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时代,如何评价上半场主政的魏冉

穰侯魏冉是谁呢?

首先他得算是楚国人,《史记》说了,"其先楚人,姓芈氏"。再一层,他跟秦宣太后芈八子是兄妹,不过是同母异父。而宣太后是秦昭襄王的老妈,自然,穰侯魏冉也就是昭襄王嬴稷的舅舅了。交代清楚这个之后,我们直接跳到穰侯的结局。

秦昭襄王时代,如何评价上半场主政的魏冉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听了范睢的建议,废止了宣太后临朝干预政事,也罢黜了把持朝政的四贵。——这是我的理解。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用的是"废太后,逐四贵",字里行间显示的是被范睢蛊惑后的昭襄王的薄情寡义。所谓四贵,以魏冉为首,其他三贵,分别是:宣太后同父(异母?)弟芈戎,封华阳君;及昭襄王同母弟锋味高陵君和泾阳君的。

然后,公元前267年,宣太后卒,穰侯魏冉去了封地陶,后来卒于陶,葬于陶。

真小人范睢是煽风点火的关键。

范睢从一到秦国,就开始孜孜不倦做一件事儿,离间秦王与以魏冉为首的贵戚集团的关系。

他的措辞主要是,假设场景,刻意弱化秦王存在感,突出宣太后和四贵的存在感。

最后则用魏冉的一次军事行动彻底干掉魏冉。什么行动呢?魏冉去打了刚和寿这两个地方。刚和寿都和陶邑毗邻,打下来就并入陶邑,成为魏冉的封地。

范睢跟秦王说:"第一,魏冉这是假公济私;第二魏冉这战略不对——范睢主张远交近攻。"

范睢说的有道理吗?有道理。

魏冉假公济私一点毛病没有。他打刚、寿,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陶邑封地。

但是,思考一点:魏冉是什么身份?

是昭襄王的舅舅,是宣太后的异父弟,但最重要的身份,他是秦国的重臣。

昭襄王继位,魏冉是出了大力的,因为武王不止嬴稷一个弟弟,拥有合法继承权的并非嬴稷一人——秦国也并没有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传统,常常会是谁的支持者够强势,谁就能上位。

而昭襄王继位当时,用《史记》的话说,"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也就是说,当时是诸弟郑立的局面,拜魏冉的势力,昭襄王才得以继位。

你以为继位就完了吗?完全没有。

昭襄王刚继位,反对者以庶长壮(一说季君,或者季君就是庶长壮)为首,发动了一次叛乱,这叛乱最终又是咸阳卫戍司令魏冉带兵镇压的:嬴稷兄弟中的刺儿头都被杀死,武王的母后也被逐出秦国去了魏国,最终死在魏国。

至此,昭襄王嬴稷的位子才做稳。

从此后,到范睢在昭襄王三十六年入秦,魏冉中间虽然多次被罢相,但大体上可以认为这三十余年是他做国相主政的。

三十六年间,魏冉干了什么?

"当是时,昭王已立三十六年。南拔楚之鄢郢,楚怀王幽死於秦。秦东破齐。湣王尝称帝,後去之。数困三晋。"

简单说,就是把楚国打残了,按着三晋打,向东跨过三晋,把军事基地建在了齐国家门口。

当然了,这些功劳也不能说都是魏冉的。他是在秦王领导下,然后许多具体地仗是白起打的。

但首先白起是魏冉提拔起来的。其次,大踏步的对外扩张得力于秦国上下一盘棋,但这无法否认魏冉作为首席执政官的重要作用,更遑论危害国家利益。

秦昭襄王时代,如何评价上半场主政的魏冉

然后看了这个,很容易发现范睢所谓的远交近攻根本就是刷嘴皮子,牛在总结能力强。

设若昭襄王、魏冉先前不知道远交近攻,是怎么打下楚国旧都及辐射区、广阔的江汉平原的?又是如何数困三晋,在魏都大梁、韩都郑城下来去自如的?

然后再往深处想,会发现范睢所谓的"魏冉假公济私、危害国家利益"也根本经不起推敲。

魏冉封穰侯,封地先是穰,后来才加了陶。穰在哪里?在南阳平原。如果魏冉单纯为了想让自己的封地更大一点,在南阳平原做文章就是。这里靠近秦国,容易防守,何必去跨过三晋在陶这里经营一块儿随时可能面临战争的飞地

穰侯封陶这件事儿,显然是经过秦国高层一致讨论通过的。

这是战国版的海外军事基地,长臂管辖啊!

陶是原来的宋国封地,四通八达,陶朱公范蠡就在这里成为大富翁。

秦国军事实力强劲,撑得起这样远离本土的军事基地。理论上,韩、魏可以隔绝秦本土到陶的救兵,但被打残了的韩、魏,各位觉得他们有这个胆吗?

就韩、魏这两个诸侯国,在战国中后期,基本上已经处于秦国随时可以灭掉的状态。只不过,一则秦要维持对他们有利的均衡,二则当时灭大国还是过于大胆前卫的想法,所以,就这么拖着。

设若齐国大兵攻陶,韩、魏遮道,秦国不分分钟灭了他们才怪。

陶这个地方危机四伏是自然的,前提是,东方六国能一条心。而此前一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东方六国所谓的合纵,乌合之众必做鸟兽散。所以,魏冉经营陶,何错之有?以上,魏冉主政秦国30年,秦国大踏步对外扩张,完美地完成了昭襄王上半场的历史使命,绝对是大英雄,有大功劳。

这其中,他自然有专权、跋扈、奢靡的情况。但同时,他又数度罢相,秦昭襄王想敲打他随时敲打他。到最后,昭襄王一举废太后、逐四贵,所谓的贵戚集团一点脾气没有。

这样完全在可控范围的专权,又有什么问题呢?战国多事之秋,国相军政外交一把抓,手上没有权力怎么成?田单、乐毅这些出将入相的,谁还没专过权?

所以啊,司马温公这种大政治家看得很透:范睢啊,根本就是眼馋魏冉这个位置,秦王啊,他是上了当,冷落了老母亲,老娘舅,给后人落了不孝寡义的口实!倒是范睢这个人,那才真是处处为自己着想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后来,长平之战后,白起一举攻下赵国国度邯郸的机会,就葬送在他手里——说好的远交近攻呢?以及白起之死,纵然是白起惹怒了秦王,范睢的小人拱火也"功"不可没。

秦昭襄王时代,如何评价上半场主政的魏冉

最后再看这个:"穰侯卒於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生而荣,死后封邑还是国家的。穰侯魏冉,他从头到尾都是忠心耿耿的股肱大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