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固然強大,卻也有傻乎乎的時候,這三次就是最好證明

二戰時期的德國不可一世,囂張的氣焰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它幾乎憑藉著一己之力,快速的橫掃了西歐的國家。倒不是這些國家太過於弱小,實在是因為德國太強大了,閃電般的就把它們擊潰了。

而德國卻並不滿足於在西歐地區稱霸,不僅進攻蘇聯還試圖在非洲區域進行遠程的戰爭控制,然而最終卻在蘇聯人的領土上開始逐漸敗北,走向了投降。

德國固然強大,卻也有傻乎乎的時候,這三次就是最好證明

雖然德國囂張跋扈最後自取滅亡,但其實在二戰多年的時間之內,德國是有著翻盤取勝的希望的,但由於德國並沒有把這些機會把握住,反而並不當回事,仗著自家的軍事裝備夠強悍,一而再再而三的小瞧對手,這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歷史沒有如果一說,但是我們可以回顧過去,看看一看德國能夠翻盤的機會到底是什麼~

德國固然強大,卻也有傻乎乎的時候,這三次就是最好證明

首先要說的德國可以翻盤的機會是在德國攻佔英倫三島時期,畢竟在戰爭初期,德軍的攻勢強勁,大有勢如破竹之勢,即便是英國和法國聯軍都被德國軍隊打得連連敗退。但是德軍把英法聯軍達到敦刻爾克這座海邊城市之後,並沒有大舉進攻,一直抱有想拖死英法聯軍的做法,誰能想到英法軍隊竟然在瀕死之中進行了成功的海上撤退。

由於在敦刻爾克並沒有成功的圍殲英法聯軍,致使英國和法國的軍隊在撤退之後重新恢復了元氣,德軍在西線作戰的威脅越來越小。

德國固然強大,卻也有傻乎乎的時候,這三次就是最好證明

說到德國翻盤的好機會,也必須要說一說當時的北非戰場,雖然德軍發病進攻了北非戰場,但是希特勒並沒有太過於重視北非戰區,進而並沒有完全的控制住蘇伊士運河,導致亞洲的物資供給依然可以順利的援助英國等西歐國家,於是環環相扣,在德軍自認為大舉勝利的時候正是他們走向滅亡的時候。

德國固然強大,卻也有傻乎乎的時候,這三次就是最好證明

還有在蘇德戰場上,一路凱歌的德軍都已經把蘇聯士兵逼到了莫斯科的城下,卻忽略了天氣和漫長補給線等問題,被勝利燻暈了頭腦,失去了最好的戰爭機會,這種重大的戰爭決策失誤也讓德軍士兵在最後潰不成軍,進而導致了德國法西斯分子的滅亡和國家投降。

細細數來,德國就是因為沒有把握住這三次重要的戰爭時機,所以才葬送了對整個歐洲鐵腕統治的機會,不然,在德國和日本的堅固合作之下,世界很有可能就會落入他們的手中,可以想到,戰爭是會一直延續下去的。好在德國和日本被打的投降了,才讓和平維持到了如今。

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應當更加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