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将军——廉颇(七十二名将)

廉颇,廉氏,名颇,字洪野,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后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悲情将军——廉颇(七十二名将)

公元前283年,廉颇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

公元前279年,廉颇带兵攻打齐国,全歼齐国一整支军队。

公元前276年,赵国将领楼昌,带兵进攻魏国几邑,没有成功。之后赵国改派廉颇攻打,赵军很快就占领了几邑。

公元前275年,廉颇伐魏,攻陷防陵,筑城之后班师,随后又攻取了安阳。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不满赵惠文王违背盟约,出兵进攻赵地阏与(今山西和顺)。赵国名将赵奢率兵增援阏与,大破秦军。秦王不甘失败,于是发兵攻打几邑,廉颇率军救援,又一次大破秦军。因为赵国有廉颇和赵奢两位猛将,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的秦国拿赵国没有一点办法。

悲情将军——廉颇(七十二名将)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位。四年之后秦赵之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因为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任命赵奢的儿子赵括接替廉颇,导致了长平之战赵国的惨败,并且被秦将白起坑杀了45万赵军,从此赵国军事力量一蹶不振。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派丞相栗腹同赵国交好,然而栗腹认为:赵国在长平之战元气大伤,军事力量已是非常薄弱,应该趁机进攻赵国,夺取赵国土地。于是请示燕王出动了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由栗腹亲自率领进攻鄗城,大将卿秦率军进攻代地。

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俘虏了卿秦、乐闲,之后又包围了燕国都城。燕国被迫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国才答应停战。经此一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为信平君,并任命他为假相。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一继位就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在外领兵的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败逃,然而廉颇也只能离开赵国,投奔到魏国去了。

悲情将军——廉颇(七十二名将)

老将廉颇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到了楚国之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但是赵国也终究没有迎接他回去。廉颇一直思念赵国,极其郁闷,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享年84岁。

廉颇死后不久,秦始皇灭掉了赵国。

战国后期赵国君王一代比一代昏庸,乃至众多嫉贤妒能之小人污蔑廉颇,导致廉颇被迫奔走魏国,又辗转到楚国。廉颇一生几乎无败绩,无论军力多少皆能取胜,只可惜始终未能遇明主。


——云州鑫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