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

鲲鹏影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实是两句话,它们分别出自《周易》的乾卦和坤卦的象辞。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象,什么是象辞。

象,原本是兽名,但在《周易》的文辞编排中,它被假借作为象征与现象的意义。而象辞,就是研究《易经》卦象的心得。由于八卦和八八六十四卦象征的物理人事过于抽象,为了使人容易了解,于是便借用现象界中,人们的五官和意识可以体会察觉的东西,代为卦象的解释,是为象辞。乾卦的象,即为天,而坤卦的象,即为地。有了这个基础,我们现在可以来解释这两句话了。

0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中,天行健,指的是我们所知觉到的天体,它永远在运行不息的旋转前进。我们人类,与万事成物一样,都生长在这个运行不息的天地之间,所以有志修德修学的君子,应当效法天道,永无止息的求取进步。

02.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中,地势坤,指的是我们所置身其上的地理形势,虽然地势不顺,但其形承天,故深厚难测。有道君子,应当效法大地的远大深厚和载育万物而不言的德性,广施恩泽,布化四方。

当然,乾坤两卦作为周易八八六十四中至阳至阴的两个卦,它们所蕴含的丰富内含,绝非在这里一个简单的回答可以说清。大家都知道,《周易》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它所阐述的道理,实际上是贯通儒释道三家的教理的。

儒家的《论语》更多强调坤卦的厚德载物,鼓励圣贤君子立德立言,以教化四方。而道家的《道德经》则更倾向于从内在心性上求证乾卦的至大至刚,因为乾卦代表天道,代表自然,代表无为。

至于佛家,因为它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属于后来者,它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千年传承,得力于它与中国儒道两家的相互融合,相互印证,而禅宗就是它们融合与印证的产物。为什么《金刚经》一直以来,被视为禅宗七经之首,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我是悦哥,我的梦想是“3+1”:读懂《论语》+《金刚经》+《道德经》这3本书,成为1个像张庆祥讲师那样的开悟者和传统文化传播者。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被催更的牧羊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出自《易经》乾坤两卦,《易经》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最为灿烂辉煌的明珠。

讲到《易经》我们就会联想到八卦,想到八卦,就会联想到上通天文,下达地理的全能大师。其实《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包含着朴素的自然法则和深刻和谐的辩证统一思想,被称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

在《易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孔子对其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奠定了《易经》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重要地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翻译过来,天的运行刚健不息,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自强不息。地的形势就是坤卦,君子效法大地的品德,以深厚的道德负载万物。

这两句话说出一个伟大的人文思想,“天行健”天体在不断地、永无止息地运动,日出月落,冬去春来,天的法则,只有付出,不要回报,像太阳只放射光芒并没有从地上吸收什么。

“君子以自强不息”做人要效法宇宙的精神,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自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不求进步,就是落后。

“地势坤”大地像坤卦一样随顺,人类离开了大地就没有了生的可能,大地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但是我们给大地带去的是破坏和垃圾,然而大地并不计较。

“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的修养要效法大地,要有大地一样的胸襟,品德要圆融广大,把做人处世的修养要养的深厚,进德修业,永不停止。

这两句话如同一场随风潜入夜的春雨,灌溉着中华人文及自然科学的发展。2014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时说:

“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的思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914年梁启超到清华大学演讲,引用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了清华的校训。

《易经》像一座丰富的宝藏,我们只要能摄取丁点知识,就足以成就伟大的成绩。德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受到《易经》的点拨,产生了二进位制的最早灵感,为电脑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世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也曾坦言说,他的成绩的取得也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

《易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它包罗万象的知识,涵盖宇宙的胸怀,指导着千年的沧桑巨变,也正以蓬勃不朽的力量,为当代世界的发展进步贡献着巨大的能量,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万千年劳动人民智慧的伟大结晶。


END.


博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首先说明五点,可能造成不能真正领悟其旨的原因:

第一、古代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这是后人断句加上去的。

断句之人,真正能理解原句的含义吗?又或断句后,能表达原句的含义吗?“断章取义”也早就了现在的成语典故。

第二、从古至今,字形有了太大的变化。

文字的创造发展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期。甲骨文、繁体字、简体字等等。每个时期的文字记载,到了另一个时期,可能变化很大。

