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朱元璋的墓,“明”字多一橫,是康熙帝有意為之嗎?為什麼?

愛因愛生


到南京明孝陵參觀時,我們會發現有兩處“明孝陵”寫成“眀孝陵”,一處是明孝陵的保護碑,一處是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日子旁的明都寫成了目字旁的明,因為是正大光明的這樣寫,人們自然對為何這麼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實際上,之所以會這樣寫,目前有三種有意思的解釋,而且每個解釋聽著又非常的合理:



第一種:朱元璋震懾說。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為了防止自己其他兒子造反不聽從中央政府的管理,於是故意將明孝陵的明字寫成了“眀”,寓意他死後要用兩隻眼睛盯著這些後代,看誰敢起來造反。



第二種:清朝的文字獄說。清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大興文字獄,凡是裡面有“清”字的,或者裡面說大清不好的,幾乎都要遭殃,輕則自己入獄,重則滿門抄斬,而“明”字更為顯眼,因為大清的天下就是從大明王朝手中奪過來的,所以,為了避免遭遇文字獄的麻煩,於是故意將日月明寫成了目月明,以此規避。

第三種:清朝的諷刺說。傳說是康熙大帝故意這麼寫的,日月明代表著日月有光,而目月明則代表著大明王朝日月無光,也就是說明朝是一個昏庸的朝代,還是大清好,說白了也就是自我標榜。

而實際上,明孝陵的保護碑上三個字是在1961年明孝陵成為國家重點保護單位之後,由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書寫的,而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是民國初年刻上去的。如果這樣看來,以上三種解釋就有問題了,就都不正確了。



通過對以往歷史典籍,以及風景名勝的考證,也存在個別經典將“明”寫成“眀”的,而且在史書中大有記載,一些書法家在寫明的時候也寫過目月明,難道都是他們故意寫錯,或者是一不小心寫錯的嗎?



而真正的原因就在於,明和眀是正俗字,也就是說兩個字是可以通用的,但是一般情況下日月明字多用於正規的書面語中,而目月明多用於日常通俗事務之中,而兩者的意思是相同的,但目月明更適合在流通領域內應用。



要問為何明孝陵的明字寫成了目月明,估計也是當時書法大家充分發揮了自己藝術的氣質,故意在世人面前展露出中國古文字的魅力,以及書法的魅力罷了。



我們現在去看朱元璋的明孝陵,只要稍微一觀察,就會發現“明”字似乎是寫錯了。我們現在所寫的“明”,左邊的偏旁是“日”,然而明孝陵所寫的“明”,左邊的偏旁卻是“目”。

這和康熙倒沒有什麼關係,畢竟,我們可以看到明孝陵這塊石碑是1961年立的。

那麼,明孝陵的“明”為何要寫成“眀”呢?

這裡面主要有三種說法。

最不靠譜的說法是,康熙至乾隆年間的文字較為盛行,文人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將“明”字改寫為“眀”。這樣,沒有“日”自然不“明”,藉此諷刺明朝政治的黑暗。

之所以說這種說法不靠譜,原因很簡單,我們看圓明園的“明”,寫的也是“眀”。

“明”字多一筆非但沒有不好的含義,還有著很好的寓意,有一種說法是,“眀”字是康熙皇帝首創,寓意做明君、明察秋毫和多用眼睛觀察事物,即有耳聰目明之意。



第二種說法是,“明”字增添一筆,可以增加書法的美感,所謂“書法無錯字”,多了一筆的“眀”字早在漢朝就有了。當時的文人為了增加書法的美感,就特意加了一筆。所以在歷朝歷代的書法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見到多了一橫的“眀”字,例如下面這些:

最為靠譜的一種說法是,“明”字其實有三種不同的寫法,即:明、眀、朙。

“明”字最早出現於甲骨文中,在《易經》裡就說道:“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而“明”字出現最早,但古代最常見的兩種寫法卻是“眀”和“朙”。何謂朙?

