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扔下45秒后爆炸,投弹的飞机又是如何逃脱的?

冰晶凤翎


原子弹扔下45秒后爆炸,投弹的飞机又是如何逃脱的?


1945年的时候,在日本广岛的上空投掷了一枚原子弹,投放的时候才45秒,这个原子弹就当场爆炸,爆炸的威力使得整个广岛都成为了一片废墟,所有的房屋建筑物基本上都是化为乌有了。这颗原子弹从9600米高空坠下,导致了整个广岛8.8万人的死亡,这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那么我们就特别的好奇,这个原子弹从投放到爆炸仅仅用了45秒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飞机的驾驶员到底是如何逃生的呢?小编给您解开谜底。

一、投弹飞—-B-29型轰炸机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有人敢接这个危险的任务,那么必须有精英飞行员操作性能优异的飞机。为了保证任务圆满完成,有几十名飞行员接受了旷日持久的训练,最后从中挑选了几个飞行技术最好,投弹表现最出色的飞行员执行原子弹投放任务,他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最后执行任务的美国著名飞行员柏森斯上校。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架完美的轰炸机才行,当时日本的防空系统在美军的轰炸下已经形同虚设了,但为了执行此次任务,还得需要一架性能优越的轰炸机,在投完弹之后以最快速度逃命。当时美军为了轰炸日本本土,在国内研发了很多性能优良的轰炸机,选择了半天之后,美军最终确定了使用B-29来执行此次任务。B-29是当时美国体积最大的轰炸机,并且质量也重,速度还最快,被世人称为空中的超级堡垒。B-29的性能十分优秀,他可以在四万尺的高空以350英里的速度航行,当时的日本和德国都没有与此种轰炸机相媲美的飞机。

二、投弹过程—-六架飞机同时出马

投入战斗的总共是6架B-29型轰炸机。两架侦察、三架报告天气,这5架飞机与原子弹保持的距离可以确保安全。最危险的就是装载原子弹的82号轰炸机。

1945年8月6日凌晨2时40分,“509小组”准备起飞;

82号机命名为“依诺阿盖依”号,这是飞行员蒂贝斯妈妈的名字。

柏森斯上校爬入弹舱,打开原子弹的保险装置,装上引爆器,为投弹做准备。

飞行目标:广岛。

7时35分,伴随“依诺阿盖依”号的两架“509小组”飞机迅速离开。

8时整,为了防止强光灼伤眼睛,“依诺阿盖依”号机组人员戴上了厚厚的墨镜。

8时16分,飞机飞行速度是550公里每小时;5吨重的原子弹被推出弹舱。

45秒钟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正下方是日本广岛市相生桥以西100米。强烈白色闪光,广岛上空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冲天而起,几百根火柱直冲蓝天。

三、安全距离——13公里

学过物理的都知道,轰炸机在投弹的时候还要将物体本生的惯性考虑在内,炸弹在出舱的时候还会保持一定的速度继续往前飞,所以B-29在投放完成之后必须掉头飞行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但是如果直接来个180度的掉头的话,飞机本身是经受不住如此大的方向调动,所以并不能实现180度的掉头,后来的科学家在试验中得出结论,掉头155度是飞机能接受的最大掉头角度,而飞机和原子弹水平距离十三公里是绝对安全距离。

在实际操作中,飞行员为了保命,完全按照预先安排的流程来操作,投放之后155度掉头,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此地。

根据美国后来披露,飞机的确按照原计划返回,投弹时飞机飞行速度550公里每小时,10万米高空,推出原子弹,然后飞机立即转角155度调头,向下俯冲,飞机下降300米,继续以5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往回飞行。原子弹出舱后,飞机重量减轻,飞机利用45秒钟飞行水平距离是:550÷3600×45=6.875公里,考虑飞机转弯时间,飞机实际飞行水平距离大约是6.5公里。把原子弹、飞机两者在反方向的飞行水平距离相加6.5+6.5=13公里,当原子弹在广岛上空600米处爆炸时,飞机已经远离爆炸点水平距离13公里,正好处于安全区域。

