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長城真的可以抵禦外敵嗎?

Llyu


不請自來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啊!

其實長城別說十米高度了,很多地方的長城高度只有兩三米而已。那麼,這麼矮的一道牆,真的能防住外族入侵嗎?

答案是能!但單靠那一道牆,不能!

其實要討論長城的防禦能力,不能只看那道單薄的城牆。本質上,長城是一個非常龐大且精密的防禦體系。比如明代的北邊長城,包含一系列的大型軍事重鎮和要塞,以及許多堡壘、烽火臺、屯兵的兵營衛所等等。

而那道長城是一道警戒線,

其能保證長城內外人員的日常生活。還能防止敵方向己方領土的滲透、偵察以及襲擾,並且還要提供警戒。

因為遊牧軍隊小規模襲擾,會對邊境地區的居民造成非常大的損害,當地經濟發展也會遭到干擾並削弱。這樣,想要維持大規模的邊境駐軍,就不得不更加依賴於內地的補給,最終結果就是邊防力量被削弱。

而這麼一道牆,就能很好阻止遊牧軍隊的小規模襲擾。因為騎兵自己可以翻過長城,但戰馬不行啊!

試想,如果有一隊一百人的遊牧騎兵搞突襲,那些小型的村鎮肯定是抵禦不了的。但現在有了這道牆。就會給一百個遊牧騎兵造成相當大的困擾。

有了那道牆,遊牧騎兵就只有兩個選擇:1,不帶馬。但不騎馬的遊牧騎兵戰鬥力基本就沒多少了,小型的村鎮就能比較好的抵禦了。起碼能支撐到救援到來。2,把牆挖了,讓馬過來。挖牆這事工程可不小。一百個人就算工具趁手,也得用個一兩天才能挖出能讓馬通過的孔洞。這一兩天就能給當地居民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也方便邊防軍去堵口子。

而且,遊牧軍隊機動力很強。如果沒有那道牆,對方的偵查騎兵就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現在有了這道牆。對方的偵查騎兵可就沒那麼容易進來了。而且就算長城的那道牆被攻破了,但你起碼知道敵人進來了。同時,藉助長城狼煙,周圍堡壘和城鎮也能做好防禦的準備,避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突襲。更重要的是,己方的軍隊還可以獲得更充足的預警時間和情報優勢,避免被敵人伏擊。

其實關鍵一點,長城那道牆就等於防盜門,光靠防盜門是擋不住小偷的,但如果沒有防盜門,那就等著挨偷吧!


冷兵器研究所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萬里長城是可以阻擋外敵入侵的。

眾所周知,秦王掃六合後就派蒙恬大將率領三十萬大軍跨過雁門關,河套會戰,秦軍將匈奴趕到陰山以北,並修築起了萬里長城。

在當時看來,萬里長城是軍事防衛系統,長城上設有烽火臺,也有重兵把守,所以長城對於守城將士來說就是一面防護牆。

冷兵器時代,長城修築的高度,長度,以及堅硬度都有嚴格的要求。在外敵入侵前,首先要破外城。

因此,長城就是外城,用來抵禦入侵者的防禦城牆。

不僅在秦朝、包括後來的漢朝、明清時期,每朝每代的皇帝都會派人重修,或者對長城做加固、修檢工程。如此看來,長城是可以抵禦外敵入侵的。

直到熱兵器的出現,長城才漸漸失去了作用。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火炮、導彈、轟炸機、核彈、這些先進的武器出現,長城也就漸漸的成了一個擺設罷了。

不過,萬里長城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興衰歷程,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其歷史價值無法估量,因此,長城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性建築。

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引以為傲。

時光書簡

歡迎關注,喜歡歷史,喜歡文學,謝謝!


用戶58547133614


其實長城的作用很多人誤解了。

一、長城可以防賊,但不能禦敵

從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燕國都修了長城,秦始皇把它連接加固,就成了萬里長城。後來的各朝代都有修長城的歷史,長城當然是有用的,否則歷代的皇帝修它幹嘛!難倒腦子進水了?

