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首先,这是一本奇书,没读过它,都没法说自己是文艺青年。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甚至推荐这本书的人,都是顶级的名流雅士。比尔盖茨曾说:"我直到13岁时才开始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说这是我最爱的一本书。这本书充满智慧,它承认年轻人有些迷茫,但对于事情也会有睿智的看法,而且能看到成年人所看不到的东西。"


高晓松也强烈地推荐过《麦田里的守望者》,称其深受此书影响,他所创立的音乐公司"太合麦田"的名字就是从这本书而来。


此书一经问世,立即获得美国大中学学生的热烈追捧,他们纷纷模仿起主人公的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由于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麦田》还曾被美国政府列为禁书。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约翰列侬被刺杀的事件,更是给这本书镀上了一层神秘之光,因为凶手称,他杀列侬的原因都写在《麦田》里了。


这么多不同类型的人物为它倾倒,此书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通读全书后,我总结出这种让人为之倾倒的魅力在于两个字——过瘾


它说出了大家想说又不受主流待见的话,针砭时弊,并且夹带脏字,这种说话方式粗鲁,但可以让人放下束缚。


你可以把《麦田里的守望者》看成一个叫霍尔顿的16岁中学生的吐槽之作,他看不惯周遭的一切事物,浑浑噩噩的同学,虚伪的老师、骄傲自大的演员,矫情做作的女朋友……更别提那些泼皮无赖的下层人士。


整本书所描述的事情就发生在3天之内,霍尔顿被潘西中学开除,因为喜欢的女孩儿和同学打了一架,他从学校跑出来,到纽约市中心流浪,寻求和不同的人聊天,甚至试着找了妓女。后来十分想念妹妹菲比,在妹妹的带动之下,最终选择回家。


这三天里的所见所闻,几乎都被霍尔顿吐槽个遍。当然这只是作者塞林格借霍尔顿之口,讽刺当下的美国社会,揭露那些纸醉金迷下的虚伪和拜金。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作者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但我们无法否认,霍尔顿并不是绝对的天使,他虽善良,但也敏感、孤僻,有时说话还很不中听。


这篇文章,我将换个角度出发,不谈《麦田》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就分析霍尔顿的人物心理,以及由他引申出的对人类多面性的探讨。


1. 霍尔顿的内心世界


我看过很多关于这本书的书评,但分析霍尔顿心理的相对较少,毕竟塞林格写这本书时正处于成熟的中年时期,霍尔顿只是他塑造出的角色,那些对社会的讽刺都是塞林格内心的缩写。


再加上《麦田》的影响力赋予主人公的光环,大家同情霍尔顿,并倾向性忽略掉名著主人公的是非对错。


可在我看来,霍尔顿确实是个问题青年,并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有焦虑症和抑郁症倾向。


我们都知道,焦虑和抑郁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情绪低落,霍尔顿始终都处于"丧"的情绪中。他总是感觉孤独,一个人在纽约闲逛,极度想找个人出来聊天,甚至孤独到邀请出租车司机陪自己喝两杯。


他在舞厅碰到了三个女孩儿,不厌其烦地请求最漂亮的那位女子同他跳舞,舞毕便强行插入她们的对话,宁可支付一桌子酒钱。但聊天结束,他却感觉更郁闷。


而大多数情况都是这样,他主动找人聊天,但每次聊天结束都会感觉更加孤独。他嫌弃对方灵魂肤浅,没有共同语言,可事实是这样吗?我想并不完全是,因为霍尔顿本身就是个不怎么会聊天的人。


他总是在话语中夹枪带棒,脏话随意喷薄,或是滔滔不绝天马行空,完全不分时间场合,也不在意对方能否跟上节奏。结果肯定会遭到拒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耐心和他进行一场完整的对话。


比如和老朋友卢斯叙旧,直接问对方性生活如何,卢斯感觉到被冒犯,回避了话题。霍尔顿转而打趣地问他是不是在学校学习性变态学,这时卢斯明显有些生气,但仍然礼貌地回绝了。


霍尔顿仍不太识趣,称卢斯的前女友为"婊子",于是卢斯早早结束了这场约会。


再比如,因为和女友萨莉意见不合,他直接形容对方"可恶至极"。也许在他眼中,别人是虚伪和做作的,他很想迅速揭开对方的面具,但对别人来说,他反而才是那个粗鲁无礼的矛盾制造者。


这个世界上,他只爱妹妹菲比,认为除了菲比没人能懂他,可事实情况是,这只是霍尔顿的错觉。因为菲比根本没说过什么实质性的话题,大多数都是耐心地听他说。连他自己都承认,"菲比丫头什么也没说,但是在听……跟她说什么事时,她老是在听着……"


霍尔顿一直在强调别人肤浅的思维,觉得自己无法和他们对话,却认为不谙世事的妹妹才是对他胃口的人。可悲哀的是,他从来就不需要一个对话者,他只是需要一个倾听者而已。


2.自我封闭与投射效应


他无法与周遭环境相融,因为他接受不了其他人的个性,他只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


这是一种自我封闭,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很容易在挫折中引起焦虑和抑郁,是心理成长不健全的表现,长此以往会发展成人格异常。


霍尔顿是如此矛盾的一个人,一方面他需要别人的倾听,需要他人的认同与理解,另一方面,他又对很多事物看不惯。


无法否认,霍尔顿拥有一颗敏感的内心,一双极其锐利、充满透彻的洞察力的眼睛。他总能从细枝末节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比如从演员的表演中,能看出对方在炫技,而不是真正地展现剧情。