第三、从古至今,随着文字字形的发展,字义也在不断变化。

即使是同一个字,在不同时期也可能有不一样的内涵。这很容易,让我们以某字现在的含义去理解过去文字的含义,造成误解或不解。

第四、不同时期,人们所处的物质世界、人们的世界观不同。

不同时期,人们所接触的客观物质世界不同,由此人们形成的世界观也不同。要想理解古代的文字记载,须以当时的世界观去理解。这就是“上下文”的意思。

第五、不同时期,字的读音也在发生变化。

这个是相对于骈文、诗词歌赋等来说的。读音的不同,对含义的理解影响较小。

总之,由于各种因素,在解读古文时,要穿透文字,还原到过去,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最原始的涵义,从而,体味其深厚的意蕴。

现在,剖析两句:

第一、断句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现在是作为两个成语在用,尤其作为清华的校训后,更是转载万千。但是,当我们看看“厚德载物”这句,“厚德”是形容人的,“载物”可以用来形容人吗?强暴的去理解,当然可行,不过更合适的是形容“车”、形容“地”。由此,我认为现在的断句并不合适,应该在“自强”、“厚德”的后面断掉。“不息”是形容“天”的;“载物”是形容“地”的。

第二、字形

“势”乃“执”,“执力”为“势”。意为“执持”、“执守”、“执着于”、“恒久不变”。如此,“行”与“执”都为动词,也可讲的过去。

第三、字义

“干”为“键”, “键”乃“干”之古字,而“键”又训为“健”; “坤”为“川”,“川”乃“坤”之古字,而“川”又训为“顺”。由此,我们能更好的理解这两个字:

“健”:刚强有力,如骏马奔腾;

“坤”:柔顺宽厚,如孺子牛。

柔顺不是顺从、服从的意思,更多的是顺势而为的意思。“得民心者得天下”、“识时务者为俊杰”大概也是这个意思。现在,好像后句多为奸党游说忠良弃明投暗所用了。

“德”:现在主指道德,但在古代这个要宽泛的多,意在德性、修为。。。

第四、古代世界观

1. 地心说:也就是认为地是静止不动的,而天(包括日月星辰)是不断运动的,这以地作为参照物,也不错。

2. 天人合一:不能单从字面理解,意思是,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3.阴阳:这也是《周易》作者的核心理念。放在现在讲,矛盾论也是一致的。万事万物都有阴阳、刚柔、内外、动静。刚柔相济,内外并用,动静结合,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相互对立又不可分割。“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也是这个思想的展现吧。

最后,综合理解这两句,用两句文言表述如下:

天行不息,何者?健也。然则君子何以为用?自强也!君子自强则健,遂若天行矣不息;

地执载物,何者?坤也。然则君子何以为用?厚德也!君子厚德则坤,遂若地执也载物。

“不息”形容“天行”这个现象,“健”是这个现象的“原因”;

“载物”形容“地执”这个现象,“坤”是这个现象的“原因”。

“天”为阳、为刚、为强、为外、为动;“地”为阴、为柔、为顺、为内、为静。

“天”的刚健性格主要体现在:“天”的运行是刚健不屈的,它不受人世的兴衰治乱的影响,也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挡,按自身的规律,永恒不止地前进;

“地”的柔顺性格主要体现在:“地”幅员广阔,其体深厚,它生长万物,滋养万物,而万物并蓄。

既然天地之道即是人生之道,那么人亦应效法于天地。人要效法“天”的刚健,自强不息,不因困难而阻,不因失败而馁,一往无前,努力进取,永无止境;人要效法“地”的柔顺,宽厚为怀,顺势而为。

自强:对于人来说是内在的,表征自己需不断运动。

厚德:对于人来说是外在的,只有和别人有联系的时候才能体现是否厚德。厚德就是柔顺,就是宽厚为怀、顺势而为。宽厚为怀就不是刻薄,不是看法不同便火冒三丈。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梁启超1914年11月5日在清华的演讲——《君子》中说:“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这是宽厚为怀的思想体现。顺势而为,首先要调查清楚势是什么,也就是形势,你周围的客观存在。这里不是现在趋利避害、附庸权贵的范畴,这里的势是一个哲学概念,顺应大势、客观规律之意。按照自己的能力去要求别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去了解客观世界,不知道世界有多样性的规律。入乡随俗,就是顺势而为的思想体现。

自强与厚德,从逻辑上讲就是外柔而内刚,天圆地方。

说到这里,以基本阐述完毕,但有一个问题,天为阳、为刚、为外、为方,地为阴、为柔、为内、为圆,怎么成了外柔内刚、天圆地方?暂且不去深究。就当在天地合合为人的过程中,阴阳转化,由内而外了吧。阴阳图的两条鱼为天地,两个眼睛为人,这不就代表人在天地合合的过程中阴阳互换了嘛,哈哈。

