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於漪

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於漪

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於漪

基礎教育改革的優秀教師代表於漪

於漪(中)與同學們在一起 新華社記者 劉穎/攝

於漪長期躬耕於中學語文教學事業,堅持教文育人,主張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同步創新,撰寫數百萬字教育著述,許多重要觀點被教育部門採納,為推動全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被譽為“精心育人的一代師表,潛心教改的一面旗幟”。

  於漪,1929年2月生,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曾任全國語言學會理事、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她主推上海市初級中學語文教改實驗,主講近2000節省市級以上探索性、示範性公開課,其中50多節被公認為語文教改標誌性課例,有力推動了語文教改理論深入討論、實踐全面鋪開。為促進教育事業人才輩出、創新精神薪火相傳,她不斷改進培養方法,首創“師徒帶教”,組建培養三級網絡——師傅帶徒弟、教研組集體培養、組長負責,通過研學一體化促進教師成長。她主張中國教育必須有自己的話語權,提出構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國家意識、文化認同、公民人格教育為重點的民族精神教育實施體系,在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

  “做一輩子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於漪始終不忘教育改革的初心和使命,“我覺得一輩子肩上都挑著千斤重擔,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因為今天的教育質量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所以我不敢有絲毫懈怠。”她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前夕,黨和人民授予她“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她頒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