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有想立李恪為太子的想法?

哲清語蘭


這就是一時衝動。

李世民想立李治的時候,找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和褚遂良這四個沒理由反對立李治的大臣,說自己的兒子和弟弟們做出這種事,我活著沒意思,拿佩刀刺自己,大臣們趕緊勸阻、奪刀,問陛下您想做什麼呢,李世民說,我想立晉王。就這樣越過了李泰,立了李治。

想立李恪的時候,跟最不可能同意的長孫無忌露了個口風,完了。事後也就是寫信叫李恪守法,臨終要李治保全李泰和長孫無忌,根本沒要李治保全李恪。雖然死後管不了那麼多,雖然即使他囑咐了,李治也可以像對長孫無忌一樣當時裝死不應事後該幹嘛幹嘛,就像後來李恪被告發謀反時他一邊說“現在告發吳王不嫌晚了嗎”一邊假惺惺求個情算數,但李世民連生前能為李恪做的事都沒做。

所以這個欲立李恪的事,水分太大。更可怕的是,李世民警告李恪別學燕王旦被霍光殺了,又要長孫無忌做李治的霍光,所以後來嘛……

那麼為什麼是李恪而不是別人呢?因為當時李世民的衝動是李治太年輕,是不是該立個年長的儲君呢?然而年長的皇子裡,實在沒人可選了。嫡子們除了李治以外,都已經獲罪出局;庶子要麼像李寬一樣早夭,要麼像李祐一樣作死,要麼像李愔、李惲一樣德行太差,要麼像李貞、李慎一樣和李治年齡差不多。相比之下,李恪雖然表現平平也犯一些小錯誤,卻是唯一的人選了。

無論李恪之前為何不被立儲還是此刻被提名立儲,都跟隋朝血統毫無關係,禮法就是偏向嫡子,李世民這個當爹的也就是愛嫡子。前朝或別朝血脈從來沒影響石世、宇文覺、楊昭們成為儲君乃至登基為帝。後來李治殺長孫無忌也輕鬆得很,李世民立儲何以需要看長孫無忌臉色?

再掉一些書袋,說一些小細節:

1.李恪表現平平,還有打獵踩莊稼、賭博及因此受罰的劣跡,在史書也沒有具體的正面政績,卻除了“英果類我”以外,還有“有文武才”之類的好評,這是為什麼呢?友情提示,李恪的好幾個後人擔任過唐朝的宗正卿,就是管理皇族資料的職務。中晚唐戰亂,資料散失很多,偏李恪家相對齊全。

2.李恪的長子李千里的墓誌用第一人稱表述大概是這樣的:我太爺爺是高祖皇帝,叔叔是天皇大帝,我是吳王房的。他爺爺李世民那麼金光閃閃,為什麼他墓誌上偏偏一字不提,自行體會吧。


代牧益州閻文平


歷史證明,從競爭中走出來的王朝,通常都更寬容和更有胸襟。

大唐王朝本是鮮卑血統,北周八柱國,隋朝的外戚姻親,隋煬帝楊廣與唐太祖李淵是表兄弟,所以,李淵在太原起兵,才能獲得關隴貴族的支持,最終奪取帝位。

李淵諸子各有所能,長子李建成善於政務,行為也頗得民心,加之其嫡長子的身份成為太子。李世民東征西討,不僅百戰百勝,具有人格魅力超群,招攬眾多良將。即便是被忽略的李元吉也有著自己的實力集團。

正是在諸子的競爭中,唐高祖李淵甚至設想過李世民為太子,甚至裂地封王的打算,為玄武門之變埋下了伏筆,最終李世民誅殺李建成與李元吉,李淵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禪位。

當李世民繼位後雖然天下逐漸走向穩定,但為穩固政權的穩定,李世民諸子逐漸參與到政務的決策與地方的治理當中,而嫡長子長孫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成為太子。

唐太宗數度出征高麗,參與平定各地的動亂,朝政在李承乾的帶領下卻並未見起色,反而受制於關隴勳貴與長孫無忌,令李世民十分忌憚會出現外戚專權。

隨著李世民心意的變動,更英武的魏王李泰模仿玄武門之變,卻被李世民所同時治罪,只至於長孫皇后所嫡出僅有看似懦弱的李治,所以才有了立李恪為太子的爭議。

唐朝的開放與包容,及所應對的複雜局勢,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是不具備嫡庶之分的,諸子皆其所出並無嫡庶,但考慮到背後的勢力,李世民還是放棄具有賢明的李恪。

