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冷門詩人模仿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如夢令》,讀之淚下

歡迎關注我的“文化點心鋪”:詩和遠方並不遙遠,它就在眼前。多數時候,這裡只談文學;偶爾也會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宋代冷門詩人模仿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如夢令》,讀之淚下

芸芸眾生,漫漫長河,滾滾紅塵,能被後人記住的永遠只是少數,而多數人則會被遺忘,成為一粒粒隨風而逝的微塵。即使那些被後人記住,在史冊上留下印跡的人,也有很多不為後人熟知的“普通人”。他們在世時,才華出眾卻往往命運多舛,失意困頓。唯有死後留下的一些經典詩作,能讓人記起他們曾經來過這個世界。

宋代詩人向滈就是這樣一位才華出眾卻身世坎坷的文人墨客。向滈,字豐之,號樂齋,河南開封人。他自小便才氣頗高,無奈生活窮困,仕途坎坷,終其一生只做了個萍鄉縣令。因為生活困窘,他的岳父一度逼迫他的妻子改嫁。幸好,他的妻子對其情深似海,堅決不從,最後與向滈白頭偕老。

宋代冷門詩人模仿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如夢令》,讀之淚下

只是,向滈才氣頗高卻始終仕途不順,對於一個有志向的讀書人來說,這樣的人生總免不了要失意困頓,要四方漂泊,要與親人分離,要飽受羈旅天涯的孤獨寂寞。筆者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宋代最孤獨的《如夢令》就出自他手,短短33字,寫盡人生最大的孤獨,令人讀之淚下。令詞人如下:

如夢令· 宋·向滈

誰伴明窗獨坐。和我影兒兩個。燈燼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無那。無那。好個恓惶的我。

宋代冷門詩人模仿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如夢令》,讀之淚下

作為一位詞人,向滈十分崇拜唐代大詩人李白。因此,在他的詞作中,有很多李白詩文的影子。這首詞就頗有李白《月下獨酌》的風味。他同樣把“影兒”寫進詞作,用以反襯自己的孤獨與寂寞,構思新穎,形象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

寫這首詞時,詞人因為生計,不得不四處奔波,與妻兒生生分離。天涯孤旅,形單影隻,未來又昏暗不可期。於是,在萬般孤寂之中,詞人寫下這首經典的《如夢令》。詞作開篇“誰伴明窗獨坐”一句,寫出了作者在窗前燈下獨坐,寂寞苦惱的情態。

宋代冷門詩人模仿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如夢令》,讀之淚下

詞作開篇一個“誰”字,便把讀者引向深深地思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詞人在問了千萬聲“誰伴”之後,終於發現,此時天地之間只有他的“影兒”與之相伴。“和我影兒兩個”,一股難言的孤獨苦澀藏於字間,令人難以卒讀。

可即便如此,這“影兒”還是無言的、難以發現的,不能“伴”得持久。詞作三、四句“燈燼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意思是說:我孤坐燈前,唯有影兒作伴,剛剛尋求到一點安慰,誰料,燈火熄滅,“影兒”也隨之消失了,自己反而更加孤單。

宋代冷門詩人模仿李白,寫下一首最孤獨的《如夢令》,讀之淚下

於是,在詞作最後詞人終於忍不住喊出:“無那,無那,好個棲惶的我”,即:太無奈了,太無奈了,多麼可憐的我!在李白的《月下獨酌》中,李白與“月亮”“影子”對影成三人,豪放中隱藏著絲絲孤獨寂寞。而向滈的《如夢令》中,“影兒”的巧妙運用使抽象的愁思變得具體可感,形象生動。

這闋詞新穎獨特,用與影相伴來表現自己的孤單,通俗自然,即使是千百年後的讀者來讀,也沒有多少難度;另一方面,詞作自然而不做作,以“影兒”貫穿全詞,形象而生動,充滿真情實感。總之,此詞將新穎與自然這兩種難以調和的風格統一在一首小詞中,寥寥數語寫盡人生孤獨。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