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下游难带消费增长,甲醇:我太难了!

2019年以来,我国产量增速有所放缓,价格持续低迷,行业运营压力较大。总体而言,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甲醇行业运行体现出以下特点:

1

产量增幅有所降低

从2019年1—9月份情况看,产量约5033万吨,同比增长了1.5%,产量增幅有所缩小,预计全年的总产量约6800万吨。

2

进口甲醇呈现量增价跌

除了国内企业的生产以外,进口甲醇也是我国甲醇市场的重要补充。截至2019年9月,进口量已经超过了2018年全年量,达到766万吨。如此之大的进口量,无疑对我国甲醇市场造成显著影响。

总体来说,2019年甲醇进口量大幅增加主要和与伊朗及南美货物的增量有关。其中,伊朗方面,一方面是因为2019年伊朗有一套新建装置投产,增加了供应;另一方面美国对伊朗制裁导致的伊朗货物外销渠道收窄,更多货量流入中国。而南美方面,一方面由于委内瑞拉被美国制裁,导致部分委内瑞拉货物流向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欧美的自给能力逐渐提高,而需求又没太大增长,部分货物被挤出至中国市场。

3

市场价格持续低迷

我国甲醇市场在经历了2016年出现的近十几年来最为低迷的时期后,2017—2018年有所缓解。而2019年,甲醇市场再次遭遇低迷期,甲醇价格从2018年10月份快速下跌之后,一直到目前,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19年1—9月份,甲醇平均价格仅为2167元/吨,同比降低23.1%,近期更是跌破2000元/吨。

4

下游消费涨跌互现低

甲醛、醋酸等传统下游普遍表现下滑。

未来发展分析

1

产能总量

2020年计划投产的甲醇产能大约690万吨,其中有下游配套的在90%以上,实际增加的商品甲醇相对有限(见表1)。

表1 2020年国内部分计划投产甲醇项目 万吨

传统下游难带消费增长,甲醇:我太难了!


除了新增产能以外,我国甲醇行业也在一直进行落后产能的淘汰,随着2016—2018年去产能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甲醇产能中一批10万吨规模以下、煤为原料的联醇装置陆续退出。今后落后产能的淘汰仍将继续,但重点将有所变化,不再集中于小规模装置,而是集中在一批规模中等、水平不高,但改造成本较高、基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装置,特别是长期停产的装置。

2

结构调整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2018年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要求。针对重点区域要求以2015年为基准年,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任务。在这个行动计划的指导之下,重点省份也纷纷制定了更严格更明确的减量任务。同时,2019年11月,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在限制类中,“100万吨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综合利用除外)”,改为“100万吨以下煤制甲醇生产装置”,这一变化值得企业重视。今后受用煤指标管控限制以及产业结构方向的调整,企业新建、改扩能规划或受到影响。在我国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为主体的甲醇产业体系下,产能增速将继续放缓,扩大规模式的发展方式将发生变化,行业的重点将更加集中在节能降耗和安全环保方面。

3

安全环保压力

近些年安全、环保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加之近来化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从上而下的安全生产压力骤增,各地陆续开展专项活动,监管处置力度也不断加强。总体来说,行业面临的安全、环保管控将更加严格。

4

原油价格

由于甲醇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属性与原油息息相关,油价对甲醇市场的具有明显的影响,2019年前三季度,原油价格先涨后跌,整体来看,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相对低位的油价,也是2019年以来甲醇价格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这种影响也将长期存在。

5

国际新增产能

2020年计划投产的项目约435万吨(见表2),且可靠性较高,投产后,将引发2020年国际市场格局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近期俄罗斯释放出有两个大型甲醇项目的消息,即俄联邦滨海边疆区180万吨项目以及俄罗斯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在远东地区200万吨甲醇项目。如果未来项目建成投产,也将对我国市场产生明显影响。

表2 2020年国外新增甲醇产能情况 万吨

传统下游难带消费增长,甲醇:我太难了!


结论

未来我国甲醇产能、产量仍处于增长状态,但总体增速有所放缓,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安全和环保压力,甲醇传统下游消费领域难有显著增长,甲醇制烯烃仍是甲醇的最主要下游消费,且带动进口甲醇处于高位,甲醇燃料发展步入快速阶段,成为甲醇消费增长的潜在力量,面临油价波动和国际市场冲击,国内甲醇市场运行压力较大。


读者如有产业咨询,资产重组,产业招商和产业保险等产业相关的建议或需求,可私信小编,与小编联系。

您的发展,有我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