李治背後是長孫無忌和唐朝的開國功勳集團,這雖然威脅到唐朝的皇權,卻也證實了其強大,而李恪的母親楊妃雖然出身高貴,是隋煬帝楊廣的孫女,但隨著隋王朝的土崩瓦解,其勢單力孤根本難以與關隴集團所抗衡。

李世民權衡再三,不願因此爆發唐王朝的內亂,何況李治柔弱的外表下隱藏著雄心,唐王朝疆域的鼎盛征服高句麗與青海諸羌都是在唐高宗時期完成,並且削弱了關隴集團對李唐皇室的威脅。

唐太宗李世民考慮立李恪應該是有可能的,但現實卻不允許做這樣的決定,因此李世民於公於私都會選擇李治作為繼承人。


多臻貴


李世民兩個真心跟著他的女人,

長孫皇后和楊妃,楊妃是楊廣女兒,在楊廣一朝也頗有幾分賢名,

楊妃作為前朝公主,在遺老遺少中威望號召力很高,李恪是李世民與楊妃之子,李家的孫子楊家的外孫,一身兼兩脈,對大隨舊屬(外邦)很有人望。在這些勢力眼裡隨唐一脈,

其實李恪開始是無心介入皇權的,

因為太子承乾,二哥李泰在那裡,

都是嫡出。

但李泰不甘做個王子,謀反害了太子承乾。

李世民一貫很欣賞二皇子李泰也正是這份欣賞讓承乾不安,

但李世民很擔心玄武門之變再次發生在他兒子這代,果斷拿下李泰,

這再往下屬,能數的著的就沒幾個了。


星輝650


李世民得一句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或許能夠給我們答案。

李承乾的造反,李泰的狠辣給了李世民敲了一個警鐘。而立李治為太子也充滿著李世民得無奈,當時的李世民最鐘意的無疑是李恪,因為李恪像李世民,也就是對於國家更有利。

但是顯然當時朝堂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大臣,對這個都是不同意的。

長孫無忌有自己的考慮,畢竟皇帝還是要親外甥,而大臣們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方面是對於長孫無忌的討好,另一方面也是李恪是隋煬帝外孫這個身份造成的。

放棄李恪個人認為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李世民得皇位就是流血而來。他對於這個充滿忌諱,不希望自己兒子也是這樣。

在整個朝堂對於李恪都不支持的情況下,以及李治性格軟弱可以使得繼位之後幾個兒子有個好結果,這些都導致李世民選擇了李治。

但是這些原因是李世民選擇李治的原因,而對於李恪。在李世民去掉了太子李承乾,和最寵愛的兒子李泰之後,作為三皇子的李恪無論是能力還是性格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不僅是因為李恪和李世民得最像,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就是皇家快沒有拿的出來的人了。至於說的警告長孫無忌,這個其實是沒必要的,太子的立廢,有時候不是皇帝一個人的決定。

是整個大臣和勳貴群體的決定,就像漢高祖劉邦想要換太子,作為開國皇帝,當大臣都反對的時候,也是無法實現的。


史山泛舟


簡單來說,為了給李泰擋箭。

李世民一共有14個兒子,他最喜愛的有三個——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長孫皇后生的。而李恪呢,儘管在電視劇中他也被塑造成了李世民的愛子之一,但歷史上李恪的待遇在兄弟中間屬於墊底。

李恪生於武德二年(619年),最遲到貞觀七年(633年),他就去了封地,李世民給出的理由是“父子之情,豈不欲常相見耶?但家國事殊,須出作藩屏。”也就是爸爸很愛你,可國事更重要。

問題在於,僅比李恪小一歲的李泰,卻一直待在都城,李世民還想讓他“入居武德殿”,被魏徵力諫勸止。更小的李治,在長孫皇后去世後,一直由李世民親自撫養,別說從未就藩,連皇宮都不曾久離。這兩位都是太子李承乾的同母弟,對太子之位的威脅更大,更應該就藩才是,可李世民卻是說一套做一套。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在李世民心目中,李恪的地位是遠遠不如李承乾三兄弟的,既然如此,在太子之位空缺時,李世民為什麼要把李恪拋出來呢?

李世民改立太子是出於無奈,因為皇子之間的爭鬥超出了他的限度,李承乾竟敢謀反!