不过根据机组人员的说法,B29轰炸机还是受到了冲击波的影响,机组人员称飞机像是被电杆狠狠地砸了一下。

本来还想殊死一搏的日本,在遭到两个原子弹打击后,很快无条件投降了。


葛大小姐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时候,原子弹会打开减速伞,这也使得飞机会有足够的时间逃

离现场。

当然这也是美国的军队经过长时间演练的结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才会选择在规定的时

间投下原子弹。而且在当时日本已经并没有任何的防空能力,足以对于美国的飞机造成

任何的威胁,所以飞机可以并不考虑日本军队的威胁。

投弹之后安全的逃出爆炸区是轰炸机和攻击机的问题。

但是美国投放炸弹的飞机据说专门对于飞机进行了改造和培训,改造的主要目的是顺

利携带并且精准投放原子弹任务,第二就是安全返航。

当时的投放小男孩和胖子两枚原子弹时候,美国专家是专门研究得出,必须的保持和爆炸中心13公里的距离才能安全的跑出来。

那次的行动是由B-29轰炸机实施的。在后来的过程中,B-2在飞机上进行了大范围的减重B,首先是把飞机的装甲卸掉,然后包括飞机上其他的一些不需要的零件卸掉,后来

安装了更大马力的发动机,保证在飞行过程中能瞬间加速,离开危险区域,经过这些改

造之后的飞机,明显就是比普通的飞机更加耐久一些。

根据当时的飞行人员的描述,当时在丢完导弹,整个飞机瞬间轻了4.5吨左右,飞机会剧

烈颠簸,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及时及时控制飞机,并且迅速的飞离这个地方,两架飞机的

飞行员都是有非常丰富的飞行经验。

几秒后的冲击波就能在飞机上感受到了,整个飞机的尾部都在颤抖,他们要做的只有加

速前进,离开这里,最后他们安全顺利的离开了,并且返航。当时的飞行员说,当时接

受这个飞行任务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死的心理准备,不过还是尽力做到最好,以免自己

真的丧命了。


江水趣谈


在二战的最后阶段,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放了一枚原子弹,这两枚原子弹都成功的爆炸,而投放原子弹的飞行员也都幸运的逃脱。根据当时的数据记录,美国轰炸机从9000米的高空投弹,原子弹降落到距离目标地点上空500多米的时候,爆炸引擎启动引发核爆炸。而这个过程仅仅只有45秒的时间,因此飞行员想要逃生,就需要在这45秒的时间内躲过爆炸的冲击波区域。


在原子弹刚刚研发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成熟的导弹技术,因此想要把原子弹投放到日本的国土上,就必须要用轰炸机。杜鲁门在高兴之余,也开始考虑投放原子弹对于自己支持率的影响。因为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辐射,美国一直宣传人权至上,不能像日本那样进行自杀式袭击,假如投放原子弹的飞行员不能够安全返回的话,对于杜鲁门执政期的口碑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确定投放原子弹之前,美国的军事专家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计算,他们必须要保证B29轰炸机飞行员的安全,才能够放手的进行这次核攻击。美国的军事专家测算出原子弹的轰炸半径大约在12英里左右,这样美国的轰炸机需要在45秒内飞到投放点12英里之外的距离才行。这个距离对于B29轰炸机来说并不困难,不过这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假如轰炸机遇到袭击,或者核弹的爆炸距离更广,那么轰炸机飞行员依然不能顺利返回。


在开始攻击之前,携带原子弹的B29轰炸机上的战斗人员内心绷得非常紧,因为他们不知道投弹后究竟能否安全返回。在投弹的当天,这架B29轰炸机并没有受到日本空军战斗机的拦截,也没有被高炮发现。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已经掌握了决定性的制空权,日本的战斗机和防空部队,剩余的战斗力已经不足以对B29轰炸机产生过大的威胁了。