不過,看一下長城要防禦的敵人,就知道,長城也沒能防住遊牧民族南下,甚至滅亡中原王朝。其實中原的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之間,並不是每天都在發生由最高領袖指揮的戰爭。遊牧民族最大的特點是他得狩獵本性,可以說是他們的生存模式決定的。只要遇到了災年,就潮水般從北方高原上衝下來,到漢族人的地盤上搶糧食、搶金錢、搶女人。不過這些不一定是國家行為。因為遊牧民族的組織方式是部落模式,每個部落都是一個獨立體,很多部落聯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帝國。其實就是一個部落聯盟。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衝突在冷兵器時代就沒有平息過。但絕大多數的衝突,都是小股部落到邊境的襲擾,他們的目標是資源,不是中原王朝的政權。

長城的作用就是防禦這些北方遊牧民族的小股勢力從未間斷的襲擾。如果沒有長城,北方遊牧民族一支起兵風馳電掣般到來,風捲殘雲般離去,邊境地區可就永無寧日。但有了這道長城,一支小型打劫隊伍可沒有那麼容易突破,及時打過來了,還不一定走得了。從而大大降低了遊牧民族南下搶劫的頻率。真要是北方匈奴帝國發動了大規模兵團作戰,一道長城怎麼可能防禦得了?也就是說長城防寇很有效,但面對大規模戰爭,它的防禦能力遠遠不及一座城池。

二、長城不是牆,而是一條高速公路

很多人認為長城是一堵牆,把對手擋在北邊。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再高的牆也沒有梯子高,稍懂些攻城戰術,攻城器具的,這堵牆頂多相當於地主家的寨牆。但長城不在於它得堅固,而在於它能給部隊帶來的機動性。古時守衛長城的士兵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城上有執勤的隊伍,城內有駐紮的營地,五里一哨、十里一營。城上士兵發現敵情,就會點燃烽火臺,城下駐軍馬上登上長城展開部署。哪個地方受到攻擊,城上、城下的部隊就會順著長城機動到那個地方,實則,長城就是一條古代的軍事專用公路,大大提升了部隊的行軍速度。

三、長城在抵禦外敵方面,還體現在經濟作用上。

長城不光是在軍事上抵禦外敵,它還可以在經濟方面發揮本來不屬於它的作用,來營造邊境的安寧。

因為有了長城的存在,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小規模騷擾就變少了,但並不代表兩邊的民間交流就隔絕了。邊境貿易開始在長城各個關口繁盛起來。從而讓長城產生了一個治理和守護邊境貿易的作用。內地的商人把商品運輸到長城關口,在邊關守軍的震懾之下,這種交易是有秩序的,於是催生了邊關貿易的發展和兩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只要你動粗,長城就是一個和平的而交易場所。

由於在經濟交流方面發揮作用,促使長城兩側的邊民生活相對穩定,交易、交流、往來都盡然有序。這也進一步減少了邊民衝突,降低了區域性武裝對峙的風險。這種弄帶來和平穩定的非軍事作用,也是防禦外敵的範疇吧。

長城是保家的,不是保國的。禦敵對象是流寇和強盜,而不是大規模的武裝侵略。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最好的防禦是國富民強的綜合實力,而不是一道防禦工事。強大到別人產生畏懼,才對得起“萬里長城萬里空”的豪邁宣言。


牧漁子


我的家在張家口,這在古代屬於關外。明朝兩大總兵之一的宣大總兵頭銜中的宣就是指宣府,也就是今天張家口宣化,而大指的是大同。宣府大同都是古代軍事重鎮。

我在北京工作,張家口到北京不到200公里,但是每次坐車都要花費三個半甚至四個小時。為什麼?因為每次都要經過八達嶺。

八達嶺這一帶山巒層疊,地勢險峻,僅有幾條路能從張家口走到北京,如果不走這幾條路,就要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大山,而張家口外圍的山多是石頭山,一是不好攀登,二是不好隱蔽。如果真是要爬這些山到北京,估計不用打戰,士兵就跑的差不多了,況且北方遊牧民族都是騎兵,你要騎兵去爬山,就跟要文盲去寫字一樣,操作性不強。

