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削藩,為什麼只有朱棣反了?

十有819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孫朱允炆繼承皇位,建文帝即位後,在和他的心腹大臣黃子澄、齊泰等人商議過後,決定開始削藩。

朱元璋在位時期,將自己二十多個兒子全部封到各地做藩王。明朝在尊王攘夷思想下制定的鎮守邊塞擴土開疆的藩王,這些漠南塞王起先權力很大,有兵權,可以調動地方部隊,任命王府官吏。

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險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

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時候,這些藩王逐漸形成威脅,都掌握著兵權,已經逐漸出現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所以建文帝上位首要做的就是削藩,抹殺威脅。

從弱到強,削藩一開始太過順利。

建文帝從決定削藩肯定先找軟柿子捏,先弱後強。一開始事情比較順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走。首先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被自己的兒子告發,存在不軌行為,將周王廢為庶人,流放到了雲南地區。削藩的第二年,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王朱柏造假鈔,因無法自圓其說被燒死;十三子代王朱桂直接被廢;第七子朱榑被廢;第十八子朱楩被廢;分別幽禁在不同的地方,彼此之間不能聯繫。這樣來看,一年的時間,就有五個藩王被削了,這也讓著急削藩的建文帝看到了希望,並有了自己的盤算,逐漸放下了顧及。

其實對建文帝有威脅的也只有邊塞九王,九大塞王中最有實力的便是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兵力最多的是燕王朱棣擁兵十萬,還有寧王朱權有“甲兵八萬,戰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更是驍勇善戰為諸王之最,朱權本意是做一箇中立派,但是結果事與願違,朱棣用了腹黑手段,軟禁了朱權並迅速收編了朱權的軍隊,逼得朱權沒有了退路。

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者,雖長不得立。

燕王本來年輕的時候對皇位是沒有什麼想法的,畢竟朱元璋已經立過太子,還有前面有秦王,晉王按照順序繼承怎麼找也輪不到他,但是一次意外讓他有了奪皇位的念頭,因為太子朱標的去世,秦王晉王也先後離世,作為第四子的朱棣對皇位才真正的渴望起來了。

因為按照長幼順序的話剛好就輪到他了,其他藩王固然有想法恐怕皇位也輪不到,結果卻朱元璋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侄子,作為戰功赫赫,又威名遠揚的朱棣,彷彿自己就成了天下的笑話一樣,朱棣作為邊塞諸王實力最大的一個,同是他心裡存有太多的不甘心,其他藩王造反的影響力受益來說遠遠沒有朱棣受益大,何況朱棣一旦有了野心,更擁有取而代之的能力,傭兵天下的實力,就想搏一搏,再加上削藩的形式所迫,有點被逼無奈的意思,所以他的造反就順理成章了。

建文帝削藩是一個導火索,也是朱棣的契機。

在明朝建立的過程中,朱棣也是戰功顯赫,在太子在世時,他不爭這個太子也就罷了,但是太子,秦王,晉王紛紛去世,按照順序繼承人,讓朱棣對皇位有了嚮往,但是皇位傳給了侄子,讓朱棣不滿了的同時,謀反之心就漸漸滋生了,所以朱棣是諸位藩王中實力最大,出力最大的,動力最大的藩王,燕王朱棣以“清君側,靖國難”為名號起兵對抗。


風情漸漸依舊


朱元璋共26個兒子,老大太子朱標,於1392年去世,老二秦王朱樉(音賞),於1395年去世,老三晉王朱棡(音剛),於1398年去世,和朱元璋死在同一年,但比朱元璋早三個月,到朱允炆登基時,朱元璋兒子這一輩,就只有朱棣最大了。

下面說說建文帝削藩:

藩王擁有土地、人口、軍隊,威脅皇權,在謀臣齊泰、黃子澄建議下,建文即位便開始削藩,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去世,七月便削周王,廢庶人,第二年四月,連削齊王、湘王、代王,一月三削,引起了其他王不安,終勢力大的朱棣被逼造反。

關於朱棣造反,從以下三原因談:

第一,朱棣可謂雄才大略,能征善戰,素有野心,(但還不至於造反逐皇位的地步),當時北元殘餘勢力還不小,朱元璋把他放在北京,鎮守北疆,足以看出朱元璋對他的看重。並且,在所有的諸侯王中,朱棣兵多將廣,是地方實力派。

