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两宫垂帘听政,如果慈安不满慈禧所做所为,能不能推翻她?

715457390177张建军


当然能。

慈安太后是正牌皇后,在亲贵和勋戚心目中,她是大清国母,小皇帝载淳的嫡母,身份和地位远高于慈禧。更重要的是,她在大臣们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就连对慈禧特别不屑的肃顺等人,在她面前也不敢造次。

清朝的皇后与前面的朝代不同,特别重皇后仪制,实际上是把皇后放在与皇帝等同的地位上,是所谓“帝后敌体”。历朝的皇帝,不管有多少个嫔妃,没有一个皇帝不与皇后敦睦的。

咸丰皇帝就是这样,他共有17个后妃,其中最得宠的有好几个,但最敬爱的只有慈安。慈安长得不太漂亮,但她家世好,父亲是内务府出身的广西右江道穆杨阿,她从小与家人跟随父亲的宦辙在广西长大,由于家境富裕,她的性格和教养特别好。

所以在咸丰二年清宫选秀时,还在初选阶段就内定作为皇后的人选之一。咸丰皇帝在潜邸时已经有了一位嫡福晋萨克达氏,只不过不幸病逝了,因此再一次选后是续弦,必须从嫔妃中遴选,不能像没有娶过妻的皇帝那样直接确定皇后,所以慈安进宫以后的七个月才从嫔妃晋为皇后。略显遗憾的是,她的肚子不争气,没有给皇帝生出一儿半女。

咸丰皇帝与慈安相处非常融洽,皇帝差不多是把慈安当成知己,对她总是知无不言,言听计从。而慈安对待皇帝则是一片冰心,全力维护。终咸丰一朝,她都是咸丰皇帝在后宫最得力的帮手。

所以,咸丰皇帝临终之前,最放不下的就是她。在皇帝养病的烟波致爽殿里,皇帝常常拉着她的手,絮絮地嘱咐着,在兹念兹,就是他死后如何保她的平安,如何防止慈禧将来欺负她。

咸丰皇帝临死前,将自己平时衿用的两方闲章作为信物,分别留给慈安和小皇帝载淳。给慈安的是“御赏”,给小皇帝的是“同道堂”。这两方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御赏表示皇帝御览,是代表皇帝本人的意思。同道堂表示在一旁协助,是勉励两个人要同心同德。咸丰皇帝知道赏给小皇帝实际上就是赏给慈禧。

慈禧是贵妃出身,她的身份和地位低于慈安太后。

慈禧的父亲是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虽然与穆杨阿同为道员,但一个三品一个四品,穆杨阿所在的右江道是有名的肥缺,惠征的道缺虽是兵备道,但安徽当时是围堵太平军的前线,所以处境大不一样。慈禧娘家可以说很窘迫,惠征赴任不仅不能带家眷,连路上的盘缠都成问题。

辛酉政变以后,慈禧能够与慈安并尊,是因为她是小皇帝载淳的生母,母以子贵。但在法理上,她还是要以慈安太后的马首是瞻。

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慈禧与皇帝的关系并不太好。

他们当然有一个蜜月期。咸丰六年,慈禧为皇帝生下皇长子载淳,令咸丰皇帝欣喜若狂,认为慈禧为江山社稷立了大功,要好好报答她。但慈禧是个控制欲很強的人,而且很有主见,她在帮助咸丰皇帝处理政务时常常不自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试图让咸丰皇帝接受,令咸丰皇帝对她很反感,一直担心她会越俎代庖,干预政务。

所以,咸丰皇帝临终之前,对此做了特别安排。他亲笔写了一个手谕,谕令王公、贝勒、重臣,说如果他死后有一天慈禧对皇后不敬,或者有大逆不道的出格行为,慈安可以召开王大臣会议,出示此谕旨,立即处死慈禧。这一份谕旨咸丰皇帝亲手交给了慈安,在他的心目中,这是他留给慈安太后日后的杀手锏。

所以,在慈安太后与慈禧的关系中,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手段上,慈安都居于主动。

问题是,自始至终,慈安太后不认为有必要拿掉慈禧,自己取代她。

公平地说,辛酉政变以后,慈禧太后对慈安太后一直很尊敬,两个人合作基本愉快,没有什么大的龃龉。

这种合作愉快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慈安太后对政务一点兴趣都没有。

在她看来,她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只是单纯地履行太后义务。她是大清国母,小皇帝的嫡母,奕訢和众多小叔子的嫂子,爱新觉罗的大家长,不得不替爱新觉罗家族当家。

慈安太后与慈禧也闹过矛盾,主要是涉及到小皇帝载淳。

小皇帝载淳儿时,特别痛恨慈禧身边的太监安德海,因此杀安德海成了小皇帝的夙愿。而且,安德海横行不法,已经坐大,成了小皇帝日后亲政的一大障碍,必须除掉。

所以,载淳在慈安太后帮助指导下如愿杀了安德海,并且没有因此而恶化与生母慈禧太后的关系。但此事让慈禧心生警惕,她隐然感觉到慈安太后的敌意,而且在这个问题上,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訢,以及满朝文武的立场惊人一致。

第二件事就是小皇帝载淳大婚立后。

为载淳选秀时,慈禧嘱意于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那一年赫舍里氏十四岁,长相娇憨可人,眉眼中似与慈禧年轻时很像。

而慈安太后相中了道光朝权臣赛尚阿的孙女阿鲁特氏。阿鲁特氏比皇帝大一岁,她的父亲是蒙古唯一的状元崇绮,长相、学问、家世和教养都是一等一的,是京城旗下人家里人人渴求的良配。

慈安太后是做过皇后的人,她深知一个皇后需要什么样的禀赋和教养,因此她把自己的意见坦诚告诉了小皇帝载淳,而小皇帝载淳非常听她的话,完全接受。

所以选秀最后一轮,小皇帝载淳毫不犹豫地将象征皇后身份的玉如意递给了阿鲁特氏,让慈禧太后大为光火。

客观地说,这些矛盾和分歧,并没有实质性地影响慈禧和慈安太后的合作关系。慈安对政务不感兴趣,她的兴趣在孩子身上,在清宫里那些琐屑的家长里短上,而这些恰恰又是慈禧不感兴趣的地方。她们两人互有短长,正好互补。

