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出场最短却很厉害?

以理化清


当然是曲阿小将了。

曲阿小将无名无姓,仅仅在三国演义第15回出现过,因其武力深不可测,出场时间极为短暂,成三国演义四大隐藏名将之一,另三位隐藏名将分别是:潘凤、胡车儿、马忠。



这事发生在三国演义第15回,孙策率军攻击扬州刺史刘繇之时,两军对峙期间,有一天晚上,孙策做了一个梦,梦见汉光武帝召见自已,于是在第二天,就带着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猛将共十三骑出城寻找汉光武帝的庙。

孙策这前脚一出城,刘繇很快就得到情报,但是刘繇判断这是孙策的诱敌之度,因此按兵不动,当时太史慈正在刘繇帐下,听说这事后,觉得这是捉拿孙策的好机会,于是不等刘繇下令,立即准备披甲上阵捉拿孙策。



在出营捉拿孙策之前,太史慈对着营中的兄弟喊了一嗓子:有胆气的都跟我来!但是营中的将领没几人动,只有一个小将说:太史慈真是猛将啊,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这位小将就是三国演义中鼎鼎有名的曲阿小将,因为小将没有记载姓名,当时又是在曲阿(今江苏丹阳)这个地方,因此称呼小将为“曲阿小将”。



为什么说曲阿小将历害呢?你想啊,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当时江东很多人怕孙策,不敢与其交战,现在太史慈居然敢出门斗孙策,说明太史慈无论是勇气还是勇猛都是不输孙策的。

当时孙策那边有十三个人,而太史慈和曲阿小将两个人就敢去擒拿孙策,这要不是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就是脑子坏了,所以只能理解为曲阿小将也是个很历害的武将,从后面的经历也能看出曲阿小将不同凡响。



太史慈与曲阿小将出了门之后,正好遇到孙策,太史慈大叫一声:孙策不要走!孙策回头一看,只看到两人两骑冲自已而来,接着孙策与其部下共三十骑一字排开,准备迎敌。

太史慈大叫,哪个是孙策,出来一战,孙策说我是,然后问太史慈,你是何人,双方互相报了姓名之后,并约定单挑,太史慈纵马挺枪,直取孙策,两人战在一起。



孙策与太史慈战了五十回合 ,不分胜负,于是太史慈就想着诈败引孙策离开同伙,然后擒住孙策,于是佯装败逃,孙策就追赶,两人你来我往的又打了五十回合,还是不分胜负。

最后两人从马上打到马下,互相抓住对方的枪,在地上夺枪,之后弃了枪,还在厮打,孙策抢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也抢走了孙策头上的头盔,孙策用戟来刺太史慈,太史慈用头盔挡住。



在孙策与太史慈单挑的一百回合之内,曲阿小将一个人就对付着孙策手下的其他十二骑,这些人有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猛将,还有几个不知名的卫兵。

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哪一个不是猛将,合在一起的话,就算是天下第一的吕布一时半会也不一定能拿下他们十二个人吧,但是曲阿小将就可以,虽然三国演义没有描述曲阿小将是如何应对这十二个人的,但我们已经从这里看出了曲阿小将绝非普通人。



曲阿小将的武艺和勇气应该与太史慈不相上下,所以他才有胆气和勇气随太史慈挑战江东小霸王孙策,而且曲阿小将还是一个人对12个猛将,这份胆识,放眼整个三国,有几个武将能比?

所以说到出场时间最短却很历害的武将,肯定非曲阿小将莫属,他出场的时间就只有这一回,之后就不知去向,然后敢一个人独斗十二员猛将,算得上是三国最历害的武将之一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三国演义》中出场最短却很厉害的武将应该就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了。他出场和战死都是在《三国演义》的第117回,而且还是只出现在下半回,不过其表现非常抢眼。

在魏国发起灭蜀之战后,姜维死守剑阁,魏军难以突破,邓艾于是领军偷渡阴平,取了江油、涪城。刘禅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前去抵挡,而诸葛尚则是先锋。诸葛尚正式上阵单挑只有一次,就是一人独战师纂、邓忠二将,将他们击败。

师纂是邓艾手下的偏将,在三国后期也是表现活跃。而邓忠更了不起,曾经和姜维两人大战三四十合,不分胜败,姜维见邓忠枪法没有破绽,诈败想用暗箭射之,结果邓忠眼疾手快躲过冷箭。如果不是姜维躲的快,差点就被邓忠杀了。

