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宣布剃发令?

鹏友程


清初举国皆知的两句话,“一人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屠。”,“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种由外而内,由形而心的控制方式起源于金朝,当时的女真人外形特色就是-好穿白色衣袍,耳垂上戴着耳环,发辫长过肩膀,用彩色丝带绑扎置于脑后。女真人在占领当时的北部中原地区以后,就曾实行“薙发易服”,手段也是同样的强硬,治下民众必须剃发,严禁穿着汉服,违者死。

谁知道金朝出了个完颜亮,短短几十年,他就被汉化得挺严重,对中原文化何止钦佩,简直就是倾慕,所以着令废除剃发令,汉人们剃不剃头无所谓,衣饰方面也悉听尊便,他的这种举措受到了皇太极的偶像-金世宗完颜雍的抨击,很猛烈的那种。

完颜雍坚决反对以废除剃发来邀买人心,因为完颜亮的举措,致使女真人在极短时间内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同化,这种同化不仅仅限于服侍、发式,还延伸到文化和习俗方面,更有甚者,好的没学到,象贪图享乐,贪污受贿甚至直接索贿用于奢靡生活的现象蔚然成风,歪风邪气愈演愈烈,原先所擅长的弓骑战阵全部荒废,天天纸醉金迷,谁还会自讨苦吃呢,这种心理导致腐化堕落且势不可挡。

溥仪退位后,满洲人大多在无奈的情绪中改姓,以避免破鼓万人捶的局面发生,这是出于求生自保的目的,而金朝的汉化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政权稳稳的,就已经有超多的金人改成汉姓了,为啥?虽然金以武力统治,但是文明和文化方面的差异,还是让很多金人感到落差所带来的歧视,当然,没人敢明目张胆的说出来,但是金人也不傻,自然是能体会出来的。再者,统治时间已久,很多金人秉承务实精神,无论谁同化谁还不都是在同样的地方过同样的生活,为了快速的完全融合于社会,所以才改成汉人的姓氏,生活、习俗方面也是倾向于汉化。

完颜雍的小粉丝皇太极读到这段的时候,不但自己深以为然,还着令传阅诸位大臣,以此告诫自己的骄兵悍将们,不要过上了好生活就开始效仿汉人的服饰和习气,尤其弓骑方面,满洲子孙决不能疏于练习,这是生存之道。

女真是渔猎民族,往小的方面说,弓骑是他们狩猎的根本,抓不到猎物,或者死的人比猎物还多,那日子就没法过了,强健的体魄和扎实的骑射功夫能保障他们的渔猎生活·从来都是满载而归。往大的方面说,冲锋陷阵是人与人、军与军之间的高强度抗衡,但与狩猎并非没有相通之处。

康熙帝带清兵与蒙古部落军队一起围猎的时候,和正式打仗也没什么区别,也可以说就是以狩猎的形式达到练兵的效果,当然,其中还包括了团结蒙古的目的,长期“两地分居”是会出问题的,要想与蒙古人世代通好,一是联姻,二是联盟,军事联盟下的围猎、战斗可以使上下同心,军心人心都能有效的凝结到一起。

综上,皇太极不但传阅大臣,还对此做过重要总结,当时的高层人物,没有不知道这件事的,所以剃发这种行为在大清入关后受到几乎所有高层的赞成,多尔衮执行起来,在本族内部也没有遇到任何阻力,因为满洲人也有祖制,也会总结经验教训,也知道先皇皇太极的话不能忤逆,这是执行剃发的根本原因,而不仅仅是因为孙之獬的提议,看在他全家死那么惨的份上,我也懒说什么了。

那么皇太极主政时期就已经是强制薙发易服了么?是的,当然是,别说他,他爹努尔哈赤也是这么做的,初据辽东就把所有汉人薙发易服,执行高压统治,后来一直到入关前,甭管是前来投降的,还是战败被俘的,也不管是大明逃兵还是寻常百姓,只要到了大清(后金)辖地,全部薙发易服。

