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司有哪些股東?

鄭州建築行業招標資訊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您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華為公司並沒有上市,持股股權方式有些特殊,通過工會持股。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華為的持股人是“虛擬持股”,並沒有對公司的所有權和決策權,僅具有持股分紅的權利。並且華為是一家沒有任何政府機關或機構持股的公司,完全由員工進行持股。

目前,華為內部持股員工共計96768人。


華為持股的獨特之處

華為並沒有上市的打算,因此採取了工會持股的方式,將利潤回饋給員工。

  • 2017年華為虛擬每股利潤達2.7元,每股分紅為1元;

  • 2018年華為拿出240億元進行分紅,大家可以自行計算平均每人分紅的錢數(96768人)。

那麼,華為是如何治理和管理公司的呢?

由持股員工選舉出115名持股代表,並從這115名持股代表作中選舉出董事長和16名董事。

董事會將會選擇產生4名副董事長和3名常務董事,董事長採取輪值的方式。


員工持股的好處

任正非有一句很出名的話:“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人才”。

華為的股權結構剛好驗證了這句話,這也是華為長期保持狼性的關鍵。

通過“虛擬持股”的方式,將公司的利潤分給員工,激發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同時,將員工利於和公司利益捆綁在了一起,更加能夠激發團隊的鬥志。


關於華為公司的持股方式,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華為的股東就兩個,而且任正非不是大股東,因為他只佔華為股權的1.01%。

這是個討巧的說法,不過給大家看幾張圖就能明白了。


華為真正的大股東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

再來看華為的股權穿透:

是了,華為的公司都是通過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進行投資控股的。

而這裡面工會的股權要遠遠多於任正非本人。

華為很早就建立了廣泛的利益分享機制,除了任正非保留的1.01%股份外,其餘都與員工分享,把股份分光。

有人會擔心,既然任正非不是大股東,那他怎麼保證對華為的掌控呢?

答案來了,任正利用“有限責任公司可通過公司章程設置同股不同權”的規定,掌握了34%的一票否決權。從而保證了自己在公司重大決策上擁有重要的決策力。

在華為改制之前,華為的員工和任正非直接持股,這期間任正非和員工共同掌控華為。

2001改制完成,華為實行虛擬股,持股員工選舉股東代表,成立職工持股會,並只能通過職工持股會來行使股東權利,且只能行使部分股東權利;

同時,股東代表選舉董事會中的員工董事成員,但是董事候選人是由上一屆董事會提名。

而關於“一票否決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條例規定:

第四十四條 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註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併、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這就意味著,一項決議,只要是超過33.31%的股東投了反對票,那麼這項決議就會無效,這就是所謂的“一票否決權”。所以只要任正非把控住這34%,那麼華為的天就不會變。



有評論問孫亞芳是誰:

還是上圖給大家看吧,人家可是有“任正非接班人”之稱前董事長

而且她在多個華為的公司擔任職位:


天眼查


從法律上講,華為(華為一般是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只有兩個股東,分別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和任正非,兩者持股比例分別是98.99%和1.01%。至於華為工會委員會持有的98.99%股票是怎麼分配的,根本無從知曉。

在媒體的報道中,華為是一家員工持股的企業,100%的股票有華為員工持股。持股的員工數量很廣,有好幾萬,他們能夠享有豐厚的年終分紅。

但員工持有的股票並非實體股,而是虛擬股。什麼叫實體股?就是能夠享受公司法賦予公司股東享有全部法定權利的股票,包投票權,選舉權、分配權、請求權,等等。虛擬股就是一般只享有分配權,而不掌握其他權利的股票。

甚至有不少媒體懷疑,華為公司員工根本不張我公司股票。它真正掌握在國家手中,是一家共有企業。以上的懷疑也僅僅是懷疑,有的還夾雜著陰謀論。

今年,華為董秘江西生對媒體表示,華為有9萬多員工通過工會來持有公司股份,所以華為是100%由員工持有的公司,沒有任何外部政府或者是機構。

華為每一分錢的資本都是員工掏錢進來的。沒有任何外部政府或者是機構,沒有國有資本持股華為。

關於認為華為分配的不是股權,而是一個合約的利潤分配計劃。事實是,華為員工要交錢進來,去參與利潤分配,並承擔有可能減值的風險。還要選舉持股員工代表來行使權力,所以華為股權分配計劃不是一個利潤分享計劃,而應該是一個股權計劃。”

同時,他也表示:“關於華為任正非有一個否決權,認為華為的管理控制主要通過任正非的否決權實現的。這點也是不對的!

