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產業鏈簡介】

1、鈷下游需求包括電池材料、硬質合金、催化劑、磁性材料等

鈷產業上游包括鈷礦開採,精煉鈷冶煉等環節,中游鈷產品按分類具有不同的下游應用;其中鈷粉的下游應用領域為硬質合金和催化劑行業,鈷金屬下游為高溫合金和磁性材料等行業,鈷鹽則對應著鋰離子電池行業,主要分為3C鋰電池(四氧化三鈷)和動力鋰電池(硫酸鈷),此外在陶瓷、乾燥劑等行業也有應用。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2、電池是目前鈷金屬最大的消費領域

目前電池為鈷金屬最大的消費領域,2017年全球範圍內鋰電池消耗了58%的鈷,國內有81%的鈷用在了電池領域;其中3C電池以鈷酸鋰為主,是最大的鈷消費領域;動力電池由於新能源汽車快速放量帶動作用,對鈷消耗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3、我國屬於貧鈷國,全球鈷資源掌握在少數礦產巨頭手中,其中嘉能可具有絕對議價權

全球已探明陸地鈷資源量約為2500萬噸,儲量690萬噸,但分佈具有地域性,其中約48%分佈在剛果(金),我國是典型的貧鈷國,儲量不足8萬噸,佔比1%左右;全球鈷資源掌握在少數礦產巨頭手中,嘉能可控制了200多萬噸鈷儲量,佔比高達30%,在國際上具有絕對的議價權;歐亞資源、淡水河谷、中鐵資源、洛陽鉬業和金川集團也佔據了相當的份額。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需求】

從鈷產業鏈上來看,下游需求方面,電池為鈷最大的消費領域,也是近幾年帶動鈷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他下游需求如硬質合金、磁性材料等,需求變動不大,比較穩定;電池領域中,鈷酸鋰和三元材料是主要的鈷消耗產品,分別用於3C電池以及動力電池。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1、5G技術商用,引發智能手機換機潮及電池擴容,帶來新的需求增長

3C電池方面,隨著5G技術正式商用,手機電池容量必須擴容,華為首款5G手機Mate20X,電池容量達到4200mAh,提升5%;預計2020年將出現第一波智能手機換機高峰,出貨量將達14.58億部,2020年智能手機電池平均容量將達到3800mAh,對鈷需求為2.8萬噸;預計2025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5.93億部,平均電池容量達到4500mAh,對鈷需求3.6萬噸,對鈷需求有明顯提振作用;3C領域對鈷需求增量主要來自5G普及加速換機週期和單機帶電量的提升,至2025年消耗量達到7萬噸,平均每年增量約3500噸。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2、三元動力電池普及拉高了對鈷的消費需求

為改善能源消費結構,降低汙染排放,全球主要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給予了極大的政策扶持,根據工信部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超過15%,約500萬輛,屆時全球銷量將超過1000萬輛。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動力電池需求大幅增長;出於對能量密度和續航的要求,動力電池從磷酸鐵鋰電池過渡到三元電池;2015~2018年動力電池中三元電池裝機量佔比分別為27%、22%、44.58%、53.88%,2019年1~7月,我國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22.48GWh,佔比達到65%。相對於海外動力電池企業走三元NCA路線,國內企業選擇走三元NCM路線,鈷需求量更高;從材料構成上,三元NCM111和523正極含鈷量較高,分別為20.34%和12.2%,目前NCM523為主要出貨型號,2017~2018年佔比分別為70%和66%;三元材料的大規模應用拉高了鈷消費預期。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目前動力電池對鈷的消耗量並不高,按裝機量計算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對鈷消耗量6800噸,全球消耗量約1.6萬噸,未來增量主要是新能源乘用車大規模普及和單車帶電量的提升;預計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對鈷的消耗量超過3萬噸,2025年超過11萬噸,其中我國2020年鈷消耗約1.34萬噸,2025年約3.75萬噸。

未來鈷需求增量主要來自動力電池,受益於新能源汽車持續快速放量,2020年全球電池端對鈷的需求將超過10萬噸大關,達到10.1萬噸,帶動鈷總消費量15.4萬噸,2025年全球電池鈷需求19.6萬噸,總需求超過25.6萬噸,電池領域鈷消費佔比超過75%。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供給】

1、礦產鈷

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處於快速放量期,同時三元電池成為新能源汽車主流,從材料到電池,產業內迅速增長的產能拔高了鈷需求預期,導致鈷價格迅速上漲,上漲過程中,企業、各路資金紛紛佈局鈷產能或囤貨,這部分產能在2018年下半年集中釋放,導致供給大於需求;自2018年4月,鈷由供給緊缺預期再度轉換為過剩預期,開始了長達一年的下跌週期,至2019年中,鈷相關產品價格均跌至歷史低位,下跌幅度高達70%。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過去一年多的單邊下跌行情使得鈷價格已經達到了歷史底部區間,2019年上半年,主流企業鈷產量不達預期,中小企業數千噸級冶煉產能紛紛延期,手採礦因為盈利不佳產量減半;下游需求端停止大規模採購,以消化庫存為主,維持合理庫存,種種跡象表明,鈷正在經歷尋底甚至磨底階段。

