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使用降压药容易犯哪些错误?

用户329484485527591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一般需要终身服药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非常重要。了解高血压的用药误区,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的正确认识。

误区一:根据症状估计血压高低,凭感觉用药

  • 有的人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是非常错误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者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有了“感觉”。

  •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不是依靠感觉或估计出来的,没有不适感觉,并不能说明血压不高。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血压 1 次,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非同日3 次测量,收缩压 ≥ 140mmHg和(或)舒张压 ≥ 90mmHg。

误区二:不愿意过早服药

  • 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如果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都是非常错误并十分危险的观念。


  • 其实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 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不要等到发展到心、脑、肾脏器损害时再用药,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

  • 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完全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 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减少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误区四:只服药、不看效果

  •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再也不用担心了,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

  • 另外,降压原则强调个体化用药,其中一项便是坚持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

误区五:自行购药服用

  •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而是按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所谓的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的、有害的,也不安全。


  •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降压机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适应症,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 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做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伴随的靶器官损害等情况,选择能有效降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 有的患者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

  • 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

  • 有的患者认为输液能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其实平常输液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长期坚持有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必要时降糖、降脂、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误区七: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 有些人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除非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了危险,必须快速降压。

  • 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4~12 周达到目标值。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

误区八:相信“灵丹妙药”可根治高血压

  • 高血压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不少广告宣称,某种药物、高科技产品、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能根治高血压,不必再吃降压药,这些都是伪科学宣传。

  • 目前,全世界尚没有哪一种药物、保健品、保健仪器能够根治高血压。不管在何地何种媒体宣传的能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都是虚假宣传,干扰高血压的规范治疗,非常有害,有的人因此而延误治疗,甚至丧命。

误区九:过分信任纯天然药降压

  • 部分人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大,纯天然药无毒无不良反应。某些商家就利用患者的心理,宣扬某些天然药品的疗效,宣传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某些天然药降压,可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

  • 其实,天然药同样也有不良反应。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的真正效果尚待研究确定,不要盲目迷信。

误区十: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的降压作用

  • 有些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西药有不良反应,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有人就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


  • 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还造成延误规范治疗的时间,最终危害健康。


参考文献

[1].高血压十大用药误区[J].家庭服务,2017(10):42-43.


子乐健康科普


老王5年前就有高血压了,但他并没有对高血压的危害有所了解,由于没有任何异常症状,平时也没太在意,降压药更是断断续续的服用,饮食上更是无所顾忌。

但在今年初脑出血,出现脑疝,手术情况并不乐观,生还希望不大,家属在考虑过后放弃了治疗,老王停药后几个小时就走了!

老王已患有高血压5年之久,从他的经历来看,可以发现很多错误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说其是咎由自取,那么高血压患者服药时,可能会犯哪些错误?

1,服药不规律

吃药断断续续,吃了一段时间,症状有所好转,认为没事就不吃药了;不测血压,平时感觉舒服的时候就减量或者不服减压药,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是,就加大剂量;无症状不服药,一些患者血压很高,却无任何自觉症状,由于对疾病缺乏认识,很少服药或者不服药。

2,根据其他患者的服药方案,自行换药

病友之间免不了交流一下治疗心得,看到别人服用一种降压药物效果显著,就觉得自己也要换药了。目前的降压药有五大类,各有特点,是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来选择的,具有差异性。患者应遵从医嘱,换药前询问医生,不可轻易换药,否则不仅无法降压,还可能导致其他不良后果的发生。

3,迷信谣言,擅用保健品降压

由于我国高血压人群将近4亿,这个巨大的市场被卖“保健品”的人盯上了。想方设法忽悠,说自己的方法能降压还没有副作用,比如降压神药、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实际上保健品的降压功效都是营销手段,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让高血压患者花钱不说,还一步一步走近并发症。

4,疗效不佳时,不采取联合用药,单一药物加倍剂量

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联合用药增加副作用,其实单一药物加倍剂量反而不安全,毒副作用增加。建议联合用药效果更好,副作用也更小。

你有踏入过这些误区吗?高血压虽然麻烦,但只要科学地认识自己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找病因、科学治疗、合理用药,像常人一样健康生活并不困难。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罗民教授


高血压病很常见,有时人们并不重视,出现一些小错误。

1.血压高点无所谓,血压不很高,就不吃药了。对于大多数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1~3个月),血压≥140/90mmHg,应启动药物治疗。如果合并糖尿病、肾病等最好降至120/80以下。

2.血压降至正常后就不吃药了。高血压是个终身病,药物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是一定的,不服药后血压还会升上来。

3.频繁换降压药,着急降压。囗服药物后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稳定浓度是有时间的。比如缬沙坦刚吃两天,降压效果不好停了,这时药物还没达到稳定有效浓度。

4.降压越快越好。血压下降速度太快,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一般患者应经过4~12周的治疗后达标。最好选择长效稳定降压作用的药物。

5.高血压输液治疗。除非高血压急症需急降压输液治疗。绝大部分仅需囗服药物。想当然地输液可以疏通血管降压是错误的。

6.不能正确选择降压药物。有些降压药需根据患者基础病比如糖尿病、肾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选择的。不要自作主张,凭感觉用药。

7.自我感觉不适时才用药。高血压一般没什么症状,所以平时注意测血压,按时服药。

8.不重视血压水平,血压不达标。认为身体一直挺好,反正吃药了,就不管了。

9.想信一些保健药,并且能根治,想信西药副作用。最后多花钱,还治不好,担误病情。

10.认为用药有依赖性,不敢用好药。血压较高的患者很多都在囗服速效短效的钙离子拮抗剂,这样血压不稳,对心脑肾均不利。

11.不注意自己生活方式。该抽的抽,该喝的喝,不低盐低脂饮食。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关注!




