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去世時,皇太極逼迫阿巴亥殉葬,多爾袞為何不反抗?

小末末末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的去世後,皇太極經由“八和碩貝勒”的推舉,成為努爾哈赤的接班人,繼任後金大汗。

而就在皇太極登上汗位的同時,陪伴了努爾哈赤二十五年的大妃阿巴亥,也為努爾哈赤殉葬。

關於大妃阿巴亥到底是奉詔殉葬,還是被皇太極等人假借努爾哈赤的名義逼迫其殉葬,或者如同民間野史所記載的那樣,說阿巴亥是被皇太極用弓弦直接勒死進而為努爾哈赤殉葬,歷來是眾說紛紜,成為清朝歷史上的一大“謎案”。


努爾哈赤留下遺命,讓大妃阿巴亥殉葬,也不是不可能的。

努爾哈赤一生共有四位正室大福晉,分別是長子褚英、次子代善的生母佟佳·哈哈納扎青,五子莽古爾泰、十子德格類的生母富察·袞代,八子皇太極的生母葉赫那拉·孟古,以及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的生母烏拉那拉·阿巴亥。

這其中,阿巴亥是陪伴努爾哈赤時間最長的,她服侍努爾哈赤前後長達二十五年的時間,同時她也是深得努爾哈赤的寵愛。

在努爾哈赤晚年,阿巴亥除了非常善於“照顧一天天變老的努爾哈赤”外,也開始有了一定的政治野心,而這主要體現在了她對於代善和皇太極等人的拉攏上。

後金天命五年(1620年),德因澤向努爾哈赤揭發,說大妃阿巴亥曾向代善和皇太極送食物,代善是“授而食之”,皇太極是“授而未食”,並且阿巴亥在宴會期間打扮的非常的豔麗,還同代善眉來眼去,同時她還多次深夜出宮,去向不明。

後來努爾哈赤經過調查發現,德因澤所述事情皆屬實,並且代善與阿巴亥本人也對此也是供認不諱。當然,努爾哈赤還是本著“家醜不可外揚”的態度,只是隨便找了個理由便將阿巴亥趕出了宮外,而對於代善他選擇了暫時不予處分。

至於阿巴亥為何要如此行事,其實也是有著一定的原因的。

一來,努爾哈赤在確立代善為自己的接班人的時候,曾親口說在他百年之後將他的大妃阿巴亥以及他的幼子們全部託付給代善,阿巴亥這樣做也是為了提前和代善建立密切的關係,為自己和自己兒子們的未來做著打算。

二來,當時的後金朝堂上,“開國五大臣”日已老去並相繼去世,朝堂上權勢地位最為顯赫的便是“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阿巴亥與“四大貝勒”建立聯繫,也是希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夠獲得更好的庇護。

當然,如果僅僅是如此,阿巴亥可以說表現出的是身為一位母親的用心良苦,但是從當時八旗的勢力分佈情況來看,阿巴亥此前的一系列舉動則是頗為耐人尋味。

努爾哈赤親領的是45個牛錄的正黃旗和20個牛錄的鑲黃旗,在其晚年的時候,他分配給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每人15個牛錄,同時還明確表示阿濟格是鑲黃旗旗主,多鐸是正黃旗旗主,並且在其死後,將自己剩餘的20個牛錄的親兵全部劃給多鐸。

如果真的如此,那麼,在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將會掌握兩黃旗共65個牛錄的人馬。相比之下,當時的代善及其長子嶽託統領兩紅旗共51個牛錄,阿敏統領鑲藍旗33個牛錄,莽古爾泰統領正藍旗21個牛錄,皇太極統領正白旗25個牛錄,褚英之子杜度統領的鑲白旗只有15個牛錄。毫無疑問,這個時候的多爾袞兄弟坐擁著八旗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支力量,進而也就有了同“四大貝勒”一較高下的政治資本。

如果阿巴亥真的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而不斷的接近代善、皇太極等人,並且希望籍此獲取一定的支持亦或者達成一定的政治利益交換,從而讓自己的兒子們能夠更進一步,獲得更高的政治地位,也就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然而,倘若阿巴亥真的是有這樣的想法的話, 那麼最不想看到如此的人便是努爾哈赤了。

誰是後金政權的締造者?毫無疑問是努爾哈赤。

誰又是最在乎後金政權的存亡安危以及未來發展的人?毫無疑問還是努爾哈赤。

在此之前,為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這片江山,努爾哈赤曾經是兩度手刃血親。

第一位被殺的,便是他的親弟弟,舒爾哈齊。

舒爾哈齊,曾經是努爾哈赤最為堅定的支持者以及他最為信賴的戰友,兩個人可以說是“同成長、共患難,同戰鬥、共執政”,兩人在朝堂上的地位不相上下,甚至努爾哈赤還公開將舒爾哈齊立為自己的接班人。

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之前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舒爾哈齊也在明朝的不斷挑唆與策反下,與努爾哈赤分道揚鑣,企圖謀求自立,結果卻以失敗告終,而他本人也被努爾哈赤圈禁至死。