《說文解字》說:“朙,照也,從月囧。”

簡單來說,所謂朙,表示月光透過窗戶照進屋子中,即有光明之意。而在篆書向隸書的演變過程中,小篆左邊的“囧”字慢慢演變成了“目”,所以就有了“眀”字的出現。

《康熙字典》中對“眀”的解釋是:

“古同明。田藝衡曰:古者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月作明。”

也就是說,朱元璋明孝陵的“明”字之所以多一橫,其實就是古代一種很正常的寫法。


金兔歷史


如果到南京旅遊,明孝陵肯定是必須去的一個地方。作為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馬秀英的合葬陵墓,它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被稱讚為明清皇家第一陵。

在明孝陵中,有兩座非常著名的石碑,一座是屹立在四方城的功德碑,高8.78米,它是朱棣所修建,上書九個大字: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

另一座是屹立在朱元璋陵墓寶頂旁邊的墓碑,上面刻有七個大字:此山眀太祖之墓,其中“明” 字的“日”字旁裡面,多了一橫。

很多人自然會很好奇,為什麼同樣的“明”字,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寫法呢?尤其是為什麼要特意在明字中多加一橫呢?這裡面究竟有什麼樣的故事?很多好事者不免各種猜測。



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是康熙為防止大家繼續思念大明,就大興文字獄,嚴厲打擊使用“明”字的人,搞得百姓們只好將“明”字中特意多加一橫,以此來避諱“明”字。

這樣久而久之,“眀”也就代表著明,所以後人在重修這座墓碑時,也就採用了“眀”字。

客觀來說,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當年李世民當皇帝后,為避諱“世民”兩字,百姓們也是將“世”字改成“卅”,“民”字改成“戶”。現在很多唐朝文獻古蹟中都還存有這兩個字,所以康熙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康熙(又說乾隆)祭拜明孝陵時,故意這樣寫的,意思是諷刺大明朝“日月無光”。因為,“明”字本身所代表的是日月,現在在日的中間再添上一行,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隔斷作用,讓日月從此都無光。換句話說,就是從風水上讓明朝再無復立之日。

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但問題是,根據歷史記載,康熙六次南巡,曾有五次親自前往明孝陵祭拜;還有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到明孝陵祭拜,並且二人在祭拜時,都是行三跪九叩之大參禮,可謂優渥有加,他們的目的就是為收攏漢族百姓們的民心。

既然如此,康熙或乾隆搞出這麼一出“日月無光”的東西出來,豈不是打自己的臉?那他們還需要費盡心思來祭拜明孝陵,來給朱元璋三跪九叩麼?一方面不惜在明孝陵下跪來收攏人心,另一方面又各種貶低明朝,還特意搞出一個“陰險”的石碑,這是有病麼?他們究竟想幹嘛。



從這層意義上說,第二種說法明顯就是不成立的;至於第一種說法,其實也不太準確,因為在康熙或乾隆年間留下的諸多文獻古蹟中,在提到明朝時,仍然都是用的“明”字,並沒有特意去加這一橫,所以所謂的文字獄避諱,也是值得推敲的。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多一筆的“眀”字,屬於“明”的異體字,兩個字的意思完全一樣,可以相互替代。對此,根據中國漢字的發展演變看,“明”字最初的寫法是“朙”,其中“囧”是窗戶的形狀,象徵月光通過窗戶射入室內,達到照明的效果。

後來,漢字經過簡化之後,就有了“明”和“眀”這兩個字,都屬於是“朙”的簡化寫法。

只不過,“明”字更多用在日常生活中,而“眀”字則多用於書法之中,尤其是一些名家在寫書法時,都會特意選擇用“眀”字,因為它寫起來更順手,也更有欣賞性。

比如,大書法家王獻之的《洛神賦》貼中,明字便寫成了“眀”;還有由魏徵撰文、書法家歐陽詢書丹而成的楷書書法作品《九成宮醴泉銘》,也是將其中的明字便寫成了“眀”。還有成都諸葛武侯祠中的牌匾:明良千古,這其中的明字,也是多家了一橫。

甚至,我們在建國後,南京市政府所立的“明孝陵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其中的“明”字,也是選擇用的多一橫的“眀”。從這層意義上說,當時人們在書寫“此山眀太祖之墓”時,選擇用“眀”字,也在情理之中。


