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效益不好,我是负责裁员的HR,裁员名单第一个名字是我”,我该怎么办?

致敬迷茫的青春


“职入龙门”观点:裁人这把“屠龙刀”只是老板暂借给HR使用,谁规定不能用来对付你!职场上,靠公司“狐假虎威”的“权力”职位,让很多从业者产生了自己是老板心腹、裁谁都不会裁自己的幻觉。


一、向来耀武扬威裁人的HR,为什么也会被公司下“黑手”裁掉?而且还是第一个被裁?

原本大家都以为这道问题是题主对HR们的“报复剧情瞎想”。天下哪有这么奇葩的事,裁人的人,反倒第一个被裁!

但这却是真事!

2018年人力资源界年度“鬼故事”--第一位被老板本尊亲自操刀裁掉的HR!

事件回顾:
老板说:公司效益不好才出此下策。
当HR问:业务部和财务部为什么不裁人呢?
老板解释:业务部能创收,公司指望他们翻身;财务部能算绩效,指望他们发工资!
老板表示:HR被裁补偿2个月经济补偿金,希望你能谅解。
HR委屈又无奈:干着最重的活,加着最长的班,最后却第一个被裁掉。
最可悲的是,被老板裁掉时还心疼老板,觉得老板做得对!

这位HR真是“愚昧”到无可救药,怪不得第一个被裁!

【分析】

老板的话直接说明了HR被第一个裁员的原因---即使你个人认为自己为公司鞠躬尽瘁,付出甚多,但只要不能提供公司需要的价值,你的“功劳”就不是保住工作的“护身符”!

“职入龙门”认为:以题主为代表的HR遭遇“卸磨杀驴”的结局,是因为:长期用“本位视角解读自己的价值,不了解老板真实需求”导致的。

(题主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加班、为老板做好每一件裁人的“脏活”,老板就一定会把自己当成心腹、公司裁谁都不会裁自己。

(老板认为)HR职位上干活的人都一视同仁:无论谁来说HR,他都会把“裁人屠龙刀”借给他!如果雇来的HR实力是在堪忧,他就会自己亲自操刀!

对于老板来说,HR最有价值的体现是:在符合公司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主要体现在:

A 为公司招揽性价比超高的人才:招聘人才一定要技能多、经验足、业内有名气!最重要的是要有艺术感的压低工资价格!

B 用低成本辅助老板和领导留住人才:这也是HR的重头戏,你要想方设法给有不满情绪的员工们小甜头,哄着他们加油干活。;

C 裁人时将劳务纠纷和赔偿损失降到最低: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在裁人上,不动脑筋就让公司“割肉”的HR是不合格的。

【总结】当我们看到老板内心真实想法时,你可能觉得很冷血!

但,这就是真实的职场,也是HR职位存在的价值!

如果你招人的时候不仅不会压力工资价格,还因经验不足招一些混子和老油条,甚至在裁人时不会帮助公司合法规避赔偿金,引发劳动纠纷…你觉得老板会留你在身边吗?

老板花钱雇你来是解决问题、帮老板唱“黑脸”的!不是让你给老板制造麻烦的!

花钱还给自己找麻烦,他不如自己亲自来做!

二、谁规定不能先裁你呢?你最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被老板“扫地出门”!反思找到病根,才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其实,对于HR来说,公司效益不好,裁人很正常。

但前提是:自己是裁人的“特权”人。

结果,裁员名单上第一名就是自己,这显得非常讽刺、甚至难以接受!

这说明题主还是职场新人,经历的事情太少。到现在都不了解公司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为什么?

公司招人或裁人只有两个目的:更好的生存下去、利益最大化!

不符合这两点要求的人,从CEO到基层员工都能裁掉!甚至连董事长都能换!