第二,妖僧姚廣孝推波助瀾,姚廣孝遁入空門,但關心時政,不斷在吹風點火,勸朱棣造反,久而久之,朱棣便形成了造反的潛意識,並且太子朱標早逝,老二秦王老三晉王歸西,朱棣是這一輩中老大,也感受到了皇位如此之近。

第三,朱允炆的削藩的失誤,讓朱棣感到危機。首先,錯聽黃子澄的建議,從弱藩周王削起,而不是聽從齊泰先從最強的下手,給了朱棣準備的時間。其次,削藩過急過快,一個月連削三王,並且理由牽強,引起朱棣高度警惕,再次,還是聽黃子澄建議,把朱棣留在南京的兒子放回北京,名義上麻痺朱棣,實際上掩耳盜鈴,使朱棣無後顧之憂,放心造反。並且朱高煦、朱高燧在後來戰役中起到重大作用。所以,當削藩禍水引到燕王,燕王便以“清君側"為國“靖難"起兵造反,最終如願登頂,可憐朱允炇最終不知所終,留給後世許多猜想。





金烏木木


太祖朱元璋子孫眾多兒孫滿堂,開國定基後。為萬年計効訪周武王列分封諸王以求千秋萬世社稷永固,上陣父子兵封王莫如子,按能力大小親巰遠近共分封了24子一孫為蕃王,分佈於天下要衝,九王封於北方值守邊關苦寒之地,慎防蒙古擾邊禍國。其中以燕王朱棣最為強悍志存高遠雄才大略久歷戰陣深通為軍之略,寧王次之,晉王遜三。大蕃鎮有親王護衛三千,九千,一萬不等。由於邊患茲擾各蕃鎮勢力有所增大。然初心隨好,不得始終。洪武大帝仙逝不遠,以有三位親王先期駕鶴西遊,四子朱棣順勢成為眾王之首。且謀略過人百鍊成鋼,為其侄朱充文而忌諱,~~~~初帝遺紅詔令皇孫為帝以方孝孺齊黃為顧命大臣帝殯天不久,眾蕃王奔喪入京駛於道,燕王被朝庭官吏半道而御令拆返,其心不悅可見方孝孺皇帝忌諱眾王入京於己不利。燕王悲奮交加怒不可遏忍氣吞聲回京苦嘆,乃令其三子入京奔喪以示孝悌。然七日後帝葬後方孝孺欲扣三位世子為質,為齊黃而阻止。不出一年柿子剪軟的拈,先後又5位宗氏王爺被罷蕃廢爵。方孝孺有自以為計,乃令張昺為燕地布政使,張信,射貴為左右指揮使,巧立名目調走了燕王的親兵護隊400O多人僅餘800餘眾。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豈不欺人太甚。即便如此朱棣仍忍辱負重苟且偷生裝瘋買傻以求自保。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亦。一日謝貴,張信兩位蠢將為探聽消息入府拜見,姚廣孝,朱高熾,朱高煦和大將張輔阻兵丁與府外,僅二指揮使入府被一舉抓住處斬。開始了驚天動地的靖難清君側大戰。燕京的十萬大軍皆服從於燕王,朱棣又親去寧王處借的三萬鐵騎為助,歷經四年堅苦卓決的浴血奮戰,終打敗了以李景隆為首的王師禁軍六十餘萬之眾。幾經生死仍失志不渝。方孝孺齊黃綁架皇帝毀壞祖制實乃始作俑者罪不容誅十惡不赦。太祖二十四子唯四子人品貴重胸懷天下勘當大任。非一般蕃王可以輕而易舉逆襲而成。











94310417小云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出生於朱元璋與陳友諒交戰的戰火中,從小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朱元璋自己也覺得朱棣的性格最像自己。

年輕時的朱棣心裡應該是沒有任何僭越之心的,畢竟他才排行老四,而且朱元璋對於老大朱標的喜愛是眾所周知的。

真正讓朱棣心裡有了念頭的應該是朱標的去世。但這是他其實也沒多大希望,畢竟前面還有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尤其是晉王朱棡也很得朱元璋喜愛。。但偏偏朱樉和朱棡不久也相繼去世了。這按資排輩就到了朱棣了,這個時候的朱棣心裡應該是時常興奮不已的。按照長幼順序皇位輪也該輪到他了。

而其他的幾個藩王心裡應該是平靜的,有朱棣在前面擋著,無論怎麼排也排不到他們。可以說皇位本來就和他們沒關係,所以他們心裡應該是沒有多大動力和野心去造反的,甚至可能從來沒敢想過造反這事。