努爾哈赤殺掉自己的親弟弟舒爾哈齊,為的是維護當時建州女真政權的統一。

第二位被殺的,便是努爾哈赤的嫡長子,褚英。

褚英在很小的時候就跟隨努爾哈赤南征北戰,長大後,褚英在戰場上不斷的建功立業,年紀輕輕便獲得了“洪巴圖魯”和“廣略貝勒”的稱號,並且被努爾哈赤確立為自己的接班人。

然而褚英為人殘暴、心胸極為狹隘,其行為遭到了“四大貝勒”和“五大臣”的集體抗議,而褚英在這樣的情況下非但不知悔改,反而陰謀叛亂,進而被努爾哈赤圈禁在高牆內,後為努爾哈赤所殺。

努爾哈赤殺褚英,為的也是維護當時統治階級內部的團結,雖說是極為不忍,但是為了政權的前途只能不得已而為之。

一位是與自己從小相伴長大、又並肩戰鬥多年的弟弟,一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是嫡長子,努爾哈赤為了自己的政權與江山,都能痛下殺手。所以由此可見,如果他真的發現了阿巴亥的政治野心,並且擔心在其死後,阿巴亥的行為會導致後金朝堂的危機與八旗內部的分裂,進而有可能將自己多年的心血葬送掉的時候,努爾哈赤會讓阿巴亥存活於世麼?答案當然是不會,弟弟和兒子都能殺,那麼自己的這第四任大福晉,也一樣的可以就此殺掉。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讓大妃阿巴亥殉葬,應該就是努爾哈赤的遺命,也就是說努爾哈赤主動要大妃阿巴亥為其殉葬的。


從皇太極與多爾袞兄弟之間的君臣關係上,很難想象他們有著“殺母之仇”與“奪位之恨”。

一直以來,都流傳的這樣的觀點,努爾哈赤臨終前是想要將汗位傳給多爾袞,只是多爾袞太小,所以由代善攝政。只不過後來代善家族背叛了多爾袞,進而擁立皇太極為後金大汗,而皇太極也夥同其他三大貝勒,假借“先汗遺命”,逼阿巴亥殉葬,進而坐上了汗位。

當然,關於此事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民間野史、朝鮮史料以及影視文學作品之中,其中

就包括前些年熱播的電視劇《孝莊秘史》。

“九王子(多爾袞)當立而年幼,汝(代善)可攝位,後傳於九王。”

努爾哈赤真的說過這樣的話麼?我們先暫時按下不表,我們先來看看歷史的實際情況。

前文中也說到了,努爾哈赤晚年的安排中,阿濟格是鑲黃旗旗主,多鐸是正黃旗旗主,如果其真的是喜愛多爾袞,為什麼沒有為多爾袞安排旗主位置呢?

況且眾所周知,滿洲人以黃色為尊,這也就是皇太極為什麼登上汗位之後迫不及待的要進行“黃白互換”的原因,為的就是尊貴與合法性。如果即便是如一些史料上所說,努爾哈赤想要讓多爾袞擔任鑲白旗旗主,當時的鑲白旗與皇太極統領的正白旗,是排在左右翼之末的位置,實際上就是地位最低的兩個旗,難道這就是努爾哈赤喜愛多爾袞的表現麼?

再換句話說,努爾哈赤死後將親兵全部劃撥給多鐸,使得多鐸至此之後所統領的旗都是八旗中勢力最為強大的一支,所以說多鐸是努爾哈赤心中最愛的兒子,努爾哈赤想要扶保多鐸,這樣的可能性都要比說努爾哈赤想要多爾袞繼位更讓人信服。對於此又該如何解釋?

所以綜上所述,所謂的“九王子年幼而當立”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既然皇太極多爾袞之間沒有“奪位之恨”,那麼“殺母之仇”呢?同樣的,也沒有得到絲毫的體現。

皇太極對於多爾袞可謂是器重有加,甚至不惜罷黜了阿濟格的鑲白旗旗主之位,改由多爾袞擔任。並且皇太極在崇德元年(1636年)改元稱帝后,更是加封多爾袞為和碩睿親王,其地位僅次於禮親王代善和鄭親王濟爾哈朗,排在百官的第三位,還主管六部之首的吏部。如果皇太極真的與多爾袞有深仇大恨,會如此的提拔重用多爾袞麼?

再來看看多爾袞三兄弟,他們是跟隨皇太極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多爾袞滅林丹汗搶回了傳國玉璽,多鐸在松錦大戰攻滅明軍生擒洪承疇,絲毫看不出一點的“殺母之仇”的意思,有的只是對皇太極以及對於大清國的忠心耿耿。

即便是多爾袞足智多謀,可以隱藏自己的心思,但是阿濟格和多鐸卻沒有多爾袞這份膽略與智慧,真是如此必然會“露出馬腳”,可是他們兩個完全沒有表現出這樣仇恨的想法。

所以,從多爾袞三兄弟在皇太極時期的表現也可以看出,大妃阿巴亥的死,與皇太極關係不大後者說沒有關係,更多的還是努爾哈赤的原因,不然的話,單憑“殺母之仇”這一點,這兄弟三人不可能沒有任何的表現,也不可能“隱忍不報”。


至於這一時期的多爾袞等人,能做的也是非常的有限。

“爾八和碩貝勒內擇其能受諫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諫,所行非善,更擇善者立焉。”

這是努爾哈赤造在天命六年(1621年)就確立的“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制度,同時也就此確立了在其去世之後新汗的選舉辦法,那就是前文中所說的,由“八和碩貝勒”共同推舉產生。