在完成投弹之后,B29轰炸机的驾驶员立刻猛踩油门加速逃离,因为内心紧张的原因,B29轰炸机的飞行员将油门踩到了底,这样的操作激发了轰炸机的动力潜能,在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升起的时候,这架B29轰炸机已经逃出了18英里。不过根据机组人员的说法,B29轰炸机还是受到了冲击波的影响,机组人员称飞机像是被电杆狠狠地砸了一下。在两次核武器攻击成功后,想要顽抗到底的日本帝国主义最终低下了头颅,原子弹投放不到十天,日本天皇就发表了投降宣言。


军武小咖


使用飞机投掷原子弹、原子弹扔下后45秒爆炸,由这些信息判断,这件事发生在广岛原子弹事件中。

美国用B-29轰炸机将原子弹投放到鬼谷市上空,45秒钟后,耀眼的闪光和天塌地陷般的轰鸣,造成十几万人死伤,广岛市几乎被夷为平地。

如何实战训练投放原子弹的飞行员


计划投放原子弹的飞行员,不知道真实计划。让他们与其他B-29型轰炸机一样,参加对日本各城市的空袭。

但是,他们每次只携带一颗5吨炸弹,每次投弹都要求保持一定高度;要求弹着点准确,并在视力范围内爆炸。

投弹后,用最大角度、最快速度折返飞回。

经过反复实战训练,飞行员技术炉火纯青,也收集了大量的飞行数据。

投放原子弹之前,如何要求机组成员

向广岛市投放原子弹前一天,蒂贝斯上校召集“509小组”全体人员开会。

他第一次宣布,“509小组”训练10个月,就是为了在日本投掷相当于两万吨TNT能量的原子弹。

蒂贝斯上校担任主驾驶。

技术专家柏森斯上校奉命随机飞行,一旦任务失败且被捕,柏森斯应立即自尽。

如何向广岛市投放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实战原子弹

投入战斗的总共是6架B-29型轰炸机。两架侦察、三架报告天气,这5架飞机与原子弹保持的距离可以确保安全。

最危险的就是装载原子弹的82号轰炸机。

8月6日凌晨2时40分,“509小组”准备起飞;

82号机命名为“依诺阿盖依”号,这是蒂贝斯妈妈的名字。

柏森斯上校爬入弹舱,打开原子弹的保险装置,装上引爆器,为投弹做准备。

飞行目标:广岛。

7时35分,伴随“依诺阿盖依”号的两架“509小组”飞机迅速离开。

8时整,为了防止强光灼伤眼睛,“依诺阿盖依”号机组人员戴上了厚厚的墨镜。

8时16分,飞机飞行速度是550公里每小时;5吨重的原子弹被推出弹舱。

按照专家预设的引爆点,45秒钟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正下方是日本广岛市相生桥以西100米。强烈白色闪光,广岛上空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冲天而起,几百根火柱直冲蓝天。

仅有45秒钟,投弹的飞机如何逃脱的?

原子弹研究小组的科学家已经计算好了,原子弹爆炸杀伤范围是半径13公里。

这就意味着,45秒钟后,飞机与原子弹的水平距离必须不小于13公里,飞机才能够保证安全。如何做到这一点?