无论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会遵循这个目的。

大公司的“逐利”平台上有两伙“玩家”:

A 老板和股东投钱的“庄家”

B 管理层和基层员工投入时间、精力和技术的“小玩家”。

大家合伙投入成本把公司做大,分得更大利益蛋糕。

于是,所有影响公司发展和盈利的成本(人力和项目设备投入)都会无情砍掉。

而题主的公司由老板亲自操刀裁人,说明公司规模不是很大。

大公司和小公司一样,到“生死存亡”时期,六亲不认“疯狂裁人”。

因为人力成本中除了工资以外,还有养老保险等隐性成本。所以,不砍掉这些“大包袱”,公司都熬不过明年。

所以,别说裁HR了,如果业务部持续不盈利,老板都会裁掉他们,自己亲自上阵拉业务。大不了公司被打回“原形”,从头做起。

这就是“断尾求生”:牺牲局部,保全整体的求生方式。古人言: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一种典型的折中心理。尽量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收益。

这也是老板最真实的想法:他要裁掉价值低的行政职能人员,保留能开源(业务部)节流(财务部)的部门,等待翻身机会!

所以,题主被裁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专业价值可替代性强。

壁虎之说以能舍弃尾巴逃生,就是因为尾巴可再生,且不影响生存品质。

题主如果没有发挥HR真正的价值,反倒天天做着行政、跑腿的工作,那你肯定是会被优先裁员的。

这也是很多小公司总喜欢把行政和人事两部门合一的原因。


举例:题主在小公司,即使到每年金三银四、金九银十四个月的招聘旺季,也基本没有太多招聘工作量。办理入职离职、交保险等杂事。更多的时候做做的都是行政采买等活。


那题主的可替换性当然强了。公司效益不好时,你唯一的价值就是积极想办法招来成本低廉、业务强的销售。

如果这点都做不到,老板肯定会先裁掉你。宁可把你的工资拆成两份业务员的低薪。

你说,老板凭什么不可以先裁掉你呢?

2、 专业价值跟不上公司需求。

这也是题主被裁的关键原因。很多职场新人和题主一样,从入职到离职都没明白公司设立该岗位到底需要员工提供什么价值!

很多做惯HR的人,天天和别人讲持续保持竞争力的大道理,就是不懂这些话背后的残酷同样也适用于自己。

天天说***人不长进,来公司这么长时间技术都没提升……结果自己的人力资源技能也是止步不前,最后也落个被裁的下场。

3、职场讲究强强联合,感情用事只会被淘汰。

题主不在专业技能上精益求精、跟上公司发展需求。反而处处感情用事的为老板“鞠躬尽瘁”!

甚至,老板最后表达裁他的歉意、公司难处时,题主竟然会同情老板的难处。真事糊涂的可以。

这么说的意思,不是鄙视题主。

而是,题主以为自己理解老板、理解公司难处。实则专业技能止步不前,自己亲手把自己置于被裁的边缘,才酿成了今日被动局面。

你还有闲心同情老板,你要深刻反思自己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和专业诚意了。

如果你具备更强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能力,老板会裁你吗?


三、题主想要突破困境,应该做好以下3点,让自己成为职场强者,而不是“卸磨杀驴”的悲剧角色!

1、 勇敢认清自己真正的实力、摆正位置。

鉴于公司现状以及题主的专业能力还需提升,所以老板裁你已成定局,基本没有转圜余地。

痛定思痛!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反思和谋划未来。

【反思】

自己从入职到被裁到底做过多少件和人力资源岗位相关的工作?又有多少能体现出有效降低人力成本的专业价值呢?

当题主认真反思时,你会发现,在公司这么久,和岗位相关的工作没做几件,基本都是被杂事或其他岗位的工作“捆绑”!

【对策】

在新公司一定要认真研究岗位职责,研究公司核心发展需求,你必须要时刻清晰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更要清楚知道哪些是你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可以体现你专业价值,你就要优先、重点去做!花费大量精力去提升需要的技能。

这样,你才能在老板心中逐渐强化自己的专业、稀缺价值!

2、 干一行爱一行!打造自己在本领域的稀缺价值。

既然HR最大稀缺价值是降低人力成本,那就要最大限度提升个人资源整合的能力。

因为HR只想靠“画大饼”解决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是根本不可能长久的!

所以,建议题主从现在开始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想办法储备某行业人才库资源。

学习心理学,了解求职、在职和离职人员的核心需求点。

巧妙透过资源整合满足对方需求,这样才能实现降低成本、降低劳务纠纷、达到帮公司省钱的目的。

可以说,这也是实现多方共赢的最佳方式。

3、 勇敢接受自己、敢于重头再来!

