决定了继承顺序之后,就要在刘恒和刘长之间选择。刘长本身孔武有力,善于带兵作战,可是为人刚愎自用,暴戾多疑。多有不法举动,所以声望不佳。而且,他的母亲早亡,他自幼是吕太后抚养长大,所以大臣们也担心他身上沿袭了吕氏霸道的作风。因而他大大失分。而刘恒的母亲在早年就有贤德之名,刘恒在代国的治理也非常仁德。加上刘恒的几任国相都是军功贵族集团的成员,张苍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所以在国家上层,刘恒拥有很强的话语权。这样一来,刘恒自然可以顺利继位。


经典守望者


吕后去世之后,吕产、吕禄(吕后侄子)等人把持朝政,丞相陈平不得处理政务,太尉周勃这个总司令不得踏入军营,完全把他们架空了。

吕氏想篡夺汉朝天下,内部他们害怕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外部害怕齐国、楚国的军队,更害怕带军的灌婴反叛 ,犹豫之际,被周勃、陈平、刘章等人发动政变铲除了吕氏的朝中势力,然后是朝野上下一齐诛杀吕氏族人。(前少帝刘恭像,在位27天,此后是后少帝刘弘,在位4年,分别是汉朝的第三、第四任皇帝,刘盈儿子)

明明有皇帝在位,朝臣还要立皇帝?

诛灭诸吕之后,大汉王朝当时是有皇帝的,当时的皇帝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一说养子)前少帝刘弘,是西汉的第四位皇帝。

明明有皇帝,大臣们还考虑立什么新皇帝呐?其实汉惠帝刘盈有不少的儿子活着,记录在案的就有六个,其中有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和其他四个刘盈的儿子。前少帝刘恭因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表现出对吕后的不满,被吕后杀死了,再次拥立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弘为帝。

不管汉惠帝刘盈有几个儿子,这些后代都和吕后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血统上刘盈及其儿子都有吕后的血脉;给刘盈养育后代的这些后妃也是吕后精心挑选的,都是有姻亲和裙带关系的。(陈平剧照,铲除诸吕主要人员之一)

既然周勃、陈平、刘襄等人铲除了诸吕,一番血腥的镇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要对吕氏进行政治灭绝,不留下任何政治香火。至于前少帝刘弘的帝位已经名存实亡了,主要原因就是沾染了吕后家族的血统。(周勃剧照,铲除诸吕主要功臣之一)

因此,大臣们商量汉朝未来的皇帝人选!(朱虚侯刘章剧照,齐王刘肥次子,吕禄女婿,铲除诸吕的主要人员之一)

继承帝位的几个最佳人选。

铲除吕氏家族之后,皇帝的继承人选自然也很快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大位不能空闲太长时间。

其实汉王朝经过吕后这么一折腾,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只剩下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此外还有刘邦的一帮孙子辈的佼佼者,无外乎三个主要人选。

一、雄心勃勃的齐王刘襄

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长子刘襄继承了刘肥的封爵,属于长子长孙,在继承权上除了吕后的儿子刘盈之外,属刘肥的资格最好。刘肥既然已经病故,他的长子自然也在传统继承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齐王刘襄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他的弟弟是朱虚侯刘章,是参与诛灭诸吕的三个主要人物之一,况且军权在握。齐王刘肥的封地几乎是现在的整个山东省,他的儿子们也都分封在山东各地,刘肥兄弟众多,军力雄厚。

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地方实力,刘襄都有非常大的优势。继任皇帝,政权应该相当稳固。不过朱虚侯刘章的妻子是吕后侄子吕禄的女儿,这层关系让大臣们不寒而栗。(齐王刘襄剧照,刘邦长孙)

二、骄横跋扈的淮南王刘长

淮南王刘长的母亲是赵姬,曾经是吕后女儿鲁元公主丈夫张敖的美女之一。刘邦路过张敖的封地时,宠幸了赵姬,凑巧的是居然怀孕了。张敖的手下因为不满刘邦粗暴对待自己的女婿,企图刺杀刘邦,刘邦因缘际会躲过了刺杀,事后发觉。刘邦将女婿及其主要侍从官员全部逮捕,审问诛杀。凑巧的是赵姬也在其中,虽然怀有身孕,刘邦也没有什么怜悯之心,等生下孩子之后也照样杀了。

刚出生的孩子就是淮南王刘长,刘邦命令吕后抚养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吕后实际上成了刘长的养母,对吕后时常有畏惧之心。刘长因为是吕后抚养长大,自然也因为这层关系躲过了吕后对他的清算。