出舱后的原子弹按照惯性、沿着飞机原来的方向继续向前飞行,一边飞行、一边降落。

不考虑空气阻力,经过45秒钟,原子弹的飞行水平距离是:550÷3600×45=6.875公里。其中3600是一小时化成3600秒。

考虑空气阻力,原子弹实际上能够飞行的水平距离是6.5公里。

再来看看飞机能够飞行的距离。

如果飞机沿着原来方向飞行,45秒钟后,原子弹爆炸,飞机差不多正在爆炸点的上空。

因此,飞机最好的逃跑方向是与原子弹飞行方向完全相反,也就是飞机调头180度,以最快速度飞回。实际上,飞机不可能调头180度。

当时B-29轰炸机空中最大调头转角只能达到159度。

原子弹推出弹舱后,“依诺阿盖依”号轰炸机飞行员娴熟调头,转角达到155度,并向下俯冲,然后用最快速度往回飞行。

调头转角155度已经很成功了;向下俯冲,使飞行高度降低300米,有利于飞机用最短时间、实现最大飞行速度。

原子弹出舱后,飞机重量轻了不少,飞机利用45秒钟飞行水平距离是:550÷3600×45=6.875公里,考虑飞机转弯需要一点时间、以及调头绕行的距离,实际上,飞机飞行的水平距离大约是6.5公里。

把原子弹、飞机两者在反方向的飞行水平距离相加6.5+6.5=13公里,就是原子弹爆炸时,爆炸点与飞机的水平距离。这个距离正好是安全距离。

现在很清楚飞机是如何逃脱的:飞行速度550公里每小时,10万米高空,推出原子弹;飞机立即转角155度调头,向下俯冲,飞机下降300米,继续以5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往回飞行。

当原子弹在广岛上空600米处爆炸时,飞机已经远离爆炸点水平距离13公里,正好处于安全区域。

45秒钟后,看见白光闪烁、接着听见巨大爆炸声响,“依诺阿盖依”号轰炸机上的飞行人员感到有一阵风从飞机后部向前吹过。

要不要发展核武器

原子弹的爆炸,给广岛市人民带来的伤害,难以估量;但是,确实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后来,研究原子弹的爱因斯坦很后悔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他本想让原子能为人类造福。

今天的世界,原子能的研究已经远远超过1945年的水平,少数大国的核武器足可以将地球毁灭三遍。

要想在地球上,彻底销毁所有核武器,俨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我们来讲,最好的方式是强大自己、守护和平。


岳飞的飞


“原子弹”这个词,随着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递的两颗“灾难之星”开始变得广为人知,原子弹成为了世界人人皆知的恐怖武器。同样也是在二战之后核武器被禁止使用,美国投递的两颗也成为了第一次和至今为止最后一次的原子弹的亮相。

当时原子弹是在被投掷后的45秒之后爆炸的,也就是说当时负责投掷原子弹的飞机只有四十五秒的时间飞离轰炸区。


而据了解,当时的两架飞机事后都安全逃脱了,并没有产生伤亡,那么他们是怎么在短短的45秒内逃出原子弹爆炸的波及范围的呢?

当时美国派的轰炸机其实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的,飞行员是训练过的,计划投放原子弹的是B-29型轰炸机。

他们飞行时只携带一颗重达五吨的炸弹,每次投放的时候,都要保持一定的高度,要求弹着点必须准确,并且是在视力范围内爆炸。

在投放完成之后,用最大的角度和最快的速度折返往回飞,经过了反复的实战训练之后,飞行员的技术已经十分熟练了,而且也收集到了很多的飞行数据可以用作参考和计算,这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真正的实战在作准备。


其实,当时投放炸弹的轰炸机只有一架,但是同时飞往日本上空的却有六架,都是B-29型轰炸机,他们都是用于侦察天气,然后报告天气状况的,毕竟这样的行动是要保证万无一失的,一旦有意外发生,他们都是要以死谢罪的,不过除了轰炸机之外,其他的飞机都已在投弹前的半小时返航了。

而当时轰炸机上除了飞行员之外,还有一位负责投放原子弹的技术专家,因为当时技术水平不支持自动投放,所以只能人工辅助投放才行。

经过反复实验之后,确定了波及范围是12英里,所以只要飞机在投放后,保证可以飞行至离弹着点12英里外的地方就可以了。

当时在日本上空投放的原子弹是在一边下落,一边前行的,这是由于飞机带来的向前的惯性造成的。而这就要求轰炸机在投放完成后不能继续往前飞,而是应该折返往回飞,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拉大炸弹与飞机距离。