但朱棣不一樣,他心心念了好久的皇位,卻突然被朱元璋傳給了自己的侄子。自己頓時成了天下最大的笑話。而且很可能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心有不甘,朱允炆就算放過所有藩王也不會放過自己。因此,我認為朱棣應該是這幾個藩王裡面最憋屈的,他造反的動力也應該是最足的。這都要怪朱元璋不按套路出牌,而且朱元璋在臨終前雖然意識到了藩王權力過大,叮囑朱允炆要注意,但卻沒有時間去親自收拾了,這也留給了朱棣一線可能。


我叫陳小刀我怕誰


朱元璋為了明代基業能夠千秋萬代,仿照周制,實行分封。不料事與願違,到了洪武末年,藩王的勢力壯大,囂張跋扈,已經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建文帝即位以後,決定先發制人,進行削藩。25個藩王,為什麼只有朱棣一人敢於扛起反抗的大旗,發動靖難呢?

第一:建文帝削藩策略的失誤

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朱棣造反前,很多兄弟已經不在人世了,包括大哥朱標、二哥朱樉、三哥朱棢、八弟朱梓、九弟朱杞、十弟檀、二十六弟楠;包括朱棣在內,尚在人間的兄弟只有19位。 排在後面的兄弟年紀小,無法擔重任,所以朱元璋在世時,對前面的幾個兒子尤其看重,朱樉、朱棢、朱棣、朱橚鎮守軍事要塞,培養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其中,朱棣表現尤為出色,朱棣的實力和能力都是藩王裡最強的。

在考慮削藩的順序時,兵部尚書齊泰主張先拿燕王朱棣開刀,而黃子澄卻建議先易後難,建文帝力排眾議,把實力最強的燕王、次強寧王放在一邊,向著實力並不雄厚、威脅並不十分嚴重的周王朱橚、齊王、湘王、代王、岷王下手,以雷厲風行的速度將其廢黜,湘王因為懼怕還焚燬宮殿自殺而亡了。建文帝剛上位不久,就這樣對自己的叔叔,嚴重違反親親尊尊的道德倫理,把自己置於政治輿論的風口浪尖。由於錯誤的削藩順序,朱棣一方面感受到了來自侄子的威脅,另一方面也有時間進行籌備,應對建文帝的削藩。

第二、朱棣野心勃勃

朱元璋定下了嫡長子繼承製度,若是朱棣的幾個哥哥還在,他斷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動政變,因為即使成功了,他也不具備繼位的合法性,也會飽受輿論的質疑。老爸生前最倚重的幾個哥哥已經不在了,他就是長子,繼承皇位也就有了可能;也只有自己,軍事實力和作戰經驗都是最強的。其他藩王,被削的被削,沒被削的年紀還小,根本不具備爭奪皇位的能力。靖江王就更不用說了,只算是個遠親,還遠在偏遠的廣西。

洪武時期,朱元璋大規模的“拔刺”活動,建文能夠任命指揮的得力將領所剩無幾。而朱棣就不同,他是大將軍徐達的女婿,號召力強,手下又有張玉、朱能等得力干將,還有姚廣孝出謀劃策。朱允炆從小生活在深宮,毫無政治經驗,而朱棣一直在軍事一線打拼,已經成長為一個老謀深算的老狐狸。兩者一對比,朱棣的自信也就有了。朱棣緊緊抓住“長幼有序”的封建倫理不放,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表面清君側實則篡位,朱棣的理論是有嚴重的漏洞的,就是“清君側”需要有皇帝的密令,但是建文帝作為政治上的弱雞,卻無法給予理論和實際的打擊。

總而言之,朱棣敢於舉起反抗的大旗,雖有建文削藩的壓迫,但更多的是藉助“清君側”的藉口成全自己的野心。只有他,有實力、有能力、有魄力能實現從“皇叔”向“皇帝”的逆襲。


我是喜歡歷史的小高,歡迎關注@小高讀史,一起發現更多有趣的歷史!


小高讀史


當時應該只有三個王爺(朱元璋留的,讓叔叔們來守邊境。一個是燕王朱棣,一個是寧王,另一個誰忘了)鎮守北方邊境有軍隊,其他王爺只有自己的衛隊造反也沒用很快會被鎮壓。朱棣當時靠北方邊境,南下有大後方,而且他還挾持寧王了一起造反,還僱傭了朵顏三衛的騎兵幫他,實力很強的~有實力當然不能坐以待斃了~


左都督陸炳


朱允炆登基後,竟這樣對待藩王,逼得朱棣起兵造反!

