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最狂妄的将军是谁,他因为狂妄付出过什么代价?

史学达人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在军事史上,出现过不少的出色名将,很多著名的将领都靠着自己的能力,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号。不过也有一些将军,他们自己的能力可能很不错,可他们的脾气却非常大,有一些甚至是非常狂妄。

项羽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在历史上是当之无愧的军神,一生很少吃过败仗,同时代也只有韩信能够和他齐名。

项羽这个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巨大的成就,可他也是一个非常狂的人,都说能力越大的人,往往他们的脾气也就越大,项羽就是这么一个主。

他在年轻的时候和自己的叔叔一起生活,项梁为了要培养他,也是想让他读书,可他根本看不上读书人,死活不学。后来项梁又让他去学武艺,可他也瞧不上这些舞刀弄枪的人,照样也不学,之后项梁又让他来学习兵法韬略,结果项羽依旧是看不上这些东西,这就把项梁给惹火,放到现代他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

在项羽的心里,这些都是普通人的事情,他根本就看不上,不过他确实是有资本看不上这些东西,自己起兵之后横扫天下,成为主宰天下的霸王,他在成功之后,也变得更加狂妄。

入关中之后有很多人给他提出建议,可他一概不听,后来连他最信任的范增提出建议他也没有搭理。项羽堪称是把狂体现到极致,他也为此付出代价,他的手下曾经有韩信这些出色的人才,可由于他狂妄自大,根本不会听手下人的建议,也看不上手下的人才,不去重用他们。

结果他手下的很多能人都到刘邦那边做事,这些人的跳槽,直接就帮助刘邦的事业腾飞,并最终打败项羽。而项羽在狂妄的时候,自己身边的这些人也渐渐离开他,范增等人都先后离开他,由于这些人的离开,导致项羽身边到后面就已经没人可用,能留下的这些人也都是一些奉承他的小人,他的失败自然是无法避免,偏偏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点,在自己兵败垓下之后,他依旧是很狂,认为自己一生没有败过,如今的失败只是老天要灭他,楚霸王可以说是一生都很狂妄。

在他之后,也有一个人同样是非常狂妄,此人就是霍去病,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在自己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顶级的名将,他前后几次出击把匈奴打得大败,从他出道开始,就从来没有失败过,偏偏霍去病这个人是非常狂妄的一个,最直接的一件事就是他射杀李敢。

李敢是跟随他出征多年的部下,也是朝廷亲自册封的侯爵,并且还是名将李广的儿子,可霍去病为了替自己的舅舅出气,直接就趁着和皇帝出猎的时候把李敢给杀了。

这件事可不小,皇帝要杀人都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并且也需要一个明确的罪名,更何况是一个侯爵,李敢确实是得罪霍去病,可他这样的人不是说杀就能杀的,就算是他得罪武帝,也不可能随便就杀掉。

可霍去病根本没有理会皇帝和法律,直接就动手把李敢给杀掉,他这就不仅是狂妄,更多还是冷血,他也根本瞧不起自己的那些部下,在行军的时候自己是保持着贵族作风,注重享受。

霍去病是有着狂的资本,他不仅是武帝亲自培养出来的,和皇帝关系非常亲密,自己在朝中还是军队一把手,他们家族也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外戚集团,有这么多资本,他当然可以看不起任何人。

可他由于自己太过狂妄,老天也有些看不惯他的做法,结果霍去病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病死,很多人认为,以他的这个狂妄的个性,再活几年估计也会被武帝给除掉。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谁想要和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是有病”,谁能想到这居然是美国赫赫有名的狂妄无比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



麦克阿瑟很早就享誉世界,曾经是美军中最年轻的准将、最年轻的少将和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就是美国著名的彩虹师的师长。战后,39岁的他又成了“把西点军校带入现代军事时代”的西点军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指挥官,在对日作战中功勋卓著,实现了“我会回来”诺言。



二战后,作为日本的太上皇,麦克阿瑟主导了对日本社会的改造,麦克阿瑟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代言人,全世界都记住了那个身穿咔叽布军服、头顶特制元帅帽、叼着玉米芯烟斗,外加大墨镜的美国五星上将。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仅仅三天之后,朝鲜军队就攻下了韩国的首都汉城,一路上势如破竹,一个多月之后,朝鲜就占领了韩国90%的领土和92%的人口,韩国局势岌岌可危。



