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度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超級大國,他的軍隊曾縱橫天下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大國——波斯第一帝國

這個國度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超級大國,他的軍隊曾縱橫天下

波斯兵制經歷了從民兵制到募兵制的發展過程。波斯興起之初,國家種族單一,所有波斯成年男子均有服兵役的義務,當時軍隊稱"卡拉",即"人民"之意,充分體現了民軍的性質。進入帝國階段後,由於兵源充足,波斯國君招募了一支常備軍,悉由波斯人和米底人組成,有時也僱傭外國軍隊。他們平時保衛國家安全,或駐紮於各省要塞,為波斯軍隊的骨幹力量。常備軍的核心是稱為"不死隊"的近衛軍。近衛軍全由波斯人組成,最受國王重視。在大規模用兵時,常備軍顯然不夠,便廣泛徵集士兵,各行省皆需提供一支軍隊,招兵工作由軍區的專門機構執行。

波斯皇帝非常重視軍隊的管理和控制,措施有六:(一)派駐"耳目,"監視軍官行動;

(二)禁止本省人就地駐防,避免結黨營私,形成山頭;

(三)為便於管理,將全國劃為五大軍區,各設一名直接向皇帝負責的軍區首長;

(四)實行文武分職,各司其職,相互監督;

(五)為確保軍隊忠於皇帝,各級軍官均由波斯貴族充任,高級將領由皇親國戚擔當;

(六)國王每年定期檢閱全國軍隊,如人員足額、兵強馬壯、武器齊備,則該部隊各級軍官皆得晉級,並獲重賞;如達不到標準,不符合要求,則認為該將領翫忽職守,免其職務,並予以嚴厲懲罰。

波斯的軍事刑罰甚為嚴厲。目前,尚無史料說明其軍法的詳情,但可通過它對逃避兵役者的處罰而見一斑。帝國規定,所有15-50歲的成年男子,均必須服兵役,逃避兵役者,無論任何理由,皆屬罪大惡極。

大流士一世遠征希臘時,一位三個兒子的父親,請求免其一子服役,結果三子全被斬首示眾;薛西斯時,一位五個兒子的父親,當其四子均已上前線,請求留最後一子撐持家務時,結果此子被分屍兩半,置於軍隊必經之路的兩旁。

軍費開支主要由各行省承擔。大流士一世改革規定,除波斯本部外,其餘行省均需繳納不同定額的貢賦。如小亞被劃為兩個行省,共納白銀900塔蘭特(1塔蘭特約合26公斤);巴比倫-亞述行省,繳銀1000塔蘭特;埃及行省繳銀700塔蘭特,納穀物12萬美狄姆諾斯(約合6240000 公升);印度貢賦最重,須繳納360塔蘭特砂金,摺合成白銀,則為4680塔蘭特。據希羅多德統計,各行省納貢總數一年可達白銀14560塔蘭特,約合400噸。這是帝國進行戰爭的經濟基礎。

這個國度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超級大國,他的軍隊曾縱橫天下

波斯有車兵、步兵、騎兵三兵種。車兵的裝備不詳,其數目不會太多,據色諾芬的記載,帝國戰車最多時也不過200輛。步兵是波斯的基本兵種,人數最多,建制齊全,分為弓箭手、盾牌手、槍兵、投石手。

盾牌手和槍兵屬重裝步兵,裝備較好,有頭盔、護脛、鎧甲;弓箭手和投石手是輕裝步兵,衣甲稍差,作戰時最先打擊敵陣,而後重裝步兵始拼殺。騎兵是其主要衝擊力量,重裝騎兵有鎧甲,持長矛;輕裝騎兵頭頂厚粗布做的胄,兵器為弓箭和盾。波斯重視騎兵,帝國境內設有養馬場,如巴比倫的一個養馬場,有種馬80 匹、牝馬1.6萬匹,以保證戰馬的供應。戰馬有額甲和披胸保護。波斯也有艦隊,主要由腓尼基等地中海東部沿岸屬國提供,最多時達千餘艘,其中戰鬥力最強的是腓尼基艦隊。此外,軍隊中還有大量的輜重兵。波斯軍隊的編制有4級:十人隊、百人隊、千人隊和萬人隊,萬人隊亦稱團。

波斯的戰車為木製、單轅、雙馬駕馭,車廂較高,車輪安置於車體後部。這與亞述戰車頗為相似,其特點在於,車上安有滾刀,故又稱滾刀戰車。滾刀是一種較長的鐮刀,安於車軸之上,向外伸出。戰車人員配備不詳。滾刀戰車主要用於衝擊敵陣,將其隊伍搗爛,據阿庇安報道,其威力非常,能"把一些敵人斬為兩段,把另一些敵人碾得粉碎",敵兵"被切為兩半,還沒有停止呼吸,或者被切為碎片,或者掛在鐮刀上面".但在抗擊亞歷山大入侵時,並未顯出多大威力。

弓箭是波斯軍隊的主要兵器,弓箭手、輕裝騎兵均以弓箭作戰。矛有長矛和短矛兩種,重裝騎兵和車兵使用長矛,部分車兵使用短矛,作為投射武器。重裝步兵也使用長矛。其他兵器還有劍、戰斧等。波斯的盾有柳條盾和木盾兩種。柳條盾較大,高達戰士鼻端,寬約50-70釐米。