任正非確實有否決權,只是重大事項有否決權,不是所有事項都否決。第二,他只是有否決權,而不是決定權。任正非對華為的影響重點是通過思想和管理的哲學來進行。網上或者華為內部幾天就可以看到一個任總的講話,他就是靠這方面來管理的。”

而對於國有資本控股華為的猜測,江西生表示,“我可以再肯定的來說沒有國有的資本在華為,這點很明確。”


財經知識局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我們說的有點“現實”,這家公司還真的只屬於任正非,因為華為公司的兩大股東中,看似任正非只有1.01%的股份;可是實際華為的掌控自然人還是任正非,畢竟那98.99%的股份所有者是華為工會委員會!

我們知道華為實行的是虛擬股,什麼意思呢?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的股份,雖然不屬於某個人,可是它的分紅,卻屬於華為的員工。

有這樣一段描述:每年某個天氣爽朗的工作日,華為員工會被單獨叫到辦公室,告知你今年可以的持股。

據消息稱,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96768人。而這9萬人佔華為18.8萬名員工的二分之一。 然後,持股員工選舉產生115名代表,持股員工代表會再選舉產生董事長和其他16名董事。而持股員工代表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它們對於利潤,增資等等都能夠決策。

如果非嚴格來說,華為的持股股東可能是9萬多人。可是,你會問,任正非只有1.01%的股份,怎麼樣對公司進行控制呢?這一點還真的不用擔心,華為雖然是工會委員會的股份最高,可是它們只享受分紅,並不享受權利。所以,任正非對於公司是真的的掌握者。


LeoGo科技


華為是一個全員持股的公司,也是全員可享受公司發展利潤的公司,比如2017年華為分紅168億元,持股員工人均分紅21萬元。

華為的持股方式比較特殊,是通過工會持股的,任正非是唯一的自然人股東,這種持股方式是“虛擬持股”,這種方式員工享受公司的分紅,但是並沒有對公司的所有權和決策權,擁有的僅僅是分紅權,這種方式現在很多的企業也在效仿,一般的員工還是更看重分紅的現金激勵,這些比單純的股權的增值價值要更有意義,並不是每家企業都能上市的走入資本市場,更多的員工也是無法和企業長期走完發展歷程的,所以,通過“虛擬持股”的方式把公司的利潤的一部分拿出來分紅給員工,對員工更有吸引力,同時也激發了員工和公司的利益的一致性。

2017年華為虛擬股每股收益達到2.8元,每股分紅1元。

2018年據說華為將再拿出200億元利潤進行分紅。


華為到底有哪些股東了?

華為的旗下的企業都是通過“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去投資控制的,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為222億元人民幣。

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只有兩個股東,任正非持有1.01%的股份,是唯一的自然人股東,另外一個股東就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持股98.99%,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委員會是工會法人,也就是華為員工的持股平臺。


而我們通常認為的華為公司其實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華為經營的實體平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註冊資本399億元。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的公司。


主做股權設計、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壹號股權


華為是一個全員持股的公司,也是全員可享受公司發展利潤的公司,比如2017年華為分紅168億元,持股員工人均分紅21萬元。

華為的持股方式比較特殊,是通過工會持股的,任正非是唯一的自然人股東,這種持股方式是“虛擬持股”,這種方式員工享受公司的分紅,但是並沒有對公司的所有權和決策權,擁有的僅僅是分紅權,這種方式現在很多的企業也在效仿,一般的員工還是更看重分紅的現金激勵,這些比單純的股權的增值價值要更有意義,並不是每家企業都能上市的走入資本市場,更多的員工也是無法和企業長期走完發展歷程的,所以,通過“虛擬持股”的方式把公司的利潤的一部分拿出來分紅給員工,對員工更有吸引力,同時也激發了員工和公司的利益的一致性。

2017年華為虛擬股每股收益達到2.8元,每股分紅1元。

2018年據說華為將再拿出200億元利潤進行分紅。

華為到底有哪些股東了?