今天被裁员不管多难受都没关系,毕竟是由于自己缺乏经验所致。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们才有真正成长的空间。

在新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重头再来。职业经验就是在不断的失败和摸索中总结出来的。

【“职入龙门”最后总结一下】

HR裁人只是工作需要,但并不代表HR就时刻拥有“职场护身符”。如果不能持续为公司创造稀缺价值、为降低人力成本而积极努力,公司一旦要“保命”就会无情牺牲你。

想要不再被卸磨杀驴,成为职场强者,你需要做到以下3点:

1、认清自己真正的实力、摆正位置。

2 、打造自己在本领域的稀缺价值。

3 、勇敢接受自己、敢于重头再来!


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关注【职入龙门】头条号:多角度剖析老板、领导、同事的小心机!每天分享精彩应对方案,帮助职场朋友快人一步“跃过龙门”升职加薪、实现职业梦想。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是我们最开心的动力。


职入龙门


从第一反应来说,一般能够接触到裁员名单的,都不是基层员工。

作为第一顺位的被“裁员”的员工,名单已经拟定完毕,说明管理层基本充分考虑到裁员的后果。你要做的,是如何从这件事中寻找思考的方向,而不是让“怎么办”困扰自己。

从一位专业的HR的角度来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一、法律层面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①此次名单中裁员员工的总数?

是否已经达到了二十人以上或者虽然不足二十人但裁员人数已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十以上?

②公司效益不好,从法律层面来说就能够裁员么?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有规定,若企业发生重大的经营困难或者其他因合同订立时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企业与劳动者签署的劳动合同无法继续时。在一定期限(三十日)向工会及全体职工说明并且得到工会及职工意见后才能裁减人员。

题主提到了公司效益不好,但不·一定代表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③哪些员工在企业面临裁员时是需要考虑优先留用的?

A 事发前订立较长期限的劳动合同的员工

B 家中有老人/未成年需要赡养,且家庭成员无其他经济来源的员工

C 与公司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员工

这三种类型作为HR都需要做到心里有数。比如说公司的已签订长期服务合同的元老级别人物。或者现有工作薪资为家庭唯一收入来源,且家里其他人无法外出工作的员工。

二、现状层面

①澄清自己对于裁员的看法以及想要的结果

在这个时候,第一时间冲到领导办公室“兴师问罪”或者散布负面情绪都不是专业人士应该有的表现。

而是可以从问自己几个问题开始进行自我澄清。

第一,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还愿意在这家公司留任么?

第二,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哪些成长?如果没有做好,是什么成为我此次成为裁员候选人的原因?我可以向谁求证? 第三,如果决定留任我将如何把握这次的机会?

第三,认同离职结果的话,在此之前,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简单来说:澄清自己想要的结果--分析现状--采取措施。

②如果名单上有一些尽职尽责的员工,我是否该让他们知道这个信息?

如果你目前还在职,那么主动透露公司裁员名单是不合适的。

你能做的只是,遵循公司既有流程协助清单上的人员合法合规的办理好离职前的各项手续。

如果清单上有一些你认为确实离职后会对公司造成损失的人员,你也可以搜集好相关的工作考核数据,在与上级沟通时进行告知。

③将“最后的离职”谈话发挥最大效用。

作为管理者,员工的“离职谈话”都是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运用的巧妙,可以让双方从从前的上下级角色转换为“彼此的外援”:

A 简单的说出自己对于此次裁员的客观看法:

B 对公司当前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汇报

C 表达不管最终公司是否决定留任与否都会做好最后阶段的交接工作

D 表达对公司的祝福及建议

三、未来的职业发展

最后,用几个问题作为结尾:

A 我未来想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B 现在的工作为我带来了哪些可以借鉴的经历?

c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不管是打算进入另一家工作,还是从此决定成为一名“为自己打工”的自由职业者,我们都需要为自己做出清晰的规划。

不过度纠结裁员是否有管理层个人喜好因素,同时如果确实成长不尽如人意也别过度的否认自己。毕竟从失败中学习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职业短板,从而更好的面向未来。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有单位裁员增效,开展所谓轰轰烈烈的下岗工作。