健康一点之家


高血压病人使用降压药容易犯哪些错误?有以下几种:

1.吃吃停停

有些高血压患者吃了降压药后,测量血压下降,加上也没有什么症状,就把药停了。等有症状了或者测量血压升高了,再吃降压药。吃吃停停,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药物都有代谢周期,等药物代谢完了,血压还会升高,因此需要持续服药,以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使血压保持平稳。

如果吃吃停停,血压忽高忽低会对血管造成很大的伤害,容易诱发出血、血栓形成。因此,高血压一定要坚持服药。

2.擅自增减剂量

高血压药物都是从最小剂量开始的,医师需要根据血压数值慢慢调整剂量,以保证用最小的有效剂量获得最佳的降压效果。

有些病人觉得药物降压效果不好,擅自增加剂量,或者由于经济原因减少剂量。这样会使血压降得过快,或者血压控制不佳,使心血管病风险增加。如果觉得药效不佳,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而不要擅自增减剂量。

3.忘记服药

高血压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容易记性不好。尤其是一些短效和中效降压药,每天要服用2-3次,老年患者容易漏服。因此,尽量使用一天一次服用,而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和晨峰血压。同时,家属也要监督患者吃药,也可以使用分时药盒。

4.没有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服药期间要每天测量血压,以观察疗效。若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者出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如水肿等,要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为了方便,可以在家中备一个电子血压计,早晚测一次血压。还可以去附近卫生站测量。如果长时间不测量血压,不知道药效,不利于治疗方案的调整和病情控制。

5.不改善生活方式

有些患者以为吃药把血压降下来了就没事了,其实是错误的。高血压是“生活方式病”,改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患者的基础治疗措施。无论是否需要药物治疗,都必须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盐的摄入,低脂高蛋白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打个比方,血压升高好比一锅开水,降压药就是扬汤止沸,水暂时不沸腾了,过后还是会沸腾,因此就要不停地添凉水,即持续服药。而改善生活方式好比釜底抽薪,把火停了,水自然就不会沸腾了。临床上,有些患者通过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减轻体重将血压降下来,然后把药停了。具体是否停药要咨询医师。

综上,高血压病人服用降压药容易犯的错误有:吃吃停停,擅自增减剂量,忘记服药,没有监测血压和不改善生活方式。只有不犯这些错误,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我是盈盈一水间12345,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关注我,了解更多医药知识。

盈盈一水间12345


随着健康检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知识的逐渐普及,很多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都知道应该服药控制血压了,但在高血压服药的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的几个常见误区。

高血压用药常见误区1——高血压一定要吃药控制

实际上,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用药的前提是先在生活上做好调理和控制。对于一些新发现的轻度血压升高的朋友,并不一定要一上来就先服用降压药,对于血压轻度偏高,高压不超过160,低压不超过100的单纯高血压患者,不妨先扪心自问一下,我在发现高血压之前,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了我的血压水平?

高盐高脂高糖饮食、长期的大鱼大肉导致肥胖、吸烟、长期大量饮酒、久坐不运动、熬夜、长期的紧张焦虑情绪影响,这些不健康的生活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血压水平,有了轻度的高血压问题,不妨先试着从这些生活方面的因素进行调整控制,如果通过生活上不良因素的改善,能够把血压有效的降下来,当然就没有必要服用降压药。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不管服药还是不服药,生活上的严格自律,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都应该持续坚持,这些不良习惯影响的不光是血压,还会导致身体血脂血糖代谢的异常以及加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一定要坚持到底。

高血压用药的常见误区2——高血压有感觉的时候再吃药

很多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医生都会强调长期坚持服药控制血压,但有的朋友觉得虽然血压高,但没有任何感觉,也往往就忽略了吃药,等有感觉的时候再吃药,于是就有很大的一部分朋友,这样耽误了高血压的控制。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这种慢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身体也在逐渐的耐受血压逐渐升高的这样一种状态,因此,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虽然高,却是没有感觉的,但没感觉不代表没伤害,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控制,其对于心血管、脑血管、肾脏等靶向器官引起的损害是静默式的,也是渐进式的,等到有一天出现了肾脏功能的损伤,心脏功能的损伤,脑梗脑出血等问题时,再去控制血压,就真的太晚了。因此,不管有没有感觉,控制高血压不应该以感觉为准,而是要以血压值为准,血压高了就要积极的进行控制,长期血压高,就要长期服药进行控制。