但慈安太后毕竟还是过于单纯善良。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慈安太后突然暴毙身亡,死因不明。

在此之前,慈安太后身体一直很好,从来没有什么大病,也没有传御医请脉。反而是慈禧太后,从光绪六年大病一场后,一直缠绵病榻,不见大好。所以当宫中传出太后薨逝的讯息时,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慈禧太后出事了。

陆续有些细节传出宫来,令近臣和王公瞠目。

据说慈安死的那天下午,慈禧曾经送过糕点。慈安太后喜欢甜食,尤爱刚出锅的蒸点。那天慈禧太后的小厨房精心制作了一款松糕,刚出锅就送去给慈安品尝,慈安太后非常喜欢,吃了一大块。

慈安太后天黑不久就不行了,传了太医过来,开的药还来不及煎,人就没了。

据说慈安太后被慈禧太后的勤政大大感动了。光绪六年以来,慈禧太后患上了经血不调的病症,最严重的时候不能起床,只能由慈安太后一个人单独召见军机。

偏偏她是个没主意的人,平时她一切都听慈禧的,这个时候让她独当一面,她大感吃力。于是心中对慈禧的佩服油然而生,觉得她太不容易了。

有一天竟然异想天开,把慈禧找来,摒弃左右,姐妹俩在深宫里敞开心扉。

她拿出当年咸丰皇帝写给她的手谕给她看了,然后推心置腹地将心中所想告诉她,妹妹,这些年真正辛苦你了,咱们姐俩把大行皇帝留下的基业治理成如今的样子,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她本来对慈禧是多有不满的。比如用狠辣手段对付小叔子奕訢,虐待儿媳妇阿鲁特氏等。不过亲儿子死后这两年她似有所悟,又那么勤劳国是,她觉得当初大行皇帝的想法过虑了,也很可笑。于是她把那张要命的谕旨放在烛火上烧了。

慈禧却万分扭捏,像是偷了东西被人当场捉住一般尴尬。敢情过去那么长时间里,人家都是不和自己一般见识,自己不拿自己当外人,还以为人家是怕了。

这是一个天大的把柄,现在慈安太后翻出来了,就等于在她手里攥着,今后一辈子都别想在她面前抬起头来了。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必须做出决断。

于是,慈安太后与世长辞,英年早逝。清宫迎来慈禧太后乾刚独断的时代。


国史馆


咸丰皇帝在世的时候,慈安是没有权力推翻慈禧的。

因为皇帝是统揽大权的,慈禧是咸丰的女人,只有咸丰有休妻的权力。慈禧真有过错,也轮不到她管,自有皇上来处置。

而且咸丰在世的时候,慈禧也并没有干政,所以说这个问题说的是咸丰之后,跟咸丰无关。

咸丰之后,法理上来说,慈安是没有权限去拿掉慈禧的。


但皇宫里的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比拳头、比实力的,法理只是个摆设;谁要是讲法理,谁就是太傻太天真了。

秦始皇死后,按法理长子扶苏该接班的,结果呢,胡亥登基了。

李渊要是卸任,按法理,长子李元吉接班的,结果李世民上位了。

如果一切都按照法理,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场政变了。

所以说不要谈法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因此,剩下的问题就只剩一个,慈安要是不满慈禧搞的一套,可不可以搞政变?或者说有没有能力和实力发动一场成功的政变。

先看慈安太后的能力。

慈安表面上看,是个贤淑的皇后。史书上记载:“慈安素性贞娴”,可见慈安是个母仪天下、品貌双全的女人。但慈安并不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

相反,她的政治智慧、她的心机、她的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魄力非常优秀,并不在慈禧之下。只不过她的政治手腕更老到,更深藏不露、绵里藏针罢了。从以下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出,慈安的政治才干并不在慈禧之下。

一、让咸丰振作。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躲到热河避难,丢失首都,一国之君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他把一肚子无名火发向太监宫女,无缘无故迁怒于大家。慈安一边用自己的柔情抚慰咸丰受伤的心灵,一边在背后对身边的奴才好言好语解释。


后来咸丰自暴自弃,亲笔书写了“且乐道人”四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挂在寝室里。周围的人看了心里难过,但谁也不敢做声。这时候唯独慈安站了出来,叫人摘下牌匾,并对皇上进行语重心长的开导,让咸丰振作起来。

二、协助权力平稳过渡。

因为慈安的精明过人,能高瞻远瞩,掌控全局。才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信任,在国家大事上放心托付。清朝御史胡思敬所著的《国闻备乘》记载,咸丰身体状况不好,慈安问道:如果有什么意外,满朝大臣谁能依靠,帝引后手,书‘文祥’二字示之。后又言:‘大阿哥幼冲,当典学,安可无付托者?’帝闭目沉吟良久,徐惊寐曰:‘得之矣。’急用倭仁。

当时,倭仁被放新疆,为叶尔羌帮办大臣。咸丰驾崩后,急召回京,开始教太子读书。文祥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肩负秘密使命。

辛酉之变的时候,大家只看到了恭亲王奕䜣,却忽略了文祥在政变中的作用。可以说,文祥也是政变的功臣。两宫皇太后、奕䜣、文祥,三者缺一,政变都不会成功。政变时,文祥在京城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政变发生后,文祥带头联络大臣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对局势安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慈安的韬略在慈禧之上,完全可以把慈禧晾在一边。但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慈禧并没有让慈安不满的地方;也就是说,慈安没有推翻慈禧的初衷。

一、慈禧对慈安很尊重,并没有夺权的迹象。

政变成功后,慈安有凝聚力和亲和力,负责大政方针制定,慈禧有执行力,决断力,大小事都想管,两人在权限上并不冲突。“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

因此,在两宫共同垂帘时期,慈禧对慈安还是尊重的,做出的决策大多是集体智慧,政策方针还是比较英明的。

二、慈安在世,慈禧并没有太离谱。

辛酉之变发生后,大政方针的决策都是慈禧、慈安两人商量着办的。下面负责执行的是谁呢?