所以说,清兵入关后实行薙发易服政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入关之前,这种行为就长期存在,而且是不打折扣的那种,比如吴三桂,明末那几年,尤其是在祖大寿投降大清以后,吴三桂和皇太极、多尔衮没少通书信,所以吴三桂向多尔衮借兵,多尔衮才能及时掉头,兜了个大圈子来救他,否则真没那么大工夫搭理。

当时吴三桂的短期形势尚好,但是再拖下去几万官兵的性命就全交代了,所以再次向早已到场的多尔衮求救,多尔衮也没说别的,看那么半天,李自成那点战力多尔衮心里门清,也就三个冲锋的事儿,但即便这样,多尔衮还是向吴三桂提出要求,所有大明官兵必须立刻剃发,想让我救命把头剃好再说,吴三桂麾下所有官兵剃发后(正在作战的没法剃),多尔衮都懒得上阵,阿济格和多铎各带两万人,很快就把李自成的大军打散。

由此可以看出,剃发是硬性条件,只是早晚的问题,没有通融的余地,毕竟满清政权的首脑必须要考虑到,大势不稳的情况下,不能太过违背民意,否则树敌太多不利于清廷快速企稳接掌政权,而就在稍稍稳定不久,也就是顺治二年,清廷就迫不及待的下达了剃发令。

首先面对剃发政策的是当时的北直隶地区,也就是说,在当时很少有其他少数民族被囊括其中,比如云贵地区,土司林立,民风彪悍,清廷在中原地区还未企稳,傻疯了他也不会一头扎进云贵山区去玩命,至少当时是这样的,而且清廷的目光更多的是聚焦在诸多资源优势地区,从这方面讲,北方地区也都不咋地,南方富庶之地才是他们心心念念的重中之重。

但是到了他们完全企稳政权之后,其他少数民族投降,前提也大都是剃发,比如康熙年间对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镇压。当然,这也不是全部,比如新疆和西藏,哪怕是康乾时期,皇帝们也是蛮服气的,服气的不是西藏新疆的武力(那个时候还不叫新疆),而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和相应损耗的无数资财甚至国力。

比如大小金川,乾隆帝是真服气了,直接问主和派元老刘统勋,你不是一直主张不要开战嘛,你说说现在咱要不要停下来?要知道,乾隆帝是个非常自负且强势的人,一个习惯于乾纲独断的人,能问出这种话,很明显,耐心几乎被消磨殆尽了,倒不是大小金川的武力有多强,只是没完没了的让人百爪挠心不得安生,所以遇到薙发易服问题,这些地区是必须要照顾的,稳定第一。

薙发易服的过程,太多人写了,不想重复,除了反同化和陋习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一种极其自卑的心理在作祟,他们想要构建一种平衡状态,但却是以中原百姓让步为代价。

哪里不平衡了?清廷所面对的是汉民宛如汪洋般的庞大人口,处于这种人口劣势下的他们是无法反同化的,尤其是他们的文字和文化方面,这些相对中原文化来说比较落后。极少数统治多数咋办呢?高压政策,必须服从清廷的一切政令,而发型和服饰对汉人的重要性他们很清楚,但就是要籍此来消除反抗心理,打造顺民群体。

文化方面,清廷统治者们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无论如何,没有越替代越落后的道理,谁都不傻,古人虽然说不出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这种话,但是从各个层面上来看,中原文明、文化的熏陶相对来说,更符合这方水土,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难道要培养汉民精于骑射全都钻林子去?