麦克阿瑟率领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力排众议从仁川登陆,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一场被称为一比五千的赌博式作战行动,将朝鲜战争爆发以来所向披靡一路打到朝鲜半岛最南端的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朝鲜战局随即发生逆转。

仁川登陆的成功,让麦克阿瑟的声誉如日中天,更增加了其狂妄的程度,在他看来,彻底胜利就在眼前,对于情报部门提供的中国军队有干涉迹象以及可能给美军带来的危险,他置若罔闻,根本不相信前面还会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他。



1950年9月30日中国一再警告不准越过三八线,但麦克阿瑟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仍然命令联合国军于10月1日全面越过三八线,并于10月19日占领平壤,麦克阿瑟趾高气扬表示,要让孩子们在感恩节(11月28日)前结束战争回家。


狂妄的麦克阿瑟说什么也没有想到,小米加步枪的中国敢于和世界头号世界强国对抗。彭德怀率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志愿军击碎了麦克阿瑟“回家过圣诞节”的叫嚣,“联合国军”伤亡达3.4万余人,被迫从鸭绿江边撤至三八线附近。



美军在朝鲜遭到惨败的消息传到美国后,舆论一片大哗。《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将美军的这次失败称作“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 《时代》杂志说:“我们吃了败仗——美国历史上最惨重的败仗。”《新闻周刊》称其为:“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最惨的军事败绩。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军事灾难。”


狂妄的麦克阿瑟在军事上的失败,终于恼羞成怒,极力想挽回面子,总想把战争扩大到中国,使朝鲜战争演变成中美大战。甚至疯狂到建议投掷20至30颗原子弹轰炸中国,在中朝之间沿鸭绿江设置一条放射性地带。



麦克阿瑟的疯狂吓坏了英国等国家,麦克阿瑟难道要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吗?麦克阿瑟的鲁莽严重破坏了美国欧洲第一的战略计划。美国总统杜鲁门早就受够了麦克阿瑟的盛气凌人。

麦克阿瑟自恃资格老威望高,不把杜鲁门放在眼里。1950年10月,杜鲁门希望就朝鲜形势听取麦克阿瑟的意见,麦克阿瑟居然以前线战事正紧为由不愿回国汇报,于是杜鲁门只好屈尊从美国赶到威克岛与麦克阿瑟会谈。



杜鲁门不想让麦克阿瑟再疯下去,1951年4月11日,麦克阿瑟被解除美国远东最高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职务。

可笑的是,麦克阿瑟一直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领导是林彪,打了半天都不清楚对手是谁。狂妄的麦克阿瑟最终败在了彭德怀手里。

彭德怀自豪地宣布:“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非常道毕延河


说到狂妄将军,我们不得不谈蓝玉。其名将常遇春的妻弟,自幼跟随朱元璋,深受皇帝的喜爱。


洪武晚期,明初名将死的死,被朱元璋清洗的清洗,因此名将匮乏。而蒙古虽然被明朝多次打击,但是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今天被明朝击败,明天又兴风作浪。

朱元璋环视四周无人,蓝玉毛遂自荐,说自己能够打败蒙古。朱元璋将十五万精锐交付给蓝玉。

1 战功赫赫

蓝玉在早年间,跟随朱元璋、徐达与付友德等人,先后在云南、四川与长城以北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蓝玉性格与常遇春也有很大相似之处,即打起仗来不要命,每一次与对手对阵的时候,都以快取胜,打敌人措手不及。常遇春英年早逝,这使得朱元璋非常悲痛,而每当蓝玉以快取胜,朱元璋就欣慰万千。


虽然,蓝玉自从洪武初年就领兵打仗,但是在整个时期,蓝玉都是副将。直到洪武21年,蓝玉才在明初名将被朱元璋铲除差不多的时候,被委任为主将。

由于蒙古部落多次被明军击败,因此当蓝玉率领大军进攻的时候,蒙古部落选择躲避,蓝玉兵不血刃的来到捕鱼儿海。蓝玉选择在捕鱼儿海畔安营扎寨,而此时蒙古部落认为自己以退为进的战术已经受到了奇效。等到明朝大军疲惫之后,再对明朝发动致命的一击。