姜维也是三国后期的勇将之一,能和他战平的,也只有邓艾、邓忠父子了。而邓艾还曾经和文鸯大战五十合打平,虽然文鸯当时劫营已经战了多时,但是邓艾也是率军仓促来援,两人体力都有所损耗,结果还是战平,邓艾和文鸯之间武艺应该差距不大。

所以综合来看,姜维、邓艾、邓忠和文鸯四人武艺接近,根据他们的表现,大致和前期的张辽、张郃等人相当,算一流武将。

而且就在诸葛尚和师纂、邓忠二将交战前,因为他们因为被诸葛亮的雕像吓退,邓艾给二人下了死命令“再不取胜,必当斩首”,所以此战两人肯定是拼了命来打的。但是诸葛尚以一人对拼命状态师纂、邓忠二将,却还是把他们杀的大败

诸葛尚的表现明显要强于邓忠,也要强于姜维、邓艾、文鸯。而且诸葛尚此时只有十九岁,如果等他长到壮年,经验更足,其武力即使放在三国前期,也是可以算超一流武将之列,应该说非常了不起了。

可惜诸葛尚生不逢时,出场时已经是蜀汉灭亡之际,最后战死沙场。


不沉的经远


出场很短就被斩杀的诸如潘凤、方悦之类,虽然出场很短但是战斗力也是扑街的,但是演义中还是有一些出场很短但是很神勇很厉害的一些武将,我列举几个我知道的,抛砖引玉。

一、华雄

华雄是一个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的猛将,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华雄作为先锋官初战,表现优异。

华雄夜袭孙坚军营,孙坚部将祖茂将孙坚头上赤帻戴上冒充孙坚引开华雄,后祖茂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

之后华雄又在汜水关向群雄挑战,袁术骁将俞涉出马,结果“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 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

但是华雄出场即巅峰,之后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 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 上。其酒尚温。

二、麴义

麴义是袁绍账下大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

但是演义中麴义依然是出场就是巅峰,麴义令弓手皆伏于遮箭牌下,只 听炮响发箭。严纲鼓噪呐喊,直取麴义。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 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纲急待回,被麴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瓒军大败。左右两 军,欲来救应,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绍军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麴义马到,先斩 执旗将,把绣旗砍倒。

看表现麴义真是神勇,但是帅不过三秒,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赵 云,挺枪跃马,直取麴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

三、王双

在后三国时代诸葛亮北伐事情,曹魏的王双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是蜀汉的劲敌。

王双出场很炫酷,大将军曹真出班奏曰:“臣近得一员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 马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乃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臣保此人为先锋。”睿大喜,便召王双上殿。视之,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睿笑曰:“朕得此大将,有何虑哉!”遂赐锦袍金甲,封为虎威将军、前部 大先锋。

王双表现也很猛,蜀将谢雄引军前行,正遇王双;战不三合,被双一刀劈死。蜀兵败走,双随后赶来。龚 起接着,交马只三合,办被双所斩;孔明大惊,忙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 出迎。两阵对圆,张嶷出马,王平、廖化压住阵角。王双纵马来与张嶷交马,数合不分胜 负。双诈败便走,嶷随后赶去。王平见张嶷中计,忙叫曰:“休赶!”嶷急回马时,王双流 星锤早到,正中其背。巍伏鞍而走,双回马赶来。王平、廖化截住,救得张嶷回阵。王双驱 兵大杀一阵,蜀兵折伤甚多。

但是王双同样的帅不过三秒,王帅追击蜀军行到山坡左侧,忽一骑马从林中骤出,大喝曰:“魏延在此!” 王双大惊,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于马下。原来魏延受了孔明密计:先教存下三十骑,伏于王双营边;只待王双起兵赶时,却去他营中放火;待他回寨,出其不意,突出斩之。

华雄、麴义、王双三人出场都很厉害,但是都是被速杀,没有一个超过十合,尤其是麴义、王双一个被赵云一合秒,一个被魏延一合突袭斩杀,死的很憋屈。


我家的猫叫皮蛋


三国中出场最短却很厉害的武将,笔者个人观点认为主要是(都是三国后期的人物了):文鸯,羊祜,陆抗和王濬。

一,文鸯。

文鸯可以说是整个三国后期的一员骁将了。文鸯出场的时间不多,但是却很“惊艳”。文鸯冲阵杀敌的方式也与众不同--文鸯单枪匹马地等敌人追得近了就返身冲杀。如此反复几次,敌军就不敢再追了。不少三国迷们都把文鸯比作是吕布或者是赵云。