我是趙帥鍋


首先這個“明”字多了一橫並不是康熙有意為之的,在古代“明”就是這樣寫,只是我們現在的簡化字規定了採用“日月明”這個寫法。

其實,在商周大篆裡面,明是由一個“囧”加一個“月組成的。

由於半坡時期的居民是把房子建在地下的,首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後在上面搭一個棚子做屋頂,這樣就不用砌牆了。

他們把窗戶開在屋頂上面,屋子裡面黑暗,全部的採光來自窗戶,窗戶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囧”字。所以個人用“囧”和“月”表示明亮。這種寫法在唐代顏真卿的楷書和行書裡都有出現過。(如上圖)

這個“囧”字到了周朝時期已經演變成“四”了,後來在隸書和楷書裡演變成“目”也是合理的,裡面一共也就兩個筆畫,全都簡化成橫畫。如上圖。其實唐代顏真卿他也寫過“目月明”。

但是最早時期的甲骨文裡面,也有出現過“日月明”,所以後來很多書法家也會用寫“日月名”,我們現在規範字就是採用的“日月名”。

現在的書法家寫明字也是寫目月明,山東濟南的大明湖的題字也是“目月明”,並不屬於錯字。

無論怎樣,“目月明”在古代是正確的,也是最標準的寫法,我們不能以現在的標準。去評價古人的字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勵志性的帝王,他從一個放牛娃一步步摸爬滾打最終成為九五之尊,建立了大明王朝,這其中固然有運氣的成分在裡面,但是更多的還是朱元璋自己的努力,也因此,朱元璋在後世的名氣是相當的大。

不僅是朱元璋,甚至他建立的大明朝,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朝代,用《劍橋中國明代史》中的話說就是:明朝是自1126年北宋陷入女真人之手以後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這近八百年時間內的唯一由漢人統治中國的一個王朝,足見其特殊性。

所以,明朝受關注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自然,明朝的皇帝們逝去之後,他們的陵墓也備受關注,尤其是朱元璋的明孝陵。大清的皇帝們對明孝陵的關注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位帝王的陵墓,順治帝入關之後就開始關注明帝陵,而康熙帝則是大清歷史上最關注明孝陵的一位皇帝,他對待明孝陵的態度是極為特殊的。

那麼康熙帝都做了些什麼呢?主要是兩點,其一就是數次謁陵,其二就是題“治隆唐宋”碑。很多人可能覺得謁陵沒什麼,算不得什麼大事,實際上康熙帝的誠意是相當足的,康熙謁明孝陵是在南巡的過程中完成的,畢竟大清的都城在北京,而明孝陵在南京。

康熙是在1684年第一次謁明孝陵的,此時距離朱元璋去世已經將近三百年,康熙一行人到明孝陵的時候,所有扈從和大臣們都要在門外下馬,而康熙帝從甬道旁進入,然後行的是三跪九叩的大禮,出來的時候依舊從甬道旁出來,然後賞賜駐守明孝陵的人,並下令禁止樵夫門在這一帶樵採,又讓南京的官員們加大對此地的巡察。

之後康熙還曾四次親謁明孝陵,還有數次遣官員去拜謁明孝陵。而在1699年,康熙更是親自題寫“治隆唐宋”碑在明孝陵,給予了朱元璋極高的評價。可以說,康熙帝對於朱元璋是非常尊崇的,這樣尊崇自然也被一直視他為榜樣的孫子乾隆帝所繼承,乾隆六次南巡親往明孝陵拜謁,行的也是三跪九叩的大禮,祖孫倆給予朱元璋的尊崇也算是前無古人。

當然,這樣做絕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後世皇帝對於過去的皇帝的私心尊崇,更多的實際上是為了籠絡人心,加強清政府的統治。大清朝是滿人統治時期,在最初入關的時候自然是很被漢人所排斥的,所以善待和尊崇明朝皇帝是他們的一個政治需要。這也是大清皇帝們受命於天的一個正統性表現。