当时原子弹在下落到离地几百米的空中爆炸,形成强光和巨大的蘑菇云,而这时的轰炸机已经在离爆炸点十几英里的空中了。

据说,虽然飞机安全距离,但飞行人员仍然可以感受到炸弹对于飞机的冲击力,这说明虽然实验的数据没有出错,但炸弹造成的冲击波的威力,还是比想象中的大。 在原子弹被扔下的45秒内,真是可以算作惊魂时间了。

但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收集数据之后,这样看似危险无比的行为就已经算是有了比较大的安全保障了,只不过这样的保障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只能说,投递炸弹的轰炸机能安全逃脱是运气加技术造就的结果。


夏目历史君


在人类历史上,真正将原子弹用在实战当中的只有两次,分别是美国原子弹轰炸广岛和美国原子弹轰炸长崎。


在二战末期,还没有出现能够携带核弹头的成熟的导弹技术,核轰炸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轰炸机头上。

那么轰炸机在投下原子弹后是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逃脱的呢?从提问者提到的四十五秒来看,应该说的就是美国在广岛投原子弹的行动了。

既然这样,我们就以广岛投弹为例来分析下飞机在投下原子弹后怎样逃出生天的。

首先,在投下原子弹后飞机逃脱还要依靠飞机本身较为出色的性能。承担广岛核投弹任务的是美军大名鼎鼎的“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

B-29轰炸机采用四发布局,且配有加压仓,具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巨大的载重和极高的升限,在万米高空最大对空时速可达350英里。为了这次核轰炸,进行任务的B-29还进行了特殊改装。拆掉了大量的遥控炮塔,只保留了尾部的机枪,以此来减轻自重。这让飞机更加灵活,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出色的性能是飞机投弹后成功逃脱的最基本保证。

其次,飞机能够免遭核爆之灾也要归功于飞行员操作得当。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轰炸机机组成员西奥多·范柯克曾经讲述了他在广岛投弹的情况。

根据他的描述,他们的飞机原本在10000多米的巡航高度飞行。在确认了广岛的目标后,他们开始下降。在7000米左右投下了一万磅重的原子弹,原子弹在离地600米左右的时候爆炸。

从投下到原子弹爆炸的时间原计算的是43秒(一说45秒),而在实际任务中则要长一些。而当时的飞机驾驶员保罗·蒂贝茨曾经表示,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可以高达万米以上,所以拉升飞机躲避是不合适的。

在投弹后,他立刻操纵着飞机向右急转,根据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建议向切角方向飞行。进行了159度的俯冲来增加速度,尽快离开已经爆炸的原子弹,以避免被核爆影响。保罗曾经进行过多次练习,在真正的任务中他不假思索就做出了正确的动作,飞机只用了40秒多一点点就离开了危险区域。在当时,飞行员正确的判断和娴熟的飞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投弹飞机的成功逃脱确实有客观原因。当时的日本已经丧失了几乎所有的防空力量——海军航空兵早就在与美国在太平洋决战的时候就全军覆没。

陆军航空兵也是所剩无几,地面火力也远远没达到把B-29这样强大的轰炸机击落的地步。日本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B-29投下原子弹然后飞走。

在原子弹爆炸时,投弹飞机距离爆炸点已经有10.5 千米的距离。但是飞机仍然受到了接近2.5倍重力的冲击,足以看出原子弹的威力巨大。在一声巨响之后,广岛几乎彻底消失。

在二战期间,限于制造技术水平和目视瞄准的局限性,进行轰炸的飞机飞行高度都比较低。p所以实行核轰炸对飞机性能和机组都是巨大的考验,稍有不慎就有去无回。


现在,随着高性能轰炸机和各种制导方式的出现,发动核袭击并全身而退变得更加容易。

而随着各大国核武器威力的增强与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逐渐成熟,防御核打击的难度加大。所以没有国家敢于使用核武器,而核武器的作用也更多转向威慑了。


史之策


德国投降之后,为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督促日本投降,美国行动起来对日本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在几次劝解日本无条件投降无效的情况下,美国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令这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原子弹的投放,最终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那么,面对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后,投弹的飞机是如何逃脱的呢?