蓝玉毕竟是身经百战,因此他选择安营扎寨,实际上是让蒙古军自投罗网。蒙古军想要偷袭蓝玉大寨,但是蓝玉早已经有防备,蒙古部落知道中计而选择撤退,但是蓝玉的两个偏军早已经将蒙古人团团包围,此时蒙古军阵脚大乱。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明军,毫无招架之力,一战蒙古军被斩杀8万,被俘虏5万,蓝玉取得封狼居胥的功绩。

2 居功自傲

蓝玉取得大功之后,朱元璋大喜,准备对蓝玉赏赐。由于立了大功,蓝玉飞扬跋扈起来。从远征蒙古归朝时候,蓝玉嫌弃大同守边士兵开门太慢,命令士兵直接攻打城门。

原本朱元璋听了蓝玉取得大捷,非常高兴,但听说蓝玉命令士兵攻打城门之后,立即收回了赏赐蓝玉的命令。


蓝玉返回南京之后,因为他刚刚立下大功,所以朱元璋也没有过问他攻打大同城门的事情。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于蓝玉是非常客气的,这也是信任与喜欢蓝玉的表现。

朱元璋从来不是一个耐心的人,很多名将,仅仅因为一点儿过失,就被朱元璋杀害。蓝玉在得到朱元璋的宽宥之后,本应当收敛一些,但是蓝玉认为天下将领无人能够替代自己,因此变本加厉的狂傲。甚至多次与朱元璋发生争执,这实际上是找死。

不仅如此,为了扩大其自身的影响力,蓝玉结党营私、多收义子、霸占农田与招摇过市,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一个御史过问蓝玉,反而被蓝玉骄横的驳斥。


朱元璋亲自过问,蓝玉不仅不认错,而且此后还是狂傲依旧。他对于御史、文臣蛮横无理。虽然凭借的自己权势与功绩,积累了不少人脉,但同样得罪了不少人。

3 身败名裂

蓝玉最终为自己狂傲付出了代价。洪武26年,有人揭发蓝玉等人谋反,朱元璋再也不能容忍,因此将蓝玉拒捕起来,在蓝玉家中搜出武器达到上万件,此时蓝玉百口莫辩。面对着“铁证如山”,朱元璋下令将蓝玉处死。


蓝玉案发生之前,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先后被赐死,此时蓝玉如果能够安分守己,避其锋芒,说不定会获得善终。但是他步李善长等人的后尘,结党营私等,最终使得自己走向的绝路。

蓝玉被诛杀,一方面由于朱元璋比较猜忌大臣,另一方面也是蓝玉自己过于骄横,得罪很多人,这其实是他自寻死路。

我是篱上青,就是那个专注历史史实,探讨历史问题的男人!

篱上青说历史


1962年的中印战争,一个靠着拍尼赫鲁马屁上来的将军,竟然大言不惭的说:“无论任何战争,都能战胜中国军队。”结果,现实却啪啪打脸,他也因为自己的无知成为了整个印度唾弃的对象。



前两年,中印双方发生了洞朗对峙。起因是我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建公路,而且修建之前已经通知了印度,印度方面也没有提出异议。

但当我国的公路开始修筑后,印度却表示了强烈的抗议。按道理说,某国不愿意邻国在边境修筑公路,那它可以反过来在自己的领土上多修几条公路。但由于印度没钱修公路,所以就开始耍无赖,竟然越过国境线阻止我们修公路。

实际上,印度的无赖表现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是从独立之初就开始了。




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后来尼赫鲁当选为总理。当时,尼赫鲁虽然不断鼓吹和平,但却制定了“前进政策”,准备攻打我国西藏地区,并且不断派兵向我国边防部队挑衅,准备以武力清除我国边境上的军队,占据领土。

随后的时间中,尼赫鲁不断地命令印度军队向北推进,他甚至给印军下达命令:“在边防线上,哪里有空隙,就到哪里巡逻,或者是在那里建立哨所”。

在印度的政府高层中,有一个叫做布里吉·莫汉·考尔的中将,他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能力,但印度独立后晋升快速,原因就在于他是尼赫鲁的坚定支持者,只要是尼赫鲁说的话,都是对的。当然,他也是尼赫鲁前进政策的积极拥护者。



1956年到1957年之间,我国在阿克赛钦地区修筑新藏公路时,印度认为我国阻碍了他的前进政策,所以百般阻挠,甚至污蔑我国侵占了印度的领土,总面积约为12.5万平方公里,这大体相当于我国福建省的面积。

为此,尼赫鲁写信给我国,当时周总理接到信件后,理所当然的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于是尼赫鲁恼羞成怒,更加疯狂的大搞“前进政策”。入侵我国边境,制造流血事件。

我国当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希望双方能够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印度方面却不予理会。甚至认为我们软弱可欺,所以悍然发动战争,攻打我们的边防将士。



此时,布里吉·莫汉·考尔出现,他对尼赫鲁和印度高层说:“由于中国内部问题,中国不可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而在任何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中,印军有能力击败任何中国军队!”