高血压用药的常见误区3——频繁换药

有些朋友很喜欢学习用药知识,健康知识,今天看了这篇文章,说沙坦类药物好,就赶紧把原来降压效果很好的地平药换成了沙坦,明天又看一篇文章说普利类能保护心脏,后天又把沙坦换成了普利,对于这样频繁换药的做法,是非常不推荐的。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降压药,多数都是长效的具有一定靶向器官保护作用的药物,不同的药物类别不同,降压机理不同,但服用降压药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平稳的控制好高血压问题,让血压达标而平稳,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健康危害。长效药物往往起效较慢,如果一开始吃药降压效果不好,别着急,吃上2~4周时间再看看,如果到那时还是降压效果不理想,再考虑换药也不迟,如果是服用单种药物无法有效控制血压的情况,与其直接换药,不如考虑联合其他类型降压药,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来协同降压,往往会有更好的血压控制效果。

总而言之,如果服用一种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身体也没有出现不耐受的不良反应,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听到哪种药物好,就赶紧换哪一种,适合自己的,能够长期保证用药安全,能够长期控制血压平稳的,就是好药,如果血压控制不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不妨咨询医生确定。

高血压用药的常见误区4——吃了药从不监测血压

对于高血压用药问题,一定要弄清我们的根本目标,根本目标就是控制血压平稳达标,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健康危害。如何知道血压是否控制达标了,平稳了,当然是要对血压进行定期的监测才能够确认。现在家用电子血压计很便宜了,吃降压药过程中,也要注意定期的监测血压水平,如果平常血压控制很好,可以适当减少监测频率,而在季节冷暖变化时、更换调整用药方案时,都不放多测测血压,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内都测测,了解血压是否有明显的波动,对于因气候变化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住或血压控制过度,监测调整后的用药方案的降压效果,都是很重要的。

当然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监测血压情况很重要,但千万不要让这种监测变成了一种心理负担,人的血压每时每刻都有一定的波动性,如果说血压稍微超一点,或者降的稍微多一点,偶尔有点波动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为了一些细小的波动,而频繁调整用药,往往也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的过程中,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误解和误区,在这里就无法一一列举了,总体上来说,降压药的应用,最终就是为了控制好血压,用药方便、降压效果好,能平稳控制血压,长期服药安全性良好,身体耐受的降压药,就是好的降压药。在做好血压监测和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坚持长期合理用药,控制好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健康危害,才是我们服药控制高血压的最终目标。


李药师谈健康


不去除血压升高的原因就只吃药,会死更惨,很容易脑梗,容易肾出问题。一堆无能的狗屁专家没本事治好,没本事就闭上臭嘴,只会忽悠病人吃药,缺德到底了


无所谓879465


我国目前心血管病患病人数有 2.9 亿,其中高血压就有 2.45 亿。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器官产生伤害,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诱发急性心梗等。因此需要我们积极治疗,现在治疗高血压的首要手段就是药物治疗,但是很多患者在用药上存在误区,高血压病人在使用降压药时容易犯哪些错误呢?


1.不吃药或少吃药

很多人都觉得是药三分毒,因此很多患了高血压的人觉得最好不要吃药,甚至觉得药吃多了会产生依赖,认为一旦吃药就停不下来了,因此拒绝吃药,结果有些患者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得了高血压就要吃药,并且一定程度上需要长期吃药,以免高血压对其他的脏器产生伤害。其实,高血压疾病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只可控制,无法根治。使用降压药不会有依赖性,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按医嘱使用药物,来降低并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2.血压降下来就停药

有些患者是血压高了吃药,血压降下来就停药,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要明白的一点是,你的血压正常了,是由于降压药有效果了,不是高血压治好了,还是要坚持服药的,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身坚持服药,不可以随意停药,以免引起血压的反跳,严重时会诱发急性事件,当然,降压药的剂量是可以根据自身的血压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的,但是要在专业的医生知道下调整,不能随意增减。

3.降压药要时常更换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很难治愈,所以有些患者长时间吃一种降压药,但是病还没好,就会怀疑药物的效果,有些患者会选择其它的降压药。这种做法有时候是很危险的,临床上的降压药种类有很多,虽然都是降压药,但是针对的人群不同,禁忌症不同,盲目的更换降压药很危险,有些病人经常主动地变换降压药物的品种,但频繁换药或随意换药,会导致药物的血液浓度不稳定,血压也就不稳定,更有些患者擅自更换降压药,引起肝肾衰竭的问题。

4.降压药只能吃一种

有些患者认为都是降压药,吃一种就可以了,实际上,降压药是可以联合用药的,尤其是对于血压较高、伴发其它并发症的患者,联合用药是很不错的选择,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联合方式即可。

5.吃了药就万事大吉

有些患者认为吃了降压药就可以了,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高血压与多种因素有关,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等,因此只靠吃药是不够的,还是要结合非药物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血压。

6.不按时吃药

有些患者吃药不按时,经常漏服,这是很危险的,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一顿忘记服药,切不可下一次加服,以免引起危险。

最后,高血压患者除了认真服药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养成养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自身的血压水平调整治疗方式。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