木盾稍小,其長度可保護從肩到大腿的軀幹部分,盾周邊包有皮革或青銅皮。波斯的頭盔為青銅製或鐵製,但僅優秀的士兵才有,頭盔主要有半球形圓頂頭盔和球錐體形頭盔兩種。波斯人的鎧甲是魚鱗甲,帶有袖子,以魚鱗狀的青銅片或鐵片連綴而成,此外,也有用亞麻、氈子、皮革等材料製成的鎧甲。僅重裝步、騎兵才著金屬衣甲。總的說來,波斯軍隊的衣甲較差,希羅多德在敘述希波戰爭時,常常提到波軍由於衣甲太差而失利。

波斯軍隊的兵種大致有步兵、騎兵、戰車兵、海軍。在波斯的步兵中,尤以波斯人、米底人、大夏人戰鬥力最強。他們中間又分為弓箭手、盾牌兵(屬重裝步兵)、投石手等。騎兵是波斯軍隊的一支重要力量。波斯人屬遊牧民族,能騎善射,並養有好馬供騎兵使用,其戰鬥力很強。

戰車兵是僅次於騎兵的一個重要兵種。波斯的戰車乃木製戰車,由雙馬駕馭,車體帶有較高的車廂,車輪安置在車體後部,車輪上安置有刀和鐮刀,用來撞擊或輾壓敵人部隊的士兵。在戰鬥中,戰車有很強的衝擊力,使敵人望而生畏,不敢接近。但是,戰車受地形影響較大。遇上道路崎嶇不平時,戰車的優勢便很難發揮。

波斯人的優勢在陸上,但是在建立了一個龐大帝國,尤其是征服了腓尼基人和敘利亞人之後,便利用腓尼基人和敘利亞人積極發展海軍,以與希臘人爭奪海上霸權。而腓尼基人為航海民族,其航海技術與船隻在當時均為一流,使波斯海軍迅速壯大。

波斯軍隊的編制大體如下:國王是全國軍隊的統帥,在他之下是5個大軍區的長官,每個大軍區的長官管轄幾個行省的軍事首長。每當大規模戰爭爆發,各行省的兵士被徵集起來,組成龐大的作戰隊伍,分成各路大軍,由國王任命的將領統帥。每路軍又被分為萬人特大隊和千人的大隊、百人的中隊和十人的小隊。將領整頓和檢點隊伍之後,任命萬夫長和千夫長。再由萬夫長任命百夫長和十夫長。

這個國度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超級大國,他的軍隊曾縱橫天下

波斯人平時喜歡穿米底人的服裝,戰時則穿埃及的鎧甲。總的來看,波斯人的衣甲裝備是較差的。"他們沒有防護的武裝,尤其是輕武裝兵身上幾乎毫無護身之具。因此,儘管波斯人在勇氣和力量方面都不差,但在與希臘人的戰鬥中卻受到很大的損害。"波斯人也有鎧甲,其鎧甲或用金屬或用青銅製成,也有的以亞麻、氈子和皮革等為材料。鐵製鎧甲上有像魚鱗那樣的鐵鱗,並且帶有袖子。

波斯士兵的頭盔式樣不一,主要有兩種形狀:半球形的圓頂頭盔和球錐體形的頭盔。前者是步兵的護具,後者多為騎兵使用。

以上僅是帝國常備軍的裝備情況。每遇大戰,帝國境內的各民族均需提供軍隊,如薛西斯遠征希臘時,就有亞述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利比亞人、呂底亞人等44個民族提供的44支軍隊。這些軍隊的裝備各不相同,五花八門:亞述人頭戴青銅盔,身穿亞麻胴甲,手持盾牌、槍、短劍或狼牙棒;印度人身穿木棉製衣服,使用藤弓和帶鐵頭的藤箭;阿拉伯人身穿繫腰帶的袍子,使用長弓;利比亞人著皮革製衣服,使用經過火烤硬的木製投槍;色雷斯人頭戴狐皮帽,身穿緊身內衣,外罩五顏六色的袍子,腳穿鹿皮靴子,使用投槍、小圓盾與小短劍。各族提供的騎兵、水師的裝備也各不相同。波斯軍隊無論從種族、兵器、衣甲、戰法等方面來看,都是一支雜牌軍。

這個國度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超級大國,他的軍隊曾縱橫天下

波斯帝國素以軍隊眾多著稱。據希羅多德述說,薛西斯遠征希臘,兵力達170萬;據色諾芬記載,在公元前5世紀末,它仍有軍隊120萬;帝國滅亡前夕,大流士三世幾次與亞歷山大作戰,率兵均在60萬乃至百萬以上,這些數字顯然被誇大了,但估計其總兵力在四五十萬左右,可能不會相差甚遠。波斯雖然軍隊眾多,但它是一支由幾十個民族組成的雜牌軍,有戰鬥力的並不多,除波斯人和米底人組成的常備軍可稱精兵外,其他各族支隊皆屬烏合之眾。這些支隊的武器、衣甲、戰法均不同,波斯皇帝也從未想到對他們實行優化組合,進行統一訓練,使之成為一支勁旅;相反,作戰佈陣之時,總是按種族原則排列,讓他們按照各自的戰法作戰。這就使得整個陣勢步調難以統一,無法發揮其人數眾多的優勢。

這支軍隊,以其壓倒的絕對優勢徵3服西亞的那些寡民小國,尚能取勝;一旦遇上雅典、馬其頓那樣訓練有素、戰術高明、組織嚴密的鐵甲方陣,就相形見絀,潰不成軍了,馬拉松、伊蘇斯、高加米拉等戰役,便是明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