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徐有贞和石享的结局如何?

庐陵民俗摄影师海明


夺门之变的主要“功臣”有御史徐有贞、武将石亨及太监曹吉祥,这三人看似是明英宗复位的功臣,实则是三个为各自利益走到一起的投机者与宵小之辈。

明英宗复位后,这三人联手致兵部尚书于谦于死地,之后官运一路扶摇直上。徐有贞升任内阁首辅,石亨获封忠国公,曹吉祥总督三大营,三人不可一世。

但好景不长,三人因内讧互相倾轧,首先倒下的是徐有贞,在石曹二人的攻讦下,徐有贞被贬流放。接着曹石之变失败,石亨病死狱中,曹吉祥被处磔刑。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役中被瓦剌俘虏,明军最精锐的三大营被歼,数十名朝中重臣战死。半个月后,郕王朱祁钰被扶上帝位。

正值危难之际,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经过一百天的浴血奋战,于谦成功的打赢了京师保卫战,迫使瓦剌退军。九个月后,太上皇朱祁镇回京被囚南宫。

景泰八年(1457年),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成功发动夺门之变,迎英宗朱祁镇于奉天殿复位。代宗朱祁钰被废为郕王,功臣于谦被此三人陷害致死。

明英宗复位当日,即对参与夺门之变的“功臣”封官进爵。徐有贞进内阁任首辅,加兵部尚书。石亨被封忠国公,曹吉祥获京营军务权,二人子侄皆获封。

至此,三人踏上飞扬跋扈之路,其结局又如何呢?

徐有贞被贬流徒,最终病死

徐有贞在被英宗封赏的同时,原兵部尚书于谦打入昭狱。三天后于谦被英宗处死,徐有贞是于谦被杀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两月后,徐有贞再次被英宗加赏。

徐有贞获封武功伯,其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原内阁大臣皆被斥逐,徐有贞轻易成为内阁首辅,明英宗对其宠信有加,可随时进见。《明史》记载如下:

事权尽归有贞,中外咸侧目。而有贞愈益发舒,进见无时,帝亦倾心委任。

徐有贞上位后,逐渐冷淡石亨与曹吉祥,与二人矛盾激化。石亨与曹吉祥屡次在英宗跟前抨击徐有贞,而徐有贞又指使御史上书揭露石曹二人的不法事件。

曹吉祥凭借宦官身份,指使小太监探听英宗与徐有贞的谈话,之后又陷害徐有贞泄露谈话,英宗开始对徐有贞疏远。随后石曹二人又以哭闹手段迷惑英宗。

英宗最终以“排斥勋旧”的罪名将徐有贞逮捕,接着将其贬为广东参政。但石亨并未善罢甘休仍不罢休,继续嫁祸徐有贞,最终徐被贬为庶民,流徙云南。

三年后,徐有贞被英宗赦免,返回乡里养老。成化元年(1465年),徐有贞被恢复官员身份,赋闲在家。成化八年,徐有贞病逝,享年66岁。

石亨因侄子谋反,病死狱中

石亨被英宗定为夺门之变的首功之臣,英宗对其特加恩宠,言无不从。石亨位极人臣之后,骄狂和贪婪本性暴露无遗,一度骄横跋扈。《明史》记载如下:

上皇既复辟,以亨首功,进爵忠国公。眷顾特异,言无不从。

石亨虽为武将,但心思缜密,权力欲极大。他为五十多位家人弟侄冒功进官,为四千多部下冒领功赏,致使地方守将抱怨横生。朝中许多人被其提拔升官。

石亨在提拔他人的同时,还大兴冤狱,打击异己。即便英宗不召见,他也会随心所欲出入宫中。石亨根本不把英宗放在眼里,一旦言不合意,便会甩脸子。

利欲熏心的石亨,竟然私自带部将入宫,还让英宗给封官。天顺三年(1459年),石亨侄子、大同总兵石彪意欲谋反,英宗派锦衣卫将其逮捕并关入昭狱。

石彪被严刑拷打后,供出石亨,最后石亨被罢免职务,告老还乡。但石亨并不甘心,极力策划造反,很快被逮捕入狱。次年石亨被判处斩首后,病死狱中。

曹吉祥因嗣子叛乱,被处磔刑

夺门之变后,曹吉祥协理京营军务。其嗣子曹钦任都督同知,封昭武伯,其侄子曹钦等人被封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一时间,依附曹吉祥的门客有千人。

曹吉祥一时权势倾天,他与石亨被时人称为“曹石”。石亨死后,曹吉祥便成为惊弓之鸟。天顺五年(1461年),曹钦发动叛乱,意欲废黜英宗,终失败。

最终曹钦投井自尽,曹铎被杀死。曹吉祥下狱,于次日被磔(zhé)刑(碎剐),其余家族成员被杀或流放。至此,夺门之变的三大“功臣”,一贬二死。


野史也是史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日,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通过“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朱祁禛复位,不久又发生了著名的“石曹之乱”,结局是:夺门之变的三大功臣两死一贬。



