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泡茶未必會佈置茶席,茶席竟有如此講究


茶席,指的是以茶為靈魂,以茶具為主體,在特定的茶室空間形態中,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所共同完成的一個有獨立主題的茶道藝術組合整體。茶席是千百年來,繼陸羽首次創立“茶具組合”,經各代不斷完善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


茶席的設計,既不能脫離傳統,也必須符合現代人的行為規律。一款精心設計的“茶席”即是茶藝者盡情發揮豐富的想象平臺,也是他們表達自己生活態度和精神狀態的空間。茶事自此時起,有了更多儀式感和美學意義。


會泡茶未必會佈置茶席,茶席竟有如此講究


茶席構成


1、煮水器(能拿來煮水沖泡的燒水器具)

2、泡茶器(能放進幹茶衝入熱水並倒出茶湯的器具)

3、壺承

壺承,是承載包容泡茶器、收集淋壺熱水的容器。茶席上的壺承,是為了保持席面的清潔乾爽之用。壺承的選擇,顏色宜略淺於席布的顏色,不應太惹眼而喧賓奪主,大小則應當與茶壺相匹配,不宜太高,以免茶壺產生不穩定的感覺。如果有條件,可以挑選早期柴燒的瓷盤作為壺承。

4、公道杯

公道杯避免了因泡茶出湯的先後造成的濃度不均勻現象。在茶席的設計中,我們選用的公道杯大都沒有把手,公道杯要儘可能高於泡茶器,以形成視覺上的高下錯落。

5、 茶杯(品嚐茶湯)

6、茶倉(存貯幹茶)

7、茶荷(承放幹茶)

8、茶則

茶則,是量取茶葉的計量器具。依靠茶則,從茶倉裡量取大概所需的茶葉。一根嶙峋的竹編,或截取一波三折的樹枝,會使茶席氤氳著山野清趣。

9、滓方

滓方,又稱"建水",是茶席上收集匯聚多餘茶水、廢水以及茶滓的器具。滓方陳設於席主泡茶棄水的方便位置,體積不宜過大,以免使茶席顯得突兀。

10、席布

11、潔方(保持席面整潔清爽之物)

12、花器

茶席上的花器,包括花瓶、竹籃、碗、蓋、盞等。其選擇既要考慮花瓶的色彩、高低、大小,又要關注花瓶與花卉的互襯映照。當首選傳統經典、重心穩定、造型簡潔、素身無刻畫的花器。


會泡茶未必會佈置茶席,茶席竟有如此講究


茶席,不是刻意地“擺”,而是用心地去“布”。

古人把中國傳統繪畫的構圖,稱為“置陣佈勢”。茶席的“勢”,是由茶席元素的“形”構成的。


器具之間,不是乾枯的羅列展示,彼此有著生命的相生相惜,有著氣韻流動地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為了讓我們更美更風雅地去喝茶。


茶席的設計要體現出茶席的詩意美、畫面美,悅目方能賞心,神馳物外。借茶器育化茶湯,以茶盞為橋樑,讓茶人在溫馨素雅的茶境中,隨心賞茶與品茶。


茶席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

一是具有實際沖泡、品飲功能的器物,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勻茶器、茶盞、蓋置、盞託、茶則、茶匙、水盂、茶巾等;


二是具有點明茶席主題、加深審美體驗的裝飾物,包括席布、花器、茶花、香器等。


“左手席”——茶席中最基本也是最標準的佈局。


會泡茶未必會佈置茶席,茶席竟有如此講究

“左手席”即使用左手拿煮水壺注水,右手持泡茶器並出湯的茶席佈局。以拿煮水壺的手的方向為準,命名為“左/右手席”,這是茶文化圈子裡所約定俗成的。


“左手席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煮水壺放在泡茶者左側,可放在桌面上或桌旁一張較矮的凳子上;而茶壺放在泡茶者面前正中,壺柄在右,壺嘴向左,方便用右手出湯。公道杯放在泡茶器的右側偏前方的位置,大約呈30°角。這個黃金角度,也正是為了操作的便利而設計的,如此出湯,肩膀舒展,動作自然流暢,呈現一種和諧之美。出湯之後,右手拿起公道杯分茶,同樣也非常順手、自然。


同理,盛放棄水的水盂(或稱茶渣缸、建水等),放在泡茶者的右側較遠遠的地方,方便處理棄去不用的茶水。因其類似於“垃圾桶”的功能(實際上並不能往裡扔垃圾,只盛放水和茶渣),應該置於儘量遠離茶席中心但手又能夠得著的位置。


一些小道具的擺放就相對自由些,但也要注意茶席視覺上的平衡和操作的便利性,如茶荷、茶則放在中心區左側,那麼蓋置、茶巾就放在右側。反過來也可以,按個人習慣。杯子,就不需要多說了,常規的陳列是在客人面前擺成一排,注意客人取用方便,並且要疏密有致,具有視覺美感。


會泡茶未必會佈置茶席,茶席竟有如此講究


基本的茶席佈置看似簡單,實際上想要依葫蘆畫瓢似的擺好卻沒那麼簡單。每件茶具之間的距離,微妙的角度,都會影響茶席的美感。茶具材質、尺寸、色彩的搭配,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