面上的尊崇世人都看得見,但至於康熙心裡是不是真的尊崇朱元璋就是另一回事了,當然也有說康熙帝實際上覺得大明朝是無法和大清朝相比較的,所以大清才能取而代之。這要說是大清皇帝的心理也無可厚非,但又民間傳說說康熙帝除了對明孝陵格外尊崇外,還做了點別的事情。

許多去過明孝陵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眾多的明字中,竟有的寫的是“眀”,即“明”字中的“日”多了一橫,相傳這一橫就是康熙帝拜謁明孝陵的時候親自命人添加上去的,意思是明朝的皇帝不配來和自己爭奪日月,因此將日月之明改為目月之眀,日是站在大清這一邊的。

這樣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畢竟明孝陵中確實有“眀”字,但這樣的傳說又是毫無根據的。首先康熙帝改字絕對是弊大於利,如果對明孝陵不敬勢必會失去人心,這不是大清皇帝樂意見到的,康熙帝對明孝陵三拜九叩是為了什麼?題“治隆唐宋”碑又是為了什麼?還不是存著收買人心、穩固大清統治的心思,他怎麼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退一萬步說,即便是康熙帝真的要改字,也應該是將明孝陵中的所有“明”字都改成“眀”,而不是隻改一兩個,只改那麼一兩個又算是什麼事呢?那麼,如果不是康熙改的,又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與明孝陵有關的“眀”字大體上有兩處,一處是寫在一個牆面上,內容是“此山眀太祖之墓”,這應該是民國時期有人寫上去的;而另一處就是一塊寫有“眀孝陵”的石碑,這塊碑是1961年才有的。

1961年,國務院在全國範圍內選擇了180處文物保護單位作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其中包括19處古墓葬,分別是黃帝陵、秦始皇陵、昭陵、乾陵、岳飛墓、明孝陵、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等,也就是在這個確定好之後,才有了這塊“眀孝陵”石碑。

那麼,為何“明”會被寫作“眀”呢?在古代,這兩個字是同一個意思,都來自一個字,即“朙”。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朙,照也。從月從囧。凡朙之屬皆從朙。”而“明,古文朙從日。”《康熙字典》中記載:“田蓺衡曰:古皆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作眀。”

也就是說明和眀都是從“朙”演化出來的。在古代,“眀”同“明”,用哪一個都可以,可以隨意切換,並沒有什麼不同。而到了現在,“朙”成為“明”的繁體字,而“眀”的適用範圍則越來越窄,基本只在書法中出現,一般生活中很少見到這個字,所以很多人看到用“眀”代替“明”的時候才會感覺奇怪。

實際上,不僅明孝陵中有的“明”字是用了“眀”代替,就是圓明園中的“明”也有的用了“眀”表示,這在古代是很正常的現象,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尚宮女史


朱元璋的陵墓中的“眀”字多了一橫,這件事並不是康熙有意為之,因為當時清朝剛剛入關不久,康熙要採取一切措施穩定人心,他還曾去朱元璋的陵墓多次拜祭他。



康熙曾跪拜朱元璋,這有發自內心對他的崇拜,更多的是因為政治上的需要。清朝剛入關不久,很多漢族百姓不接受他的統治,人心惶惶,經過了明末的戰亂,百姓對朱元璋越發懷念。

康熙跪拜朱元璋可以拉攏百姓的心,可以緩解當時滿漢民族之間的矛盾,穩固大清江山。同時又可以拉攏江南士大夫,維護清朝的政治統治。

當時清朝入關是打著“追剿闖賊,為崇禎報仇”的口號,歷朝歷代的更迭都需要有一個合理的藉口,證明自己是順應天意。清朝也很重視這一點。他要讓人民知道,明朝並不是為大清所滅,而是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導致崇禎帝自殺,明朝才滅亡。而清朝統治天下,正是順應了這個局勢,是替天行道,順應天意。