任何中国军队!

此言一出,尼赫鲁认为考尔有足够的能力入侵我国,于是他派遣了考尔到达前线担任印度第4军军长,负责整体战事。

考尔到达前线后,命令第七旅到达克节朗河作战,结果第七旅在几个小时内便被我军全歼。丢人现眼之后,考尔再次派遣第十一旅入侵我国西藏瓦弄,结果又被我军全歼。

两次被全歼,丢人丢大发了。为了挽回败局,考尔调遣了三个旅布防于西山口,以防御我国进攻。

结果,我军仅仅用了三天便全歼了考尔布置的三个旅,共计5200人。




屡战屡败的考尔再也没有狂言,留下的只有尴尬。战后,考尔也被印度政府勒令永久退役,并且接受调查。后来,印度政府还把他的退休金给停了。晚年,考尔还为自己的失败推脱,说印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投入不够!

我就纳闷了,当年的中印战争,印度从后勤补给、武器装备和战斗人员数量上来说,哪一点也不弱于我国,甚至某些地方还比我国更有优势。也不知道考尔所谓的投入不够,指的是什么。


我是越关



张灵甫被包围的时候,友邻部队离他很近,但他却选择了放弃重武器,上了孟良崮。所以一直有个说法,他当时的想法是,以自己为诱饵,据守孟良崮,优势华野集中围歼整编七十四师,这样外围的国军就可以得到一直求之不得的与华野主力进行决战的机会。

当时国军参战兵力远在华野之上,又有美式装备,占有火力优势,所以张灵甫认为以前国军总是吃亏,是因为解放军行动路线飘忽不定,国军抓不住,只要能将华野部队压缩在一个狭小的区域里进行决战,国军一定能够彻底击败解放军,所以选择了这个自投死路的打法。

但是张灵甫却没想到,在他上了孟良崮之后,第一个掉链子的并不是他的友军,而是他自己的整编七十四师。虽然说整编七十四师被消灭确实有整编八十三师救援不力的问题,但更加重要的是问题在于,张灵甫也没留给友军太多时间来解救他,就已经被华野全歼了。


也就是说,张灵甫低估了华野的攻坚能力,却高估了整编七十四师自身在缺乏重武器火力优势的情况下防御作战的战斗力。结果是友军确实救援不是百分百卖力,但是整编七十四师这么快就被华野主攻部队全歼,不仅出乎张灵甫和国军统帅部的意料,甚至华野粟裕也没想到。

从这之后,国军再遇到被解放军包围的情况,基本上就不会选择转移了,而是尽可能就地坚守待援,而不乱动了,即使想自己突围,也不会轻易放弃重武器了。这也是后来豫东战役中黄百韬能够逃出生天的原因,被包围后就地构筑工事,坚守待援。

没想到在辽沈战役第一阶段,东野开始攻锦州之后,国军统帅部征询范汉杰的意见。其实国军统帅部是希望范汉杰能够向西突围的,但是范汉杰却认为,锦州守军达十万人,锦州又有永备工事,可以凭城坚守,等待救援。如果国军能够从华北和沈阳两个方面出兵,东西对进,夹击解放军,就可以进行决战,彻底改变东北战场的不利局面。


这次范汉杰倒是真的坚守了,而且守了二十二天。并且,当时锦州虽然不缺重武器,但是炮弹储备却不足,只打了几天就消耗完了,沈阳方面一开始还能空投一点,但是也是杯水车薪,而且在解放军防空炮火打击之下,沈阳很快也不敢再空投了。