至於“八和碩貝勒”的組成,“四大貝勒”必然位列其中,至於剩下的“四小貝勒”一直以來都是眾說紛紜。

網絡上,一般都是將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和濟爾哈朗列為“四小貝勒”。然而這樣的觀點完全是結合其在皇太極時期甚至是順治朝時期的表現所決定的,並不符合努爾哈赤時期的情況。

可以肯定的是,“四小貝勒”,必然是努爾哈赤的兒子、侄子甚至是孫子,也應該是掌旗或者領旗的貝勒。如果以此作為標準,多爾袞便很難入圍,畢竟他並不是旗主,並且嚴格意義上來說,阿濟格與多鐸當上旗主也是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後了,也沒有資格當選。除此之位,還應該是戰功卓著,有著一定的軍旅聲望,而除了阿濟格上過戰場有過功勳外,多爾袞和多鐸都沒有打過仗。

因此,幾乎可以斷定的是,多爾袞並不在這“四小貝勒”的人選之中,這“四小貝勒”應該是在濟爾哈朗、德格類、嶽託、杜度、阿濟格等這一眾有過戰功的貝勒中選擇。

而也正是因為沒有位列“八和碩貝勒”之列,多爾袞並沒有這樣的資格參與到新汗的推舉當中,更沒有能力去阻止一切。況且,當時的多爾袞年僅十四歲,多鐸更是隻有十二歲,年紀非常的小,也無力在朝堂上發揮作用,而他也就只能目送自己的母親為努爾哈赤殉葬了。

《清史稿》中,對於大妃阿巴亥的殉葬有如下描述:

“後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後遂服禮衣,盡以珠寶飾之,哀謂諸王曰:“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諸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於是,後於十二日辛亥辰時自盡,壽三十七,乃與帝同柩。”

按照《清史稿》中的記載,努爾哈赤留下了讓阿巴亥殉葬的遺命,而阿巴亥非常識大體的用自盡而死的方式追隨努爾哈赤而去,在此之前她還將自己的兩個幼子多爾袞和多鐸託付給了眾貝勒。

可以說盡管大妃之死是非常的悲壯,但是整個過程還是相對平靜的,而這也就應該是歷史的本來面貌,並非其他。

即便是阿巴亥真的是被“四大貝勒”逼迫而死或者直接被弓弦勒死,那前提也應該是努爾哈赤留有了遺命,只不過阿巴亥拒絕奉詔殉葬,這才有了“四大貝勒”的“暴力執行”。也正是因為這是努爾哈赤的遺命為前提,再加上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年紀尚小,且權勢、地位非常有限,進而沒有阻止更是無力阻止一切的發生,同時只能接受了這樣的結局。

而從多爾袞等人在皇太極時期的表現,以及皇太極對於三兄弟的照顧與重用上,絲毫看不出他們之間有著“仇恨”所在,這無疑也更加證明,阿巴亥的殉葬與皇太極以及其他三大貝勒之間,並非主要緣由,歸根結底,這還是努爾哈赤的意思。


雍親王府


努爾哈赤一共有16個兒子,他的大妃便是阿巴亥,在清朝大妃就相當於皇后的意思,阿巴亥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

努爾哈赤死後,他的繼承人是皇太極,皇太極是他的第八子母親為赫納拉氏,在皇太極的安排之下,他要求阿巴亥殉葬而死,根據很多野史的說法和推測,其實阿巴亥是被皇太極逼死的,或許努爾哈赤並沒有要她殉葬。


清朝雖然也有殉葬的傳統,但殉葬的都是那些沒有生育的嬪妃。

阿巴亥生了三個兒子,而且又是大妃,從來沒有讓皇后殉葬的道理,所以面對此情此景,阿巴亥的三個兒子為什麼不阻止皇太極,反對母親為父親殉葬呢?

年歲上小

努爾哈赤去世時,阿濟格22歲,多爾袞15歲,多鐸13歲,就算多爾袞和多鐸比較小,但阿濟格已經22歲了,完全可以反抗啊,其實在古代一般男子15歲就成親了,女子12歲就嫁人了,所以這三個兒子都不算小了,為什麼他們都不為母親爭取活下去的權力呢?



沒有兵權 無法叫板

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這三兄弟都沒有權力,當時後金的八旗中,皇太極、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等都有兵權,而且還是旗主,手中沒了兵權,自然說話不硬氣,也就敢跟皇太極把事情鬧僵。

先皇指定殉葬也有可能

甚至他們三兄弟認為,父親努爾哈赤真的讓母親殉葬,因為母親曾經跟代善有一段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很可能兩人有染,父親要母親殉葬也不是不可能。

阿巴亥作為多爾袞等人的母親,或許她自願赴死,她不願讓三個兒子跟皇太極翻臉,而且很可能她以自身的殉葬跟皇太極達成交易,讓多爾袞和多鐸擔任正白旗、鑲白旗的旗主,後來兩人果然通過努力,慢慢掌握了權力,尤其是多爾袞後來在順治期間獨掌大權,從這個角度來說,阿巴亥的殉葬也是很值得的了。


歷史我們也只能猜測分析,無法得到準確的答案。


歷史早知道


在後金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為了能夠繼承大汗之位,逼迫阿巴亥殉葬,之後又打壓代善,掃清了所有的政敵。

此時的多爾袞說話沒有份量

阿巴亥此時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阿濟格有二十二歲,剛剛被封為貝勒,二兒子多爾袞有十五歲,三兒子多鐸有十三歲。