除了我们知道的恭亲王奕䜣,还有上面提到的文祥。而在这段时间,大清有点像集体领导。文祥又引用李棠阶而结欢恭亲王奕,故同治初年之政罔有缺失。有人说,倭仁、奕䜣、文祥是同治初年在慈安和慈禧驾驭下,大清安内的三驾马车,而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是大清攘外的三驾马车。(这个“外”是朝堂外。)

当时大家都很团结,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总的来说,如果两宫皇太后闹翻,慈安是占优势的。因为文祥是慈安一手提拔的,奕䜣真要选边站,也会偏向慈安。因为慈禧太咄咄逼人了,从奕䜣跟慈安联手干掉安德海这件事上,足可以看出奕䜣对慈禧的不满。

“慈安崩后数年始更变大臣,又二年始兴园工。”慈禧开始的时候还是收敛的,胆大妄为是从慈安去世之后才开始的。

所以说,慈安和慈禧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而且两个人合作愉快;慈安并不是没有那个实力,而是没有推翻她的想法。


小约翰


在同治时期,慈安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要压过慈禧一头的。因为咸丰驾崩时,慈禧当时只是懿贵妃,而慈安是大清的皇后。

虽然同治皇帝是慈禧亲生的,但是慈安作为正宫,是同治法理上的母亲。所以即便母以子贵,按照清宫的规矩,慈禧并不能因为是同治的生母而凌驾于慈安。

这就像袁克文明明是金氏所生,但是他所有的一切都要由沈氏说了算,这就是规矩。

而且往往养母因为没有孩子反而会爱亲生的更溺爱孩子,因此同治皇帝和慈安的关系梗近,和慈禧的关系反而很差。

就咸丰身后权力格局而言,“垂帘听政”的主体应该是慈安,因为咸丰将两枚代表最终决定权的印玺,分别给的是慈安和同治。慈安的是御赏印,同治的是同道堂印。

之所以两宫并存,最主要也是因为慈安为了对付辅政八大臣,加强自己的势力,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而最不稳定因素就是同治皇帝,所以为了确保同治不受他人控制,她必须拉上慈禧一起“垂帘听政”。

但是要说慈安想随意推翻慈禧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不管慈安愿不愿意,慈禧此前时什么身份,作为同治的生母,慈禧都是圣母皇太后。所以关键的焦点是对外的情况下,两宫要精诚合作,内部又要展开对同治的争夺。

因为无论是慈禧还是慈安她们的权力都已经越界了,已经破坏了清朝的祖制。她们此刻权力的依据从根本上来说,其实都是来源于同治。所以同治大婚后,按道理两宫必须都交出权力给同治皇帝。

在同治大婚前,安德海的死,实际上是恭亲王奕訢在得到慈安和同治的默许下,给丁宝桢发的密函。而在安德海问题上之所以慈禧出现这么大的失误,实际上也在于慈禧故意对越界的试探。

而安德海的死,最终虽然打压了慈禧的蠢蠢欲动,但同时也宣告了慈禧解决慈安之后,恭亲王奕訢必然是弃子。

然而在关键时刻,同治却驾崩了。但是对于同治的死,慈安显然是没有任何预判的,她也没有任何外援可以解决这尴尬境遇。

但是慈禧此刻的优势反而相对突出了。因为她的亲妹妹嫁给了咸丰的亲弟弟,而光绪则是接班的最合适人选。

但是光绪不是接同治的班,不是兄终弟及的关系,而是和当初明朝嘉靖的情况类似,按照法理,他必须过继给咸丰,再来继承这个位置。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对慈安有利,但是这也只不过是慈安的无力挣扎而已。

因为同治的死被慈禧变成了打击慈安的最强武器。慈母多败儿,此前慈安一直扮演的慈母角色,因此同治的死则似乎成了慈安的责任,虽然没任何人敢这么讲,但是逻辑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慈禧将三岁的光绪接进宫内以后,便将光绪牢牢地抓在了手里。依然聘请了翁同龢做光绪的老师,要她严格的方式来培养一个“万世之君”。而此刻慈安则被彻底排除出了和光绪之间的关系。

失去对光绪的控制权,慈安的权力就逐步失去了依据,随着外援恭亲王奕訢被强烈打压,乃至失势。

最终光绪7年3月初10(1881年4月8日),慈安皇太后暴崩于钟粹宫,死因成谜。

慈安死了,直接影响大清国运的是,没人再能约束慈禧了。而朝政由醇亲王奕譞这个只知道捞钱的主代替了颇具洋务才干的恭亲王奕訢,加速了清朝的腐败堕落。


炒米视角


从中国古代宗法层面而言,慈安太后是咸丰帝的继妻、慈禧太后只是小妾!即便在同治元年成为皇太后之后,慈禧的身份勉强也只能算作类似“平妻”一样的存在。而且,这种类似“平妻”的地位与真正的“平妻”还有所不同,因为它并不“平”。直到光绪七年慈安去世,慈禧的宗法地位一直是处于慈安之下的!这也是为什么慈禧年长慈安两岁,却一直称呼慈安为姐姐的原因所在。

休妻、出妾——丈夫的专属权力

在中国古代,丈夫纳妾必须征得妻的同意,否则就是“非法纳妾”,但这仅仅是理论层面的。在那个男权社会里,女性经济上严重依附男子,在地位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丈夫要纳妾,恐怕妻就算反对也不见得能起什么作用。帝王之家就更加是如此了,皇帝一言九鼎、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他纳妾,皇后就算有意见恐怕也不敢公开表露,不是吗?