但他看不顺眼的事物太多太细。通常一般人只会对自己在意的事物格外留心,比如我们会注意竞争对手的一言一行,但是对于那些无关人士,可能他做什么都会无感。


然而霍尔顿并不是这样,他对所有能观察到的事物,都会评头论足一番。有句话说:"你眼中的世界,其实就是你内心的投射。"


心理学家曾认证,"看不惯"就是一种投射效应,把对自己的认知,知觉到别人身上。


这么多的看不惯,只能证明,霍尔顿惯用自我体验,感知他人缺点,哪怕一个不相关的人,他都能将对方的一言一行上升至自我本位。他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出现了严重失衡。


长此以往,这些无关的判断势必会不断困扰着他,他会越来越有踽踽独行的感觉,得不到认同,孤独感加重,直至走向抑郁。


3.探究人类的多面性


人们都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能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成因,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但你细细体察那些成因,便会尊重每个人格的形成。而人的有趣就在于多面性,很少人是一张白纸,甚至大多数都不是A、B面,还有更多C、D、E面。


最近的一档综艺节目,《亲爱的客栈3》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比如刘涛,以往给我们的形象是娴静温柔的,而且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作为客栈老板,她尽心尽力,每天给员工做早餐,不算强势,什么事情都有商有量,算是老板中的温和派。


但最近,她因为对待张翰的态度饱受诟病。根据节目规则,张翰做起了代理老板,接管了刘涛的事务,他安排的井井有条,甚至开起了音乐餐吧为客栈带来收益,同时得到了其他员工的好评。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这时候刘涛不高兴了,本来声称全部放权,可轮到张翰,她却开始指手画脚。大家都沉浸在餐吧欢乐的气氛中,她却率先冷脸,引导众人否定餐吧,总结大会时,否定了张翰的成绩。很多观众表示气愤,认为刘涛不够大度,有些嫉妒张翰的才能。


不管是否嫉妒,对刘涛大肆口诛笔伐显然是不太公平的,即使她有这些缺点,仍然不能否认她在大局的掌控上仍不失为一个好老板。


反观张翰,极具人格魅力,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都非常强,但他也存在自我、不服管、无视纪律的缺点。


哪怕没毛病的老好人马天宇,也有一点问题。比如吴磊做代理老板时,马天宇给他提了场地意见,但吴磊委婉地拒绝了,其实身为老板,吴磊当然有权拒绝,但是马天宇很不开心,甚至和周围人吐槽吴磊"主意正",实则只是宣泄自己没有受到尊重的气愤而已。


甚至完美的吴磊还会被陈翔橙阴阳怪气地评论,"他这个人看不出缺点。"


有趣的是,随着节目的播出,我们看到观众的评论也呈现随风倒的趋势,一会儿批评阚清子、一会儿批评刘涛、一会儿又批评吴磊。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不是只有一面,人类的复杂性也在于此,这不是好或坏能定义的,因为这是正常的。一个人他有大义凛然的一面,小肚鸡肠也可能同时出现在他身上,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人性的多变,才能不过分感动于他的好,或纠结嗔怒于他的坏,这就是所谓的成熟和修养吧。


日本东大名僧草薙龙顺在《佛系》这本书中强调,不要轻易给别人下判断,一个人的郁闷,很大程度正是源自那些对人对事妄下的判断,从而促使自己做出或郁闷或痛苦的反应。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4.战后美国社会的探究


最后我们回到《麦田》中描写的美国。


那时美国刚结束二战,进入繁荣的50年代,被称为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美国人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他们开始置办起电视机与小汽车,人们开始追求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对性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开放。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于是有了塞林格笔下的,一个浮华的,纸醉金迷的,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带着虚伪面具视人的社会。


连作家诺曼梅勒都形容,"这是随大流和消沉的时代,一股恐惧的臭气从美国生活的每一个毛孔中冒出来,我们患有集体精神崩溃病。"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探寻人类的多面性

但要知道的是,有时并不是人类固然这样,而是时代造就了集体风貌。当时的美国受冷战影响,全国境内展开"忠诚调查",践踏了人们的个人主义精神,为大学校园带来了许多官僚之气,人浮于事严重。这才有了《麦田》里霍尔顿形容的,老教授趋炎附势的现象。


而物质的丰富让人们逐渐失去斗志,开始贪图安逸,形成攀比之风。经济繁荣让每个人都坚定地实现着"美国梦",他们努力追求社会定位,重视家庭生活品质,难免导致人情冷漠,以利益为导向。


但时代永远不会停留,进入60年代,暴力事件不断,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并存,一大堆反叛声音出现,美国社会开始不断调整,精神文化重新建设。直到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才开始重新走向正轨。


历史是值得借鉴的,也许当我们经历着某个阶段时,也会有很多反思的声音出现。这些声音是值得肯定的,比如除了塞林格的《麦田的守望者》外,诺曼·梅勒的《白皮肤的黑人》,凯鲁亚克的《在路上》都反应出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与思考,这些思虑促使更多人寻求改变。


但重要的是,我们仍要保持对时代的乐观,对人性开放的解读,避免让思辨的声音被错误利用,成为愤世嫉俗的导火索,造成个人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就像《麦田》中的霍尔顿,在批评了周边的一切事物之后,他还是承认自己最想做的其实是麦田中的守望者,把每一个走偏的孩子抓回正道。愤世嫉俗并不是他的主旋律,积极地改变这个社会才是。


借用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时代终将过去,你会发现曾经的情绪都是徒增的烦恼,那些看不惯的人和事最终会变成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