相对文化的替代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来说,剃发则相对简单了很多,为了满足自己的统治平衡,让汉人至少先从外形上达到服从统治的标准,并籍此达到心理上的压制,所以大清三令五申的多次要求薙发易服,而相应的反抗则伴随了大清一朝,贯穿始终。


古今通史


清朝是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的,清军入关之前,更在关外实行,剃发易服,政策。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行改变发型,换上满服,投降的明将也要剃发易服。

清顺治一年,清军入关时,曾颁布,剃发令,遭到汉人的反对和不满,所以清军公开废除此令。顺治二年,清兵进入江南后,汉族大臣孙之獬被其他汉臣排挤,他更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布,剃发令。因此,多尔衮便在次颁布,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全部剃头,削发垂辨,违者斩。其执行口号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汉族百姓为了保护世代相传的文物衣冠,同清军进行了此起彼伏的争斗。满清要吧汉族百姓的尊严和民族感情踩在脚下,自然会遭到汉族百姓的浴血反抗,即使是赴汤蹈火,举家殉难也在所不辞。为此,清军对此进行残酷的镇压,嘉定三屠,事件更与,剃发令,有关,虽然斗争历经37年之久,但还是清朝统治者赢了,汉族大部分都剃发结辩,改穿满装,而那些坚决不愿剃发易服的人要么被杀,要么逃到国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飞天ZY漫雪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就宣布了剃发易服的命令,千千万万的汉人屈服在清军的淫威之下。但是这一奇耻大辱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满人,而是汉奸孙之獬。

孙之獬本是进士出身,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斯文败类。早在魏忠贤兴风作浪的时候,贪图富贵的孙之獬就助纣为孽,残害自己的同僚。

随着魏忠贤的倒台,孙之獬也被清算撤职,只可惜崇祯皇帝在清除阉党时,竟然没有杀了这个败类,致使后患无穷。

到了清军入关时,被贬为平民的孙之獬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立马就剃了头,换上满人的服饰前去投靠,捞了个礼部侍郎(搞宣传工作)的职位。

不过,孙之獬并没有像范文程一样受到重用,这是因为他本身并没有什么才能,只会谄媚奉承。在满人官员看来,孙之獬不过是低人一等的汉人;而在其他汉人官员看来,孙之獬就是一个汉奸败类,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自己的前途,孙之獬竟然想出了一条毒计!他向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建言:

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谁要是不剃发易服,就是对大清不忠!崇祯皇帝的尸骨未寒,孙之獬就已经变着法子坑害自己人了。

多尔衮听到这话之后就飘了,他觉得自己也能像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一样,统一全国的发型,让汉人臣服于满清。于是,清朝便强力的推行“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

消息一传开,各地可谓是群情激愤。当时的汉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想要剃了他们头发,就如同杀了他们的父母一样。

而且满人的发型巨丑无比,在最开始的时候,百姓只允许留两条辫子(金钱鼠尾辫),直到清朝末期,才演变成影视剧中的阴阳头。

面对百姓们的反抗,清朝采取了残忍的屠杀政策。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惨案,诸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杀得是血流成河,各地的老百姓们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在明朝末年,全国人口还有一个多亿,而到了顺治年间,人口仅有四千多万,直接就少了一大半,这其中就有剃发令的“功劳”。

当然,这位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剃发令推行之后不久,山东民众愤然起义,起义军活捉了孙之獬(因为没有功绩,已被贬为平民),并将其五马分尸,时人无不拍手称快。

甚至过了300多年后,孙之獬还被人掘坟。就在前年,孙氏墓园发生了盗墓事件,但奇怪的是,只有孙之獬的墓地遭到了破坏,其他人则安然无恙。可见孙之獬罪孽深重,至今仍不被饶恕。