这种情况下,范汉杰还能坚守这么久,也算是一条好汉了,可是救援却没等来,最后锦州城破,范汉杰被俘。他所希望的救援,华北来的侯镜如兵团确实是很卖力气的,而作为东北战场国军第一主力兵团的廖耀湘兵团却自作聪明,打彰武围魏救赵去了。等到廖耀湘奉命开始向东攻击的时候,解放军已经突破了锦州防线,范汉杰也准备突围了。


萧武


作为一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雄心壮志是必备的素质,谁都想功成名就,青史留名。可有的将军眼高手低,狂妄自大,结果损兵折将,害人害己,只能给后人留下笑柄。国民党将军张辉瓒就是这样的人,正因为他自己的狂妄残暴,最终为自已招来了杀身之祸。

“雾满龙冈千嶂喑,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能够登上毛泽东诗词上的,还真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张辉瓒绝对是个军事学霸,湖南陆军讲武堂,保定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都一一读过,之后又专程到德国做过军事考察,按理说应该具有儒将风采,但不知道是不是军校读多了,其人非常冷血,在国民党军队中也是个少有的心狠手辣之人,打击共产党,残害百姓,杀人如麻,被人称为“张屠夫”。

1930年任国民党第18师中将师长,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任中路总指挥,率军攻打红军,张辉瓒狂妄自大,根本没把红军放在眼里。他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黄公略比作宋朝宋江,方腊,田虎,王庆,称他们为“四大寇”,扬言要“剃朱(德)毛(泽东)”。

毛泽东将计就计,诱敌深入,在龙冈设下埋伏,利用大雾天气,迎头痛击张辉瓒部队,将之全歼。张辉瓒化妆逃跑未果,被活捉。成为国共交战以来,被生擒的最高国民党将领。


张辉瓒曾经和毛泽东一起参加过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驱张运动”,也算是老相识了。见到被捉的张辉瓒,毛泽东不无嘲讽的调侃“究竟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

在对待张辉瓒的处置问题上,毛泽东和朱德都认为不要杀掉他,一是维护共产党的声望,教育国民党官兵,二是可以换回我党的许多被捕的同志和大批钱枪物质。并且也与国民党谈好了交换条件。

但是在苏区政府召开反“围剿”祝捷大会上,公审张辉瓒时,因为他在这一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极大的民愤,所以与会群众把怒火统统发泄到他的身上,以至于群情激奋,冲破红军战士的阻拦,登上主席台,痛殴张辉瓒,最后竟从红军手中把他抢走,拖出会场处死了他,又将他的头砍下,装进竹笼,扔到江里。

这一突发状况,让毛泽东朱德始料不及,但事态已经无法挽回。朱德后来回忆这件事时说“当时真不应该杀了张辉瓒,如果留着他,不但可以解决根据地的不少困难,还可以用他换回许多狱中的同志。可是杀了他后,蒋介石为了报复,处决了我们许多被捕的共产党员,包括几次起义失败后被俘的多位我军将领”。

张辉瓒之死,虽然是意料之外,可也是他罪恶累累,民怨极大所致,归根到底还是他咎由自取,自食恶果。


我是历史微点,欢迎互相关注,共同学习!


历史微点


前有张灵甫,后有廖耀湘。张灵甫在发现华野有合围意图时,本来可以快速通过垛庄逃出生天,然而他狂妄的要搞什么“中心开花”,爬上孟良崮葬送了整74师。而他的黄埔六期师弟廖耀湘,也因为狂妄葬送了东北国军最精锐的第九兵团,进而输掉了辽沈战役。



廖耀湘其实是杜聿明第五军系统出身,在该军所属新22师师长的任上,率部加入第一期中国远征军作战序列,入缅作战失败后撤往印度,成为“驻印军”新一军的骨干部队,全师接受了美械装备和美式训练,1944年与空运来的第14师、第50师扩建为新六军,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

1948年1月,国民党军队组建机动兵团,在沈阳以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第49军、第52军、第71军及4个旅组成第九兵团,廖耀湘担任中将司令官,成为东北战场国军最大也是最精锐的一支机动部队。10月初,东北野战军南下攻击锦州后,廖耀湘奉命率以九兵团为主体的部队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



俗话说“救兵如救火”,既然增援锦州就应该沿北宁铁路线及公路线迅速接近锦州,然而廖兵团的行动路线让军史学家们直到今天也感到“匪夷所思”,五个军11万人马却是出沈阳向西奔新立屯、再向北直扑彰武,这几乎是个南辕北辙的路线。而实际上,廖耀湘对援锦行动表现出来的是“狂妄和懦弱”的两重性。