单位有个副总,对下面员工讲话:同志们,裁员增效是一项政治任务,没有下岗的,也不值得庆幸,工作将更加艰巨,更要继续加倍努力;下岗的职工,一定要有政治观、大局观,提高思想觉悟,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要想得开,不要有什么思想压力,天无绝人之路。上帝关上一扇门,同时也开打了一扇窗,通过那扇窗户,外面未必不是一个广阔的天空。

副总讲的慷慨激昂,唾沫飞溅。那下岗工作做得,刚刚地。

后来,上级领导给副总做工作,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年龄问题,你也被下岗了。

副总当时就蔫了。副总怎么都想不通,我怎么就下岗呢?我下岗了咋办?面子还有一家老小?

结论:做别人工作容易,做自己工作难。

你是HR,你一定要知道并且是非常透彻地理解裁员的意义?而且,你一定要知道,裁员的话,会裁掉什么样的岗位?你一定要知道,裁员会裁掉什么样的员工?对照一下,你自己在不在你认为的裁员范围之内?

如果你认为自己应该在裁掉的员工之内,那么,你的裁员工作就好做了。以身作则,带头自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董存瑞炸碉堡的精神,壮烈。

被裁掉,而且是第一个被裁掉,感情一定受不了,更何况还是负责裁员的HR,有情绪很正常,但是,建议你:情绪自己消化,不要带情绪工作。公司这样做,有可能是帮助你开展工作,考验你。即使是真的要裁掉你,以你的自我牺牲精神,弄不好会感动领导,改变主意,把你留下呢?

当然,即使公司最后留你,第一句话也要说:对不起,我不会留。


老马闲评


看到这个问题,还是很惊讶的。我惊讶的是老板不按常理出牌。

与你分享一个发送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案例。

话说2013年,我这位朋友所在的公司,也是效益不好,需要裁员,身为HR的他,看着领导列出的长长的裁员名单,一个个进行沟通,愿意辞职的辞职,该辞退的辞退,该补偿的补偿。压力很大,而且备受指责。

原本以为较圆满的完成任务,可以安心地在这里继续工作,没想到老板找他谈话,表达了劝退的意思,让他寒心至极,体会到什么叫“过河拆桥”。

这个案例是按常理出牌。

问题中提到的情况,我认为是领导有意为之,就是通知你可以卷盖铺走人了,也别惦记着负责裁员的事情了,这是相当有讽刺意味的举动。

从这个事情中,可以给我们几点启发:

❶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铁饭碗”了,没有“稳定”的工作,因为企业的效益会在市场竞争中发生变动,一旦效益不好,出现亏损,裁员往往是断腕自救的首选。所以,贪图稳定的想法已经不现实了。

❷任何时候都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经常反问自己:如果离开现在的公司,我可以找到同等或者更高收入的工作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开始补短板,开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了。只有居安思危,才能临危不乱,淡然视之。

❸作为人力资源部,很多HR一味地站在企业的一面,认为拿公司的钱就要维护公司的利益,不自觉地站在了员工对立面,却忘了自己也是员工。也许你认为和其他员工不一样,但是在老板眼中,都是一样的。HR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认识。

以上就是对这个问题一些思考,欢迎各位留言评论。


精英知识清单


本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我是一个小公司的事业部经理,接到辞退通知并解散部门。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你的工作做得不到位,起码在领导眼里“不到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得罪了某个领导,人家看你不爽,欲除之后快。我是因为第二个原因。

当时接到通知气愤不已,直接就想“撂挑子走人”。但后来情绪平复下来,还是决定继续把最后的工作做好。首先,有始有终,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其次,部门好多人是我亲自招进来的,如果一走了之也太不负责任了,那不是我的风格。我先是找到平时比较看中我的领导,请他允许我部门的某些员工调岗,而不是直接辞退,领导答应了帮忙。剩下的事情,就是按流程走完。做完这些事以后,我又去找领导谈话,请教他公司辞退我的 原因。领导委婉地说:“以你的工作能力 ,即使公司由于战略考虑,解散了你们事业部,也不会辞退你的。但是你得罪了某个领导,对其”不够尊重“,所以不得不走了。”领导还告诉我以后不要那么直性子,学着圆滑一点等等。