逍遥侃历史


所谓剃头令正是左右日本政界,军界的黑龙会搞出来的,黑龙会日本友人为了分裂帝国网罗一批在日学生成立一个同盟会,目的是把明朝统治时期的十三布政使(清朝时期改为十八省占帝国疆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从帝国独立出来,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国旗是汉独十八星。所谓剃头易服,留头不留发,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正是黑龙会与同盟会为了分裂帝国煽动民族矛盾捞取政治资本的宣传,为十八省脱离帝国而独立作政治铺垫。没想到清廷为了保全祖宗建立的一统江山不被分裂,百姓免受生灵涂炭,清廷决定撤回全盘接受学习西方民主化制度的君主立宪制改革,提出五族大同,五族共和制国体,与君主立宪制同样的是也是还权于民,并授权清朝重臣,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组建五族共和政府,国旗:五色旗。五族共和政府同时签署了对清廷皇室的优礼政策,孙中山,黄兴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清廷不以皇权为私产,是当代荛舜,远胜华盛顿再造共和,对清廷的优待政策与民国共存亡!可是后来他们都是怎么做的?不但不遵守诺言。近一百年来不断往清廷扣屎盆子,典型的忘恩负义,就是农夫怀里的那条蛇,别一天到晚没事就剃发易服,剃发也好,易服也罢都是为了统一,正告那些大汉族主义者们,在这个国家里五个民族都是正统,五十六个民族都是正统。五族共和是清朝提出来的,难道你们的思想比一个被你们形容的不堪入目的朝代还封建落后吗?如果你们非要论汉人为什么正统,其它非正统民族还有什么理由绑在你们身上苟且偷生?




我爱祖国的碧水蓝天


如果我们去仔细研究清军入关之后的这段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十分令人咋舌的现象,从入关到入京,清朝军队仅仅用时二十多日,而在这之后,即使是在剿灭李自成等起义军时,清军也只话费了一年左右。

然而,与清军取得北京等地控制权不同,清朝却在之后的二十余年里始终未能完全掌控江南一地,之所以如此,当时的清朝大臣陈名夏有着十分直接的判断,称“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

可见,在他看来清军之所以在江南一地未能快速获得承认,与清朝所施行的剃发令有关。然而,在对待这件事上,清廷的反应却极为顽固,不仅未听从其建议,反而将这位汉族大学士处死,清朝之所以如此固执的施行剃发令,其实与其统治者的诸多考量有着关。

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分析一下清廷推行剃发令的原因。

一、统治者传播自身文化的需要

我们首先要了解,剃发令所要求的辫发形式究竟如何。

事实上,这种发式与满族的传统发式一致。在女真部落尚未崛起之前,其族人生活之地位于长白山、黑龙江等地区,这些区域即后世所称的“白山黑水”。

女真人在白山黑水中,以渔猎和游牧作为自己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们每天穿梭于丛林之中,才能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资。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头发进行相应的“处理”。前端的头发在骑马时容易飘散影响视野,因此才予以剔除,而后边的头发同样会剐蹭和勾住树枝,但是,保留一定量的头发既可以防风,同时编成辫子还可以作为宿营时的枕头。

在这种现实考虑下,女真族的辫发才得以在族群中流传和推广。事实上,这种实用性也曾经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转变,从清朝中叶开始,满族辫发所保留的发量就有着逐渐增多的趋势,到得清朝后期,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种后脑勺头发全部保留的发式才最终出现,这也会此时的满族人不再需要渔猎有关。而这也再次印证了辫发与渔猎生活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我国古代,不少少数民族尤其是渔猎民族,都有着类似的发型特色,只不过彼此间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比如尚未完全形成国家的契丹同样如此。

这种辫发习惯的形成,足足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后汉时期开始,这种发型成为女真族最重要的特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式已经成为整个族群的特色,甚至其族内笃信的萨满教也开始将辫发视为“灵魂之所在”,在对外战争中,战死的女真人即使尸体无法送回,其同族也会将他们的辫发带回家乡,这种类似汉人“衣冠冢”的做法,被称之为“捎小辫”

因此,客观来说,这种辫发的形制,对女真并非可有可无的习俗,其意义与汉人的衣冠发式无异。因此,对于统治者来说,在他们获得中原的统治权后,也会处于文化认同的需要,将辫发作为一种规定来强行执行。

二、以反汉化阻止民族的融合

当然,如果仅仅是出于统治者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需要,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文化的传播往往是“春风化雨”,而非剃发令这般落得“人头滚滚”。因此,除了以上原因外,一定另有原因使得清朝统治者选择如此暴烈的推广剃发令。