三“功臣”夺权,徐有贞被贬

明英宗复辟后,对三位“功臣”大加提拔重用,一时间三人权倾朝野。

  • 诛杀于谦等代宗旧臣

得势之后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为排除异己,以正英宗复辟为由,计划除掉于谦等一众明代宗旧臣。先是诬陷于谦“以定社稷功,为全朝所嫉”,徐有贞紧接着上疏说“不杀于谦,复辟无名!”而于谦为人孤高自傲,不善于结交朝中大臣,此时竟然无人站出来为其辩解,于谦自负可见一斑。明英宗朱祁禛念及于谦等人与社稷有功,不忍心诛杀于谦,在徐、石、曹三人的再三谗言怂恿下,于谦、舒良、石文等代宗的一帮重臣被杀。



  • 三“功臣”为夺权,矛盾激化、水火不容
于谦等人被诛杀后,朝中已是徐、石、曹等三“功臣”的天下,三人开始大肆培植党羽扩张自己的势力,石亨侍功自傲,狂妄至极,大肆为四千多名部下冒领军功,遭到全国各地守将的不满,还伙同曹吉祥肆意掠夺民田,无恶不作。而此时,徐有贞已被设为内阁首辅,因此受到石、曹二人的嫉妒,二人遂计划除掉徐有贞。很明显,三人此时已分为两派,徐有贞自己一党,石、曹二人一党。

不久,御史耿九畴弹劾石、曹二人非法圈地,英宗对御史的做法非常赞善,这让一旁的石、曹二人怒火万丈,曹吉祥建议英宗治御史诬陷之罪,英宗不允,石亨计上心头,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御史背后的主使者是徐有贞和李贤等,三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

  • 石、曹再次进谗言,徐有贞等被贬

石、曹二人一不做二不休,指使属下党羽锦衣卫指挥使门达、给事中王铉等人向英宗一同上疏诬陷徐有贞,并指出,御史耿九畴是徐有贞、李贤的党羽,徐、李二人唆使耿九畴诬陷石亨、曹吉祥非法圈地一事。而曹吉祥更是故作可怜,在英宗面前痛哭流涕:

“臣等万死一生,舍命迎皇上复位,内阁大臣一定要杀了我等而后快!”心软的英宗,改变了立场,将徐有贞、李贤等人随即贬了职,却依旧重用石、曹二人。

恃宠骄狂,密谋造反,石亨惨死诏狱

  • 石亨闯宫觐见,为部下邀功

失去了徐有贞的制衡,石、曹二人更是无法无天了。有一天,狂妄至极的石亨居然率亲信锦衣卫千户卢旺、彦敬闯宫,直入文华殿,这一举动让英宗感到非常惊恐,就问石亨:“这两个人是干什么的?”石亨回奏:“此二人是我的亲信部下,在夺门之时功劳最大!”于是趁机要求英宗下旨擢升二人,最终念及石亨迎复有功,擢升卢旺、彦敬为锦衣卫指挥使。


  • 心腹事发,石亨被夺权

天顺二年(1458年),石亨的心腹时任兵部尚书陈汝言被御史举报贪污受贿而遭抄家,其财产之巨让英宗非常惊讶,想到于谦被抄家时家贫如洗,聪明的英宗渐渐感觉到自己冤枉了于谦,对石、曹二人也产生了怀疑。

次年正月,石亨侄子石彪因谋反罪被锦衣卫捉拿并下诏狱,石彪不堪严刑拷打,将石亨的罪行一并招出,英宗一气之下,将石亨罢官夺权,令其致士回乡。


  • 不思悔改,密谋造反,终究惨死诏狱
石亨被罢官后,对英宗心生怨恨,本就打算弑君夺位的他索性将谋反事宜提上了日程,随即召集石彪儿子石俊、亲信童先等密谋起事。此时的石亨,早已不是之前的石亨,英宗早已对其防备有加,很快石亨起兵谋反的事儿就被英宗心腹锦衣卫指挥逯杲得知,立即密报英宗:“石亨心怀怨恨,与其侄孙石俊密谋不轨。”石亨随即被下诏狱,禁不住酷刑惨死,侄子石彪被弃市,石亨余党尽数被杀。

侄子曹钦造反兵败,曹吉祥被杀

  • 曹吉祥未雨绸缪,招兵买马

石亨案发时,英宗并没有一起追究曹吉祥的罪过,但是曹吉祥心里明白,很快就会轮到自己头上。所以曹吉祥也做好了反击的准备,秘密从蒙古招募兵马以备不及之需。同时也为这帮人捞到不少好处,致使这些人对曹吉祥死心塌地。



  • 侄子曹钦四处活动,意图谋反

曹钦在叔叔曹吉祥的授意下,四处拉拢亲信,二人准备里应外合,起兵谋事,篡位称帝。曹钦大摆宴席,宴请弟弟曹铉、曹䥧、曹铎及蒙古降将伯颜也先等亲信,商定第二天在宫门大开时,趁机领兵杀死禁卫军的首领孙镗、马昂等人,同时曹吉祥带领内廷禁卫军作为内应,之后逼英宗逊位,立曹吉祥为帝。