感觉前面说了一堆废话。总之就两点吧:第一,善始善终,继续做好最后的工作。第二,自我反思,毕竟反思是自我成长最大的利器。


剑心成长笔记


握个爪,我也是HR,刚刚经历一轮公司的裁员谈判,就是根据公司的裁员标准,筛选目标人员,跟目标人员面谈,签订离职协议。


你的问题中体现了3个关键点:第一:裁员的原因:企业效益不好,第二:你是负责裁员的HR,裁员名单的第一个名字是你;第三:你需要知道怎么办。那我们一一分析一下:


第一:裁员的原因,企业效益不好,这是客观因素,难以改变。在企业,裁员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被动的,例如产业升级,最近的典型案例就是唐山高速收费员下岗,其中一位大姐的网红名言:“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这个案例背后就是高速收费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升级,这些不可抗拒因素带来的失业在未来将会更多的存在,所以面对这次裁员,不要有抱怨,这是时代的趋势,企业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理性接受,顺势而为,输了啥,也不能输了气势,做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第二:你是负责裁员的HR,裁员名单的第一个名字是你。我们都做HR,我们知道这个岗位其实是有一些便利性的,比如对公司人力方面的政策有先人一步得知的优势,你看到了裁员名单,这是你的幸运,很多同事还被蒙在鼓里,直到被面谈的当天,所以,这个角度,你其实是掌握了企业裁员这个事件中的小先机,有了先机,自然可以多一些应对,如果你很在乎这个工作,可以分析下名单的特点,了解下裁员名单制定的规则,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是否有改进的机会,是否还有谈判的机会,所以,看到名单的时候,不要让愤怒或者沮丧的情绪影响大脑,客观理性的分析,想想应对方案


第三:你需要知道怎么办。前面第一、二点其实我们已经提到一些方法,比如,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去分析裁员名单的特点,评估自己是否还有改进和谈判的机会。做到这些基本工作后,开始思考大盘,

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想清楚:企业是否值得你留下。问题开头,你提到企业是因为效益不好而进行裁员,效益不好,则意味着企业短期内的升职加薪都会受到影响,长期可能面临倒闭破产,那对个体而言,这样的企业是否值得你继续服务,如果不值得,则被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时,你需要积极了解裁员的赔偿机制,为自己争取最大化的利益。如果你认为企业虽然短期效益不好,但它仍然不失为一个好企业,你希望留下,那可以在分析裁员名单特点,了解优劣势后,和主管谈谈,争取留下的机会,当然,同时,你需要制定一份自己的提升计划,提升自己的职场技能。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就叫洛溪吧


看了评论区,感觉大家都好高尚,而且还如此的敬业,不得不让人佩服。

作为一个国企HR,企业给了我很多东西,荣誉、金钱、归属感,我十分感谢我的企业。但是同时,我还是一个人,一个有家庭的人,有父母有妻子,我的责任感是我在职时候能够体现的,我自问我在职这几年功多过少,但凡部门能够留下一个人,我感觉也应该是我,而我被裁员了,我自己很想不通,但是我得按照领导层的要求去做,我现在要做的是按照裁员名单逐个裁员。我会先按照正常流程与人力部门、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同时,发挥自己的人脉圈子,给自己找一个下家,我有房贷、车贷,家人还得吃喝住,一份稳定的收入是我最需要的东西。


做好上述的所有工作,按照相应要求整理东西,走人,至于其他人员怎么裁和我无关,毕竟我作为第一个被裁掉的人,我不哭不闹,不争辩、不给领导添麻烦已经不错了,至于后面的人谁来裁,怎么裁,是我义务之外的事情了,剩下的让别人来做吧,我已经按要求裁了第一个人。


办公室锦囊


这个有点矛盾啊,既然你是负责裁员的人,那么第一个被裁员的人恰恰是你,如果你自己都把自己裁掉了,你又何来的负责呢?所以,事情有点不可思议啊,真这样的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你不是负责裁员的HR,你仅仅是负责裁掉自己而已,负责裁员工作另有他人。