二,羊祜。

羊祜是西晋(280年建立)时期的一位统帅将军。羊祜的勇猛主要表现不是在其冲锋陷阵上,而是在第一,羊祜镇守边关,可以永保西晋边防的安宁;第二,羊祜推荐杜预担任灭吴的先锋,终于使西晋顺利地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三,陆抗。

陆抗是原东吴四大督都之一的陆逊的儿子。陆抗也是三国后期东吴的大督都。陆抗的主要文治武功是,陆抗驻守在长江防线地区,西晋的军队就是插翅也难以飞过长江来!

四,王濬。

王濬是西晋灭亡吴国的开路先锋了。可以说吴国的长江天堑对于王濬来说,就是形同虚设一样不堪一击了。唐人刘禹锡曾经写有《西塞山怀古》一诗,赞誉过王濬率军攻占南京城(东吴的都城)的情形的。其诗曰:“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骑蜗牛走高速


《三国演义》里有一首诗:

“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诗中把“文鸯”比作赵子龙,可见文鸯有多么厉害!文鸯是三国时代后期最勇猛的大将。

文鸯在《三国演义》中出场时间很短。

《三国演义》第110回,前半个标题是:文鸯单骑退雄兵;所有描写文鸯的文字还不到900个,占半页纸。

文鸯确实非常厉害,《三国演义》中描写不多,但是,在《魏氏春秋》、《三国志》、《资治通鉴》等书中都有具体描述。

大将军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消息传到扬州,镇东大将军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无比激愤,决定起兵勤王。

司马师暗中率军从汝阳悄悄来到乐嘉。

文钦看见大军忽然到来,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文钦儿子文鸯当时才18岁,手执钢鞭、勇猛无比、毫不畏惧。

文鸯告诉父亲:“趁敌人还未站稳脚步,突然袭击,一定可以大败敌军。”