但不論是阿濟格,還是多爾袞,這時候都沒有足夠的力量與皇太極抗衡,他們在此之前剛剛執掌兩黃旗,但卻沒有實際的掌控權,兵權還是在努爾哈赤手中。

沒有兵權導致他們說話沒有份量,在這場權力的鬥爭中,他們甚至自己的性命都無法自保,這樣又如何能夠反抗。

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太極拿出了努爾哈赤的遺詔,以阿巴亥曾和代善私通為由,逼迫她殉葬,順便也打擊了代善。


阿巴亥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多爾袞和多鐸的安全

此時的皇太極已經初步掌控了局面,阿巴亥深知此事已經無力迴天,因此她提出了一個請求,要求照顧好她的兒子,這是她用自己的生命做出的交換。

“吾二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諸王泣而對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

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那些親王貝勒已經達成了共識,阿巴亥在這場權力的鬥爭中,沒有得到其他掌權者的支持,她只能接受殉葬。

而且此時的多爾袞根本無力反抗,甚至連參與議事的資格都沒有,只能被迫的接受現實。


之後多爾袞受封貝勒,並跟隨皇太極東征西討,可以說極受重用,這其中也有阿巴亥的功勞。


東方大史


多爾袞自知實力不足,反抗不了皇太極的行為,所以只好由他去了。

阿巴亥是為努爾哈赤生有三個兒子即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的大妃,卻是皇太極的繼母。因為努爾哈赤還沒有稱帝,只是稱汗王,所以阿巴亥也就相當於王后。1626年8月,努爾哈赤突然去世,沒有留下遺命讓誰繼承汗位。但是皇太極擔心努爾哈赤留下了遺言給阿巴亥,因為努爾哈赤臨死之前,只有阿巴亥陪在身邊,因此阿巴亥的話,對急於繼承汗位的皇太極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如果阿巴亥王后以遺命的方式宣佈她的兒子繼承汗位,那麼皇太極繼位之事就會相當困難。因為皇太極已經是四大貝勒中最有希望繼承汗位的人了,只是還有一個多爾袞的競爭對手。但是多爾袞還比較年輕,皇太極只要除掉阿巴亥,自己繼承汗位就會比較順利了。所以皇太極就聯合了四大貝勒,以努爾哈赤遺命的形式逼迫阿巴亥殉葬。

那麼多爾袞他們三兄弟為什麼眼看著親生母親去殉葬,卻沒有反抗呢?

首先,實力不如皇太極

因為努爾哈赤死之前沒有在眾人面前指定接班人,所以由誰來繼位成了眾多子嗣爭奪的焦點,而真正有實力地位競爭的只有8個貝勒,即: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兄弟以及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和濟爾哈朗5大貝勒,而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是八個貝勒中掌握著兵權的四個大貝勒。其他的四人雖然是貝勒,但是手上毫無兵權。


四大貝勒中,雖然阿敏手握鑲藍旗,但是和濟爾哈朗一樣都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因此繼位的希望非常渺茫;而代善為人寬厚,本來被努爾哈赤指定為接班人的,但是因為被皇太極告發說,與大妃富察氏有私通行為,所以努爾哈赤一怒之下取消了代善的繼位資格,同時富察氏的兒子莽古爾泰也失去了繼承權。

其次,多爾袞三兄弟知道殉葬是清朝的傳統

殉葬制度是滿清大量存在的一種習慣。在皇太極、代善、莽古爾泰等人矯詔揚言是努爾哈赤下旨要阿巴亥殉葬,而多爾袞三兄弟手中沒有兵權,說話自然不硬氣,心中還以為父親真的讓母親殉葬,是因為母親跟代善的私通關係而引起父親的不滿,加上本來有殉葬的傳統,因此父親要母親殉葬也許是應該的。



第三,多爾袞三兄弟年幼

努爾哈赤去世時,阿濟格才21歲,多爾袞14歲,多鐸12歲,只有阿濟格算是成年人,但是他雖然驍勇善戰,卻是少有謀略,而且與多爾袞、多鐸之間也不怎麼親密。所以母親阿巴亥被逼殉葬之後,多爾袞三兄弟都是無能為力。

綜上種種因素,皇太極把阿巴亥逼死殉葬,多爾袞三兄弟沒有反抗,讓皇太極順利繼承了王位。但是,後來皇太極也許是感覺有愧於阿巴亥,所以讓多爾袞和多鐸擔任正白旗、鑲白旗的旗主,並且逐漸有了一定的權力。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翻開塵封的歷史,讓我們來到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二日上午7:00——9:00。

這個時間段是大妃阿巴亥(相當於皇后)最難過、最絕望的時刻。37歲的阿巴亥正在屋子裡坐著,皇太極等眾王突然衝入她的屋子,向她傳達努爾哈赤的遺言:“俟吾終,必令之殉。”努爾哈赤剛剛死亡,這是眾王在令她殉葬啊!