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謀反失敗後,跟李世民有一段對話。

《舊唐書·太宗諸子》載:承乾曰:"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泰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為不軌之事。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內。"太宗因謂侍臣曰:"承乾言亦是。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李承乾謀反事洩,李世民對他再怎麼好,也不可能保留他的太子之位,而李承乾跟李泰兄弟倆的紛爭李世民看的是清清楚楚,他自己就是皇家爭鬥中奪得的帝位,自然清楚一旦讓李泰上位,別說李承乾沒有好下場,就是李治因為嫡子身份,也難以保存。

該如何同時保住李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呢?李世民想出來讓寬厚的李治繼位,再把李泰派往外地。至於其他兒子,其實都不在李世民擔心的範圍之內,尤其是李恪頂著個庶長子的名頭,反被李世民拎過來擋箭。

別小看了庶長子的名頭,比如李淵庶長子荊王李元景,武德元年(618年)才出生,對唐朝可謂全無功勞,可李世民登基之初就給了他實封2500戶,要知道當時一般親王實封才600戶到800戶而已。

後面李治登基之初,對李元景與李恪也是一人司徒,一人司空,以示對宗室的安撫,因為這兩人,在宗室諸王是排前兩號的。

出於這個考慮,李世民專門把李恪拿出來敲打一番。

《資治通鑑·唐紀十三》載:(貞觀十七年十一月)敕選良家女以實東宮;癸巳(十七),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寧辭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謂長孫無忌曰:“吳王恪英果類我,我欲立之,何如?”無忌固爭,以為不可。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謂吳王恪曰:“父子雖至親,及其有罪,則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漢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陰圖不軌,霍光折簡誅之。為人臣子,不要不戒!”

以上就是李世民欲立李恪的全過程,把太子的死忠叫來問一句太子換人好不好,比起四月份立李治時在一干重臣面前秀自殺,可謂天上地下,而且以庶代嫡,明顯是比以幼代長更困難的事,找一個不可能支持的人有用嗎?

十一月十七說完想法,十幾天天后,十二月初六,李世民把李恪叫來,說你不要學燕王旦吶,不然會被霍光誅殺的哦。

誰是“霍光”呢?

《舊唐書·禇遂良傳》載:二十三年,太宗寢疾,召遂良及長孫無忌入臥內,謂之曰:“卿等忠烈,簡在朕心。昔漢武寄霍光,劉備託葛亮,朕之後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須盡誠輔佐,永保宗社。”

很顯然,李世民是想讓自己安排的“霍光”把目光從李泰等人身上轉移對準李恪身上,進一步保證自己寶貝兒子的安全,至於李恪會有什麼結局,他不考慮。

這樣看來,李恪最終被長孫無忌等人冤殺,豈不是遵循了李世民的遺志!


平沙趣說歷史


這個題幹應該分解為兩問題來回答,一、李世民為何想改立太子?二、李世民為何將李恪作為備選?

李世民為何產生二次易儲的念頭

李世民之所以產生二次易儲的念頭,其實是為第一次易儲的倉促打補丁。李承乾被廢后,李世民曾經想立最鍾愛的李泰為太子,後來才發現,李泰竟然揹著他做了那麼多兄弟相煎的事。愛子心切的李世民不得不將李泰,從候選人名單中刪除。

一般情況下,立儲君考慮的因素只有一個:誰對國家的未來更有利。不過,對李世民來說,他不得不考慮另外一個問題:立誰將來對其他的兒子們不會形成傷害。李治之所以上位,原因就是: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也就是說,李治上臺其實是第二個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而第一個條件被忽視了。當李治被正式立為太子後,心情逐漸平復的李世民才發現,李治過於柔弱。這個弱點讓李世民擔心,李治將來又沒有能力成為合格的君王,能不能鎮得住各大政治勢力。

李世民指望長孫無忌能為李治保駕護航,可是長孫無忌跟皇權也不是鐵板一塊,他本就是關隴集團的利益代表人,與皇權存在衝突。從北周取代北魏、隋朝取代北周、大唐取代隋朝,背後都是關隴集團的黑手操控結果。

江山永固大於父子之情,冷靜下來的李世民,不由將儲君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這就是他產生二次易儲念頭的原因。