人能效法于天地,做到刚健不已,自强不息,宽厚为怀,顺势而为,就会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则通透无碍。


小书蠹


先说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易经乾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学习天道,学习大自然,你看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风云雷电春花秋月日月星辰,何曾停止过运行,它们始终不停地运动,而我们人也是一样,也要学习大自然的进取精神,努力奋斗进取。这是典型的儒家文化的精神。儒家文化从易经中吸取养料,养成了奋斗不止死而方息的精神。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子贡说,活着就要奋斗,就要学习,直到死了才能休息。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再说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来自于易经中的坤卦。易经中说,你看大地具有多么宽广的胸怀,它可以接受美好的东西,但也容纳了很多不好的东西,大地的胸怀是宽广的。而我们人类,也要像大地一样宽容。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和合文化,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运用的人伦关系上,儒家学说强调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精神。


好玩的国学


1914年梁启超先生应邀到清华大学,举行一场主题为《君子》的演讲,期间梁启超先生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大学生。

清华大学决定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规,沿用至今。

前人经常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勉励后辈,它体现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伟大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首先,要知道这句话出自《周易》乾、坤两卦的象传,象传是解释卦象的道德内涵,从卦象引申出为人的道理。

再接,直接翻译这两句话,意思是:

天道的运行没有停止,君子观看乾卦,应该效仿天道,树立努力奋斗、永不松懈的志向。

大地的地势是坤卦的象征,君子观看乾卦,应该效仿大地,建立宽厚的大德承载万物。

然后,在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周易,两句话写作“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川,君子以厚德载物”


其中键是使轴与齿轮等连接固定的零件,使得车轮可以滚滚前进。

川是平坦的意思,天行键与地势川刚好组成对文,明白帛书周易就应该很好理解。

最后,天行健是古人以大地为参照物,观测日月星辰运行不止,没有丝毫偏差,从天道领悟到人道的君子也应该效法。但不是意味着人要不睡觉,累死累活,确切来说是奋斗不懈,无畏困难的精神

地势顺,王弼注释“地形不顺其势顺”,大地的形态有高有地,但大体而言是通顺、无远弗届。君子也应该效法大地,像大地那样海纳百川,承载大地上的形色生灵,承载万事万物。君子应以宽厚的品格对待人事,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高位的,卑下的,都应表示尊重仁慈相待。

总结:

这两卦深刻体现了《道德经》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

我们效仿天地的德行,事功上要奋斗立业,待人上要宽容仁义

阴阳和谐,内圣外王。


云汀说文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语出《易传》中的《象传》。这句话现在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意思是:宇宙和大自然不停运转,刚强劲健,君子处事,应效法天地,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应不断地前进。大地吸收阳光滋润万物,君子应增厚美德,以身作则。如果你是君子,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包容。

而我的理解是:

自强不息还不仅仅是不断的完善自我,他还应有的解释是:积极上进,强大自己,努力解决问题。

在现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赛跑,而一旦被落下,往往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如果不想被淘汰掉,那么就积极上进吧。更何况,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找到一个永久的帮手,永久的合作伙伴。就算某个人愿意在某段时间,某个特定场景下帮你做事情,那也不代表他愿意帮你一辈子,再说他也不可能永远和你总在一起,也不可能永远对你有求必应,所以事情还是自己有能力解决的比较好,要学会处理自己处理所遇到的事情,要自强,要不断的变得强大起来,我想这应该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解释。

下一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的理解是要宽厚为人,如果太过私粮自己的眼前利益。以后就会失去的更多,有的时候为了眼前的利益失去了善缘是得不偿失的,多多原谅别人,体谅别人,别人自会抱着一份感激的心去回应你当你心胸博大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和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生气了,你变得越来越快乐了,因为看得很开,看得很明了,所以不在意,所以不会因这些俗物而悲。人生是很长的,得失并不仅仅在于一时,这是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要从宏观上去思量,此时是失,焉知彼时是得?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做人的根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人可以成为君子,君子是人上人,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也许正是这两点做得更好或者是更坏,只有这两方面做好了才有资格去谈其他人的品德。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相辅相成的,自强不息能够让人变得强大,保护自己,厚德载物是为自己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能够让自己更快的变得强大。当然道理谁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很难。能够做好的人更是少数,所以优秀的人往往才是少数。