阿巴亥一張絕美的臉上寫滿驚詫、難過、哀怨,她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正在支支吾吾地猶豫著,諸王接著說:“先帝下了命令,不從不行。”然後命人給她換上禮服,衣服上掛滿珠寶。

無奈、絕望的阿巴亥只好對諸王說,“我12歲就嫁給先帝,享盡榮華,先帝走了,我不能離開他,願在地下陪他,我的兩個小兒子多爾袞、多鐸,請幫我撫養。”

說完這些,她懷著對塵世的留戀和愛子的牽掛自盡身亡(一說被用弓弦勒死)。——《太祖武皇帝實錄》

當時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大兒子阿濟格22歲已經成年;二兒子多爾袞15歲;小兒子多鐸13歲。當皇太極逼迫阿巴亥殉葬時,不但多爾袞沒有反抗,阿巴亥的其他兩個兒子也沒有反抗,那麼他們為什麼會眼睜睜地看著母親慘死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阿巴亥和代善的要命緋聞,讓多爾袞和自己兄弟相信賜死母親是父親的遺言。

阿巴亥30歲時被人惡告,說她和努爾哈赤的長子、準太子代善有不同尋常的關係,說她“深夜幽會”、“眉來眼去”。努爾哈赤氣的差點背過氣去,他一怒找了個私藏金銀的罪名將阿巴亥娘仨關進了小木屋。有了這麼一件不光彩的事,多爾袞三兄弟(多爾袞和多澤年幼,阿濟格缺少智慧,沒腦子,性格粗暴)也相信父親的遺言是真的。阿巴亥丰姿綽約,善妒,常惹努爾哈赤生氣。再加上她很不安分,努爾哈赤擔心留下她會危害國家,因此努爾哈赤就對諸位王公貝勒留下遺囑:“我死後,一定要讓她殉葬。 ”

《太祖武皇帝實錄》:

“後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

二、多爾袞和兄弟無法和皇太極的團隊抗衡

逼死阿巴亥的代善集團、阿敏、老五莽古爾泰、老八皇太極已經組團,政權在握,兵強馬壯。因阿巴亥性格太強勢又愛妒忌,肯定得罪人眾多,遭到大家記恨,這次他們抓住機會,不弄死阿巴亥絕不罷休。而此時的阿巴亥和她的兒子們權利弱小,如果和這些人鬥就是雞蛋碰石頭,自身難保。35歲的皇太極既然敢帶領一班人闖入後宮,說明早已經佈置好了一切,多爾袞和他的兄弟根本無法擺平他們。



三、阿巴該護犢情深,為了保全兒子選擇了殉葬,不讓兒子反抗

阿巴亥不僅“丰姿貌美”而且“機變”,她深知,如果反抗必死無疑,不但自己會死,自己的三個兒子、包括所有的親人、心腹都會受到牽連甚至一同死亡。她為了保全兒子,尤其是保全幼子:多爾袞和多鐸,她說:“我的兩個小兒子多爾袞、多鐸,請幫我撫養”,阿巴亥對皇太極一等人說這話的意思就是,自己可以體面地去殉葬,但是你們一定要保全我的兒子。皇太極諸王泣曰:“二幼弟,吾等若無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

“要我殉葬就要保全我的兒子”,可見這就是阿巴亥和皇太極等人的一個交易,交易達成。多爾袞和他的兄弟如果反抗阿巴亥自然會阻止的。


就在這短短的兩個小時阿巴亥掙扎無效香消玉損,但她保全了她的兒子,後來多爾袞擔任正白旗主,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成為攝政王輔佐皇太極的九子福臨,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掌控著整個大清。

多澤擔任鑲白旗的旗主成為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小姐姐講史


他還是個孩子

多爾袞當時才14歲,按現在的話說他還是個孩子,怎麼可能有能力和他這些驍勇的哥哥們鬥。

沒實力

雖然努爾哈赤臨終前給了八旗中的30個牛錄給多爾袞,如果加上多爾袞同母兄弟阿濟格、多鐸所繼承的八旗,其兄弟三人握有軍隊的實力佔了八旗的近4成。但是這是按照草原幼子守灶的傳統,所立的遺囑。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都還沒有正真的將軍隊交到他們手中。


歷史小知


對於清朝前期女真建國和後金建朝的那段歷史,我們可能只是處於一知半解的地步,但是中國歷史無外乎一個循環而已,道理都是一樣,變幻的只是一個又一個主角而已。明朝末年女真之主努爾哈赤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因為稱王稱霸而被周邊部族所巴結,阿巴亥這個奇女子就是這樣成為他的妃子的。

阿巴亥其實是一名極其聰惠的女子,她試圖犧牲自己來為自己幾個兒子換取一個好的將來。

中國母親對於自己子女的愛從來都不是要求你能夠回報的,她們很多時候都是犧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只是簡單的為了你以後能夠過的更好。

  1. 女真部落在明朝末期分為多部落共同治理,不僅僅是建州女真在東北生存,還有其他部落,當時努爾哈赤率領的建州女真強大之後使得其他部落只能被他吞併或者變向屈服。其中阿巴亥就是為了自己的族人才嫁給大自己三十多歲的努爾哈赤的。
  2. 因為年紀的差距 努爾哈赤在死於明朝紅衣大炮之後,阿巴亥和許多后妃都是十分的年輕,但是皇帝死去使得她們必須有一些人要去殉葬,按理說阿巴亥不該去殉葬,但是她知道她的存在必定使得皇太極打壓她的幾個兒子,很可能會發生火併致死 所以她用自己的死換區了皇太極對自己幾個兒子的寬容。

代善作為努爾哈赤的次子很有可能於阿巴亥存在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中國古代十分注重倫理道德這種東西,為了防止亂倫喪德的出現,甚至制定了十分嚴格的法律來約束人們的慾望,但是亂倫的事情還是層出不窮。