  • 党羽密报朝廷,英宗下令逮捕曹吉祥

酒过三巡,蒙古降将完者秃亮途中离席,密报朝房值班大臣吴瑾。此时内城城门已关闭,二人无法进入大内,作为武将不善书写,情急之下就连写:“曹钦反”,然后从门缝里塞进去,让禁军守卫通知英宗,英宗闻之后,立即下令将曹吉祥逮捕,并严令皇宫及九门将士验收城门不得开启。而此时的曹钦对宫内之变完全不知情,还是按原计划行事。


  • 曹钦按原计划起兵

按照原计划,第二天凌晨在开城内之前,曹钦率领亲信部下到达东长安门,看到城门久久不开,曹钦心想大事不妙,随即掉头转向锦衣卫指挥使逯杲家,将正欲出门上朝的逯杲斩杀,然后领兵进入朝房,威逼大学士李贤等人给英宗草拟疏章给英宗。

  • 兵败自尽,曹吉祥被凌迟弃市

见内城门迟迟不开,曹钦随即命人火烧城门,此时禁卫军首领孙镗同两个儿子以及工部尚书等人率军赶到,叛军抵挡不住,逐步撤退,双方死伤无数,激战一整天,曹钦眼见大势已去,准备夺路而逃,奈何皇城九门全部封闭,又天降暴雨,他只好率残部退回家中做困兽斗。


此时各路平叛部队都已杀到,将曹宅团团包围,禁卫军攻破曹宅大门,见人就杀,曹钦不堪被辱投井自尽,弟弟曹铎死于禁卫军刀下,家中老小无一生还。不久,英宗下令曹家灭族,曹吉祥凌迟弃市,一众参与反叛人员悉数被杀,受牵连者甚多。

至此,参与英宗“夺门之变”的“三大功臣”被一贬二杀,尤其曹吉祥最惨,被凌迟处死。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古曲古风


徐有贞和石亨这两个奸臣,为了争权夺势,帮助明英宗这个昏庸之君重夺皇位,最后反被朱祁镇搞死,也算是报应。

在夺门之变中,徐有贞和石亨二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景泰八年(1457),明代宗朱祁钰病危,石亨、徐有贞等人秘密商议迎立英宗朱祁镇复位,最终毁墙进入南城,将朱祁镇接出来后攻入东华门。这就是所谓的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后,也是在徐有贞、石亨的建议下,力主诛杀于谦。这俩人就是个大奸臣。

由于拥立之功,徐有贞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管文渊阁。石亨则以首功封忠国公,一起鸡犬升天。

谁也没想到,好日子没过几年,朱祁镇就翻脸了。

对于石亨,由于他是功臣,所以屡次干预朝政,让朱祁镇很是不耐烦,然后开始找他的麻烦。最后被以谋叛罪下狱抄家,石亨死于狱中。他的家属因为行为不轨,下诏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资。

徐有贞受到曹石之变的原因,被贬官,并进一步徙金齿卫为民。

总之,这两个人的行为让人不齿。当然,明英宗朱祁镇这种昏庸皇帝,更是让人不齿。


HuiNanHistory


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奇葩皇帝,他喜欢玩,而且总是玩得惊天动地。喜欢玩的人,身边总有一帮能让他玩得开心的人围着。明英宗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人,他的名字叫王振,明英宗好斗,总以威武大将军自居。于是在王振的唆使下,御驾亲征瓦剌,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擒获了,成了人家的俘虏。



皇帝是当不成啦,没有办法,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时太子朱见深还小,于是在大家的拥立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上了皇位。并约定好,在朱祁钰之后,再把皇位传给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朱祁钰做了皇帝后,尊封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瓦剌人一看,明英宗成了太上皇,已经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养着他还要浪费粮食,于是把他放了。明英宗朱祁镇回到大明,已不再是皇帝了。皇帝朱祁钰一看太上皇回来了,心里老不高兴,于是把朱祁镇软禁在南宫。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在朱祁钰病重时,推到南宫围墙,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历史总是那么的精彩迷人,戏剧性的东西太多了,朱祁镇复辟后,朱祁钰算是倒了大霉,被朱祁镇贬得一塌糊涂,连皇帝的名分都没有了,死后也没有进明朝的皇陵。



不过有倒霉的,就有走运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因复辟有功,得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重用。那么他们的结局到底如何呢?

石亨(?~1460年)是一名优秀的将领,抗击瓦剌立下了许多战功,后来官至太子太师,夺门之变后,得到明英宗的重用,权倾朝野。 于是居功自傲。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让明英宗朱祁镇如芒在背,于是罢免了他一切职务,关进了大狱,同时诛杀了其所有党羽。石亨死于监狱,家属受到株连。



徐有贞(1407~1472年),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1433年中进士,土木堡之变后,曾建议明朝都城南迁,受到众臣的谴责。徐有贞能力有限,但他见风使舵,是个政治投机分子,后与石亨、曹吉祥等人策划,发动夺门之变。被明英宗拜为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封爵武功伯。他陷害名臣于谦、王文等人。后官至内阁首辅,有了权力之后,同石亨、曹吉祥等复辟功臣之间,谁也不服谁,争权夺利。结果是鱼死网破,被贬为广东参政,后又遭到流放,1472年徐有贞去世。