如果裁员的事情是真的,而且你是第一个被裁的人,那么你能做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做好表率,乖乖被裁走人;二是可以接受被裁,但必须要求公司支付补偿再走,否则就跟公司死扛。

你本身就是HR,我建议你选择第二种做法,即要求公司支付补偿再走,不然不接受被裁。原因很简单,既然公司让你负责裁员,那么就不应该首先裁掉你,否则何谈负责呢,而公司的裁员名单第一个就是你这个“负责人”,可见公司是在欺骗你、利用你,所以这个无法让人接受。走可以,但不能被公司这样对待,所以为了出口气,也要跟公司交涉。因为在我看来,公司效益不好任何员工都可以被裁,但即便裁员也要光明正大,这种明着一套背地里另一套的做法是最让人不可接受的,让人有被利用、被欺骗的感觉,这是最不可接受的,所以要讨个公道,自然的,就不能任凭公司处置了,必须要公司给补偿金再走,否则就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其实这种事情,HR被裁也是注定了的,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我倒是觉得,第一个裁你自己反而给你找到了争取补偿权益的借口,并且让你省掉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怎么说呢,如果第一个不是裁你,而是其他员工,那你裁员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很多被裁员工的各种合理要求,你都无法解决,而且还会受到其他被裁员工的记恨,现在你自己首先要被裁掉,不仅省去了跟其他被裁员工的纠纷,还能给自己找一个赔钱的借口,不然的话,你能甘心吗?肯定不甘心的。

因此,你不妨借机行事,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大胆地向公司提出裁员的补偿要求,能给补偿就接受裁员,不给补偿那就维权解决,我觉得你应该这样做才对。


Sir聊HR


这个题目一看就是臆想出来的。首先,公司没有专职负责裁员的HR,裁员都是临时性任务,没见过任何一个公司专设裁员专员。其次,既然公司要裁掉你,不可能让你去负责裁员工作。如果我们信了,你这是说老板二呢,还是说我们傻呢!

最大的可能是,你是一个HR,这次裁员你榜上有名而已。既然是公司效益不好而裁员,每个人都有中枪的可能,所以,没必要纠结你HR的身份。你可能难以接受的是,以前都是你裁别人,不由自主地带有一点优越感,可是这次怎么就裁到自己了呢!其实仔细想想,你不过也是一个打工的而已。经常走夜路,遇到鬼也是很正常的。

既然被裁了,就要坦然面对这个现实。裁就裁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没必要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似的,那样未免太脆弱了些。你是HR,在你手里肯定裁过不少人。给别人做工作的时候,说得声情并茂,怎么轮到自己就接受不了呢。其实,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真的没必要失魂落魄。失掉了今天晚上的星星,还可以迎接明天早晨的太阳。

作为一个HR,你知道辞退意味着什么。犹如夫妻离婚,既然已经撕破脸皮,感情也就荡然无存,财产分割就必须说个明明白白。所以,在辞退已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备企业在离职补偿上做手脚。保留好你的工牌、考勤记录、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证据,必要时可以利用职务便利搜集更多的有利证据。一旦公司耍流氓,可以交到到有关部门,合理合法地保护自己!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2.更多职场和管理知识,阅读本号相关文章!


管理那点事


1、就以当事人的身份说说自己的感受吧,与同业现在职和现已不在职的朋友们共勉。因本人有多年的国企集团公司的人事政工经历和在劳动就业中心的创业培训讲座经历,以及有过几年简单的小小创业经历,有教育经历资格以及经济师职称等,适逢一个韩国独资企业刚开业不久,公司各方面急需规范,很多手续需要办理,所以经过二次面试后,很快上岗就职,展开了各项工作,在这个公司工作了接近7年,从入职时公司大概有一百几十人到离职时一千人左右,从38岁干到45岁,这期间,除了生产的事情不参与,其余的事可以说事无巨细,不夸张的说,