  1. 漢族作為先進文化的代表尚且無法完全約束亂倫事情的發生,更別說滿清少數民族的身份了,從大量史料的觀察發現,中國周邊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兒子娶自己父親嬪妃的事情,當然不包括自己的親生母親,所以後金時期的代善和阿巴亥二人發生一些事情也就是存在可能。


  2. 代善阿巴亥的年紀其實十分接近,雖然說代善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可是努爾哈赤比阿巴亥大了整整三十歲,在一次宴會上面努爾哈赤便想到自己死後將阿巴亥賜給代善的想法,但是後來因為皇太極的使詐而作罷,因為皇太極一直挑撥離間,他指使德因澤告發阿巴亥和代善眉來眼去,後面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德因澤和阿巴亥都被皇太極逼死,幾個兒子也沒辦法。

不是多爾袞幾兄弟不想反抗,而是能力不夠無法保護自己的母親。

自古以來就是虎毒不食子,何況阿巴亥還對自己的幾個兒子那麼好,多爾袞他們要是有辦法延續自己母親的生命,又怎麼會坐以待斃呢?

  1. 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八旗制度已經初步形成,當時努爾哈赤因為寵愛阿巴亥而將她封為大妃,附帶著將阿巴亥所生的幾個兒子封為正白旗和鑲白旗之主,到他死亡的時候,皇太極已經掌握了其他六旗,多爾袞根本沒有能力反抗。


  2. 多爾袞他們幾兄弟為了後金國的大局,都不願意動手,皇太極也是這樣想的,如果他們為了爭奪帝位內鬥起來,那便宜的只會是外敵,到時候國家沒了誰做皇帝也沒用,所以雙方和談,只能犧牲阿巴亥。

阿巴亥是一個苦命的女人,她一輩子沒有做過多少自己喜歡的事情,大多數的時候都是被男人左右命運。但這何嘗不是中國古代千千萬萬婦女的命運呢?


無根樹花正孤


這件事情在史書裡也就寥寥幾行字的記錄,故而留下了諸多疑點,但回首一慮,阿巴亥殉葬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當時的多爾袞年僅14,雖然算是女真傳統裡的成年人,但對比四大貝勒的政治影響力以及胸中城府,他還遠遠不能左右母親的命運,更何況四大貝勒一致搬出了努爾哈赤遺命的王牌,這種情況下即使是阿巴亥的長子阿濟格,也無力挽回!


阿巴亥結局的必然性

  • 身份與性格

阿巴亥是烏拉部人,她是作為政治需求,由叔父布佔泰送給努爾哈赤的禮物,嫁給努爾哈赤時只有12歲,而努爾哈赤當時已經43歲。但年齡的差距並沒有阻礙努爾哈赤對她的喜愛,13歲就被封為了大福晉,以當時的建州女真實力來看,這個冊封的政治含義並不大,可以體現出努爾哈赤還真的挺喜歡阿巴亥。


“後饒丰姿,然心懷嫉妒,每致帝不悅,雖有機變,終為帝之明所制。”——《太祖武皇帝實錄》

根據有限的史料記載,阿巴亥是一位頗有姿色的女人,並且性格上善妒,也就是說可能常常在努爾哈赤面前撒嬌,妒忌別的妃子,當努爾哈赤不高興了,她還能非常機靈的化解,這顯然是一個小女人的做派。四十多歲的努爾哈赤遇到小鳥依人,任性撒嬌的阿巴亥,自然是比其他七位妻妃更得寵愛。


嫉妒任性是一個十來歲少女可愛的一面,但對於一個政權來說,這是一個嚴重的威脅。所以四大貝勒在公佈努爾哈赤所謂的遺命中說“留之恐後為國亂”。當時的阿巴亥已經36歲,是一個心智成熟的女性,膝下有阿齊格、多爾袞、多鐸三子,當時的阿齊格已經22歲,是軍中勇猛善戰的將軍,身為大福晉的阿巴亥,難免不會在二子、三子逐漸長大後成為後金政權的專權亂政者。所以作為後金政權的統治者,努爾哈赤若想為繼任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就必須從政治家角度出發,拔掉阿巴亥這棵招風的大樹,因此努爾哈赤的遺命可能為真。

  • 作風與選擇

阿巴亥出現的作風問題可能是努爾哈赤欲以報復的關鍵。當然,這個作風問題是否因為她嫉妒心強,得罪了許多人而導致的誣告,這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這個事情是由努爾哈赤的庶妃揭發,後宮那些事總有一些酸酸的味道。


事情發生在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庶妃德因澤揭發阿巴亥與大貝勒代善來往密切,關係曖昧。其實這個揭發還有前奏,即大福晉曾送給大貝勒代善、四貝勒皇太極美食,只是皇太極授而未食,代善卻吃的那叫個香。這說明阿巴亥是同時討好兩大貝勒,這是一種深謀遠慮的政治巴結,畢竟努爾哈赤已經是個糟老頭子了,誰不想為以後找個靠山呢?經過這次試探也能看出,皇太極留了一手,並沒有捲進大福晉的政治陷阱。而代善卻成為大福晉吃定的獵物,揭發中隨後指出,大福晉曾飾金佩珠,錦緞裝扮,備佳餚,深夜出宮,去大貝勒府與代善幽會。