曹吉祥(?~1461年),永平滦州人,是太监王振的弟子,因拥立明英宗复辟有功,被明英宗任命总督三大营,权势熏天,有权有势,腰杆子也硬了,不再把自己当奴才,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叛乱,明英宗朱祁镇以磔刑处死了曹吉祥。


一本夏


“夺门之变”对于明英宗朱祁镇来说,其实不是特别有必要。

因为当时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不起,儿子又早早夭折,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已经说服了朱祁钰,打算复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继承人。

虽然儿子当皇帝和自己当皇帝不是一回事儿,但是对于幽禁七年的朱祁镇来说,许多事情已经看破,能从南宫中出来,当个名副其实的太上皇也不错。有什么政见大可通过儿子去实施。

然而投机政客徐有贞、武将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等人,为了搏个拥立之功,发动了夺门之变。

其实他们也没做什么,只是打开了南宫的门而已,后续的事情几乎都是朱祁镇自己完成的,他到了奉天殿往龙椅上一坐,徐有贞等人带头高呼万岁,这事儿便成了,其他臣子也跟着跪倒参拜。

这大概是史上轻松容易的政变了,此后这一干复辟功臣都得了重用。

那么徐有贞、石亨结局如何呢?不怎么好。

先说徐有贞

朱祁镇在历史上的一大污点是杀忠臣于谦,但实际上他一开始并不想杀,认为于谦有大功,但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意思是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

世人都知道,朱祁钰是于谦拥立的。朱祁镇想要否定朱祁钰登基的正统性,就必须连带于谦一起否定。可能是考虑到这一点,朱祁镇听了徐有贞的建议,处斩于谦。

天顺元年(1457年)三月,徐有贞被封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武功伯,兼任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赐诰券,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后来更成为大明首辅。

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和南宫幽禁,朱祁镇再无初次为帝时的雄心壮志,无心朝政,徐有贞权倾朝野。

但是,虽然当初徐有贞和石亨、曹吉祥等人联合起来搞事情,他们之间却也是有矛盾的。权利就这么多,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就少。徐有贞并不乐意分权给他们,成为首辅后更是有意识的疏远,对他们的一些不法之事很看不惯,常在朱祁镇面前说他们的坏话。

石、曹二人大怒,从此只要一抓住机会就诋毁他,在他们的各种构陷之下,朱祁镇以“图擅威权,排斥勋旧”的罪名逮捕了徐有贞。

恰在此时,天有异象,雷电闪个不停,朱祁镇认为这是上天示警,放了徐有贞,贬为广东参政。

石亨并不罢休,自己作了一封痛骂朱祁镇的投书,嫁祸给徐有贞。朱祁镇大怒,将走到德州的徐有贞抓回下了诏狱,没多久,又有异象,承天门被烧,朱祁镇大赦天下,也有放徐有贞出来的迹象。

石亨又加了一把劲,再次中伤徐有贞。

最后,朱祁镇将徐有贞贬为庶民,流放金齿(今云南澜沧江一带),天顺四年(1460年)被赦免回乡,成化元年(1465年)恢复了官员身份,但因馋杀于谦一事,遭到世人的仇视,未能再入官场,成化八年去世。

跟徐有贞比起来,石亨野心更大,下场更惨

石亨是真正的心肠狠毒之人,于谦对他各种提拔重用,让他有机会接近权力中心,朱祁钰对他也很是信任,重病时命他守候在旁。

可他却翻脸无情,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看出朱祁钰命不久矣,立刻就为自己打算,“拥立太上皇复辟”这种奇葩思路就是他首先想到的,说服了曹吉祥,然后才找到了徐有贞。

他对朱祁钰狠,对有知遇之恩的于谦也毫不手软,力主杀于谦。

朱祁镇登基后,石亨以功臣自居,嚣张跋扈,整个家族都飘了起来,《明史》上的记载是“其弟侄家人冒功锦衣者五十余人,部曲亲故窜名‘夺门’籍得官者四千余人。”

徐有贞在的时候,对他还有一些制衡,徐有贞倒下后,他为所欲为地干预朝政,将朝廷文职巡抚全部撤换成忠于自己的武将。最过份的是,他对朱祁镇并无多少尊重之心,把皇宫当自家,哪怕没有传召,他想去就去了。

朱祁镇起初还忍让,后来受不了了,对另一个心腹大臣李贤埋怨道:“阁臣有事,须燕见。彼武臣,何故频见?”意思是石亨是武将,怎么有资格随时入宫来见朕?

