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有多瘋狂?

瘋狂到不剝成光豬美軍都不敢接受他們的投降(微笑)

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有多瘋狂?

1944年1月馬紹爾群島之戰中,一名日本士兵向三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投降。

投降的日軍除了一條兜襠布外近乎全裸,有可能是美軍命令他脫掉衣服,以確保身上沒有藏著任何武器或爆炸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士兵極少投降,在他們看來這是極失榮譽的行為。從照片背景中巨大的金屬門和厚實的牆壁判斷,那應該是一個堡壘,有可能是海防炮掩體。

日本1914年佔領了馬紹爾群島,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際聯盟確認該群島由日本託管。1933年日本退出國聯後,就著手把這些島嶼建設成軍事基地。

二戰期間,馬紹爾群島及其周邊島嶼成為盟軍攻擊的目標。1944年1月31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4師從誇賈林環礁北部登陸,陸軍第7師則負責誇賈林環礁南部及其餘島嶼。海軍陸戰隊的進攻重心放在羅伊島和那慕爾島,他們登陸後快速推進,2月1日佔領羅伊島,次日又拿下了那慕爾島。

攻佔誇賈林環礁的戰鬥中,海軍陸戰隊第4師313人陣亡,502人負傷。隨著島嶼一個個被拿下,日軍要麼戰死要麼自殺,投降的人很少,3563名守島日軍中只有約90名俘虜活了下來。

在馬紹爾群島取得的勝利為盟軍在中太平洋地區的發展增添了動力,以這裡作為跳板,日軍控制的加羅林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也進入了美國偵察機和轟炸機的飛行範圍之內。隨著美國新海軍基地的建成,日本海軍的活動大受限制,其艦隊大部分時間龜縮在特魯克島不敢出來,那裡是日本海軍在本土之外最大的艦船錨地,被吹噓為“太平洋上的直布羅陀”。

美軍在馬紹爾群島之戰中的傷亡人數相對較低,只有約3000人,這表明他們從此前傷亡慘重的塔拉瓦戰役中汲取了教訓。針對日軍在海島上的嚴密佈防,美軍也在不斷改進自己的戰術,登陸前的炮擊力度更大,登陸組織工作也有很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