康熙爺為了穩固大清江山做出了這麼多努力,難道他會多此一舉,在朱元璋的陵墓上做文章嗎?這是不可能的,朱元璋陵墓上的“眀”字多了一筆,並非康熙所為。

至於朱元璋陵墓上的“眀”字為什麼這樣寫,與“明”字的發展有關。在早期的甲骨文中,明字是由“日”和“夕”組成,取日月交輝之意,後來的甲骨文將明字左邊的“日”字改為“囧”字,有窗戶的意思,所以明字一直有光明照著窗戶的意義,後來的明字也曾一直保持這個樣子。

隸書中的明字則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延續前面的用法,將明字寫成“朙”字,第二類是將左邊改成目,後又改成日,這兩種寫法都是正確的。

後來的人在寫字的過程中越來越簡化,有時把左邊的目寫成連筆字,漸漸竟發展成一豎的樣子,尤其在行書中,幾乎看不出有兩橫,看起來好像是一橫一豎,甚至直接寫成了一豎,練過書法的人對這一點會更加清楚。

所以把明寫成“眀”或者寫成“朙”的人,他們並不是把字寫錯了,也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只能說他們相對於普通人對古文字有比較高的造詣。到了康熙年間,對於明字的寫法就更加中規中矩,一般都是寫“眀”字。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朱元璋的陵墓上的明字寫成“眀”,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並不像人們想像的有什麼特別意義,更不是康熙故意為之,一切都只是人們的猜測而已。(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千水千山


朱元璋陵墓的“明”字怎麼多了一橫呢?這一橫到底是怎麼多的,長啥樣呢?

“這個‘明’是錯別字嗎?”

走進明孝陵,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塊石碑(如下圖)

上面寫著“眀孝陵”,如果你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眀”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這個“明”完全是兩個字,它的左邊“日”字中間多了一橫。(如下圖)

這是錯別字嗎?

當然不是!咱們古人在寫書法時,增筆和減筆是很常見的,而這個“眀”在大書法家王獻之的《洛神賦》裡就經常能見到:

還有如宋朝蔡襄的《山堂詩帖》:

而我國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也經常把“明”寫成“眀”,比如成都武侯祠一塊匾額“眀良千古”。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藝術性外,同時也有一些客觀的歷史原因,比如清朝時,很多文人都將“明”用“眀”來代替,為的就是避諱“明”,怕遭文字獄;同時,“明”用“目”字旁還有“慧眼識人”之意。

“此‘眀’時康熙寫的嗎?’”

說完“眀”的來歷,咱們來看看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康熙寫的呢?

不是!康熙絕沒寫過這樣的字。據史料記載,康熙在世時,六下江南,曾五次拜謁明孝陵,第三次去的時候,他詩興大發,當即寫了一首《過明太祖陵有感》,兩天後,沒寫過癮的他又親筆題寫“治隆唐宋”四個大字,還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來立碑。

“治隆唐宋” ,意思是說朱元璋當年治理國家的成就勝過唐宋!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對朱元璋是佩服的,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來拉攏漢人。

而“眀孝陵”這三個字確實不是他寫的,而是一個叫武中奇的書法家寫的。武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為南京的很多遺蹟都題寫過碑文,而這塊“眀孝陵”碑就是他寫的。

“還有一個‘眀孝陵’”

其實在明孝陵裡,除了這塊“眀孝陵”碑,還有一個地方也寫了這個“眀”字,它就在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寫著“此山眀太祖之墓”七個字(如下圖)

此碑推測可能是民國人所寫,但具體是誰就不得而知了。


宮殿君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冤枉康熙皇帝了,他本人其實非常的尊重朱元璋。對於朱元璋這個開國皇帝所做的一切,康熙有感於心,因此他在南巡時曾先後幾次親自打掃朱元璋墓,讀祭文,在他年老無力走動時,還特意派大臣代表他去朱元璋的墓祭掃。因此康熙是絕不會刻意在朱元璋墓的明字上面多加一橫。

為何說康熙絕不可能可以加那一橫?