之后敕告左顺门:“非宣召,不得放进武官。”

石亨的入宫次数这才变少了,他却似乎不明白皇帝已经对他不耐烦,专横如初。

他的侄子石彪封定远侯,家里有数万猛士,后来涉及谋反及凌辱亲王被治罪,石亨也受到牵连削官为民,其党羽全被罢黜。后又被人以“谋反罪”告发,石亨病死狱中,侄子石彪、侄孙石后也被处斩。

史书上关于此事的记载很简单,但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其中的腥风血雨、残酷斗争。

总之,徐有贞和石亨拥立朱祁镇是出于私欲,他们本身并不是正直忠义之人,有这样的结局大快人心。顺便一说,那曹吉祥也没好下场,被磔刑处死。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明英宗时期,徐有贞是个有能力的小人;石亨是愚蠢的武将。他们俩人都凭“夺门之变”为明英宗朱祁镇立下不世之功,却又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全族被诛,一个流贬至终老。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唯一两次登基的皇帝,他这辈子做皇帝不咋的,运气却实在太好了。

朱祁镇生下来的时候并不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嫡子,他的生母是贵妃孙氏,也就是《大明风华》里的女猪脚孙若微,孙氏只是贵妃,她所生的皇子并不是嫡子,庶出的皇子朱祁镇并没有继位的可能。

但是朱祁镇运气很好,他老爹明宣宗朱瞻基为了他能够成为嫡长子,废了正牌皇后胡氏(《大明风华》里面的胡善祥),立了孙氏为皇后,朱祁镇就从庶子变成了嫡子,这时候朱祁镇连奶都还没断,就成了太子。运气实在太好。

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只有9岁,一般人还在滚铁环,他已经当了皇帝,而且这个皇帝当得很滋润,有太监王振陪着玩,无忧无虑,因为朝中的有老爹明宣宗朱瞻基留下的明朝最强内阁“三杨”辅政。运气实在是好。

朱祁镇成年后,三杨也死完了,受到了太监王振的蛊惑,居然要御驾亲征草原瓦剌部,在“土木堡之变”中,二十多万明朝精锐大军死得个干净,他居然活了下来,被瓦剌俘虏后,还深受瓦剌的优待。运气不错吧。

朱祁镇被俘虏,亲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继位,和大明第一忠臣于谦力挽狂澜,抗击瓦剌,保卫了北京城,没过多久,朱祁镇居然被瓦剌给礼送回来了,运气不错,运气更好的还在后面。

回来后的朱祁镇虽然不受弟弟景泰帝朱祁钰待见,但景泰帝不但没有要了他的命,而且还让他居住在皇宫内,只是居住的南宫破落点,好歹有京城的户口,关键是离皇宫太极殿很近。

朱祁钰病重要死了,无人继位,几个选择投机的朝臣打算拥立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复位,发动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在众人的拥立下,兵不刃血的重新当了皇帝,这TM什么运气,有的人为了皇位奋斗一辈子最终落个身首异处,而他居然混混僵僵的当了两次皇帝。

而帮助朱祁镇夺门成功的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人: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

这三个人可谓十足的小人,为了投机政治,完全不顾景泰帝病重在床,皇帝还没断气儿呢,赶紧破南宫门,拥立朱祁镇重新复位,以期得到更大的政治回报,关键是他们那么蹩脚的政变居然成功了。

朱祁镇登基后,对前朝重臣进行了清洗,包括杀了忠臣于谦、王文等重臣,对拥立他复位的三人是非常的看重和封赏。石亨被封为忠国公,徐有贞被封武功伯,曹吉祥未被封为公、爵,那是因为他是个“死太监”

徐有贞和石亨凭“夺门之变”上位后,尽掌朝中大权,而他们又各有不同,简单的说,徐有贞是个有抱负的政治家、野心家;而石亨却完全是个不知进退的暴发户。

石亨得到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后,愈发的嚣张跋扈,行事越来越张狂,有时候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不但朝中大臣深与为耻,甚至连他的老战友徐有贞更是不屑与之为伍。石亨越嚣张,心里却越心虚,居然要谋定造反,后来被人告发,被朱祁镇下诏入狱,没多久就死在了监狱里,那些攀附他的石氏族人几乎都被明英宗朱祁镇杀了个干净。

徐有贞其实是个很有作为和能力的官员,只是品行不怎么样,他的政务能力很强,特别是地方管理方面很受景泰帝推崇,而徐有贞善于水利,几次黄河闹水灾,都是他出面搞定的。

徐有贞的品行不好,其实根源在于他与于谦政见不同,这也是他想通过“夺门之变”夺取比于谦更大的政治资源的初衷。朱祁镇复位后,对徐有贞非常的重用,不但是华盖殿大学士,还兼任兵部尚书,担任内阁首辅。

徐有贞期望在明英宗二次登基后大展身手,他也的确是那么做的,他除了在杀于谦这个事情上出于私心外,其他的很多政务上都出于国家和朝廷考虑,也为明英宗朱祁镇做了很多的事情。

朱祁镇后来明白了“夺门之变”实为投机分子对他的利用,大为光火,立刻处置了那批夺门功臣,其中就有徐有贞,他被流放广东。

徐有贞没有被朱祁镇杀了,并不是念在他帮助其复位,是的确此人很有能力,为国家做出过很多的贡献,后来他还曾经被启用过,但是由于他是杀于谦的劝言者,一直得不到朝中大臣的待见,他也就在朝中没有多少作为了。直到成化七年过世。