所谓狂妄,是廖耀湘认为彰武县城(阜新市辖)乃是东北野战军铁路运输线的节点,几十万解放军所需的大量弹药辎重都是从北满地区经由此地,再运往锦州前线的,只要第九兵团切断这条补给线,东野自然无力再战。



所谓懦弱,是廖耀湘坚持认为,在华北的“东进兵团”未抵达锦州与范汉杰汇合之前,西进兵团单独接近锦州是愚蠢的,极有可能中了东野“围点打援”的圈套,那么一旦九兵团被歼,则沈阳必失,因此不顾蒋介石的严令,坚持先打彰武。

负责牵制廖兵团的东野第五、第六纵队的五个师且战且退,1948年10月10日,在塔山阻击战打响的当天,廖耀湘十万大军却在距离锦州300公里的彰武发动大举进攻(沈阳距离锦州才260公里),次日占领县城。随即南京和沈阳大肆发布消息,似乎整个战役胜券在握的样子。

而实际情况是,东北军区迅速开辟了经由内蒙的运输路线,廖耀湘占领彰武只能算带来点麻烦而已。



等到廖兵团在蒋介石严令下掉头再向南前进时,黄花菜都凉了,10月14日廖耀湘才下达全军向南渡过新开河的命令,10月16日东野攻克锦州,廖兵团一夜之间成为了一支芒然的部队,不知该往哪里去。

廖耀湘同时接到了三份命令:蒋介石命令他继续前进“收复锦州”,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卫立煌命令他撤回沈阳固守,可将来怎么办?老长官杜聿明命令他转进营口从海上逃出东北。



一向自负的廖耀湘也迷茫了,整整在原地思考了五天,终于决定抗命向营口撤退,然而无论是前往锦州还是转进营口,黑山都是必经之路,于是从10月23日起,廖兵团才开始攻击黑山,东野在此部署的第十纵队及另外二个师死战不退,这就是著名的“黑山阻击战”。

廖耀湘第二次犯了“狂妄”的毛病,以他指挥的五个精锐军全力突击东野五个师的防线,本来是有可能完成突破的,然而他却只派出了第49军和第71军实施攻击,双方展开惨烈的攻防战,而廖兵团最精锐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却迟迟未能投入战斗。

也许是他认为根本用不着两大主力出马,可事后有人评价,廖耀湘有私心,想在逃出东北后能够保留基本部队。



总而言之,解放军阻击部队血战三天,死死顶住了敌人的攻势,至10月26日,东北野战军攻锦部队已经全部回师到达黑山一线战场,迅速完成了对廖兵团的穿插和包围,11万国民党军已经在劫难逃了。27日东野九个纵队发起总攻,第九兵团全军覆灭,史称“辽西围歼战”,电影《大决战》里东野司令员有句名言:“这个廖耀湘,无论是去锦州还是去营口,一周之前干嘛去了”?

廖耀湘兵团的覆灭,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谓“后果很严重”,长春10万守敌闻听锦州解放和廖兵团被歼,要么起义要么投诚;而没有了重兵把守的沈阳,也被东野轻松解放,最关键的是,东北野战军主力得以仅用52天便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然后迅速南下入关,从而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度度狼gg


最狂妄的将军当属清代雍正身边的大红人年羹尧了。

年羹尧,中国清代名将,官至四川总督、抚远大将军。雍正皇帝的大舅哥,在雍正皇帝即位时因其他王爷不服,一直守护在雍正身边并成功平定叛乱而成为了雍正的心腹。年羹尧有着卓伟的军事才能,公元1723年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边境战火再起。雍正派年羹尧前往西宁坐镇指挥叛乱。

当时年羹尧刚到西宁时反叛大军还在路上,此时年羹尧兵力空虚,这一消息被罗卜藏丹津叛军获悉后开始调兵围攻西宁,但此时被围困在阵中的年羹尧从容淡定,率领十余名将士坐在城楼上,上演了一出清代“空城计”,没看过《三国演义》的罗卜藏丹津叛军以为有诈便火速撤军,而此时年羹尧已命令一批人马袭击叛军的大本营,叛军在途中遭到两面夹击,死伤无数,罗卜藏丹津率仅存的百余部队仓皇逃走,等反叛正规军到来时,罗卜藏丹津已无还手之力,在节节败退中逃在新疆伊犁被俘。凭借此战年羹尧的才能不仅震惊朝野,同时也使青海回归大陆版图。同时也成为了雍正的头号红人,一些朝廷上的事雍正拿不定主意时可会咨询年羹尧的意见,对年羹尧推荐的人才雍正也使特别的重视。但就是这样一位在满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汉人,却难逃被赐死的命运。