这背后的原因,便是清朝对汉文化的隐隐担忧。这种担忧源自于宋元交际之间的女真政权金朝。在明代以前,人们在总结金朝灭亡原因之时,“汉化亡金”论曾经甚嚣尘上,

这种说法虽然有着种种漏洞,但是在明清之际,却成为不少人所认同的历史史观。清朝统治者在总结金国灭亡原因时,也曾经数次提及汉化对于女真军队的腐蚀。

他们以高举汉化政策的金朝国军完颜亮等人为反例,将金朝的灭亡归咎于汉化。而这种恐惧同样体现在他们的民族政策上,“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这种在金朝曾经大行其道的汉化禁令在清代得到了再次贯彻。

事实上,清朝大力推行剃发令,本身就是一种对满族汉化趋势的一种反制策略,以血腥镇压为威胁,强行逆转在北地逐渐发生的女真汉化现象,而其始作俑者,正是对汉学颇有了解的睿亲王多尔衮。

当然,“汉化亡金”之所旨在贬损汉学,却并未触及金国灭亡的深层原因,而多尔衮、皇太极等人未必完全相信这一论调。但是对于一个人口总数连一成都不到的少数族群,满族自然需要通过确立民族文化,来保证自身族群不会融合或者说消亡于汉族。

从这点上来看,清代初年所推行的剃发令,同样也是其统治者试图依靠反汉化而阻止民族融合的一种政策。

三、为挽救民族自卑心理,维持汉满两族在文化上的平衡

第三点其实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剃发令的施行,其实也是满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确立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并以此与汉文化寻找平衡。

与清朝不同,元朝自建立到灭亡不足百年,有不少人认为这与它所施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有关(四等人制度)。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元朝并未完全进行汉化改革,无疑也是它走向覆灭的原因之一。在元代,蒙古贵族中仅有少数选择试图了解和熟悉汉学,而大多数则在心理上蔑视和轻视它们。这也与蒙古部落早年间并未与汉族中原势力接触有关。

相反,女真在明朝中后期就曾经于东北一地和当地汉人交流融合,因此,他们对于汉学的了解就更加深刻。甚至可以说,明末入关的清廷,其实是部分汉化的少数民族势力,这从当时清廷所打出的“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也可以看出。

在女真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官员中汉族人才曾经占据不小的比例。这也是为何会有汉八旗存在的原因。然而,即使是这样,满族也不会选择放弃自身文化的传承。这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几乎是与生存同等重要的任务。

文化的传承除了依靠语言的使用、文字的记载外,服饰和发型同样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甚至可以说,在识字率少得可怜的古代,文化的传承更多时候是通过我们可以直观展现的衣冠发式来进行。

而且,与衣冠、发式相比,女真族在清朝初年仍然未能形成成熟的语言和文字体系,想要依靠后两者来改风易俗颇为困难。因此,“剃发易服”就成了清廷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通过衣冠和发式的改换,清廷可以逐步改变汉人文化内在的部分习俗。最终达到平衡两者的目的。

四、结语

在尚未完全统一全国之时,清朝统治者就以史无前例的铁血手段强制汉人改风易俗,这种无视民族差异的手段,曾经在江南等地掀起血雨腥风,并直接导致江南一地多年来的反复叛乱。

但是,对于清廷而言,这样的统治手段却最终取得了其应有的效果。

在清朝中期,曾经有“小中华”之称的朝鲜曾经派遣使臣入京,其所见的汉人已经“不复前朝衣冠”,甚至部分汉民还用好奇和轻蔑的口气询问他们穿戴“戏服”所谓何事。

从这点上来看,清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的确取得了部分效果,在发式和衣冠上,处于人口劣势的满人竟将汉人同化,三百年后,当剃发令造成屠杀所遗留的淡淡血色逐渐消退,汉民也不再将满人视为另类。就像《大宅门》提及的那样,部分汉人还因为清末革命党人的剃发之举愤愤不平,早已忘记这条辫子所带给先人的恐怖记忆。

参考文献:

1、《清史稿》

2、《清世祖实录》


披澜读史


朝是满族人建立的,跟汉族在文化习俗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未进入中原之前,汉族人穿的是汉服,绾的是长发。到清朝贵族来了之后,要求汉族人剃发易服,这对于汉族人来说,实在是难以难受。奈何没有办法,男子只能剃发。那么清朝为什么要颁布剃发令?