“嫁娶則不擇族類,父死而子妻其母。 ”——《建州聞見錄》

這麼一大頂綠帽子扣在努爾哈赤的頭上,他當然憤怒又心痛,但家醜總得圓過去,隨即努爾哈赤就以女真傳統的“收婚”習俗作解釋,向眾人宣佈自己曾做的安排,等到自己去世後,將幼子和大福晉託付給代善照顧。這只是努爾哈赤為顧忌大汗顏面的託辭,這個託辭的背後是努爾哈赤的憤怒,以及對汗位心懷覬覦者的機會。


在此之後,大福晉與大貝勒的流言蜚語層出不窮,我想這裡應該也有皇太極的參與。努爾哈赤再也坐不住了,便以私藏財務的罪名定了阿巴亥的罪,並將之休棄,揭發者德因澤、阿其根皆因功獲得側妃封號。在這件事情上,最大的獲利者就是兩位庶妃和皇太極。而從努爾哈赤的心裡看,這在表面上是給他帶了綠帽子,在深層次的講,便是大福晉的政治野心。她暴露出自己的政治站隊,這對其餘諸子的影響並不好,畢竟她是大福晉,努爾哈赤的枕邊人,與代善曖昧,無疑是宣告了努爾哈赤傳位的意向,為了避免更大的政治惡果,努爾哈赤遺命殉葬大福晉,是符合邏輯的。



多爾袞的無奈

在阿巴亥的殉葬問題上,其實皇太極並沒有更多私人恩怨,但時逢努爾哈赤歸天,他所要面對的是爭奪汗位。

從當時的實力來看,代善雖然早就被廢太子之位,但仍是四大貝勒之首,掌握著正紅、鑲紅二旗,膝下五子嶽託、碩託、薩哈廉、瓦克達皆是英勇善戰的猛將,立下無數軍功,而且嶽託、薩哈廉更是文武兼備之才。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被斬後,他的兒子杜度一直跟著代善征戰四方,唯其馬首是瞻,手中所掌鑲白旗自然也是站在代善一邊。皇太極是正白旗旗主,與代善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代善要力爭汗位,恐怕清朝的歷史也得改寫。



代善本就實力雄厚,再有國母阿巴亥的支持,這對皇太極來說是不利的,努爾哈赤早就有言在先,大福晉是要讓代善收婚的。那麼為了削弱代善的實力,皇太極偽造殉葬遺命也是有可能的。但此舉會得罪三個人,那就是阿巴亥的三個兒子,此時的阿濟格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領,多爾袞雖只有14歲,卻也擁有十五牛錄的編制,最小的多鐸還是鑲白旗旗主,倘若此三人記恨皇太極,站在了代善一邊,形勢對其更為不利。

留之恐後為國亂,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之殉。”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諸王曰:“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太祖武皇帝實錄》

所以說令大福晉殉葬的遺命不太可能是皇太極偽造出來的。倘若如此,代善與大妃曖昧,又怎能坐視不管?阿巴亥三子若與代善聯合,推翻皇太極的偽造遺命,這會直接葬送皇太極的汗位之爭。故而這個遺命理當是真的!

既然努爾哈赤有遺命在先,多爾袞等人便無力反駁,只能接受這個事實,如果抗命,那麼自身難保,畢竟實力也不允許他們拼死一搏!

綜上,阿巴亥的結局是由其性格與選擇而導致的,努爾哈赤尚健在之時,便紅杏出牆,與大貝勒搞在一起,難免會刺痛努爾哈赤的心。而其表露出來的政治野心,更是對一個新興政權穩定性的挑戰,這是努爾哈赤臨終時命其殉葬的主要原因。由於子嗣的勢力弱小,尚且決定不了母親的命運,此時的多爾袞也只能選擇接受,沒有更多的辦法。而當初揭發阿巴亥的兩位庶妃也一併列入殉葬名單,也算是對阿巴亥後人的一種安慰吧,想必努爾哈赤也想在九泉之下問清楚二人事情的真相!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皇室四譜》


棍哥觀史


明朝末年,女真各部先後崛起,並相互爭雄、相互聯姻。萬曆二十九年,烏拉部的布佔泰為了結好建州女真,將年僅12歲的侄女阿巴亥親自送到赫圖阿拉,嫁給大她31歲的努爾哈赤。

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時,努爾哈赤已經有十幾位后妃。她們的婚姻,與阿巴亥一樣,都是各部落之間的政治聯姻。阿巴亥憑藉自己獨特的魅力,迅速贏得努爾哈赤的寵愛。

等到孟古姐姐去世,阿巴亥就被立為大妃,成了後宮之首。努爾哈赤愛屋及烏,對阿巴亥所生的三個兒子,也無比關愛,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給實權、財富和地位。

天命十一年,一代梟雄努爾哈赤去世。由於沒有明確的繼承人,後金的王位歸屬,成了一個大問題。當時的皇族中,比較有實力的有四大貝勒(代善、阿敏、皇太極、莽古爾泰)和四小貝勒(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

這些人中,阿敏與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並沒有繼承權;代善曾與阿巴亥鬧過緋聞,威望大減,缺少競爭力;莽古爾泰連親生母親都不放過,名聲不好,有勇無謀;剩下就是皇太極與多爾袞、阿濟格、多鐸。