配玉老师


周易原文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 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诠释一: 《易经》中认为: 乾为马,坤为牛。 用马来象征天。 故,天行健,就不难理解,骏马以形容自强不息;坤为牛,以牛来诠释人之品德。 有些古句是不需要详细解释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体味。 诠释二: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行健”与“地势坤”失去了对称,怎回事儿? 据帛书《周易》,“干”为“键”,“天行健”乃“天行键”,“键”乃“干”之古字,而“键”又训为“健”,串在一起: 天,行矣,干(键)。干,健也。 据帛书《周易》,“坤”为“川”,“势”乃“执”,“地势坤”乃“地执川”, “川”乃“坤”之古字,而“川”又训为“顺”,串在一起: 地,执也,坤(川)。
坤,顺也。 “地”也有“原初的肯定性的强力”, “执”执力为“势”,所以“地执坤”变成了“地势坤”。 “执”执持、执守;“势”“势力”、 “形势”,坤之义大矣哉。 人参赞天地化育,参入“存在者之整体”,又能“复”,而得以“见天地之心”。
天、地、人,三才而两之,中道而行,何惑之有? 天行矣,干。干,健也。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执也,坤。坤,顺也。君子以厚德载物。 诠释三: “天行健”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浊酒话烟语


出自《易经》的乾卦和坤卦,要弄懂这两句话,就必须弄懂乾卦和坤卦。

天行健:天的运行——健,外在有力,内在和谐

对于君子而言,自强不息就是健,健就是运行不止,所以自强不息不是追逐名利权势,而是培养身心的和谐,持久,推及其余,带动其他人运转不息。

很多人觉得君子是很懦弱的,其实不是,君子是由内到外,自己的“健”带动他人的“健”。

儒家提倡六艺,有文有武,礼、乐、射、御、书、数,孔子射箭就很准,而且熟练驾车。

地势坤:地的状态——坤,从田,上通下达

对于君子而言,厚德载物就是坤,广博宽厚,包容万物。你看大地是不会嫌弃谁比较脏就不承载,而是接受一切,融化万物。

所以,君子不仅刚强,而且柔顺,对外奋发有为,对内修养品德。

易经的乾坤两卦很好的诠释了君子是效法天地,阴阳和谐。两句话连在一起,也是为了大家不要过刚过柔,而要阴阳和谐。

其实乾卦也有潜的部分,“潜龙勿用”;坤卦也有用的部分,“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这就是易经的阴阳和合思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阴一阳谓之道。


阳明正传,传播阳明心学和儒家经典!欢迎关注和探讨!


阳明正传


这个句子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象传,分为大象、小象。大象是解释卦象立义的,小象是解释六爻辞的。这个句子,分别出自乾坤两卦的“大象”。(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上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流传更广。但两千年来,知者多,能解者少。然而,在学术界仍有不同的解释,似乎还没有公认的正确训解。我就谈谈小僧的理解,供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空最主要就是云行雨施。天空空无所有,所以叫天空,如果天上有物质,就会掉下来。但是,天上有云有雨,云雨要动,也就是说天要运行,否则空气不流通,天气凝固,草木也很难生长。所以,天空中的云要行,雨要施,所以叫做天行。健不只是刚而已,还要持久,才叫健。一个人很刚,很容易被折断的,因此持久地运行才叫做天行健。我们看到太阳持久地、不停地东升西落,空气不停地流动,有时候有云,有时候有雾,有时候下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就觉悟到,要做一个君子,就应该向天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人很勤奋,就是跟天学习自强不息。那地呢?地有没有行呢?地不能行的,地一行那就地震了。地势坤,地完全是看势,有高山,有丘陵,有峻岭,高高低低。所以,天重行,地重势。

中国人常说,形势比人强。很多人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自己很有办法,自己做了很多贡献,其实都是形势的帮助。所以,中国人谢天谢地是有道理的。地势坤,就是地势有高高低低的变化,我们看地理都是看地势的。

君子看到了地势坤,跟看到天行健一样,要向地学习厚德载物。地很可爱,无私地承载万物。人们随便挖洞,它就让你挖,把有毒的东西埋进去,它也毫无条件地接受。地上有树,有山,有高楼大厦,什么都有,它从来不讲话。可是,人类不能过度欺负它,否则它就山崩地裂。所以你看女人,她很柔顺很柔顺,等到惹火了,她就像山崩地裂一样的,那就够瞧的。柔极成刚,刚极成柔,我们真的要好好去想一想。

做事情,该刚的时候才刚,该柔的时候一定要柔,只有柔才能够解决的就柔,非刚不可就刚,可刚可柔,刚柔并济,内外配合。


小和尚释广德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生而为人,多做善事,行善积德,日行一善,增福增寿,好运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