关于这件事,英国报刊在2002年8月6日对当时驾驶飞机的保罗·提贝兹进行了独家专访,首次披露了大量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内幕,而其中,就有如何驾驶飞机逃脱原子弹爆炸波及的内容。

1944年9月的一天,时任B-29轰炸机驾驶员的保罗被美国第二空军指挥官的乌扎尔·恩特叫走了,要他第二天早上九点去他的办公室报到。并对他说道:“带上换洗衣服,因为你不会再回来了!”

当时的保罗一点也不知道要去干什么,而他也没太在意,以为只是一次常规飞行任务罢了。后来,他被告诉美国正在实施一项“曼哈顿工程”,目的就是研制一枚原子弹。而现在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但问题是必须有一架飞机将它投出去,而你就是被选中的那个人。


当时的保罗一点也不清楚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他只知道该怎么组织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保罗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了解到原子弹爆炸时候的效果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

此外,专家还告诉保罗,在原子弹扔下之后,如何及时逃生是个关键问题。当时专家们警告保罗说:“过去在非洲和北非扔炸弹的时候,飞机都是在扔下炸弹之后,仍然是朝着目标方向飞过去的,而炸弹也是按照这种轨迹运行的。但这次却不同,你不能直着往前飞,因为这样一来,当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你会正好在爆炸点的上空,肯定没命!因此,你必须在扔掉炸弹后沿着冲击波的切线方向飞行,而这段时间只有42秒。”

也就是说,在这42秒之内,保罗必须完成投弹、逃生这两个目标。


42秒的时间对保罗来说实在是太短了,但他最终克服了这个困难。他反复苦练,他把飞机拉到了7600多米的高度反复练习——转向、爬升、转向、爬升……最终他终于在42秒之内完成了这一动作。

时间来到了1945年8月6日,星期天,保罗驾驶着装载有原子弹的轰炸机来到了日本上空。终于,到了投弹的时刻,命令从保罗的口中发出:“一分钟发射”,“30秒发射”,“20秒”,“10秒”,然后开始倒数,当说完“1秒……发射!”之后,保罗立即按照之前专家的嘱咐和训练,对机组人员大吼道:“伙计们不要发呆了,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这一刻是8月6日上午9时15分17秒。

45秒钟之后,原子弹在离地600多米的空中爆炸。而保罗和他的机组成员则安全离开。


秦皇唐宗


其实也是九死一生 德国投降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日本,这时苏联红军刚刚结束欧洲的大战,需要短暂的修整,而美国军队在经历过冲绳岛战役之后对于登陆日本有点犯怵。正当各盟国商量如何解决日本战事之时,新上任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得到了一个意外消息,美国原子弹试爆成功了。 杜鲁门大喜过望,使用原子弹技能迫使日本投降,还能抢在苏联之前占领日本,于是美国军方迅速行动。当时也没有导弹,美国人只能用飞机带着原子弹去投放,为此美国必须找到一个能满足这几个条件的飞机,首先得能背的动原子弹,当时仍在广岛长崎的两枚原子弹都是好几吨重,飞机首先得能背的起来,之后还得飞得高,如果飞行高度不够,原子弹没有提前落地爆炸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还得能跑得掉,毕竟原子弹扔下去之后几十秒的时间内就会爆炸。 最终美国人选择了B-29轰炸机来完成这项任务,B-29是当时美国提及最大的轰炸机,他的最大升空极限是一万米,它的飞行速度也很快,用B-29来执行此项任务可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然而即便是B-29想要完成任务也并不轻松,原子弹投放之后留给美国人逃生的时间并不多,机组人员必须在45秒内飞出12.8公里才能有生还的希望。当天携带着原子弹的B-29趁着黑夜出发了,在到达目标Ian的30分钟,技术人员拆除保险装置,正式激活原子弹。在到达广岛上空时,投弹手扔下了原子弹,随后开足马力狂奔。 众所周知,原子弹主要杀伤危害是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对于这架B-29来说,他的最大威胁就是冲击波,它必须开足马力才能有可能逃脱。原子弹投放了45秒钟之后,小男孩爆炸了,而这时飞机已经飞出了18.5公里,已经怨言超出了科学家计算出的安全距离。然而实际上B-29还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按当时飞行员的话说:“感觉有一个巨人用电线杆狠狠地抽打了飞机”。 不过这架飞机最终有惊无险的完成了任务,然而日本人似乎还没有被打疼了,他们还想继续顽抗,于是杜鲁门下令再来一枚。广岛之后又轮到长崎,长崎遭到攻击后,美国总统发表讲话宣称将在东京投放第三枚原子弹,这下日本人知道害怕了,赶紧叫喊投降。 这两次执行投弹任务的飞行员都平安返回了,他们受到了美国民众的热烈欢迎,还被授予了勋章。