但是,请诸君注意,前面说到的是纳妾必须征得妻的同意,但休妻、出妾是丈夫的专属权力,无须征得妻的同意!只要符合中国古代的所谓“七出”或者其他一些条件,丈夫就有权提出休妻、出妾。这是男权社会下的产物,女性只能被动接受,别无选择。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明白了,慈安太后的宗法地位虽然在慈禧太后之上,但是出妾的权力是咸丰帝的专属!咸丰帝生前没有废黜慈禧太后的懿贵妃身份,慈安太后是没有权力废掉慈禧的。尤其是在同治元年慈禧成为皇太后之后,理论上她与慈安的身份都是妻,慈安更加没有废掉慈禧的权力了……

两宫皇太后的蜜月期——祺祥政变

咸丰帝去世之后,辅政八大臣率先发难,企图架空孤儿寡妇,让两宫皇太后成为他们的“橡皮图章”。慈安太后虽然性格温和,但也不是一个没有权力欲望的人,面对八大臣的咄咄逼人,慈安很快便与慈禧结成了同盟,两宫皇太后的关系正式进入蜜月期!

不久之后,慈安、慈禧利用责罚宦官安德海为由,将安德海由避暑山庄遣返北京,充当二人与恭亲王奕訢之间的掮客。随后,恭奕訢又拉上了手握蒙古铁骑的僧格林沁,趁着八大臣护送咸丰帝梓宫返京的机会发动了著名的祺祥政变!八大臣被杀的被杀、自尽的自尽、流放的流放、罢官的罢官……

此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恭亲王奕訢出任议政王并入主军机处。在祺祥政变期间,慈安与慈禧是“最佳拍档”,她们有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因此,慈安无论如何也是不会搞掉慈禧、自毁长城的。

三驾马车格局——争斗与合作并存

祺祥政变之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恭亲王奕訢出任议政王并入主军机处,新的权力格局形成,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三驾马车格局。出于三方之间的权力平衡需要,彼时的慈安必须留下慈禧,一旦与奕訢联手搞掉慈禧,自己势必独木难支。慈禧亦然,彼时刚刚经历过祺祥政变,奕訢权力鼎盛,离开慈安的支持,慈禧也未见得一定可以斗得过奕訢。反观奕訢,他同样担心慈禧会借机做大,需要慈安来牵制慈禧。

于是,三驾马车之间争斗与合作并存的局面出现了。三人之间有矛盾、有龃龉,但表面上又都保持着友善的、合作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三方中的任何一方对另外两方都是有着现实意义的,慈安不可能、也绝对不会去搞掉慈禧!然而,在这种友善的面具下,其实早已暗潮汹涌……

慈禧率先发难,慈安、奕訢合流

三驾马车格局虽然暂时维持了权力平衡,但也给了慈禧发展壮大的机会。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慈禧的实力早已今非昔比,最终慈禧首先跳了出来,利用御史言官的弹劾(慈禧授意安德海私下串联御史言官弹劾奕訢)发难,削去了奕訢的议政王头衔。这是慈禧与奕訢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彼时的奕訢权势熏天,慈禧还无力撼动其地位,这次交锋更多地还是一种试探,既试探了群臣的站队、也试探了奕訢的底线。因为奕訢的权势同样影响到了慈安,慈安在这次交锋中采取了相对中立的态度,这或许也是慈禧能够获胜的原因之一吧。

在成功削去奕訢的议政王头衔之后,慈禧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随之而来对奕訢的打击、排挤也接踵而来。伴随着慈禧的崛起,慈安似乎也感觉到了危机,在权衡利弊之后,慈安私下里与奕訢达成了默契!奕訢掌管着军机处、虽然失去了决策权,手里依然还拥有执行权。而慈安拥有凌驾于慈禧之上的宗法地位,二人的迅速合流给慈禧的进一步弄权设置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彼时的慈禧虽然权力日盛,却始终无法走得更远。

著名的“安德海事件”背后实际上就是这一权力格局下政治斗争的结果。表面上看是山东巡抚丁宝桢杀掉了安德海,可背后却是慈安、奕訢与慈禧权力的较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慈禧也不得不妥协,最终只能是牺牲安德海了事。换言之,彼时的慈安联手奕訢也只能和慈禧打个平手,已经没有能力废掉慈禧了……所以说,并不是慈安不想推翻慈禧,而是实力不容许,在彼时的实力对比之下,慈安能做的也只有联手奕訢制衡慈禧,仅此而已。

慈安太后驾崩、慈禧太后只手遮天

虽然慈安与奕訢的势力在不断萎缩、慈禧的势力在不断增长,但总体上双方依然维持着一个微妙的权力平衡。慈安和奕訢搞不掉慈禧,慈禧也同样拿不下他们任意一方。

光绪七年,慈安太后驾崩,长期维持微妙平衡的权力天平也在迅速发生倾斜。不久之后,慈禧将光绪帝的亲生父亲、自己的妹夫兼小叔子醇亲王奕譞推向了前台!他是皇帝的亲生父亲,用他取代奕訢名正言顺,加之慈禧的全力支持,无人敢于提出质疑。光绪十年,慈禧利用“甲申易枢”用奕譞换下了奕訢,对军机处进行了权力重新洗牌,彻底将奕訢踢出了局。奕譞性格懦弱,是出了名的明哲保身,完全起不到牵制慈禧的作用!可奕譞是光绪帝的亲生父亲,奕訢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认了,没有任何还击的理由。就这样,慈禧完全掌握了清王朝的最高权力,开启了“无冕皇帝”的生涯……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慈安与慈禧之间并不是针尖对麦芒的敌对关系,她们之间有矛盾、也有合作,尤其是最初几年,合作更是多于矛盾,慈安没有任何理由搞掉慈禧。等慈禧慢慢做大,慈安联手恭亲王奕訢想要搞掉慈禧时,他已经没有那个能力了,只能联手奕訢与慈禧形成微妙的权力平衡。所以说,提问者所说的这种情况根本无法成立!