文钦认为有理,与儿子文鸯分兵两路,趁夜夹击司马师。

小将文鸯身高8尺,全副武装,腰间悬挂锐气钢鞭,绰枪上马,带领3000壮士,向司马师的军营进发。

司马师眼睛上长个瘤,刚刚做了割除手术,这次是带病征战。

由于伤口疼痛,司马师卧床休息,安排300名穿着铠甲的士兵站在四周护卫。

半夜三更,军营中忽然人马乱窜、喊声连天。

有人禀报司马师:一支军队冲进军营,带头大将,勇猛无敌。

冲进来的大将正是文鸯。

司马师受到巨大惊吓,急火攻心,没有长好的眼珠从肉瘤创口迸到外面,鲜血顺着脸颊流了下来,疼痛异常。

司马师也够顽强的,为了不扰乱军心,他紧咬被头,被头都咬烂了,硬挺着没有叫喊一声。

文鸯在司马师军营中,左冲右突、无人能当。

勇敢的将领,上来抵挡,文鸯用枪横搠、举鞭竖打。一时之间,杀死160多名将士。

文鸯几次杀到主帅营帐旁边,都被如雨一样的箭矢射回。

文鸯一边奋力冲杀、一边等待父亲率军到来。

一直杀到天亮,从后方来了一支队伍,文鸯以为是父亲到来。

却见到来的大将,跃马横刀,照直向自己杀来。

文鸯明白,司马师的援军赶到了。

战了一夜的文鸯挺枪与来将大战,50多个回合之后,不见输赢。

天已大亮,魏兵前后夹击文鸯。

文鸯单枪匹马,在魏兵中杀出一条血路,向南逃跑。

200多名魏将依仗人多势众,精神抖擞,追赶文鸯。

追到乐嘉桥旁边,眼看就要追上,文鸯调转马头,大叫一声,照直冲入魏将阵营中。

文鸯举起钢鞭,对着魏将一顿猛打,十几名魏将应声被打落马下,于是,纷纷后退。

文鸯回头,慢慢行走。

魏将聚在一起,商议之后,100多名将领一齐追杀文鸯。

文鸯非常愤怒,再次拨转马头,举起钢鞭,杀入魏将队伍中,用钢鞭又打死十几名魏将。

当文鸯再次缓缓后撤时,魏将又一齐追来。

如此反反复复6次,都被文鸯一个人杀退了。

夜里,文钦迷路了,找到道路时,已经找不到儿子文鸯了。

这次偷袭没有成功,但是,文鸯的勇猛已经威震魏兵。

司马师大军打败了文钦,但是,班师回军后,司马师就因为眼珠迸出而死亡。

后来,文钦死亡,文鸯再次投奔魏国;西晋代魏后,文鸯担任平虏护军。

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先后击杀胡烈等西晋多名封疆大吏。

晋武帝司马炎任命文鸯,都督凉、秦、雍州三州军力。

文鸯大破秃发树机能,迫使鲜卑族20万人投降归顺。

文鸯名闻天下。

司马炎驾崩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

皇后贾南风发动政变,诛杀太傅杨骏及其党羽。

诸葛诞的外孙、东安王司马繇,痛恨文鸯,因为当年文鸯背叛诸葛诞,致使诸葛诞败亡。

贾南风政变成功后,司马繇诬告文鸯与杨骏一同谋反,贾南风杀害文鸯,并且夷灭三族。

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一带武将文鸯,没有战死在沙场上,而是死于政治斗争的暗箭。

猛将未得善终,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岳飞的飞


《三国演义》是一部群雄的角斗史,每个英雄的表演都足够精彩,说起本次提问,我觉得出场时间最短,而表现最为出色的当属颜良,文丑。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出场时间最短,但都在第一时间秒少曹操手下群雄,最后虽败于关羽,但也未减他们的丝毫锋芒,可谓悲壮收场,虽败尤荣!


臣本布衣51


曹昂!曹操长子

舍马救父

曹昂,字子脩。曹操长子,沛国谯县人。庶妻刘氏所生,但由于生母早死,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

建安二年(197年),曹昂随曹操出征张绣,张绣投降,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张绣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秘密准备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漏,张绣偷袭曹操,曹操战败,曹操的座骑绝影也因为张绣军的伏击而身亡在宛城, 曹昂更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曹操,主动将自己的座骑战马让给父亲曹操逃脱,步行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 而近身侍卫典韦为了堵住寨门让曹操脱险负责断后阻敌,最终曹昂与典韦、曹安民一同战死于宛城。

身后之事

养母丁夫人得知曹昂战死后而痛哭,所以她便大骂曹操:“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从此我没什么可留恋的!” 丁夫人其后怒而回其故乡。尔后曹操曾亲自回丁夫人之故乡找丁夫人,抚摸丁夫人的背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可丁夫人默不作声,曹操走到门前问,跟我回去,行不行?丁夫人依旧默不作声,二人关系从此断绝。

后来曹操病重,自认为时日无多,叹息说:“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子脩如果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么回答啊!”

而由于卞夫人成为正室,卞夫人所生的长子曹丕则成为嫡长子,最终继承曹操的魏王位,并胁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并代汉朝建立曹魏。据载曹丕登基称帝之后当众在朝臣面前常说:“孝廉长兄,自然应当继承这个位置。如果仓舒还在的话,我也当不了皇帝。”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哀悼曹昂,追谥为丰悼公。

黄初三年(222年),以曹操已病故的庶子樊安公曹均之子曹琬继嗣曹昂。

黄初五年(224年),又进一步追封曹昂为丰悼王。其侄魏明帝曹叡继皇帝位后于太和三年(229年)年改谥为丰愍王。


李金林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由于狼烟四起,于是群雄轮番登场,出现了很多骁勇善战的勇士,并被罗贯中写入《三国演义》中,在这些将士中,有一位仅仅出场两次,被罗贯中黑化,却在正史中非常厉害的将领,他是谁呢?

吴国名将——朱然

说到朱然,可能大家毫无印象,因为和周瑜、吕蒙、陆逊这些吴国名将相比,这个人毫无存在感,在《三国演义》中仅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七十二回,书中是这样写的。

却说孙权求计于吕蒙。蒙曰:‘吾料关某兵少,必不从大陆而逃,麦城正北有险峻小路,必从此路而去。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伏于麦城之北二十里……。’权大喜,遂令朱然、潘璋领两支精兵,各依军令埋伏去讫。”关羽父子果然在小路被朱然、潘璋所捉,后遇害。

第二次出现在第八十四回,赵云遇到了朱然,将其挑于马下,书中这样写:

忽遇朱然,便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

那么,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存在感,和赵云交手一个回合就被杀的人物,我为什么要说他很厉害呢?