朱棣選擇造反是因為走投無路!並不是他本意要反!在當時,皇帝一句話,手下的大臣們就會趕緊編小鞋來穿!

比如,朱棣殺方孝孺,有錦衣衛請示該殺幾刀,這擺明就是錦衣衛討好朱棣的,向朱棣表忠心!結果朱棣隨口喊了句“這個挨千刀的著實可惡”,這挨千刀便成了聖旨!

錦衣衛就把方孝孺用一千口漁網吊起來,真的凌遲了千刀才死!這是當時第一個被凌遲千刀的人!

反之,這些人在朱允炆身邊,整天拍馬屁,這朱棣的日子肯定不好過!而且,朱允炆即位後,大肆削藩,削蕃削的是從其他王開始,這些可惡的錦衣衛怎麼折磨其他幾個郡王的全部都落在朱棣眼裡!

比如,周王,竟然自己殺了全家之後自焚,以躲避錦衣衛的迫害!這是朱棣謀反的主因!也是朱允炆缺乏執政能力的表現!

其次,這個功臣留著未必就支持朱允炆!朱棣是徐達的女婿,從十多歲開始便隨著徐達戍守邊疆,這些開國功臣很多都跟他是故交!

甚至,朱元璋殺這些開國功臣的目的就是制約朱棣,讓他不要反!假如,不殺這些人的話,很可能他們都會投靠燕王朱棣!因為朱棣確實比較適合當皇帝!朱允炆太反覆無常了!這是幾十萬部隊投降朱棣的主因!


福子說歷史


朱元璋分封諸王,真正帶過野戰軍的只有分封在陝西的次子秦王朱樉、封在山西的三子晉王朱棡、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以及封在關外遼東地區的十七子寧王朱權等了了幾人,他們有朱元璋親自給的為國戍邊的任務。其餘的兒子被允許有王府護衛,但實際上會打仗的並不多。

在這當中,又只有燕王朱棣因為軍功最顯著,被朱元璋授予了"統兵大將、地方軍隊乃至地方官員皆受其節制"的權力,讓朱棣在北平週期的軍隊和地方政府中有了相當的影響力,從軍事上來說,朱棣有了造反的基礎。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當時長於朱棣的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都已經去世,朱棣事實上成為了朱元璋還健在諸子中的長子,在諸王中威望最高,換句話說,他當時已經成為了朱元璋的嫡長子,如果朱元璋不立孫子為繼承人的話,最有資格的就是朱棣。

朱允炆時代,諸王中在軍事上唯一能和朱棣抗衡的是在關外封藩的寧王朱權,但他在諸王中才排第十七,就算是造反,也輪不到他,他也無法讓還活著的哥哥們心服,唯一能鎮住諸王的還是隻有燕王朱棣。

在明朝內部的其他藩王有那麼幾千護衛,但不足以支撐他們造反,在朝廷大軍的包圍中,他們也不可能打贏,所以朱允炆削藩時,這部分親王基本上都是束手就擒,毫無抵抗能力。

實際上,以朱棣的實力也是不可能打贏朝廷的,但一個是他有作戰經驗,另一個就是朱允炆那邊昏招迭出,給了他打贏的機會。

朱棣造反,其他藩王可以看熱鬧,但如果其他藩王造反,年長的藩王們就會出來幫助朝廷阻止,一起去打叛亂的親王,除了朱允炆不得藩王人心外,也就是朱棣有這個威望。

所以,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當時能出來造反且有機會成功的,也只有燕王朱棣一人,年長有資格,能打有實力,除他之外,換誰來都不可能打贏建文帝,且還能順利登基。


孤寡老人講歷史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遏制藩王勢力,所以發動了削藩大計,而藩王之中並非只有朱棣一人造反,當時藩王基本上分為三派,一派為造反派,和朱棣站在同一陣營,以朱棣為首造反,戰後如果朱棣成功就分功受賞。二派為冷眼旁觀派,這些人並不貿然的加入到任何一方當中,他們既不幫中央朱允炆,又不造反。一切以大局為主,看到勝率再下注。三派為保皇黨。這些藩王願意聽從中央調派和造反藩王作戰。對於朝廷命令言聽計從。