石亨之死是死有余辜,而徐有贞的人生经历却让人唏嘘不已,卿本佳人,奈何一步之错,导致史书上徐有贞只有过而无闻其功。


沉墨I方之城


明朝的英宗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第一次当皇帝弄了个土木堡之变,把大明的精英军队损失殆尽,差点让明朝亡了国,第二次发动夺门之变复位成功,冤杀了为大明王朝续命的于谦,而朱祁镇能够复位成功,三个人功劳最大,这三个就是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这三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才联合起来,在后来也是“狗咬狗一嘴毛”,包藏祸心的三个人落得个两死一贬的结局。


徐有贞的结局

徐有贞本名徐珵,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喜欢研究天文地理、阴阳数术方面的东西,徐珵因为对这些有点研究,所以自以为是这个方面的权威,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听了王振的话,搞了一出御驾亲征,本来御驾亲征就算了,这君臣两人把打仗当儿戏,准备不充分就上了前线,因此军粮不继军心有些不稳,而王振为了让家乡人看到他的威风,在撤退时改变了行军路线,仓促间让瓦刺军更是得到了机会,最终酿成大祸。

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刺也先俘虏,消息传回京城时,大明朝廷人心惶惶,这大明的精英部队损失殆尽,留在京城里的多是老弱之旅,而也先更是挟此威势率军进逼北京,这时候徐有贞跳出来,说什么夜观星象变化,想要躲过此祸只有南迁都城,于谦怒斥道:“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之根本,一动就大事去矣,宋朝南渡的事忘了吗?”


在于谦的主持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被推上皇位,这样即可绝了也先的阴谋,也有个皇帝坐镇中央以安定军心民心,随后于谦又组织了军队进行了北京保卫战,成功击退了来势汹汹的瓦刺军,于谦成了明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徐珵则成了群臣讥笑的对象,为了继续在官场上混,徐珵改名为徐有贞,这样徐有贞算是跟于谦结了仇,厚颜无耻的徐珵想担任国子监祭酒,曾找过于谦的门生,让于谦在明代宗朱祁钰面前美言推荐,于谦对他倒没什么想法,在代宗面前推荐他,明代宗一听是徐珵,立马拒绝了,于谦看皇帝拒绝,也没去跟徐珵解释,这又让他给恨上了。

所以夺门之变后,明英宗还无意杀于谦,说了句:“谦实有功。”徐有贞来了句:“不杀于谦,此举无名。”意思是于谦拥立了明代宗,如果不杀于谦,就等于承认了明代宗是合法的,那么朱祁镇他们复位就是造反,就这样于谦被冤杀了,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人夺门有功,都成了朝中炙手可热的权臣,不过却分成两派,徐有贞成了宰臣,独揽大权,曹吉祥和石亨则勾结在一起,并称“曹石”。

【徐有贞】

这三人为了夺权,开始了狗咬狗,曹、石二人仗着有复立之功,公开占夺民田,所以被监察官多次弹劾,曹、石二人觉得是徐有贞在背后主使,就开始反击,跑到英宗面前诬告说徐有贞指使御史弹劾他们,内阁大臣看他们复辟有功,想要杀了他们好独揽大权,明英宗就将弹劾曹、石的御史全关进了诏狱,把徐有贞流放到云南保山,削职为民,到天顺四年(1460年)才回到家乡闲居,成化八年病死,年六十五。

石亨的结局

石亨是个武将,曾因军功得到于谦的推荐,并得到世袭侯爵,石亨知道自己功劳并没有于谦大,现在却能得到侯爵,就想着要投桃报李,于是上书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当都督府前卫副千卫,于谦却是历声拒绝石亨这种徇私情的作法,上书弹劾了石亨,石亨因此又愧又恨,就这样也把于谦恨上了。


石亨参加夺门之变后,被明英宗封为忠国公,并对他言无不从,徐、石、曹三人在帮朱祁镇复辟后都是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石亨利用自己武将的身份,不仅为自己家人冒领军功得官,连部下的亲戚、朋友也都冒领了军功骗官,多达四千余人,而石亨以武将的身份,却能频频入宫,在出宫后,大势鼓吹自己得到皇帝如何如何恩宠,在徐有贞被贬后,石亨更是失去了阁臣的制衡,势焰更甚,一些京师大臣也常被他借故逐出朝廷,那些想要升官发财的人就纷纷拜在他的门下,石亨的势力越来越大。

石亨大权在握后,将朝廷文职巡抚都换成了武将充任,对朱祁镇也越来越放肆,不管有没有被召见,每天都要跑进宫里找明英宗,如果提的事情没有得到明英宗的同意,就甩脸色给皇帝看,明英宗对此也开始有了想法,于是下命令:“没有宣召,武官不得入宫。”以此疏远石亨,天顺三年(1459年),石亨的侄子石彪欲图不轨,让千户杨斌等奏保,让他镇守大同,以便与石亨里外掌握兵权,明英宗觉得其中有问题,就把杨斌抓起来拷问,获知实情后把石彪关入诏狱审问,坐实了谋反罪,石亨受其株连,被削官为民,石亨的朋党也都被罢黜。



石亨被罢官没多久,锦衣卫指挥使逯杲就上奏说石亨伺机察看朝廷的动静,还和侄孙石后制造和散布谣言,图谋不轨,很快石亨和石后都被抓起来,然后石氏三人都被定了谋反罪,都依律当斩,没其家资,不过石亨入狱没多久就病死了,死于天顺四年二月。