加强管控

在顺治皇帝刚刚进入中原之后,由于年龄上小,所以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就听从自己手底下心腹的建议,向天下颁布了剃发令。对于这项法制的颁布,同时受到了很多人的疯狂抵制。

自古以来,汉族人从来奉行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一时之间要踢掉自己的头发,是难以接受的。但是清朝的管理者们不管这个,为了加强管控,他们要求所有的男子都剃掉头发,梳成辫子。

为了国家稳定

清朝管理者在刚开始入主中原之后,江南地区还属于南明的范围之内,如果这个时候还允许汉族人遵循原来传统的话。是不利于民族团结,也不利于国家稳定的。所以肯首先要在北方地区把剃发令推行起来,这样到了管理江南之后,也不至于会受到汉族人的抵触。

为了确认自己的正统地位

清朝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的一个政权,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当时的很多汉族老百姓并不承认这个王朝的正统性。

从封建社会开始,中原的历代王朝都是汉族人族建立的,虽然在五湖乱华和元朝时期,少数民族也建立了一个个王朝,但是这些只是短暂性的。所以自古以来,汉族老百姓承认的一直都是汉族所建立的王朝。突然之间冒出来这样一个是少数民族政权,心里多少会有点抵触。

清朝的贵族们肯定也知道汉族人的心理,所以为了让汉族人承认自己的正统地位,肯定要实行剃发令。

总结

不管事实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剃发令自从颁布以来,受到了汉族人长达37年的顽强抵抗。那些不愿意剃发的人,要么遁入了空门,要么出走海外。同时也让汉族文化差点儿断了根,所以清朝实行的剃发令是野蛮的表现。


点史成器


这要从当时清朝本身说起,当时清军已经攻入关内,但是,当时清朝的部族与中原的部族,不管是服饰还是发型都不相同。这对于入关后的清朝统治者来说,是不大能接受的,因为清朝是新建立的王朝,是要进行国家的统治的,如果国家大部分百姓发型和服饰都与统治阶级不相同,那就不利于清朝的统治。

于是,“剃发易服”便开始了,特别是剃发方面,实行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哪怕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并且《孝经》也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这些依然阻止不了“剃发令”的实施,不剃头,就要死。全部剃成清朝初期时的那种“金钱鼠尾辫”。当时的清军实行“剃发令”时,曾有言:“金钱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带,实亡国之陋规。”

“剃发令”这个政策,一定程度上使得满汉同化,削弱了汉族的反抗意识,巩固了清朝统治者的至高地位,而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人们剃发易服,而后来的清朝时期的人也都是如影视剧中所见,都是留着辫子的了。


史话论今


清朝在入关之前就已经剃发了,当时的八旗子弟大约有二十万人,男子都是剃半个头,从小到大皆是如此。

满族人在关外剃头完全可以理解,满族人的先祖女真人就是剃发的,其后代之一的满族人剃半个头也是对女真习俗的继承。

再则,关外的天气非常寒冷,满族人又是游猎民族,如果像汉族一样将头发散批着,非常不方便打猎。而且头发太长的话肯定会影响打猎时候的视野,所以满洲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剃发了,留半个头的头发,然后将剩余的一半编起来,这样有利于骑马,也有利于狩猎。

满清入关之后,满族人继续保留了这一习俗,不过在满清入关之初,汉族官员和民众是不用剃头的,这当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一个名叫孙之懈的汉族官员,为了讨好清朝的主子,他把自己的头发剃得和满族人一样,最初受到了满族官员的排挤,但是很快此举就受到了多尔衮的赞赏,因而有了留发不留头的说法。