光绪七年慈安去世之后,一切也到此结束。失去了慈安的支持,势力日益萎缩的奕訢也只能接受被踢出局的事实。不过,平心而论慈禧对奕訢还是不错的,并没有“痛打落水狗”、赶尽杀绝。在奕訢被踢出军机处之后,慈禧依然保留了他恭亲王的爵位,后来还给予了世袭罔替的许可,让恭亲王成为了清王朝第二顶恩封铁帽子。

对于已故的慈安,慈禧更加不敢怠慢。毕竟地位摆在那里,慈安是咸丰帝的继后、清王朝的皇太后之一。慈禧心中就算再不愿意,也不敢在慈安普祥峪定东陵的形制上做文章!最终也只能是在自己菩陀峪定东陵的细节上下功夫,以期盖过慈安一头。但是,在台面上,慈禧依然不敢僭越,她的宗法地位永远排在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与慈安(孝贞显皇后)之后……


农民工歪说历史


咸丰皇帝驾崩之后,同治皇帝以5岁冲龄即位,慈禧联合奕訢发动“辛酉政变”,遂有东西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之事。

倘若当时慈安不满于慈禧的所作所为的话,她是否能够推翻慈禧呢?

从权力的角度去看,慈安可以这么做。

从能力的角度去看,慈安则不能这么做,或者说她做不到。

慈禧虽然和慈安同时享有皇太后的尊号,可是别忘了,慈安才是咸丰皇帝的正牌皇后,慈禧是在同治皇帝即位之后才索要的皇太后尊号。

所以,慈禧在身份地位上实际上是矮慈安一截的,这也就意味着她的权力比起慈安来会有所不如。

慈禧的权力不如慈安,这一点从咸丰临死前留下的后手中也能看得出来,因为同治皇帝太小,所以他将皇帝的最终决策权一分为二,也就是由慈安掌管“御赏”印章,由同治皇帝掌管“同道堂”印章,旨意、上谕必须得同时加盖御赏、同道堂二印方能生效。

不过,也正因为同治皇帝年幼,所以同道堂印章实际上由慈禧代为掌管。

是的,慈禧只是代管而已。

倘若慈安真想出手对付慈禧的话,她一来可以依靠自己正牌皇太后的威信,二来也可以同时借慈禧只是代管同道堂印章之事发挥,从而联合朝臣一起剥夺慈禧代管同道堂印章的权力。

毕竟当时的慈禧还没什么威信可言,慈安只要能够趁着慈禧还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势力之前出手的话,慈禧几乎没有招架之力。

慈安在权力地位上虽然压过慈禧一头,可是在能力上,她却不如慈禧,所以如果从能力的角度去看的话,慈安实际上没有推翻慈禧的能力。

不是说慈安一点政治能力也没有,一点政治手腕也没有,或许她的政治能力也还过得去,但比起慈禧来确实逊色不少。

从慈禧主导“辛酉政变”这件事来看,或多或少也能看得出来,慈安这个人缺少一定的政治主见,或者说没有慈禧那种争强好胜、争权夺利的心,否则的话不会在顾命八大臣欺负到头上来的时候,还要慈禧去劝她应该怎么做。

但凡慈安能够有那么一点主见、野心和魄力的话,那么主导辛酉政变的就会是她,而不会是慈禧了。

虽然说慈安活着的时候,慈禧一直有所忌惮,做什么都不敢太出格,生怕惹恼了慈安,可是慈禧的权力却一直在不断地加强。

为什么上有慈安压着,下有恭亲王奕訢挤着,慈禧却还能一步一步地从慈安、奕訢手中争夺权力?说到底还是慈禧能力、手腕高过慈安和奕訢一筹。

所以说,如果是从能力的角度出发的话,慈安显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和慈禧较劲,也就谈不上推不推翻了。

虽然说慈安的能力不如慈禧,但因为身份地位的关系,慈禧一直对她保持着高度警惕和忌惮,慈禧真正无所顾忌是慈安死了之后的事。

拿慈安陵和慈禧陵来说,慈禧陵一开始是和慈安陵同等规制,也没那么富丽堂皇,花的钱也差不多。

慈安活着的时候,慈禧哪敢往地宫里使劲地放金银珠宝等各种各样的宝物?扩建陵寝之事,更是不敢想。

可是慈安死了之后,慈禧才打着年久失修的旗号扩建陵寝,前后花了13年的时间,所花费的财力恐怕不下于10亿。

慈安的死也是扑朔迷离,1881年突然暴毙于钟粹宫,是不是慈禧在背后下的黑手也未可知呢!

论能力,慈安不如慈禧。

论狠辣,慈安仍然不如慈禧。

所以,主宰了清王朝近半个世纪的人才会是慈禧,而不是慈安。


宁糊涂


趣谈答案:早期的时候慈安能够推翻慈禧,但是等慈禧掌握大权的时候就推不动了。

咸丰的昏招

我们以前讲一个人物,这个人物非常的不关键,他在清朝的历史上没有要比有好得多,但是没有办法,他终究是出来了。

咸丰皇帝这个人一开始非常的有抱负,非常的有理想,他最希望做的事情就是把整个清朝推向正轨,可是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啥也没做成,因为整个满清已经腐朽得不像样子了。

所以后期咸丰皇帝也就破罐子破摔,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就这样折腾一圈,咸丰皇帝比其他帝王死了都要早,在咸丰死之前他给自己的孩子选出来了8位顾命大臣,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这8位顾命大臣的手中。

但是临死之前的咸丰皇帝又做了一件事情,因为他害怕这八位顾命大臣,自己的孩子根本控制不住,于是又把玉玺的盖印权给了慈安和慈禧。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8位顾命大臣已经商讨出来比较好的对策之后给报给了皇帝,皇帝说好我认为这个政策可以实行,但是皇帝历说好不管用,皇帝需要到太后那边去请示,希望太后能够把玉玺给自己,然后再盖上印章,再赶紧把玉玺还回去。