其实《三国演义》为了烘托蜀汉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的“光辉高大”形象,其余次要人物就遭到冷处理,于是朱然被化为打酱油的人物,出场没多少镜头就领了盒饭,落得一个武艺不精,无胆无谋的战五渣形象。但在实际的历史上,朱然却并非死在赵云枪下的无名小卒,而是威震敌国的骁勇之士

历史上的朱然是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众所周知,三国时期丹阳兵很强悍,曹操就曾经说过:“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由此可见,朱然出从小就是一个猛将坯子。

朱然与孙权同岁,少年时就一起读书、练习武艺,并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十九岁时朱然踏入仕途,深受孙权的器重,公元219年,朱然参与了吕蒙偷袭关羽一役,为活捉关羽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深得吕蒙赏识,后来吕蒙病危时,孙权探望他时曾问如果吕蒙去世,谁可以接替他的位置,吕蒙是这样说的:“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

公元222年,朱然率五千人马与陆逊一起抗击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以少胜多,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辉煌战绩,并导致蜀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如果说这些战役都是朱然与别人合作取得的胜利,算不了什么,那么公元223年,朱然在江陵保卫战中击退了由曹魏名将曹真、夏侯尚、张郃等率领的重兵围困,则足以让他一战成名。

当时曹丕派曹真、夏侯尚、张郃等率领重兵攻打江陵。为表示志在必得,曹丕甚至亲自率部驻守宛城,为其作援。孙权先是派孙盛率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结果很快被张郃击退,张郃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之后,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被击退,此时驻守江陵的朱然部队只有五千人。

眼见形势不妙,守备北门的江陵令姚泰为了自保,竟然跟魏军勾通,想要做内应,好在被朱然及时发现,将其斩首稳定了军心。

就这样,在外有敌军重重包围,内有叛将通敌,城中几近弹尽粮绝的极端恶劣情况下,朱然没表现出一位名将应有的风范,他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竟然坚守了长达半年之久,而且寻找机会果断出击,攻破魏军两屯。曹真等曹魏将领一看这场仗也太难打了,而且孙权也服软了,还是见好就收退兵吧,于是为朱然创造了一个记录:他取得了三国时期唯一一场守城方得不到援军增援、却能让攻击方主动撤退的守城战的胜利。朱然从此“名震敌国”,被封为当阳候。

朱然在68岁去世,当时应属高寿,《三国志•吴书•朱然传》记载:

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朱然一生战功累累,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是孙吴政权后期的顶梁柱。当他因病去世时,孙权极度感恸,为他穿素服致哀。《三国志•吴书•朱然传》还说他“气候分明”“内行修裕”“临急胆定,尤绝过人”,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以上就是我对于“《三国演义》中哪位武将出场最短却很厉害?”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启迪文摘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马五关六张飞,这是后世人评点《三国演义》时常有的一种说法,而在这六位英雄里面,出场时间最短的是典韦。

典韦在第十回才出场,到第十六回就匆匆离世,是六位英雄中出场时间最短的,也是最早离世的,但还是在六位英雄中名列第三。同时,六人中,有四位后来都是刘备阵营的,而属于曹操阵营的也不过只有典韦一个而已,为什么典韦能得到作者如此喜爱?

典韦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十回,通过夏侯惇的介绍,能感觉到他并不是一个平凡的武将:“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支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这一段描写很直接的写出了典韦的性格:勇武、卤莽、嫉恶如仇。尤其是那重八十斤的铁戟,关羽的青龙刀不过八十一斤,而典韦还能“运使如飞”,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典韦武力绝对不在赵云、关羽之下,后来有一手大风中扶定旗杆,显示他的力大无穷。“逐虎过涧”更是厉害,试问三国那位名将能赶着老虎跑,只有典韦。所以曹操说:“此古之恶来也!” 《史记·秦本纪》中说:“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恶来以力量著称于世,曹操评价典韦以恶来作比,可见典韦的力量之大!