那這幾條路呢,現在都是高速公路了,但是開車仍要很小心,因為首先,這些路夾在兩山之間,很狹窄,還得注意兩邊的山上會不會有落石等高空墜物;其次,這些路坡度很大,很多急上急下。這還是在現在花費很大力氣修建公路的成果,在古代這些地方可以算是羊腸小道,路況也比現在差很多。試想,如果在這些路的最高點或者上坡處設置一個關口,那麼敵人翻山越嶺,人困馬乏之後,再仰攻這個關口,能攻下來嗎?

據說八達嶺長城在這裡要轉八道彎,越過八座大的山嶺,作為居庸關的前哨,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以,長城之險,在於它很好地結合地形,從而才能屹立千年不倒。



木昜木易楊



長城這種線性國防工事要做的其實並不是“禦敵於國門之外”,而是通過烽火臺-敵臺來確定敵人入侵的位置和攻擊方向,然後通過在敵人預期的入侵地區預先修築的堡寨部署的少量兵力遲滯敵軍大部隊的推進為後方疏散人員物資,調集兵力包圍和反擊敵軍爭取時間。


同時綿延的城牆也可以為部隊的快速機動提供一條不會被伏擊的安全道路,讓精銳部隊可以快速插入到敵軍後方,切斷其後路,最終配合正面戰場上的我軍部隊聚殲敵軍入侵部隊。草原生態系統很脆弱,無法迅速、大量的獲取生產資料,一旦人員特別是青壯年大量損失就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來恢復元氣因此大量殺傷對方有生力量是中原農耕政權防禦遊牧民族的襲擾的不二法門。
漢長城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建造的,它也的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曾經逼得劉邦依靠女人才能活命的匈奴人就是在這樣年復一年的失血中徹底消失了。


礪劍堂


在古代,我認為長城在抵禦外敵入侵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絕對的不可逾越。說到長城都知道是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後,為了防止北方匈奴部落對中原的不斷侵擾,動用全國財力、物力,修築了一條橫貫南北的軍事防禦工程,由於工程巨大,當時生產力低,只能人工建造,且用的人太多,百姓都苦不堪言,民間流傳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就是對封建統治階級的控訴。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真的都是秦始皇建造的嗎?


一、長城的修建歷史

1、長城建築的起源

據記載長城的建造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當時,諸侯國為了封地安全,就在封地四周建起了城牆,起到一定防禦作用。到戰國時期,不管大小國家都開始修建自己的城牆,以防外敵入侵時自己的安全得以保障。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從此,軍事鬥爭就由中原地區轉移到北方地區,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率30萬大軍進攻匈奴,直接把匈奴驅趕到長城以北地區,接著就開始修築長城。


2、秦長城的路線

皇用了許多年,終於修建好西起甘肅林洮,北至內蒙古準格爾旗,再由寧夏狼山南麓而東,經集寧、張家口、赤峰、撫順、本溪,在向南由今朝鮮平壤西北部入海的萬里長城,我們稱為秦長城。

3、明代修建的長城

自秦以後,從西漢、東漢、北魏、東魏、北齊一直到金,其實都修繕和新修建過長城,尤其到明代的時候,為了防止北方遊牧部落的侵犯,先後十八次大規模地修築長城。明代所修建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六千七百餘公里。他的特點是高度、厚度、工程質量和防禦設施等方面都比秦長城好。我們現在去的北京八達嶺長城就屬於明代長城的遺蹟。

二、長城的作用和意義

1、長城作用

秦長城到明長城,歷時一千八百年。它的存在,加強了北部的防禦,限制了北方遊牧民族的長驅直入,節省了邊疆的守軍數量。同時,長城對於發展北方的經濟、文化,保障東西方交通等方面,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2、長城意義

