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虔诚祈福,愿做菩萨那朵莲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地势西北高峻,东南平缓,它的最高峰白华顶海拔近三百米。普陀山的地势狭长,山体形似一条遒劲的苍龙横卧海中,山色青翠,水气升腾,面积近13平方公里。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山上金沙、奇石、洞壑、潮音、幻景浑然一体,形成山海兼胜、水天一色的独特景观。森林覆盖率达80%,古树繁多,香花异草遍野,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更是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相融合的典范,普陀山山海相连,别具一格。

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虔诚祈福,愿做菩萨那朵莲

岛上庙宇、梵宫、古刹星罗棋布,佛光圣火,晨钟暮鼓、梵音法号晨昏袅渺,不愧为一座“缥海云飞海上山,石林水府无尘寰”的海天佛国。

普济寺与法雨寺、慧济寺,称为普陀山的三大禅寺,普济禅寺又叫前寺,坐落在灵鹫峰下。普济寺是供奉观音的主刹,香客云集,烟云缭绕,相传这里是观音修炼成佛的地方。普济寺地处半山腰,周围青松凝碧,万花吐丹,鸟语啁啾,环境幽静,步履其中,确有踏入仙源之感。在参天古木的遮掩下,庞大的庙宇群如天上云雾缥缈中的宫阙一般隐隐约约,遮遮掩掩,极尽诱人之魅力。

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虔诚祈福,愿做菩萨那朵莲

圆通宝殿是全寺主殿,殿内宏大巍峨,人称“活大殿”。殿中供奉着“毗卢观音”,塑像姿形端重,神态自若,妙相庄严,观照自若。大殿两旁端坐着三十二观音应身,男女老少、圣凡人神诸像,栩栩如生,各具鲜明的个性。殿里香客云集,烟云缭绕。那些善男信女拜跪在观音面前,神情凝重,虔诚而敬畏,人人头顶三炷香,虔诚参拜,各祷所愿。芸芸众生的内心里,大凡都需要神灵的佑护吧。

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虔诚祈福,愿做菩萨那朵莲

普陀山古树名木中最多的是香樟树,普济寺前伫立着五株已有250年以上树龄的香樟,被人们称为普陀山上的“五老樟”。在普陀山,香樟树是很普通的一种树,它总是那般地默默无语,以一种平静的心态与平和的目光,迓迎着来来往往的香客、游人。

栈道两边,片片紫竹豁然映入眼帘,绿油油的竹叶与紫薇薇的竹竿​,浑然天成一片林海,在阳光照射下疏影婆娑,婀娜多姿,它们以自己飘逸的身姿,高雅的情怀,扎根于山石的缝隙中,日日夜夜守护着这方圣洁的宝地。传说中,紫竹是观音的化身,紫竹林是观音修行仙居的地方行在其间,聆听深处飘来的深沉、悠缓、庄严,夹杂着淡淡的沧桑、悲壮的袅袅佛音,心中充满了安宁、吉祥和宽畅。

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虔诚祈福,愿做菩萨那朵莲

“南海观音”铜像,置身天地之间,立足山水之上,面对峻极的山峰,辽阔的海域,如蚁的人群,浩瀚的苍穹,静观着野马排云般的浊浪,笑迎狂风飞沙扑面袭来,这巨人挺直了腰身,敞开了胸怀,体味着上苍无边无际的壮阔,感受着人间无穷无尽的滋味。观音头顶苍穹,脚踩莲花,通体鎏金,左手托法轮,右手结施无畏印,遥望大海,俯瞰众生,神态飘逸,气势磅礴。世音是梵文的意译,意思是能“观察”到“世上”的一切“音信”。据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以大慈大悲为德行​。所谓“大慈大悲”有佛门的特定含义:“慈”,是爱护众生,给予众生以欢乐;“悲”,是怜悯众生,为他们祛除各种苦难。

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虔诚祈福,愿做菩萨那朵莲

站在南海观音的铜像前远眺,辽阔无际的海阔天空尽收眼底,点点的白帆穿行在那一座座浮在海面上的岛屿之间,很是令人遐思。一种通透的彻悟,一种感动与庄严,我们都很渺小,在自己的圈子里奋力的挣扎,生存。

创作不易,看过留痕,还请您动动手指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哦,谢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