刘长性格暴虐,体格健壮,力能扛鼎,朝野上下都有所耳闻。(淮南王刘长剧照,吕后抚养长大,性格暴虐,汉文帝时期亲自锤杀大臣)

三、忧心忡忡的代王刘恒

吕后此人心思缜密、毒辣,她将吕氏中的姻亲关系比较近的家族美女纷纷嫁给刘姓诸侯王,只要和吕氏攀上姻亲关系的刘姓诸侯王基本能躲过吕氏的诛杀。这些吕氏的姻亲渗透了刘邦家族的多个诸侯王。

代王刘恒的正妻在历史上很少有记载,但是这个正妻和代王刘恒养育了四个儿子;至于窦漪房才给刘恒生育了两个儿子。按照正常的逻辑推断,代王刘恒的正妻绝对是和吕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不过被史官们有意的删除了。

鉴于代王刘恒和吕后有说不清的关系,代王刘恒在立皇帝这事上还是忧心忡忡的,他也害怕被朝臣们清算和吕后的血缘关系。

陈平、周勃等人的小心思。

在商讨由谁继承皇帝位置这件事情上,参与诛灭诸吕的大臣们有自己的小心思,一些看似最有可能登上帝位的人往往是最不利的人选。

假如让齐王刘襄继承帝位,地方上刘襄有几个兄弟王捧场,中央有自己的二弟朱虚侯刘章支持,应该是帝王的最强组合了。不过这样强势的帝王,对于那些参与政变的大臣们来说却是最不利的,这样一场诛灭诸吕,拥立新帝的大功会被弱化不少,对将来各自家族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不过这事大家都不说,就在等待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刘邦家族内部的反对声音。

琅琊王刘泽是刘邦的远房小兄弟,之所以封为琅琊王,除了自己是皇亲国戚和战功之外,能够让他封王的是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吕后妹妹吕须的女儿。刘襄起兵讨伐诸吕之时,诓骗了刘泽,夺取了他的军队,自然他的妻子也成了刘襄的刀下之鬼。

琅琊王刘泽是当时汉室宗亲中的长辈,他假意欺骗齐王刘襄要到中央举荐他继承皇帝位置,迅速逃脱了刘襄的势力范围。刘襄的谋士建议留下刘泽,以防不测,但后悔已经晚了。

刘泽到了中央政府之后,在讨论帝位问题上剑指齐王刘襄,说他的舅舅驷钧是戴着官帽的老虎,国家刚刚经历吕氏之乱,怎么能够再拥立一个未来的吕后集团呐?陈平、周勃等大臣早就心领神会了,就坡下驴,齐王刘襄不能继承帝位。

接下来的淮南王刘长则因为是吕后抚养长大的,大家有普遍的排斥心理。反而最弱小的代王刘恒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共主,势力弱小,必须依靠大臣们的辅佐,这些拥立的大臣也各得其所,利益均沾。于是乎,呼啦啦一帮大臣们都去拥戴新的皇帝代王刘恒去了。(汉文帝剧照,他继承帝位也是有代价的,王妃和四个儿子死的不明不白,而且集中在同一时期)

代王刘恒即位之后的血雨腥风。

弱势的代王刘恒即位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刘恒即位之后,刘邦的九个孙子先后去世,而且集中在同一段时间内,既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79年。

刘邦的这九个孙子分别是汉文帝正妻所生的四个儿子,汉惠帝刘盈的五个儿子,包括后少帝刘弘和其他四个儿子。诛杀汉惠帝的五个儿子,汉朝官方的说法是,他们都不是刘盈的儿子,是吕后搞出来,企图篡夺刘家的天下。至于汉文帝刘恒正妻所生的四个儿子,记载都非常不详,且都是短时间去世的。

如此多刘邦的孙子在同一时间去世,而史官却记载的非常模糊,这是企图掩盖事实的真相。前文我们曾经提过,代王刘恒的正王妃记载非常模糊,反而后来的窦漪房皇后记载非常详细,这是有意而为之,为尊者讳。

代王刘恒真正能够躲过吕后的陷害,最有可能的是他的王妃和吕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代王才保住了性命。在吕后当政时期,能够活下来的诸侯王,尤其是刘邦这一支的,大都和吕后有姻亲关系和利益输送,如淮南王刘长是吕后养子;齐王刘肥割让了自己的封地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而且次子朱虚侯刘章还是吕后侄孙女女婿;代王刘恒难道被吕后忘记了,那是不可能的,必须有牵制的决定性因素,推断代王刘恒的正妃和吕后有关。

汉文帝刘恒即位之后,处于弱势地位,大臣们对吕后有血统关系的大臣进行了彻底的清除,刘邦的九个孙子都被清除了,何况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