華為的旗下的企業都是通過“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去投資控制的,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註冊資本為222億元人民幣。

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只有兩個股東,任正非持有1.01%的股份,是唯一的自然人股東,另外一個股東就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持股98.99%,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委員會是工會法人,也就是華為員工的持股平臺。


軒維閣


華為公司有哪些股東?今天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幫到你。

咱們先通過以下企業數據看下。


我們看到最終的受益人,是華為控股有限公司。



華為控股有限公司。任正非實際控股1.01%,其他的都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很多人這樣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工會委員會也就是全公司的人都有股權,說明任正非是個很聰明的人,把自己的股權都給員工,這樣大家就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幹什麼事情都會負責任。

以上就是華為控制股東的回答,希望幫到你


AARONpay


華為目前是我國大陸第一大民營企業,同時也是我國高科技的領軍企業,2018年華為全年的銷售收入達到7212億元(約合1070億美元),同比增長19.5%,淨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1%,財務指標數據極其優秀。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有很多企業雖然賺錢賺的盆滿缽滿,但利潤都被國外拿大頭,比如著名的BAT(百度、阿里巴巴以及騰訊),所以有人就會擔心華為也是如此嗎?

誰擁有華為?

華為是一家極其特殊的企業,它沒有其他任何外部的參股,系一家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華為的股東目前僅有兩個,分別是為: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和任正非。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截止2018年末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96768人,參與人均為公司員工。任正非作為唯一一個自然人股東持有公司股份,持股比例為1.01%。同時任正非也參與了員工持股計劃。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任正非自然人出資及員工持股的出資兩者合計相當於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1.14%。這也是目前所有知名企業中持股比例最低的一個領導人。

為什麼要員工持股?

員工持股計劃等於將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員工的個人貢獻及發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員工是在為自己打工,所以這個就很容易形成了長遠的共同奮鬥、分享機制。

員工持股計劃對於企業發展推動的作用是極其明顯的,但是為何現實中其他企業不採取呢?最多隻是高管持股呢?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利益,也就是說不捨得錢,畢竟在這些大企業裡,即使個一個點的股份代表著往往都是幾億甚至幾十個億的資金。所以那些說什麼對錢不感興趣的或者對錢沒有什麼概念的,基本就是吹牛逼,真正的牛逼之處要做到類似任總這種把股份基本全部分給所有的員工,這時再來說對錢不感興趣還差不多。

誰又控制著華為?

很多人一直很有個困惑,任總持有華為的比例這麼低,那麼他又是如何控制著華為的呢?按照華為的公司章程來說:持股員工代表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對利潤分配、增資和董事、監事選舉等重大事項進行決策。持股員工選舉產生115名持股員工代表,持股員工代表會再選舉產生董事長和其他16名董事,董事會選舉產生4名副董事長和3名常務董事,輪值董事長由3名副董事長擔任。輪值董事長以輪值方式主持公司董事會和常務董事會。

也就是說按照公司章程,其實任總並非華為的實際控制人,理論上持股員工代表大會的決議,任總也要遵循,不過由於任總是華為的創始人及領袖,正常情況下任總提出的戰略或者方案都會予以通過。


鯉行者


如果你有機會進入到華為,而且持續為華為做貢獻,那麼恭喜你,你極有可能成為華為的持股員工之一,成為股東最好的回報是什麼呢?就是牛逼的華為每年的分紅會花落你處,2017年華為分紅168億,持股員工每人可以分到21萬元。