公元1724年自恃功高的年羹尧在回京途中要求蒙古王公贵族见到自己时必须跪拜,到京城时对跪拜迎接的京城官员看都不看一眼,更嚣张的是在与雍正见面时不注重君臣之礼,让雍正的贴身太监为自己端茶倒水,这些都间接刺伤了雍正的心。

但这时的年羹尧并没有觉得自己做的过分,反而越来越骄横跋扈,凡自己所到的地方,地方大员必须行天子大礼跪请圣安,在打仗时朝廷为支援军饷紧衣缩食,但年羹尧却在军中大吃大喝极其放纵。晚上睡觉学皇帝那样去翻牌子,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九五至尊。

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正月,年羹尧开始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雍正对年羹尧的不满开始公开化。先是将他的亲信革职,并把年羹尧调离军中,接着暗示朝廷内外大臣揭发年羹尧的罪状,朝廷内外大臣在雍正的授意下纷纷检举揭发年羹尧,于是雍正已听从群臣请愿为由革去年羹尧的官职,并捉拿会审,在审判中为年羹尧开列了92项大罪,但雍正念及年羹尧有功为表示开恩,赐其狱中自裁。子孙发配边境充军,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最终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走向了生命的结束。

小编认为年羹尧的死是自己作死的,如果年羹尧不狂妄自大,不目中无人,一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将军。


小姜聊史


导语:

关羽是刘备桃源三结义的义兄,也是帮扶刘备打天下的战将。更是百姓口中口口相传为之敬仰的“武圣”。

就在公元219年,关羽失守荆州,退于麦城。这才有了传诵于后世的“大意失荆州”和“败走麦城”。关羽这样一位义勇之士就是因为自身狂妄,也有悔时晚已的时候。

关羽自恃勇武,却缺乏政治谋略。

关羽在与敌军对阵时,屡建战功,使得关羽一时得意。在管理部署军队时有所缺失,导致器重的部下叛变。关羽在孙刘联盟期间。鲁肃向关羽讨要荆州时,关羽自恃勇武,不愿站在孙刘联盟的政局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关羽对孙权的态度踞傲不敬。

【《三国志·关羽传》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孙权派遣自己的部下作为使者,替自己的宝贝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非但没答应,而且还在醉酒过后,当着使者的面对孙权的儿子进行言语攻击。间接导致孙刘联盟的关系越来越僵。因为关羽的态度问题,后来曹操派人来找孙权寻求合作时,孙权便很爽快的答应了。

关羽自以为是,导致疏忽大意。

荆州对孙、刘、曹三家来说都有非常重要战略意义的。赤壁之战以后,孙刘联盟,是为了继续与曹操抗衡。孙权万不得已只好暂借荆州给刘备。可是刘备在取得益州的同时,却没有归还荆州意思。关羽一直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镇守荆州,孙权的吴军会没有实力和胆量敢与自己对阵。但是关羽最后失策于自己的判断,直接丢失了荆州,败走于麦城。

结束语:

正所谓“骄兵必败,悔时晚已。”关羽因为自身狂妄引发后期的一系列问题,间接的导致荆州失守,败走麦城。通过“丢失荆州”、“败走麦城”的事件,告示后人,“切记警钟长鸣,不忘历史教训。”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

原文盗搬者必究其责。

在下:“写红尘作梦语”,

感谢各位看官的赏阅。


写红尘作梦语


不知你是何种人物,见过多少将军?

本人寿近七十,见过的将军也是屈指可数。

我见过肖克,尤太忠,冷欣。这些是上将中将。还有一些五五年授衔时的上校,大校。大约十来个。第二次授衔时,都办了离休,因再授衔大约也是上将中将的资格,最低也是少将。因年事己高,就离休了。

至于这些将军的经历,除了从有关回忆文章中知道一些,其他的无从了解。

你对见过的将军,都了解什么,不妨说出来大家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