此后,中国境内,满汉一体均需剃发,其他少数民族则例外。


青年史学家


大光脑门长辫子,是满族人的标志,所以满清入关之后,强迫汉人也跟着这么来,无非就是想弱化汉文化标识,强调自身统治的正统。

但是,满族人自己为什么要剃发留辫子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实用。

不同于农耕文明,满族一直都是游猎文明。所谓游猎文明,说白了就是不种地,四处抓吃的。

满族的先祖是女真人,他们生活在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因为打猎是最重要的获取食物的手段,所以不管多么寒冷,都要出门追捕猎物。

在没有猎枪的时代,拎着弓箭四处跑是正常的,运动量一大,就要出汗。身上出汗还好说,头上出汗就是很大的麻烦。

头发出汗容易结冰,会和帽子粘在一起。这时候想把帽子拿下来就很困难了,而且也不敢拿下来,怕头部的热量迅速流失,轻则生病,重则死亡。

而且打猎这工作没这么轻松,有时候一出去就要几天半个月的,不管是窝在山里还是骑在马上,都没有时间打理个人卫生。

所以很显然,头发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在生产力不发的情况下,整不出一整套理发工具,时不时的修一修头发。所以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剃干净。

剃了前额到头顶的头发,不需要怎么打理了,相对卫生;直接戴上帽子,保暖也没有问题;骑马的时候也不用怕散开的头发遮挡视线或者挂住树枝了;就算是长时间出门,不需要什么技术,也能轻松刮掉长出来的新头发……

总之,是为了方便,生活所迫。

强调一下卫生问题,各种客观条件,制约了游猎民族洗头发的次数,留长头发很容易生虱子的。

可能现在有些人还记得,早年的农村有一样很普遍的工具,叫做“篦子”。篦子很像梳子,但是比梳子的齿要密集的多,主要用来“篦”出藏在头发里的虱子。由此可见,虱子这东西多么普遍。

满头虱子是非常难受的,所以,剃掉最轻松。

个人意见,欢迎高手补充。


七追风


头发,头皮长出来的毛发,男人的发型如今也弄的奇形怪状,有光头,有板寸,有分头,有背头,有披头,有……,太多了数不胜数。

在清朝以前,男人的头发可是要倍加小心呵护,让其自然生长,在头顶挽一个小鬏,用一块布包上,有时再戴上帽子。

如若用剪刀剪掉一缕头发,那可是奇耻大辱!即便是罪犯在刑场砍头,头发也要完好的保存着。

满人入关,建立清朝。满族人心里也犯嘀咕,汉族人那么多,满族人这么少,由少数统治多数,汉族人服吗?顺从吗?

满族人绞尽脑汁想办法,让汉族人尽快地服从清朝的统治,什么办法最快呢?对!就在汉族人身上最在乎的地方下手。

剃发!!!按着满族人的习惯,男人把头发剃得只剩下后脑勺铜钱大小的一块,梳一个小辫。(后来慢慢演变成,剃前一半留后一半)

这可是改变汉族人几千年的习惯和观念。“剃发易服令”一发出,引起了轩然大波。

满族人在心里暗暗偷笑,好!好!好办法!越是反应强烈,越说明抓在了要害处,下决心贯彻“剃发易服令”!

别管你心里服不服,剃发了,易服了,就向外人昭示你是大清朝的顺民了。

于是,更严厉的法令又来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天哪!不剃发掉脑袋啊!

于是,除了部分慷慨壮烈之士,大部分人都为了保命,流着眼泪把头发剃了。

这一下就剃了200多年,到了民国时期,大清朝关门大吉了,本来想象人们会纷纷拿起剪刀,咔嚓咔嚓一夜之间就都把辫子剪了,嘿!又都抗拒剪辫子!那个叫张勋的军阀自己拖着个大辫子,竟然命令他的兵一律不准剪辫子,他被称为“辫帅”,他的部队被称为“辫子兵”。

由此可见,当初满族人下“剃发易服令”,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