凡事都有兩面性。修建萬里長城就可抵擋外敵入侵嗎?其實也不一定,歷史記載,秦始皇修完長城後不久,就有匈奴人越過長城,進犯河北、山西、陝西一帶,威脅西漢王朝,劉邦只好採取了和親政策。一直到漢武帝的時期,國力強大,才將匈奴的許多部落逐個消滅。所以說一個國家只有自己變得強大了,才是最好的抵禦外敵入侵的長城。唐朝時期也沒有修建長城,就是因為國家勢力強大,小國家智能俯首稱臣,前來天朝朝拜。現在我們的國家繁榮昌盛,國力增強,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就是能夠抵禦一切外來之敵的萬里長城。


視覺黃河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用了僅十年的功夫就橫掃六國,一統華夏,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國家。秦統一中國後將六國所有的貴族揖押到都城咸陽進行監管,又將六國原來的兵卒集中到驪山修建秦皇陵,及萬里長城,六國己滅,天下一統,按理秦始皇可以高枕無憂,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然後做為一國之君,千古一帝的始皇帝卻憂心忡忡,徹夜難眠,原來有方士盧生算得秦的國祚很短,將被胡所滅,所謂“亡秦者胡也”,胡不言而語,胡人也,始皇帝立刻不假思索的認為將來能使秦國亡國的是胡人,於是乎他派大將蒙恬率精兵四十萬,將胡人趕到很遠的地方,然後徵集天下絕大多數的民力來修築萬里長城。因此我們可以斷定當年秦始皇命人修萬里長城的首要目的就是抵禦胡人,延長國祚,以便使秦的江山千秋萬代。萬世永存。

當然萬里長城除了這個作用以外,還要許多其它的作用,在此不多贅述,因為這些作用都是次要的,也是後來自己想象出來的,而作為始作俑者的秦始皇我想他的主要想法還是抵禦胡人。

然而一切事情都是內因起主要作用的,如果一個人,一個國家不主重內部素質提高,加強內部管理。不注重民生,那麼再強大也要轟然倒掉,很快亡國的,秦始皇也如此,秦王朝也如此,由於秦國連年征戰,橫陳暴殮,惡習已久,傳到二世時更甚也,因而終於引起來了大澤鄉起義,繼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終於亡國。也許秦始皇在地宮也弄不明白,原來,滅亡秦國的不是胡人,而是自己的兒子胡亥,這大概是天意吧!




張生史話


其實,長城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只是一堵“阻攔”外敵的大圍牆。

最近看了一本書,對長城的解讀很新穎,分享給大家。

第一,長城並不僅僅只是一條長牆,它是一套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

首先,長城上的烽火臺,大家都知道,在發現外敵的時候,就會依次點燃,這可是在電報之前,最快的軍事預警方式!

再者,光有快速的預警方式是不夠的,還得有快速的援軍趕到才可以,這就要說到長城的選址了,大家都知道,長城一般都建在崇山峻嶺之間,這可以大大減緩外敵的到達時間,給我方援軍爭取更多的時間;那麼,你可能會說,這樣我軍到達的難度也會很高啊。那恐怕你沒登上過長城,長城不僅僅是高,而且很寬,平均有5-8米寬!並且都是磚石平鋪的路面,這就很方便來運兵!不管是步兵還是騎兵,都可以在長城上奔馳。當敵軍還在翻越崇山趕赴長城的時候,我方的邊境駐軍就可以沿著烽火臺,一路馳騁趕到了。所以,很節省時間成本。

雖然說“萬里長城萬里長”,不能再這麼長的戰線上,處處佈防,但是有了及時的預警方式,與快速的運兵速度,長城就非常的實用,非常的節省成本。

不然,可以翻看一下歷史,對長城不重視的朝代,也就唐與清,清朝就不說了,關裡關外都是他家的,長城幾乎用不上。唐朝是不用長城,但是卻需要在邊境駐紮大量的軍隊,以致形成了後來的軍閥割據,藩鎮林立,終釀苦果。還有宋朝也是類似,宋朝因為長城不在自己手裡,所以不得不大規模擴軍,造成巨大的財政負擔,而且軍隊的戰力也沒有起色。