李恪為何成為李世民的備選方案

李世民為何選擇李恪作為候選人?他自己的解釋是李恪“英果類我”。意思說,李恪英武果毅,很有自己的風範。

不過,從史書記載來看,李恪的形象其實很乾癟,除了簡單的履歷,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在封地縱情遊獵,踩踏莊稼,被免去安州都督,並減封三百戶。李恪吃一塹長一智,後來他在紀萬權的管束下,再也沒有犯過錯。

這些事蹟只能說明李恪還算是一個好孩子,懂得吸取教訓,但是跟“英果”沒有半點關係,李世民的話,多少有點給兒子貼金的意思。

其實李世民選擇李恪,更多的恐怕是矬子當中拔將軍。

李世民的幾個兒子,嫡長子李承乾被廢,次子李寬早夭,四子李泰被囚禁,五子李祐剛剛陰謀犯罪被殺,六子李愔德行不彰被李世民罵作禽獸不如,七子李惲貪財罰罪被彈劾。其他的兒子們都未成年。

這一年李恪二十四歲,雖然有過“前科”,但相對於其他兒子們,無疑是最合適的。

另外李恪並非嫡子,與長孫無忌並不親近,由他來完成對關隴集團的打擊,比李治更無所顧忌,更符合李唐的利益訴求。

二次易儲帶來的是是非非

不過,李世民的這個打算並未付諸實行,原因就是遭到了長孫無忌的激烈反對。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李恪做太子,顯然不符合長孫無忌的利益訴求。李世民遭到反對的時候,就赤裸裸地責問長孫無忌:“公豈以非己甥邪?”

其實李世民也知道可能是這個結果,所以,他並未將易儲之心公之於眾,而是私下與長孫無忌商量,無法是在試探他的態度。在長孫無忌的反對下,李世民不再堅持自己的想法,他也深知關隴集團的厲害,他不想自己駕崩後,皇權立刻與關隴集團發生激烈的衝突,所以李世民只能妥協。

不過李世民這個不成熟的想法,給李恪埋下了禍根,從此他成了長孫無忌的眼中釘:“無忌常惡之。”

永徽四年的房遺愛謀反案,受到長孫無忌的指使,房遺愛誣陷李恪謀反,李恪被長孫無忌陷害致死,臨死前,李恪大罵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

果然,多年後,坐穩了江山的李治,聯合武則天,也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長孫無忌,全族被流放邊地。

所以,李世民想改立李恪為太子,就是因為立李治為太子時的感情用事,考慮到政治需求,李世民企圖通過二次易儲,希望更“英果”一些的李恪作為接班人,來對抗關隴集團。

只是李世民沒料到,小九李治並不是想象中那麼不堪,李世民還“悄悄”給李治留下了一個厲害的角色做幫手——武則天,武則天聯手李治,完成了李世民都沒有完成的心願——消滅關隴集團!


尋根拜祖


李恪,應該是比較像李世民的。

李承乾李泰雙殺之後,嫡子只有李治,但李治從小不被重視,性格偏軟,這是李世民非常不喜歡的地方。

但是,李世民所謂立李恪不是真心,應該是敲打長孫無忌與李治的行動。除非將李治及整個關隴勳貴都清理掉,否則李恪當了皇帝也會被政變掉,李世民兒子那莫多,關隴勳貴隨便找一個,也比李恪這個隋煬帝外孫更適合當皇帝。


四川達州


對於古代的帝王來說,立太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不光是為自已選擇繼承人,更是為囯家選擇一個可以接替自己延續下去明君。

深恩就慮之後選擇了晉王李治,但是在李治被立為太子之後,李世民還是猶豫了,他恐要改立為李恪。那麼為什麼李世民要這樣想,最終還是選擇了李治呢?

李世民有三個謫出的兒子,李承乾就不用說了,從小李世民就非常寵愛,即便後來謀反失敗之後也沒有殺他,只是將其貶為庶人,還在其死後以國公之禮下葬。再說魏王李泰,以文學著稱,又編寫《括地誌》成書後,李世民各種賞賜。李世民還想讓李泰入宮住在武德殿,但遭到魏徵的反對才作罷。李泰被貶逐後,李世民還經常提起他,並對大臣說‘我心念之不已",說明即便他已經覺得李泰為人過於陰險,但依然有很深的感情。而李治智商有限、性格懦弱,然`李治待人誠實仁厚。所以李世民又反悔,想改立李恪為太子才說了“英果類我"的話。但是在長孫無忌的反對之下,他就馬上放棄了這種想法,並沒有進一步堅持。反之,這之後李恪就被放到地方去了,為李治以後的登基掃清了道路。

李世民的“英果類我"也只能算是一定程度上對李恪的一種賞識吧。


王玉潔507


我覺得他不可能立李恪為太子。在古代十分重視出身血統。這正是李恪的硬傷!


moonheart


大家好,我是歷史的影子!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最終失敗!