到了后来,典韦之勇更是不断体现。每当曹操有生命之危,他总是挺身而出,尤其是“濮阳战吕布”,典韦表现十分出众。在第十一回,操不能前进,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马军队里,一将踊出,乃典韦也,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数十枝,狭在手中......布军数十骑追至......韦乃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数十人,众皆奔走。韦复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去。郝、曹、成、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这一战非常经典,可以说是典韦死战宛城之外最著名的一战。当时箭如骤雨,曹操性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候,典韦挺身而出,单人单马独斗数十人,杀败四将。不负“恶来”之名。

在《三国演义》第十二回,也有类似场面。曹操中了陈宫之计,吕布火烧濮阳,四个城门皆有伏兵,曹操急走南门,高顺、侯成拦住。在这危机关头,又是典韦来战,只见他“怒目咬牙,冲杀出去”,高顺、侯成倒走出城。后来又两寻曹操,曹操之所以能逃出濮阳,典韦立下大功劳。

后来典韦死战宛城,大家对这一战都非常熟悉。“韦奋力向前,砍死二十余人。马军方退,步军又到,两边枪如苇列。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典韦身无片甲,上下被击中数十枪,兀自死战。实在英雄!刀砍缺不堪用,典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这又是如何了不得!以至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真英雄也!

可以说没有典韦,就没有曹操以后的霸业。可惜他死的实在太早了。或许从许褚的身上有一些典韦的影子,但笔者认为典韦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位武将都无法相比的。曹操对典韦的喜爱,甚于喜爱夏侯兄弟,以及张辽、许褚甚至关羽。曹操虽然没有给典韦显赫的官职、名贵的爵位,但曹操不哭其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独哭典韦,其情意可想而知。后来曹操又两次祭拜典韦,典韦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越发高大。

可惜可叹,三国啊,英雄塚也。即使英雄如典韦者,也不过匆匆过客。



理念不同没有对错


既然题目说的是《三国演义》上的人物,那就以《三国演义》的内容来回答。

魏国后期大将王双绝对算一个。

正史中有关猛将王双的记载很少,还是夹在其他人的传记中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六年)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

也就是说,这个王双看到蜀军没有粮食而退兵,自告奋勇去追诸葛亮。

(王双)

诸葛亮有那么好追的吗?

所以诸葛亮略施小计,火烧了魏军军营,魏延趁魏军大乱之时,偷袭斩了王双。

这么看起来,正史中的王双也是个打酱油的角色,武功谈不上多高,人也不机警,第一次亮相就成了永别。

《三国演义》上的王双,应该是历史上王双的加强版。

《三国演义》描写王双的长相是:“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

身长九尺一般是顶级武将的标配,比如关羽和吕布都是这个身高,换算到现在,也有两米出头,加上熊腰虎背,一般人看了都害怕。

《三国演义》写王双“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是很厉害的武将了。

关羽的青龙刀是八十二斤,张飞的矛据后人测算是六十三斤,王双能使得六十斤大刀,证明他的力量不输给张飞。


何况他还能开两石的铁胎弓,又会暗器流星锤,还是百发百中,说他有万夫不当之勇,应该是没有吹牛的。

《三国演义》里用“万夫不当之勇”或者“敌万人”来形容的武将共有十四个,分别是关张赵黄,许褚夏侯惇,张郃文鸯,李异谢旌,严颜韩德,刑道荣加上王双。

这里面,李异、谢旌、刑道荣都是其主公自夸的,属于自吹自擂,其他几个都是《三国演义》作者评定的。

我们看看这十来位中,关张赵黄,许褚、夏侯惇、文鸯都是一流武将,张郃、严颜也是准一流,韩德出场虽然不多,但在勇猛的西凉军中被称为猛将,功夫不会太差的。

王双与他们能有一样的评价,说明武功非常高。

王双第一次上战场,就展现了过人的本领,相继斩杀蜀将谢雄、龚起,重伤了张嶷。

要知道两军阵前斩将是很不容易的事,在《三国演义》一般只有上将才能做到,王双一下子斩两个伤一个,武力值相当不低了。

王双之死,不是说他比魏延差了许多,而是中了诸葛亮的计,被蜀军火烧了军营,在慌乱之下,被魏延偷袭,这才一刀杀死,并不能体现他的真实水平。

(魏延斩王双)

有个现成的例子。

颜良是被关羽偷袭的,但公认两人真的较量,颜良就算不是关羽对手,也至少能撑上百回合。

所以偷袭杀人,不能体现实力。

王双的水平,在当时应该不在魏延和张郃之下,否则魏明帝也不会亲赐他锦袍金铠,封为虎威将军。

虎威将军的封号也可以从侧面证明王双的强大。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