2、在第一年因为只直接有二个小孩做助手,凡事必躬亲。因为要管理的事情太多,要学习和接受的新知识、新事物太多,基本每天睡眠不超出6小时,这期间历尽了酸甜苦辣,为提高自己,抽时间学习考出了注安师执业资格,参加培训学习,取得劳动合同管理师职业资格,参加消防、安全,职业卫生健康等各种培训学习,综合管理人事类别所属、消防安全、环保和后勤的食堂 水电 车辆 保安 卫生 建筑等所有事项的内部管理,以及对外联络办理各类规范手续,制定了详尽 规范 具有可操作性的公司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本人自认为公道正直,绝不向邪恶低头,由于年龄和经历所在,同情工人,一切以制度为纲,兼顾公司和职工双方利益,经济利益和福利倾向于职工,这些是自己的优点,也是致命缺点!正是因为以上,自己能在这个公司干了接近7年,也正是因为以上最后被迫离开了公司。


3、所以说凡事都得辩证着看,凡事命运冥冥中自有安排,表面看,离开了,不是内心十分愿意的事情,但太累了,既然人家烦你了,自己也鄙视那些小人孙子之类的,更不愿意与之同流合污,那只有选择离开了,远之而后心静!离开了,有些失落感,并伴随着解脱感!但可笑的是被辞退!想一想,自己辞退了多少严重违纪的,但有的严重对公司不利的,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看着,无法辞退,但现在 被辞退却轮到了自己头上,好可笑,关键是自己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大过错或者不适应公司的节奏了,一切都有序运行着。被辞退,有面子上的过不去,毕竟小地方嘛,有人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小地方 世界那么小,放个屁满世界都闻得见,关键是闻屁的人还会根据自己的口味 从屁里品一下你吃了什么!呵呵😊。毕竟干了这么长时间,外人都称自己为中方经理,中方代表之类的,哈哈,其实人家是独资企业,还戴什么表,你以为是郭嘉的企业,我连自己都代表不了,你代表个屁,懒得细解释,常常也一笑了之。但本人就是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所以根本不是高级管理人员,可能韩国人也不太明白,我这个管理部的经理到底算个什么,但部门名称和我的职务名称却是他们赏的。但最终,一个所谓的高级HR,就这样被辞退了,就像一头推完了磨的老驴被宰杀一样。


4、走吧,没什么可留恋的,但经济补偿金是不能少的,不是劳动法的经济补偿金,但当然必须参照!该给的给了,该给的,没给,怎么办?我人生经验最丰富,精力还算最旺盛的年华给了这个公司,现在年纪大了,再干什么呢?虽然说是大浪淘沙,但自认为虽然不是金子,但起码也不是沙子啊!所以说,该给的没给的,哎,法律该上场主持点公道了,最后实现率70%。诸位看官说了,到底怎么办?且慢,既然说事,必要说明前因后果,否则必偏颇,失公允!但既然看官急着,那就先入主题,后述其它。但还是先问一句,你以前是公正的吗,问心无愧?你确认?确认的话继续,否则请吧,不想与那些凡事自私自利的小人说事。好了,既然都曾HR,大道至简/


5、凡事全在自己的悟性,其实套路是一样的:当然首先是谈判了,搞清楚原因,其实,如果本来自己不清楚的话,那真是白HR了,预测公司的底线,明白自己的主张,谈判过程中根据进程适时调整策略和自己的目标,谈成了最好,皆大欢喜,各走各路。谈不成,有法律啊,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工资支付条例,带薪年休假条例,住房公积金条例,安全法,消防法,环保法,职业卫生健康法,公司法,等等等等,以及一系列实施条例和司法解释,这些都是吃素的吗?法律?你以为法律是你家的啊,你只要一法律,人家就都给你办了啊!法律,法律用西方法律党的话说,就是个游戏规则,注意啊,是游戏二个字,但千万别虚假诉讼啊!法律讲的就是程序和证据!是的,程序和证据!你懂程序吧?你有证据吧?你若说,我不太明白程序,我要说,你本来就不是HR的料!你若说,我没有什么证据啊,那也得说,你天生就不是HR的料,你天天白白瞎忙活了!好了,怎么办这就说完了!也许有的盆友说了:除了这两个,再没别的办法了?我想,当然有,况且我也不是你,俗话说,狼有狼道,蛇有蛇路,但这两个就是正路,其余路子恐怕就要连累同门,或有失尊严,或旁门左道所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