長孫無忌只是不願意吳王李恪做太子,但說他不讓李恪做太子則未免太抬高長孫無忌的地位和影響力了。其實最根本的還是李世民不讓李恪做太子,而李恪從身份上來說也實在不是太子人選,有李治在,怎麼能輪到李恪來做太子?除非李治也來個謀反或者奪儲。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六子,其母為隋煬帝的女兒楊氏。就這個血統來說,李恪倒是挺高貴的,身上有兩朝皇室血統,但這並不是李恪的加分項。實際上李恪還有另一個身份讓他與太子之位始終差了那麼一點,那就是他只是李世民的庶子。那時候沿用下來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庶子能成為太子也不是沒有可能,要麼李世民沒有嫡子可以選擇了,而這是不成立的,因為雖然李承乾意圖謀反,李泰有謀儲之心,但是還有一個仁弱的李治;要麼就是李恪能力相當強悍,能讓嫡子甘拜下風,能讓朝中大臣甘心追隨,比如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本來只是李旦的第三子,而且還是庶子,而在他之前,李旦還有嫡長子李成器和庶長子李成義。但是李隆基還是成為了太子,原因就在於李隆基在做臨淄王的時候聯合姑姑太平公主發動了唐隆政變,剷除了韋后集團,然後扶立李旦復位,可以說李隆基是睿宗朝最大的功臣,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成器主動讓出了太子之位。但李隆基的成功基本是不可能複製的,至少李恪並不能。

史書上記載李恪有文武才,說的相當的籠統,並沒有具體的事例來佐證,反而有李恪曾因犯錯受到過處罰的記錄。有一點肯定的是,李恪並沒有為帝國立過什麼了不得的大功,能讓李世民想要立李恪為太子。當然史書上確實有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的記錄。《舊唐書》一句話帶過,就是說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但是長孫無忌固諫乃止。

到了《新唐書》《資治通鑑》中,就有了兩人的一段對話,大意就是李世民覺得李治仁弱,很擔心治理不好國家,於是對長孫無忌說李恪和自己很像,可以立為太子,但是長孫無忌固爭,李世民就問長孫無忌是不是因為李恪不是他的外甥所以才不同意,但是長孫無忌以李治仁厚,易儲是大事來應對。最終李世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按理說,當時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對話應該是隻有他們兩人知道,這樣秘密的大事怎麼可能傳出去,而被記載在史書上?況且李世民如此精明強幹的一個人如果真想立李恪為太子,又豈會找長孫無忌商量?畢竟無論如何長孫無忌都會站在親外甥那一邊的。即便真找了長孫無忌詢問,也不可能只找長孫無忌一個人來商量這件事。畢竟易儲是大事,李世民想換人,就會放在朝堂上來商議或者找幾個宰相來商量,比如當初李世民立李治為太子的時候,就是拿劍逼著長孫無忌、房玄齡等幾人同意的。

還有一個例子也可以說明一些事,李世民曾想搞封建制,但是眾多大臣都不同意,但李世民還是一意孤行,當時這件事僵持了很久,出動了很多人來勸李世民,甚至已經出嫁的李世民的嫡長女長樂公主(當時是長孫無忌的兒媳婦)也被長孫無忌搬出來進宮說服李世民,經過很長時間李世民才終於打消了封建的想法。

我們再來看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這件事,當時李世民就只是和長孫無忌提了提,長孫無忌表示反對後,李世民就罷休了,這很不符合李世民的性格。實際上李世民壓根沒有想過讓李恪來做太子,他之所以對長孫無忌表示想立李恪為太子,不過是出於對李治的擔心,李治在李世民眼中太過仁弱,很難將帝國帶往高處,所以李世民就對長孫無忌發發牢騷,相當於一句玩笑話,所以長孫無忌一阻止,李世民立刻就不再提這件事了。

倘若李世民想立李恪為太子,單憑長孫無忌一人之力是勸阻不了的。當然李世民並不想讓李恪做太子,除非他不要三個嫡子的命了。所以不讓李恪做太子的並不是長孫無忌,而是李世民。長孫無忌充其量只能說是不願意李恪做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