也就是这个样子,慈安和慈禧慢慢的掌握实权。

慈安的小心思

最开始,慈禧太后与八位顾命大臣争斗的时候,只要慈安抓紧时机给慈禧太后来一下子,天底下所有的权力都会落在她的手中。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慈安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有能力有魄力,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智慧,对于权力有欲望,她更多的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更喜欢过普通人的生活。

慈安太后早就发现了后宫与臣子们之间会有一场权力争夺,在这种权力争夺的时候她早已经走远了,远远的你们愿意干啥就干啥,别耽误我过好日子就可以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慈禧太后彻底掌握实权之后没有对慈安动手,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对她动手,她对自己一点威胁都没有。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可以。


历史上的慈安太后,由于存在感不强,一般认为她只是个打酱油的角色。而慈禧太后存在感很强,一般认为她是晚清最有权力的女人。但实际上,慈安活着时,她才是整个清朝地位最尊贵,最有权力的女人。

因为咸丰病死时,为了避免皇权旁落,做了两手准备。

一是让以载垣、肃顺为首的八大臣辅政,授予他们“赞襄一切政务”的权力。

通俗的说,就是咸丰皇帝赐予八大臣对全国奏章有“草拟”权;

二是赐予慈安“御赏”印章,让她监督八大臣并监护同治。

通俗的说,就是赐予慈安“披红”加“盖印”的至上权力。

当时,虽然咸丰也同样赐予了慈禧一枚“同道堂”印章,也给了她“披红”加“盖印”,监督八大臣并监护同治的权力。



但是,古代大户人家的大小老婆,是有排名先后的。八大臣草拟的奏折,慈禧和慈安要同时签字加盖印才有效。而且慈安是正牌皇后,所以她的印章要盖在慈禧之前。

这样一来,小老婆慈禧的法统,天然就弱于了大老婆慈安。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慈安权力这么大,为什么晚清抛头露面的都是慈禧在出面,而看不到慈安的影响力呢?

是这样的。慈禧和慈安,一小一大,她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就是限制权臣,维护她们垂帘听政的权力。而慈安是正宫娘娘,她要维护自己的正宫形象,所以很多事情她都不方便露面表态。

举个例子说。辛酉政变之前,肃顺与两宫太后爆发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当时两派人都在争取全国官员的支持和同情。两宫太后这边是慈禧带着小皇帝同治借祭祀巡视之机,对着地方上的臣子们哭泣,声称肃顺欺负她孤儿寡母,欺君罔上,到处装可怜。


这种丢面子的事,慈安这个正宫娘娘怎么可能拉得下脸去做?对于慈安而言,慈安去抛头露脸就好了,她要做的,就是等慈禧把事情办完了,她再签名、盖印。

另外,慈禧、慈安这么分工,也有好处。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如果慈禧把事办砸了,慈安还可以出来收拾残部。不至于让她们没有退路。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安德海案。

1869年,慈禧的心腹安德海被山东巡抚丁宝桢逮捕。当时同治想杀安德海,恭亲王奕訢也想杀安德海,满朝文武很多人都想杀安德海。这个时候,慈禧就尴尬了,她没有退路了。最后是慈安拍板,下旨杀安德海,才平息了这场事件。

事后,慈禧丢了一点面子,但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制度并未受影响。因为大家觉得有慈安做最后一道保险,让太后听政,好像也没什么不妥的。

所以说,慈禧和慈安是有分工的。她们二人,一个“优于才”,一个“优于德”。不能说慈禧露脸露的多,就说她的权力比慈安大。事实上的情况是正好相反。慈禧其实就是个跑腿的苦逼CEO,慈安才是坐着数钱的大清公司董事长。



关于慈安压倒慈禧,还有几个例子。

其一是同治大婚选皇后时,慈安看中的阿鲁特氏(慈安是阿鲁特氏的表姨)就压过了慈禧看中的富察氏。慈禧当时根本不敢在这种事情上与慈安叫板。

虽然阿鲁特氏后来是被慈禧逼死的,但是阿鲁特氏之死,慈安应该也是点了头的。因为阿鲁特氏曾说过负气的说过一句话:“我是从大清门进宫的皇后”,暗指自己说根正苗红的皇后娘娘。

此话大部分人认为是针对慈禧的,因为慈禧没当过皇后。但是这话对慈安来说也是极其不友好的,因为慈安也不是原配皇后,慈安是继任皇后,他进宫时,走的也不是原配皇后才有资格走的大清门。所以由此应该可以判断,慈安后期对阿鲁特氏可能也不如先前那般待见了。

慈禧后来逼死阿鲁特氏,慈安很有可能是点了头的。而逼死阿鲁特氏,最后的黑锅也全背在了慈禧头上,慈安的名誉不受影响。

其二是同治和光绪的抚养权,一直被慈安牢牢捏在手上。

根据《清实录》的记载,同治登基后,哪怕是在两宫垂帘后,同治皇帝大部分时间都与慈安同住,而不是跟他妈慈禧住在一起。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祖制,另一方面是慈禧对慈安的敬畏。后来光绪皇帝登基,他在慈安生前也是大部分时间都与慈安同住。一直到慈安病死才与慈禧同住。

因此可以说,慈安在皇帝的抚养和教育上从没失去过最高权力,不存在同治和光绪与慈安不亲的问题。


总的来说,慈安是正宫皇后,她有天然的话语权。慈禧只不过是皇帝的生母而已,在法统上是远不如慈安的。如果慈安要跟慈禧硬刚,慈禧占不到半点便宜。只不过因为慈禧把自己的利益和慈安绑在了一起,两人没必要为了一些小事内斗。并且慈禧在外面抛头露脸,慈安在宫里装好人,这对慈安来说也无伤害。现在大家都骂慈禧祸国殃民,有人骂慈安了?这才是慈安的厉害之处。

当时甚至有老百姓赞道:“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这种不干活,还能领工资的好事,去哪找?