很多人認為明是明朝的代表,加上一橫就代表明朝不存在了,但至少有兩點原因能證明康熙不會這麼做:

  • 其一、康熙是從內心的尊重這位明朝開國皇帝,對於他所做的事康熙很佩服,因此在他執政後經常學習朱元璋的治國之道;

  • 其二、康熙當時祭掃朱元璋墓特意昭告漢人百姓,這其中的目的就是為了收服漢人百姓之心,這是有極大的政治目的,所以康熙做了這麼多就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如果他刻意的在明上加一橫,這就很有侮辱的性質,作為一個英明的帝王,如果這樣做那前面的收買人心都白做了,因此這絕不可能是康熙添上去的。

那麼,為何朱元璋墓上面的“明”字會多了一橫呢?

其主要原因還是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產生的誤會。明字多一橫的典故是來自書法家武中奇的手法,我們可以給他歸納為是一種藝術字或書法體。

而明的錯字來歷也有好幾個:

  • 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在《洛神賦》中就把明寫成了“眀”;


  • 顏真卿更是在《麻姑仙壇記》中把明寫成“朙”

  • 清代時,明寫成眀的現象更多了,其原因就是擔心當時盛行的文字獄,而當書寫文字需要用到“明”這個字的時候,士子們無奈怕下獄,就把“眀”代替明瞭;

這裡來看看古代那些大書法家的“眀”字。

(秦,李斯)

《曹全碑》

(伊秉綬)

(草書,張旭)

(行書,王羲之)

(顏真卿)

從以上的各朝各代的書法大家的手跡中可以看出,除了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外,還有明字的另外一種寫法“朙”。

而會造成明字有三種寫法的原因主要是:

  1. 由日月組成,此字的意思代表日出月落、日月交替時拂曉的到來,用來表示時間。


  2. 由月和窗組成,這裡的意思為月光照進窗內,讓屋內明亮的意思。

  3. 從金文、小篆再到隸書、楷書這些字體都是形體並存,而到了章草後“朙”字的窗戶給改成了兩畫,後來“朙”就不怎麼用了。

這就是朱元璋墓上面的“眀”這個字的來由,而到建國後上頭統一決定用明字為代表先前兩字,所以“朙”、“眀”就被排除掉不在出現在文本中。

因此說朱元璋墓上面的眀不是康熙刻意為之,而是自古以來就在用。相反,康熙沒去把墓上的“眀”字改掉、紫禁城的錯別字“門”改掉,這也是說明他很尊重朱元璋的。


大國布衣


去過南京明孝陵的讀者朋友都應該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就是石碑“明孝陵”的“明”左邊多了一橫,變成了“眀”;還有在明孝陵方城的道口的石壁上,也是有一大塊刻著“此為眀太祖之墓”,“明”字也是多了一橫!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是古人們寫了個錯別字嗎?

我們現在看到的“明孝陵”等石碑是太平天國被滅後,曾國藩修復的

明孝陵風景區內共有5塊石碑,最出名的就是“治隆唐宋”這塊墓碑了。是康熙帝在康熙38年南巡到南京所題寫的,意思就是歌頌李唐盛世和宋太祖,康熙命令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成一塊巨匾,並且刻石立碑。

但是在清朝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暴行,一把火將明孝陵的這幾塊石碑都燒燬了,同治3年(1864年)曾國藩奉命將被被火燒的明孝陵重新修復,原本預算費用是20萬兩,可是當時清朝國庫空虛,曾國藩最後只用了740兩銀子就修復了毀於一旦的明孝陵。現在我們看到的“治隆唐宋”和“眀孝陵”等這些鎏金大字是曾國藩修復的。

康熙為何將“明”加一橫,變成“眀”?

清朝統治者康熙帝非常避諱“明”字!

雖然康熙皇帝書寫“治隆唐宋”讚揚朱元璋的功績超過了唐宋,但是清朝統治者都非常忌諱大明朝的“明”,覺得這個“明”是日月長存,意味著大明雖然滅亡,但是光輝卻還存在,這樣不利於穩定清朝的人心。

所以康熙就在明朝國號的“明”上做了文章,並且在《康熙字典》規定:一律用“眀”取代“明”,意思是有月無日,明朝永遠黑暗無光。這樣就不會出現前朝的“明”字了,大明的光輝就永不存在了。