朱允炆實際上也被朱元璋給坑害不淺。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為了加強對國家的掌控力度,實現以宗室拱衛中央的目的。所以朱元璋大肆分封藩王,把自己的兒子遍封天下,原本按照朱元璋的設想,太子朱標有足夠的能力和威望鎮壓藩王,讓藩王成為朝廷臂助。但問題是人有旦夕禍福,朱標的突然去世就導致朱允炆尷尬了。朱允炆繼位後發現,爺爺朱元璋可把自己給坑了,自己的叔叔輩兒遍天下都是,自己的統治權時刻都受到叔叔們的威脅。所以為了去除威脅,朱允炆準備削藩,政策是好政策,但朱允炆沒用對人。聽了幾個窮酸腐儒之言就貿然削藩,結果就導致了藩王起兵作亂。

首先說造反派,朱棣一個戰壕造反的兄弟還是有不少的。周王朱橚、齊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原本朱允炆聽從齊泰的建議,想要削藩就必須先幹掉藩王之中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但齊泰的建議被其他臣子給否定了。他們認為削藩應該由易到難。所以朱允炆決定先剪除朱棣的羽翼,周王朱橚最先倒黴了。之後接著遭殃的是齊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湘王朱柏被抓住後自盡身亡。其他人則建文帝充軍流放。朱棣造反後,他們幾人又被朱允炆給抓回去當人質了。直到朱棣勝利後才把他們放出來。

冷眼旁觀派就是寧王了。朱棣造反後,寧王選擇了坐山觀虎鬥,他不願意介入到大亂之中。甚至寧王還有了鷸蚌相爭漁人獲利到意思。朱允炆多次催促寧王出兵攻打朱棣,但寧王既不拒絕,又不執行,就是一個勁的拖。反正朱允炆說啥寧王就聽著,但就是不動、反正天高皇帝遠,朱允炆也奈何不了他。但朱棣可不會允許寧王坐山觀虎鬥。所以朱棣一直強逼寧王加入他的陣營。最終寧王無路可退只能加入朱棣造反陣營。

至於保皇黨就屬遼王朱植和谷王朱橞。朱植和朱橞屬於純粹的中央系。朱植的封地和朱棣封地離的太近了,朱允炆擔心他們走到一起,所以朱允炆命令朱植南下南京,然後給朱植又換了一塊封地,所以朱植無奈只能被綁到中央一起。谷王朱橞是個務實者,朱棣造反後,朱允炆中央實力明顯強於朱棣,所以谷王朱橞出兵南京勤王攻打朱棣。後來眼看朱允炆一天不如一天,勢力越來越弱,而朱棣越來越強,所以谷王朱橞又暗中投靠了朱棣,出賣了朱允炆。除這幾派之外,其他人藩王純屬打醬油了,該吃吃該喝喝,樂的個逍遙自在。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當時的情況對於朱棣來說,已經是被逼的走投無路了。不反難逃一死,反了反倒還有一線生機。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仿效漢高祖劉邦分封子孫為王。這一招看似穩妥,實則為大明埋下了禍根。造成的後果是,各地的藩王不僅擁兵自重,而且每年還消耗國家大量的財政收入。


建文帝朱允玟繼位後,在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人的建議下,力主削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周王朱橚,齊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在朱允玟的高壓手段下,相繼被廢為庶人。更慘的是朱柏,被嚇的“無以自明,自焚而死。”

朱允玟將最為強勢的燕王朱棣留到了最後。正是這一錯誤決定,給了朱棣可乘之機。一方面,朱棣在建文帝的監視下,裝瘋賣傻,藉以麻痺朱允玟等人。另一面,朱棣與黑衣僧人姚廣孝積極謀劃大業,暗中招兵買馬,打造兵器,圖謀起事。


洪武年間,姚廣孝便結識燕王朱棣。他是朱棣的主要謀士,是幫助朱棣建功立業的關健人物。

面對朱允玟咄咄逼人的態勢,在姚廣孝的支持下,朱棣早有了圖謀天下的決心。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朱棣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正式起兵。戰爭打了三年多,最終朱棣藉助寧王朱權的兵馬,靖難成功,實現了其問鼎天下的大志。

有人問朱棣為什麼造反?顯然,金鱗豈是池中物,朱棣是有那個野心的。他鎮守北京多年,久經沙場,兵精將廣,他又豈能甘心對懦弱的侄兒朱允玟俯首稱臣。其次,建文帝登基就開始削藩,條件完全沒有成熟,急則生變。建文帝為他的倉促付出了代價。最後,朱允玟對朱棣的老謀深算,也沒有清醒的認識,他在擁有絕對實力之時,沒有削除燕王,這才導致靖難之役在建文元年就爆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