徐、石、曹三人,以曹吉祥下场最惨,曹吉祥看到石亨的下场后,却是更加想要谋反自保,就和嗣子曹钦商定,由曹钦领兵冲入皇宫,他则在宫内领禁军接应,事情败露后,明英宗令人逮捕了曹吉祥,曹钦兵败投井而死,曹吉祥则被押赴市曹凌迟处死。


历史红尘


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出巡郊外疾病发作,而且病势很重,石亨陪伴在代宗身边,便与张轨、曹吉祥等人商议,准备迎接被软禁7年的太上皇朱祁镇复位,后派人与徐有桢接洽,彼此一拍即合,于是最终发动了军事政变。

实际上这种军事政变完全是这几位大臣出于对自己将来的前途着想,而非从大明王朝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一旦明代宗病逝,他所立的太子已早逝,没有其他的儿子,大权最终还是要回到明英宗这一支的手里,如果他们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插手发动政变,最终他们的前途依旧没有什么大发展,也许英宗复辟后也像代宗一样重要于谦等人,所以,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再加上明代宗病重的时机,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发动了夺门之变,只要成功,他们必然会受到重用,前途自然是无可限量。

所以,正如他们所设想的那样,明代宗病重毫无反驳之力,而且事发又非常秘密和突然,太上皇朱祁镇自然是感激涕零,被弟弟关了7年,虽然名曰太上皇,但是吃不饱、穿不暖,简直非人的待遇,早都希望自己能够再一次出去掌握大权,而明代宗的病重给了他重生的机会,于是这些人簇拥着朱祁镇前往大内,一边还不忘问这些功臣的名字,以便日后好另行封赏。

明英宗复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封功臣,徐有桢和石亨是功臣中的功臣,徐有桢兼任翰林学士,进内阁参预机枢政务,又加兵部尚书,后又封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武功伯,兼任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赐诰劵,子孙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封石亨为忠国公。

徐有桢和石亨被封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铲除于谦

,因为他们知道于谦知道自己的底细,如果他在皇帝面前揭穿他们的德行,也许皇帝就不会如此宠幸他们。于是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被逮捕入狱,以“更立东宫”“谋迎立襄王子”等罪名,定为谋反罪判处极刑,英宗认为于谦有大功,但是徐有桢进言道: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最终于谦等大臣被杀。

明英宗复辟后最大的败笔就是杀了为公不为私的大臣于谦,而重用了为私不为公的徐有桢和石亨,既然二人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打动夺门之变,自然在大功告成之后两个人必然会走上背道而驰的路上。于是双方你来我往,都想致对方于死路。

徐有桢逐渐疏远石亨和曹吉祥,与二人的矛盾日益激化,经常在英宗面前提及石曹二人的不法行为,挑起英宗对二人的不满情绪。石曹二人知晓后,当然是十分生气,也不示弱,收买英宗身边的太监将英宗与徐有桢之间的秘密对话传出宫外,再反馈给英宗,暗示英宗徐有桢表面上对你是忠心耿耿,实际上对你是不忠,将你们之间的秘密对话传告给各个大臣,这让英宗十分气愤,但还没有达到徐有桢,最终还是曾经的好搭档石亨咬文嚼字、挖空心思找到徐有桢曾经写的文章中有不臣之言,最终英宗将徐有桢流放,最终死在流放之地。


石亨在自己得势之后,更是骄纵,他的弟侄家人冒功进官者50余人,其部下亲戚、朋友等骗官者多大4000余人。独揽大权,京师大臣常被他借故逐出朝廷,而且收受贿赂,私自提拔官员,大兴文字狱,打击异己等等,总之时坏事做尽。1549年石亨受其侄子谋反和凌辱秦王罪株连,停止上朝参见,削官为民,其朋党悉数罢黜。1460年锦衣卫指挥使逯杲上奏石亨心怀叵测,与其侄孙石后招权纳赇、横行霸道,并与术士邹叔彝等制造妖言,蓄养无赖,伺机朝廷动静,图谋不轨。朝中众多大臣早已对石亨恨之入骨,纷纷上书严惩石亨,于是英宗下令石亨入狱,以谋反罪处斩,没收家资,后期病死狱中,石彪、石后皆处斩。


所以,损公而肥私的徐有桢和石亨最终都没有落得个好的下场,这是自古以来必有的规律,好人也许一时得到冤屈,但是坏人终将得到报应。



历史上有一个定律,首鼠两端的小人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背叛了景泰皇帝,在危难之际重新拥立明英宗复位,实际上是心怀叵测,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出卖旧主。所以他们的结果也不大好。

石亨在夺门之变后被封为忠国公,史书记载:“其弟侄家人冒功锦衣者五十余人,部曲亲故窜名“夺门”籍得官者四千余人。两京大臣,斥逐殆尽。纳私人重贿,引用太仆丞孙弘,郎中陈汝言、萧璁、张用瀚、郝璜、龙文、朱铨,员外郎刘本道为侍郎。时有语曰“朱三千,龙八百”。势焰熏灼,嗜进者竞走其门。既以私憾杀于谦、范广等,又以给事中成章、御史甘泽等九人尝攻其失,贬黜之。数兴大狱,构陷耿九畴、岳正,而戍杨瑄、张鹏,谪周斌、盛颙等。又恶文臣为巡抚,抑武臣不得肆,尽撤还。由是大权悉归亨。”三年后的天顺四年,石亨因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病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资。