朱元璋為何將“明”寫成“眀”?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區分當時被他沒掉的“小明王朝”,於是在自己的大明國號裡,將明字加了一橫,變成“大眀”。

陰陽風水之說

第三個說法,就是古代人講究風水,明孝陵作為明朝皇室的陵寢,就更加講究了,為了尊重“陰陽五行”的說法,認為“明”是陽,然而陵寢是墓地,是“陰”,所以當時就在“明孝陵”的明字上加了一橫,變成“眀”,這樣就不違背風水了。

增減筆數在書法很常見,問了美觀

第四個說法,就是古代人書寫的時候慣用加減筆數,以此來增加書寫樂趣。書寫人感覺這個字有點空虛時,就會加一筆,意思就是書寫總體上看上去更加飽滿美觀。譬如明孝陵博物館就有一塊明朝太監馬璇的墓誌銘,上面書寫著:“眀故司設監”。

以上就是古代人為何將“明”加一橫變成“,眀”的幾個因素,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每天更新有趣的歷史文章


搞史人


明孝陵的碑文顯然沒有寫錯。而且非康熙皇帝所為!


明孝陵位於南京城畔紫金山之上,是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的陵寢,這裡葬著朱元璋及其後宮妃嬪以及陪葬太祖的功臣元勳!從明朝開始受到歷朝歷代的供奉!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當時間的年輪來到公元1644年,農民起義已經蔓延至大半個中國。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城破之時,面對祖宗的江山社稷在自己手中葬送,崇禎皇帝朱由檢將自己的後宮妃嬪和諸位公主悉數殺害,令自己的親信將三個兒子帶出宮,隨後步履蹣跚地走到紫禁城外的煤山之上上吊自殺。


隨後闖王李自成進攻吳三桂鎮守的山海關,吳三桂再三考慮之後決定請求位於關外的滿清政府率領八旗子弟兵幫助自己抵擋闖王李自成的進攻。最終闖王李自成被打敗並且退出了北京紫禁城,位於關外的滿清政府隨即入主中原。

明末清初之際,滿清政府憑藉著八旗子弟兵和投降而來的明朝將士逐步的消滅了盤踞一方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和張獻忠,最終又將盤踞於西南地區的南明小朝廷消滅。建立了統一中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


當滿清政府佔領全中國之後,數量稀少的滿族人在面對人口龐大的漢族百姓時採取了強勢的政策迫使這些漢族百姓屈服於自己的統治。剃髮易服便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

然而強勢的政策換來的並非是漢族百姓的認可和屈服,反而不斷的爆發一系列的問題,朱明王朝在廣大的民間依然擁有著許多支持者和影響力。到了康熙皇帝登基之後,深刻的認識到這樣的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會影響到大清王朝統治的長治久安!於是康熙皇帝在親政之後,尤其是消滅三藩叛亂之後,康熙皇帝為了緩解漢滿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緩和不同民族之間的芥蒂和成見!


康熙皇帝巡幸江南之際,親自前往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拜謁!後來康熙皇帝曾經多次下江南。並且多次前往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進行祭拜。這樣的行為並非是康熙皇帝屈尊為明太祖朱元璋跪拜,實際上是為了清政府的統治更加的穩定。康熙皇帝承認明太祖朱元璋的歷史功績,其實是為了證明清朝也是像明朝一樣的正統王朝。自己的統治者地位是繼承了明朝的衣缽和正統地位。

後來康熙皇帝更是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御筆題詞“治隆唐宋”的評價。並且雕刻成碑文立於明孝陵之中。然而並沒有記載顯示康熙皇帝為明孝陵提寫過“明孝陵”三個字。也就是說明孝陵的明字多一橫這點怪不到康熙皇帝身上。



其實從秦漢時期開始,甚至於更早的甲骨文開始,“明”和“眀”二字便一直並存,兩個字的意思完全相同。而且很大程度上第二個字使用的頻率更高。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都曾經在自己的詩文中經常用到這個字。就是在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時期,眀字也隨處可見!

由此可知“眀孝陵”三個字並沒有錯。這也與康熙皇帝無關。並非是康熙皇帝有意抹黑明朝或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