2019年8月7日,嘉能可在財報中公佈,因鈷價低於盈利可行性範圍,計劃在年底前關閉Mutanda銅鈷礦,Mutanda銅鈷礦是全球產出最高的礦,2018年產量高達2.73萬噸,佔全球供給的20%,嘉能可暫停Mutanda銅鈷礦將為2020年供給端減量2.7萬噸,全球鈷供應將由過剩到緊缺。

2、再生鈷

目前再生鈷主要來源是從高溫合金、硬質合金回收、廢舊電池和電池生產過程的殘次品中回收,全球再生鈷企業主要有優美科、格林美、邦普集團、贛州豪鵬、光華科技、金源新材等;鈷回收來源主要為3C廢舊電池回收以及動力電池回收,其中3C電池以鈷酸鋰為主,淨含鈷量高達20%,同時手機換機週期2~3年,電池壽命週期短,但由於手機電池體積小,單塊價值低,回收渠道建設成本高,一直未能放量;動力電池體積大,單塊含鈷絕對值高,國內逐漸建立了完善的動力電池回收體系,明確規定電池和車企承擔回收主體責任,車企依靠4S店解決回收網絡問題,2020年動力電池成規模報廢,再生鈷有增長空間。

預測2020年全球鈷回收量將達到1.88萬噸,佔鈷消耗量的12%;2025年全球鈷回收量達到6.1萬噸,佔鈷需求的23.96%,再生鈷佔比提升有利於緩解原礦開採壓力。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結論】

需求端,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過渡期結束正式進入後半程,市場需求逐漸恢復;同時2019年是5G商用元年,5G大規模的推廣應用將加快手機更換週期;兩方面疊加,對鈷的需求有較高的增長。

供給端,從2018年4月開始鈷價進入下跌空間,目前鈷價格已跌入底部區間,在當前價格水平下鈷礦企業的盈利能力已經低至冰點;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減產,鈷礦龍頭嘉能可暫停Mutanda銅鈷礦更是反應了在控制供給方面的決絕;隨著鈷礦企業下調產量預期,預計2020年鈷供給將再次出現缺口。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行業龍頭】

華友鈷業

1、公司簡介

華友鈷業是鈷(銅)產業鏈全面佈局的龍頭企業,公司目前主要產品包括鈷產品(四氧化三鈷、硫酸鈷、氫氧化鈷、氧化鈷)、三元前驅體、銅產品、鎳產品等,已經完成了資源保障在非洲、製造基地在國內、市場在全球的佈局。

鈷產品構成了公司主要營業收入,主要包括四氧化三鈷、氧化鈷、碳酸鈷、氫氧化鈷、硫酸鈷等,由於礦產原料中鈷的伴生特性,公司還生產、銷售電積銅、粗銅、電解鎳及三元前驅體等產品,公司近5年來的主要營業收入由鈷產品和電解銅構成,其中鈷產品為業績主要支撐。

目前公司擁有國內桐鄉、衢州兩大鈷鹽生產基地,鈷鹽產能分別摺合為9000金屬噸和30000金屬噸,公司鈷鹽產能規模已成為國內龍頭,2018年鈷鹽國內市佔率為32.52%。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作為國內鈷業龍頭,公司業績週期性明顯,隨著2019年鈷價格暴跌,企業盈利收到較大影響,19年業績預計比上年同期減少87%~97%。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2、財務分析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公司19年盈利大幅下滑,原因就是鈷價格下跌,從2018年4月份開始長達一年多的跌幅,導致相關企業盈利跌至冰點,毛利率、淨利率均大幅下跌;作為週期型企業,公司業績與鈷價格有密切聯繫,從歷史業績來看,鈷價格上升的時候會帶來巨大的業績反彈(2017年淨利潤增長2637.7%),價格下跌則會導致盈利大幅減少,彈性非常大。

3、估值分析

公司屬於週期型行業,週期型企業的特點是在行業底部投資,此時公司盈利跌至冰點,跌無可跌;後續隨著供應端、需求端的調整,行業迎來觸底反彈,反彈過程中公司盈利會有爆炸性增長;目前鈷行業正處於行業底部,鈷價已跌至歷史低位,可以進行佈局。

公司2019年業績預告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5%~95%,在7640.49萬元~22921.48萬元之間,可以認為今年基本沒有賺到錢;隨著鈷價格止跌回升,以及需求端發力,預計2020年公司盈利將會有非常大的增長;目前各券商給出的公司2020年業績預測平均為9.98億元,也就是說保守估計明年公司業績將會有5倍左右的增長,盈利空間非常大。


鈷—行業觸底反彈,投資前景可期

4、結論

華友鈷業是國內鈷鹽龍頭,同時積極佈局三元材料、動力電池回收等行業,隨著鈷原料供應端減產以及需求端3C鋰電池、動力電池發力,2020年公司業績將會有較大增長,具有投資價值。

風險:

1、關注全球鈷礦龍頭嘉能可Mutanda礦停產進度

2、關注5C手機換機量以及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