徐有贞夺门之变后被封为首辅,后来与石亨等人争权,被石亨陷害。英宗以“图擅威权,排斥勋旧”的罪名逮捕徐有贞 。后来因天象突变,雷电交加,冰雹大作,狂风吹折树木。英宗认为这是上天示警,便释放徐有贞,将他贬为广东参政。后来,徐有贞再度被小人谗害,因为“常以大禹、曹操自比,有非份之望。”刑部侍郎刘广衡认为应将徐有贞斩首弃市。最终,明英宗将徐有贞贬为庶民,流徙金齿。石亨死后,他才得以回家养老。

曹吉祥本阉宦,心有异志。1461年,曹吉祥的嗣子曹钦举兵叛乱,曹吉祥被英宗设计逮捕,事后被磔刑处死。当时的旨意为“司设监太监曹吉祥及其侄、昭武伯钦等反,命怀宁伯孙镗等率官军讨之,钦败死,执吉祥下狱……曹吉祥伏诛,上出吉祥,命群臣廷鞫之,具伏,诏磔于市。”


经典守望者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的晚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武清侯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砸开南宫大门,拜伏在已经退位七年的太上皇朱祁镇脚下,请求太上皇复位登基。他们拥着朱祁镇入东华门、进奉天殿。早晨大臣们上朝发现,此时大殿皇位上坐的已经不是景帝朱祁钰,而是已经做了七年太上皇的朱祁镇。群臣先是惊愕,随即入殿称贺。这样英宗成功复辟。复辟后,英宗冤杀大臣于谦、王文等人,此外还有一大批当时收到朱祁钰信任的文官武将太监收到株连。同时,英宗大封哪些在夺门之变中的有功之臣,徐有贞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石亨封为忠国公;曹吉祥封司礼太监,协理京营军务 。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三个投机分子逐渐把持了朝政,开始了为所欲为,但是利欲熏心、各怀鬼胎的小人们是不可能走到最后。而且现在的朱祁镇也早已不是土木堡之前的朱祁镇,面对这些小人的所作作为他把他们一一剔除出了政局。

徐有贞,可谓夺门之变的主谋。在复辟成功后,正是他一手促成了于谦的被杀,他成功进入内阁,成为首辅,完全控制了内阁和朝政大权。但很快就与石亨、曹吉祥产生了矛盾。双方开始互相弹劾,最终徐有贞不敌,让两人构陷入诏狱,不久英宗皇帝的处罚决定下来,徐有贞被降为广东参政。而这一切仅四个月。但是石亨、曹吉祥仍然不肯干休,继续发动言官弹劾徐有贞,最后,再次把他抓进诏狱,新的处罚下俩,徐有贞这次被流放到了云南。在流放地过了四年后,因为石亨的倒台,他被允许返回家乡,最终浪迹于山水十余年病逝,终年六十五岁,也算是善终。

石亨,与徐有贞同是小人,但其才能与徐有贞相差甚远。如果说徐有贞还有读书人的理想,石亨身上就只能看见贪婪和野心,他将朝廷文职巡抚全部撤换成武将,石亨的弟侄、亲戚、下属冒领军功,得到官爵赏赐的达四千多人,并且让他的侄子石彪驻守军事重镇大同。石亨所有的一切都被英宗深深忌惮,可叹的石亨居然茫然不知。天顺四年,锦衣卫指挥使逯杲上奏石亨心怀叵测,与其侄孙石后招权纳赇、肆行无忌,并与术士邹叔彝等制造妖言,蓄养无赖,伺机察看朝廷动静,图谋不轨。于是石亨下狱,侄子石彪、侄孙石后被处斩。

曹吉祥,作为一个太监,却比徐有贞、石亨有更高的追求,竟然想做皇帝。在石亨倒台后,心理开始惶恐不安,于是大力笼络蕃将,以此掌握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军队。于是他与侄子曹钦开始策划谋反。由曹钦拥兵入,曹吉祥率领禁军接应。计划确定,立即实行。侥幸的是蕃将中有个指挥使害怕,偷偷向怀宁侯孙镗、恭顺侯吴瑾告密。两人急忙将消息上奏给英宗。英宗闻讯立即下令关闭各个宫门,并逮捕曹吉祥。但这时叛乱已经发动,他们杀死了锦衣卫使逯杲,恭顺侯吴瑾,砍伤了大臣李贤,最终叛乱被孙镗的援军平息。曹钦见大势已去,投井自尽。事后,曹吉祥被英宗下令磔刑处死。


夺门中的三个“功臣”就这样一一以可悲的下场退出了历史舞台,英宗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权,他任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减免各地赋税,发展经济,应该说此时比正统后期的政治要清明得多,而且还释放了建文帝次子,废除了殉葬制度,实行了一些仁政,但是却也不能阻止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