按照努爾哈赤生前制訂的“大汗共推”之說,幾位大佬坐在一起商議,皇太極被推舉為汗。

皇太極被內推為新汗沒幾個小時,急急忙忙就帶著幾位貝勒,找到了大妃阿巴亥,宣佈一條信息:先帝早有遺命交代諸王——大妃殉葬。

阿巴亥想辯解,但是沒用。努爾哈赤的幾位子侄加上一句,“先帝有命,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反正,就是要儘快清理她。

當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後,阿巴亥沒有做無謂的掙扎,但她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死確保幾個兒子的平安,於是向皇太極等人說道:

“吾自十二歲事先帝,豐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離,故相從於地下。吾二幼子多爾袞、多鐸,當恩養之。”

看到目的快要達到,阿巴亥準備就範,幾位大佬也承諾:

“二幼弟,吾等若不恩養,是忘父也,豈有不恩養之理?”

於是,37歲的阿巴亥在先帝去世不到一天時,見了先帝。

皇太極已經被推上汗位,為何還迫不及待地清理阿巴亥呢?

一、阿巴亥足智多謀,之前已經展現出政治才幹,參與過政治角逐,而且她所生的三個兒子智商過人,在八旗中也佔據重要地位。

皇太極等人的勢力,是建立在戰功的基礎之上,而阿巴亥、多爾袞母子的勢力主要是因受到努爾哈赤的寵愛而獲取,後者很難讓前者心服口服。

當時,阿濟格、多爾袞掌握正白旗、多鐸掌握鑲白旗,三兄弟所掌握的力量已經可以與四大貝勒中的任何一個匹敵。如果他們的母親阿巴亥再以國母之尊提供助力,那其他王公的活動空間以及利益勢必受損。尤其是將來多爾袞、多鐸成年,麻煩就會更大。這對與阿巴亥有宿怨的皇太極以及其他貝勒極其不利,因此,不管是出於維護既得利益的目的,還是避免後宮干政,必須將阿巴亥除之而後快。

二、努爾哈赤生前的最後幾天,只有阿巴亥奉命陪伴在側。這對諸貝勒聯合共治的權力格局而言,就如同一柄高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假如阿巴亥對汗位繼承有所不滿,她完全可以利用“遺命”,任意行賞、罰之權,有可能就會上演女主天下的戲劇。所以,皇太極要坐穩位置,必須搶先一步動手。

皇太極等人清理阿巴亥,多爾袞兄弟為何不站出來保護自己生母呢?

說到底還是因為他有巨大潛力,卻沒足夠實力。多爾袞兄弟三人,掌握著六十五個牛錄的力量,佔八旗兵的百分之三十。那剩下的八旗兵呢?沒有一個是多爾袞兄弟的盟友,全都支持皇太極。四大貝勒,在對付阿巴亥的問題上是一致的,他們聯手,多爾袞兄弟想跳也跳不起來。

在軍功、威望以及才幹等方面,四大貝勒都久經沙場,立下赫赫戰功;而多爾袞兄弟,都是小年輕,只能算是初出茅廬,最大的阿濟格也不過二十出頭。一幫小孩子,在努爾哈赤去世、大佬商議大事的非常時刻,很難擁有話語權,乖一點,以後還可以從長計議;出格了,引起大佬不悅,恐怕小命都難保。

秋媚說:嫁入侯門深似海,阿巴亥終究沒有順利靠岸,成了權力爭鬥的“祭品”。她的去世,成全了皇太極,也保全了多爾袞。


秋媚讀史


努爾哈赤離世的消息一傳來,阿巴亥很快就被美其名曰的殉葬弄死了。

多爾袞怎能不怒?不反抗?

因為,這是他一生最至親的人。

可是,回顧當時的軍事與政治形勢,多少人擁立皇太極為下一代大漢是鐵板釘釘的事實。

所以,皇太極有朝廷與皇親國戚的扶持,能夠做將來清王朝的皇帝。

這一點恰恰是多爾袞欠缺的——偏偏受皇親貴族嫉妒與排斥

而皇太極在朝廷與軍中都有極高威望。

因為,多爾袞母親是在位時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妃子,而他同時又獨受努爾哈赤的恩寵。所以,很多皇親貴族很是嫉恨他身上天生的恩寵。

第二,實力與皇太極相比之下太弱。

皇太極本身就是一個很厲害的軍事家,能打仗,豐功偉業不知立下多少個,又手握不知多少的重兵。

而反觀多爾袞,雖然立下軍功,但與這位早已在戰場與朝廷上實力非凡又出風頭的哥哥一相比,簡直是大屋見小屋。

所以,他要是動起戰爭來反抗,肯定直接被皇太極以各種不正當的罪名給拿下,淪為階下囚,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

第三,多爾袞看清政治形勢了,想要積蓄力量,後知後覺的反擊皇太極及害自己的人,所以選擇沉默中蓄勢待發。

所以沒有反抗。

因為,他知道遲早有一天,他多爾袞會把這些當初深深害過自己的人一一干掉。

時間是最好的證人。

果然,幾十年後,多爾袞受皇太極重用,借一些事情把四大貝勒中的阿敏幹掉。

然後,逐漸走進權力中心,成為皇太極的左膀右臂,漸漸把更多的人幹掉了。

多爾袞不反抗是為了後來更好更有效的報復最初害自己母親的人,所以他才選擇了不反抗。

這是一種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