但是如果两人真的闹掰,慈禧就得掂量掂量后果了。

另外,再说一下慈安对慈禧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不限制的原因。

其实从慈禧揽权的整个过程来看,慈安在世的时候,慈禧并没有做什么很坏的事。唯二过分的事,可能就是纵容安德海,逼死同治皇后阿鲁特氏了。

但前面也解释了。安德海之死,是慈安在幕后拍板,阿鲁特氏之死,其幕后应该也有慈安的授意,并不全是慈禧的意思。

所以说,慈安活着时,慈禧并没有在大方针上与慈安对着干。

至于说慈禧在公元1884年发动甲申易枢,完成大权独揽。那个时候慈安都死三年了,已经约束不了慈禧了。

PS:慈安之死应该也与慈禧无关。

首先,慈安被毒死一说,属于坊间传言,可信度不高。不能说慈禧有毒死光绪的嫌疑就反推她也有毒死慈安的嫌疑。并且,慈禧毒死光绪是在其被软禁的前提下干的。而慈安当时的人身自由没问题,怎么那么容易就被慈禧毒死?

其次,慈禧不必犯风险毒死慈安。她们两个人合作一直都很协调,连册立光绪这种重大决策都没有分歧,怎么会在1881年这个没有任何事件,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翻脸呢?况且一旦事迹被泄露,慈禧的老命必然不保。她又何苦呢?


Mer86


晓史

洞察细微,分析有道!

如果慈安要想真的推倒慈禧的话,答案是肯定能够推翻慈禧的独裁,只不过由于慈安的猝死,对清王朝的影响是非常致命的。从此,慈禧大权独揽,唯我独尊。

清末两宫垂帘听政,可谓是一场年度宫廷大剧,十分精彩!这些都是发生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我们只能从古代文献等资料中所得知。

背景交代

慈安,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16岁入宫即被封为嫔,之后在四个多月的时间内等上了皇后的宝座。

这种情况在整个清代都是十分罕见的,从而体现了慈安,无论在姿色气质还是修养和人品上都是出类拔萃。

咸丰皇帝死后,原有的格局被打破。

此然迫于现实的原因,必须选对边,因此,他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会取得绝对的优势。结果他选择了皇帝,也选择了慈禧。从此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拉开了序幕。

证据一

虽然慈安和慈禧同时太后,但慈安为长,礼制所束,慈禧并不敢逾越,因此,但两宫共同垂帘时期,政策还是比较英明的。

由此可见,慈安在伦理道德上比慈禧还是高一个等级的,对慈禧还是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证据二

当时还发生了一个事件,同治八年八月,太监安德海到江南置办龙衣的机会,到处招摇撞骗。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上奏,虽然慈禧有意袒护,但慈安"立命诛之"。虽然慈禧再心痛,也不敢公然对抗慈安。

从这一件小小的事情也可以看出慈禧对此人还是有畏惧之心的。

证据三

在为同治帝选皇后这个重大问题上,慈和慈禧产生了分歧。慈安看中了淑静端慧,容德俱佳的阿鲁特氏;然而慈禧则看中的年轻俏丽,姿性敏慧的富察氏。

因为皇帝地位非常重要,对整个朝廷形象,得失,兴衰关系极大,历朝历代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非常多,他们二人之所以发生争执,正是因为看中了这些原因。

后来此案将选择权交给了皇帝,自己同时也是让慈禧和内外朝廷大臣心服口服,结果慈禧认输。

这件事情再次证明,慈安在同治地形中的崇高地位及其对朝廷大政方针制定和修改的影响力。

问答结尾

但不幸的是,慈安猝死。慈禧从此大全独揽,唯我独尊。有的历史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慈安的猝死,清王朝的历史恐怕要重写。


晓史马车夫


1861年8月22日,咸丰病死于热河,终年31岁,咸丰临终前,立六岁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辅佐新帝;另外,咸丰授慈安“御赏”印章,授皇太子载淳“同道堂”印章,同时规定,“御赏”、“同道堂”两印章为以后下达诏谕的符信,“御赏”为印起,“同道堂”为印讫。因载淳年幼,“同道堂”印章实际上归慈禧掌管。

从地位上讲,慈安是咸丰的皇后,而慈禧只是贵妃,所以慈安是高于慈禧的,从咸丰在授印章上也可以体现出他的用意,慈安有咸丰的授权,而慈禧只是因为是同治的生母,代同治帝掌握“同道堂”印章而已,咸丰的目的也可能就是想通过慈安来牵制慈禧的,所以,从前期来看,慈安是有最后的决定权的,此时的慈安还是完全可以推翻慈禧的决定的。但随着“辛酉政变”的发生,两宫垂帘以后,咸丰在位时,早已幕后参与政事的慈禧,显露出了熟练的处理政务能力,这就不是慈安所能相比的了。

咸丰去世后,几位顾命大臣认为,皇帝年幼,不解政事,朝中大事由他们负责处理,圣旨也应由他们拟文发布,慈安太后本身就对权力没什么兴趣,就没提反对意见,但此举却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强烈反对,她认为顾命大臣可以拟稿,但必须经两宫太后过目,同意后才能发布。权力欲望很强的慈禧,不甘心朝政大权被八位顾命大臣揽去,慈禧在争得慈安的支持后,向八位大臣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八位顾命大臣一看两宫太后意见一致,也不得不同意了,这也让慈禧认识到只有联合慈安,两宫太后一致对付顾命大臣,才会取得胜利,这也需要慈禧与慈安搞好关系,因为此时的慈安在朝中威信是明显高于慈禧的,就象《清宫遗闻》里记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可见这时的很多重大决定,还是需要慈安太后最后拍板的。