所以,老麥在一個新聞裡看到記者隨機採訪深圳的市民,其中有位就是華為員工的妻子,她掩蓋不住自己丈夫是華為員工的驕傲。
華為的股東就兩個,一個是華為工會,持股98.99%,另外一個就是任正非,持股1.01%,可以說放眼全球,這樣的持股結構都只有華為一家,這也是為何華為能夠強大的底層原因。

任正非為什麼這樣做?值得我們稍作探討。

1944年生於貴州安順市鎮寧縣的任正非,祖籍浙江浦江縣,1974年應徵入伍成為基建工程兵,j接觸了大量基層的通信工作,也是從那個時候起,任正非積累了大量的基層通信經驗和技術,為以後進入通信領域創業打下了基礎。

1987年,任正非2000元創立華為公司,任公司總裁,行伍出身的任正非並沒有像現在諸多企業創始人那樣有深厚的學歷或者管理背景,存粹是以一種極其樸素的思想去創業,這也決定了任正非對於華為的管理更多的體現了兩個風格:
第一、樸質的管理風格,不追求鋪張,低調行事。一直到現在,任正非的作風仍然如此,向來對外界非常低調,對內強調的也是艱苦奮鬥的作風。
第二、軍事化的管理風格。軍人經歷的任正非培養了軍人般堅毅、不服輸的意志力,也為企業帶來了軍事化的管理方式,比如每年的誓師大會,藍血十傑等,透露了濃濃的紀律和軍隊管理文化,也因此訓練了一批戰鬥力強、能吃苦耐勞和目標感極強的團隊。
企業的文化帶來不一樣的制度。

每個企業的基因不一樣,華為的基因決定了華為看重員工的奮鬥精神,也決定了任正非並不會看重個人得失,在進行企業的全面現代管理化後,大面積的員工持股也就順利成章了,對任正非而言,抓住華為的控制權就可以了,至於利益,可以普惠到所有優秀的員工。

總結一下:

華為現在能成為代表中國民營企業的一個標杆,是實力決定的,而實力來自於員工的奮鬥,員工為什麼奮鬥,因為通過股權,員工的利益和華為的利益高度保持了一致,從華為的股份這個點,也許可以給其它企業一些啟發。

老麥道


華為已經成為中國最厲害的科技公司之一,無論是研發投入還是市值都遠超阿里、騰訊、百度這些互聯網科技公司。

華為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是如何一舉成為世界上頂尖的科技公司?

這與華為的“股權機制”大有關係。

任正非說過: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這不是空話,而是體現在華為實際的分紅制度上。華為實行全員持股制度,當然,這個全員並不是所有員工,而是大多數員工。

華為的股權結構:華為的頂層公司不是我們熟知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而是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在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設置100%控股公司,比如: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strong>

<strong>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只有兩個股東:

1、任正非,持股1.01%

2、華為工會,持股98.99%

華為工會就是華為員工的代表,通過華為工會,分配虛擬股權。

這個虛擬股,在華為內部,並不是很難獲得。一位剛畢業的研究生,通常就能達到13-14級,如果達到15級,同時當年考核達到A和B加,就可以獲得分紅。

擁有股權的員工,在離開華為的時候可以將這些股權出售。

2015年,華為虛擬股分紅,每股股1.95元,升值0.91元,很多進入華為3、4年的員工,分紅都在15萬以上。<strong>

<strong>

華為股東歷史華為並不是一開始就實行這樣的股權政策,而是一步步演化來的。1990年,華為無法申請到足夠的銀行貸款,於是就像員工打借條,然後把欠條寫為欠股份。後來,為了完善公司激勵制度,華為的股東逐漸演變成任正非成為唯一的個人股東,其餘由華為工會持有的現狀。不得不說,這樣的激勵機制,把華為員工的工作激情發揮到了最大,面對長時間的工作與艱辛,看到付出後的回報,華為人也挺有成就感的吧(不論是精神還是物質上的成就)


各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到這裡,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金融知識(股市、樓市、債市、匯市),可以關注小白老師的頭條號(小白讀財經),查看更多的原創文章和原創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