第二,長城不僅僅只是具備防禦功能,對於進攻也是很有幫助的。

在戰略上,中原的軍隊就可以把長城作為對抗草原的前沿陣地,對外出兵作戰,就不用從首都(長安、洛陽)集結軍隊,再長途跋涉趕去邊境了。再者,有了長城作為後方,中原軍隊就可以,依託長城主動出擊草原軍隊,贏了就推進,輸了就退回長城,你看有了長城,中原軍隊進攻草原更是容易;而且,草原軍隊一旦進攻長城的一個關隘,其它關隘還可以出兵夾擊。當年秦始皇就這麼來打匈奴的,對此,史書上的表述常是,匈奴一敗,退卻七百里。他們一點都不敢在長城附近晃悠。

有人可能會說,這麼長的長城肯定有薄弱的地方,草原部隊集中力量攻破這一點,長城不就沒用了嗎?其實,這也是一種很深的誤解,只把長城作為一個圍牆來看待了。

集中一點,突破長城很容易,但是你摧毀不了長城這個作戰防禦體系,不管你推進了多少裡,你的後方始終是不安全的,只要中原軍隊趕到,把口子一睹,你想出去可就難了。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清史,看看皇太極的遭遇就知道長城的利害了,皇太極6次越過長城,不管帶多少萬人來,都只是搶點東西就走,而且,往往也佔不到多大的便宜。

所以,即便突破了長城的一點,攻進中原,也不能實現佔領與駐軍。

對於長城,我覺得我們不能脫離實際情境來評判它的價值。難道中國古人真得那麼傻嗎,傾盡全國的力量,去修建一個毫無用處的長城?而且歷朝歷代反覆修繕,這怎麼會是一個毫無用處的工程。


小青御史臺


古代的長城主要功能並不是阻擋入侵者的,而是作為一個連成一線的烽火臺使用,在烽火臺的後面,則是一個個大型軍事基地。如圖,我自己畫的,雖然不是很唯美,但很寫真。

如圖所示,草原上的入侵者一旦要進入中原燒殺搶掠,勢必要突破長城的某一段城牆才行,而要突破長城的某一段城牆,在那麼險惡的地形前,兵力少了會被長城守軍直接消滅,兵力多了,只要當地的烽火臺一燃,後方的軍事基地的援兵來了,那麼這段城牆基本就不會被突破。然後,其他地方是不是就安全了呢。對吧。


看看,光這地形,對方兵少了,根本就是來送經驗的,兵多了,那就代表我們中原其他方向就不會有危險。


無涯626


想賦予長城新的意義,沒用。

長城最初的目的,就是抵禦異族入侵。

最早周朝,西邊蠻族犬戎入侵鎬京,遷都。幾行短短的史書記載,包涵了多少內地百姓的血與淚。

由於自然環境,惡劣條件下的北方蠻族,生活困苦,但飲食結構註定了吃肉的永遠比吃米的要強橫。為了生存,他們如同潮水一般一次次南下洗劫農耕文明,所以,長城出現了。

縱觀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爾虞我詐刀光劍影,誰也沒有輕視北邊的強敵。秦國,燕國,齊國,都修築了禦敵於北風戰略防守工事~長城。

大漢的橫空出世,強橫霸道的漢武帝,舉百年積蓄,賭千年國運,才突破了保守防禦線,真正做到了直搗黃龍,封狼居胥。

這種安穩日子,也僅僅維持了數百年,腹地華夏兒女,也忽視了禦敵之心,才有了五胡亂華,生靈塗炭。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充滿了無數血腥和生命凝結成的八個字。

後世帝王,無不將抵禦強敵南下作為第一要務。

盛唐的西域設都護府,宋朝從始至尾,無不想著收復燕雲,大明甚至把皇宮放到了第一線。

這就是華夏民族的血淚史。

長城,就是抵禦異族的第一道工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