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戰失利後,清政府就投降,為何不在陸地一絕雌雄

以往對甲午戰爭的宣傳主要基於甲午海戰,因為在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對於清政府來說意義重大,標誌三十年洋務運動的徹底失敗。

但是甲午戰爭其實並非完全是海戰,而是包括海戰戰場和陸地戰場兩個戰場,兩個戰場都很重要,相對來說,大家都認為海戰最重要,這也是和晚清以來對國防的一個思想爭論有關,以李鴻章為首的海防派認為應該大力搞海防建設,國防重點應該是在東南沿海;而以左宗棠為首的塞防派認為國防重點應該在西北,一個強調海軍建設,一個強調陸軍建設。

甲午海戰失利後,清政府就投降,為何不在陸地一絕雌雄

實事求是的講,李鴻章的思想在甲午戰前的確有先見之明,在1874年,也就是甲午戰爭前的20年,李鴻章就上奏《海防籌議折》,論證了清政府建設海防的必要,尤其是對日本應該早做防備。

當時左宗棠在朝堂的影響力應該是大過李鴻章的,其後左宗棠花費上億白銀進行西征,取得重大戰果,塞防派應該是力壓海防派的,但是在1885年左宗棠去世後,清政府就轉變方針,開始全力加速海防建設,僅僅三年就建成北洋海軍。1885年到1888年是北洋海軍的高速發展時期,然而比較可笑的是,此後六年到甲午戰爭爆發前,清廷竟然再未購置新艦。

實際上,1885年時清政府會大力發展海軍並非是由於海防派佔據了優勢,而是在1884年8月份的中法馬江海戰中,福建水師在30分鐘內被法軍打得全軍覆沒,實在是太過於震驚。

然而從1888年開始,日軍通過購買軍艦,到1894年的時候已經超過北洋水師。可以說,在海防問題上,清政府始終沒能給予足夠的重視。

以甲午戰爭來說,如果海戰取得勝利,陸戰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時因為日本襲擊了清政府的運兵船,引起豐島海戰開始的。

甲午海戰失利後,清政府就投降,為何不在陸地一絕雌雄

從豐島海戰可以看出,第一,當時清軍是以水路支援為主,畢竟當時清軍主力應該佈置在京畿和直隸一帶,而不可能在遼東地區,從進軍路線上來說,如果從直隸地區陸路支援朝鮮,幾乎是跨越整個渤海灣的陸地,然後從鴨綠江再走很遠的路才能抵達朝鮮南部,這樣的行軍路線儼然是不現實的。

所以,從水路運輸部隊和補給是最方便的,同樣日本想要在朝鮮與清廷作戰,也必須通過水路,可以說,對於甲午戰爭來說,取得制海權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從豐島海戰的情況來看,日軍已經取得了黃海的制海權,而清軍壓根就不可能切斷日軍在日本海的制海權,從這時開始,清軍與日軍的對戰就是一場不對等的戰役。

甲午海戰失利後,清政府就投降,為何不在陸地一絕雌雄

隨後,爆發平壤之戰,當時清軍以一萬五千人不敵日軍一萬六千人,最後葉志超率領清軍六天狂奔五百里撤退到鴨綠江邊。

可以說,第一次陸戰的結果就是這樣慘痛,平壤戰役結束後的第三天,為了爭奪黃海制海權,爆發黃海海戰,清軍最後不敵,喪失黃海制海權,同時也標誌甲午戰場由朝鮮戰場轉入遼東戰場。

從1894年10月24日開始,清軍集結2.8萬人,抵擋日軍3萬人的進攻,結果僅僅兩天,清軍再次全線崩潰,丹東被日軍佔領。

幾乎與此同時,日軍還發動了對旅順的進攻,在旅順駐軍1.3萬餘人的清軍也未能抵擋日軍多久,到11月21日,日軍對旅順口發動總攻,旅順失陷,日軍海軍可以威脅整個渤海,為日本的下一階段侵略做鋪墊。

甲午海戰失利後,清政府就投降,為何不在陸地一絕雌雄

此後,在遼東戰場進行了較為激烈的遼東戰役,清廷調集六萬大軍,企圖收復遼東失陷領土,從1895年1月17日開始,清軍開始攻擊日軍,皆為日軍擊退,到2月28日時,日軍展開反攻,於3月7日攻佔營口,9日攻佔田莊臺,至此清軍陸軍主力全線由遼河東岸撤退。可以說,遼東戰場上,清廷陸軍實力不堪一擊。

而山東半島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從1月20日開始,日軍就開始展開對山東的攻擊,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清廷的陸軍幾乎都被佔據,致使北洋水師的大本營劉公島成為孤島。

1895年3月17日,在清廷與日軍談判期間,清軍已經投降,日軍悍然發動對北洋水師的襲擊,偷襲劉公島,致使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甲午海戰失利後,清政府就投降,為何不在陸地一絕雌雄

可以說,甲午戰爭的被動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洋水師的無能導致的,也從另一方面看出,陸軍與海軍缺乏配合作戰,從旅順戰役到威海戰役,都是海陸不能聯合作戰導致結果惡化。

為了結束這場戰爭,當時清廷割讓遼東半島是對當時情況的默認,然而割讓臺灣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究其原因,就是再打下去,陸軍不堪一戰,從平壤戰役到遼東戰役,清廷陸軍沒有取得任何一場像樣的戰役,而北洋水師一旦全軍覆沒,就不能再戰。

海軍和陸軍誰的作用更大,大概一眼就能看出,當初如果能重視海防建設,也不至於結局這樣悲慘。

事後再說海防重要,感覺有點像馬後炮,沒有絲毫用處,然而即使李鴻章提前20年就已經建議清廷加強海防建設,清廷也不為所動,可見,有些打是必須要挨的,而且是挨完了就忘,然後再挨的那種。

相信大家都聽過麻雀築巢的故事,大部分的鳥都有鳥巢,為何麻雀沒有呢?麻雀白天暖和的時候從來不想著搭窩,等到晚上冷的時候就發誓第二天一定要搭窩,第二天白天又暖和了,他又認為搭窩沒有用,天一點點冷了,直到麻雀被凍死它的鳥巢也沒有搭起來。

海軍就像是清政府這隻麻雀的鳥巢,沒了海軍,就等於沒有制海權,那就只能被動挨打,這是近代戰爭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