在随后的一个月内,慈禧与八位顾命大臣之间矛盾越来越多,逐渐产生了解决掉几位大臣的想法,但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历史上只有顾命大臣废皇帝的,皇帝还未成年,由皇太后废掉顾命大臣的情况,还没发生过。慈禧首先取得了慈安的支持,两人站在了一条战线上,然后又联系了恭亲王奕䜣配合行动,一举将八位大臣拿下,并宣布了几位大臣的三大罪状,将肃顺斩首,赐载垣、端华自尽,其余五位大臣革职充军,慈禧策划的政变成功了,这也可以看出来这时慈禧和慈安两人关系不错,配合默契。政变成功以后,新皇宣布登基,随后制定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章法,并举行垂帘听政仪式,两宫太后正式开始垂帘听政。按照尊卑长幼,此时的慈禧还不可能大权独揽的,所有事情没有慈安点头,恐给她还不敢擅自做主的,所以,慈禧为了赢得慈安的支持,在慈安面前一直是恭敬有加的。有一个故事说:“咸丰临死前交给慈安一道密谕,担心慈禧将来一旦祸乱朝纲,慈安可以拿出密谕治罪于她,慈禧获知此事后,总是向慈安献殷勤,讨她欢心,有一次,慈安生病了,慈禧竟然割下手臂上的肉,煮汤给慈安吃,慈安得以痊愈,这也感动了慈安,她当着慈禧的面把密谕给烧掉了。”这不过是个故事,但也侧面映证了,慈禧对慈安还是有顾虑的,她真的做了慈安不同意的事,慈安还是可以给予否决的。虽然史料记载慈安生性仁爱,不喜朝政,但从慈安没有子嗣,仅凭咸丰的宠爱,用了六个月时间就从嫔连升四级,成为皇后一事来看,慈安太后也还是有些本事的。

但后来,慈禧和慈安长期的垂帘听政,不可能没有矛盾,也许正是慈安干涉、掣肘了慈禧行使大权的自由,才会有了慈安之死是慈禧暗害的说法。


剑南之道


都别抢,我来答。

是可以的,影视剧中为了凸出慈禧的强势,常把慈安太后塑造为一个懦弱无能的摆设。可实际上,慈安太后并不是这样一个人,之所以慈禧能够大权独揽,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慈安太后对于权力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最终才让慈禧逐步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起初咸丰帝驾崩的时候,慈禧的地位甚至不如慈安。慈禧不过是以贵妃的身份加封为圣母皇太后,而慈安是以咸丰皇后的身份加封皇太后。只不过慈禧母凭子贵,同治当了皇帝,这才让慈禧有了和慈安平起平坐的资本。

咸丰临终时任命顾命八大臣辅佐同治,他担心这些大臣们专权乱政。又给了慈安太后一枚“御赏”印章用来代表太后的权力,此外又给了同治一枚“同道堂”印章代表皇帝的权力。当时因为同治年幼,所以被慈禧保管。

由此形成了“三权分立”相互掣肘的格局,外廷的权力都掌握在顾命八大臣手中,决策权掌握在两宫太后手里。但实际上慈禧的地位本就不如慈安,因为那枚象征着皇权的印章是皇帝的权力,而不是慈禧的,也就是说咸丰从一开始就把她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所以当时还是以慈安为主要决策者,但是慈安对于权力并不是很感兴趣。正由于这一点导致权力野心极大的慈禧趁虚而入,《清宫遗闻》记载两宫太后各自的优点和长处说:

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所以总是让慈禧去处理政务,她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应该说这也是慈禧得以逐渐介入权力中心的缘故,可以设想,如果慈安把权力抓的死死的,那么慈禧多半是没有半点机会介入权力中心了。

换言之所谓的“慈安能不能推翻慈禧”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因为慈禧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掌握权力,更像是得到了慈安的重用和信任。如果慈安想把权力收回,自然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我们根本无需把这时候的慈禧看的多么厉害。

因为她根本就是在扮猪吃老虎而已,她自己手中本身是没有任何权力的,就只有一个圣母皇太后的身份。按理来说,光凭这个身份是无法垂帘听政,不过鉴于同治尚还年幼,同治手中的那份权力才得以让慈禧来行使。

辛酉政变中,慈禧取得了慈安的同意,成功让慈安和自己成为了盟友。可反过来说,如果慈安坚决不同意发动政变,辛酉政变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考虑到当时顾命八大臣势力非常大,慈安也不得不为她们三个孤儿寡母的将来做打算,可以想象,当时的慈禧必然大打感情牌,最终才动摇了慈安。

慈安虽然不大愿意管事,但并不代表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譬如她就做了一件诠释东宫太后威严的事情,那就是诛杀安德海。安德海这个人是在“辛酉政变”中起家的,当时他作为联络东西两宫太后的中间人,帮助她们传递消息和信件。

政变成功后,安德海由此得到慈禧的器重,被晋升为总管大太监。安德海由于得到慈禧的器重,由此变得骄横跋扈,不仅不把朝中大臣放在眼里,还经常挑拨同治和慈禧的关系。后来直接违背清朝太监不许擅出皇城的祖制。

虽然当时安德海得到了慈禧的同意,但是却并没有知会各级官署,实际上就是以私人钦差的方式出了宫。朝中大臣之所以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实际上除了要借机消灭安德海,也显现出慈禧此时在朝廷中并非处于主导地位。

巡抚丁宝桢将安德海逮捕后,遂请示朝廷,奏折随即传到了慈安手中。慈安并不糊涂,知道安德海是违背了规矩,如果不杀必然会让朝野哗然,这就是属于包庇纵容了。所以当时慈安根本就没有给慈禧面子,直接下令处死了安德海。

同治八年,内监安得海出京,山东巡抚丁宝桢以闻,太后立命诛之——《清史稿·孝贞显皇后传》

慈禧自己知道吃了一个哑巴亏,也只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可以说在慈安活着的时候,慈禧被压制的好不难受,一直没办法放开手脚去肆意行使权力,所以这才不难怪人们为什么会对慈安的突然暴毙众说纷坛,又把矛头直指慈禧。

因为慈安猝死以后,慈禧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了任何的掣肘,终于摆脱了慈安在权力上对她的压制。由此慈禧终于逐步成为统治以后的实际统治者,据说慈安临死前曾留有遗言:都看到这里,还不点赞关注?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