卡比兽YT


一般测算:一枚百万吨级核弹地面爆炸时冲击波对地下设施破坏半径为4.8千米,而二战时期投下的原子弹两个“小男孩”和“胖子”当量都不大。

在日本广岛上空、估计爆高550米的原子弹“小男孩”,重约4吨,当量1.25万吨

在日本长崎上空、估计爆高503米的原子弹“胖子”,重约4.9吨,当量2.2万吨,

虽然“胖子”的爆炸当量比“小男孩”大,但长崎地形三面环山,所以损失小于广岛。

当时曼哈顿的科学家计算8英里即12.8公里已经是当时的原子弹的安全距离了。

以“小男孩”为例,携带原子弹的飞机飞行高度大于9千米,在下达投弹命令后,立即调转机头飞离,当时设置的“引信”时间是43秒,但是到43秒时,原子弹并没爆炸,在44.4秒时,大约550米的高度,摄影师看到地上腾起一个巨大的火球,伴随着滚滚浓烟,飞机剧烈的震动了几下,但是这时飞机已经飞离了18.5公里,已经超过12.8公里的安全距离。


有初有终


为了加速日军投降,也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能尽快落下帷幕,美军决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作为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杀伤性武器,日本有幸成为揭开它狰狞面目的“见证者”。

1945年八月六日凌晨,美国派出了当时国内性能最优越的B-29战斗机执行轰炸任务,这架飞机在当时被称为“空中堡垒”,此架飞机不仅拥有着强悍的载重量,更是美军众多轰炸机中速度最快的一架。

在飞往日本广岛的路上,全体机组人员保持无线电缄默,并提前穿好了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即使驾驶如此性能优越的轰炸机,并且配备如此周密的防护措施,机组仍然是提心吊胆。

当时在美国本土试爆的时候,美国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至少得和爆炸中心保持十三公里的距离才能保证安全。在巨大阴影的笼罩下,谁也不知道能否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能躲过死神的追捕。

在次日八时十分,飞机到达广岛上空,在万米高空中,机长透过云层看见了广岛,此刻人们正在进行着与往常一般无二的生活,却不知道死神已经悄悄来了。八时十四分,这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炸弹——小男孩,脱离了机舱,优雅地、缓缓地向着它的目标城市广岛进发。与此同时,飞机迅速掉头,向着远方驶去。

四十五秒后,飞机的尾部受到一股气流的剧烈冲击,整个机身顿时颤抖起来,几乎无法掌控,机长几乎把飞机拉升到最高躲避冲击,所幸的是余波并没有持续很久,飞机最终安全的离开日本本土。

据当时的飞行员回忆说,先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接着一股巨大的蘑菇云随之升起。爆炸的正中心除了留下一个巨大的弹坑,所有的物体均化为齑粉,惨状一直持续到十公里的范围,甚至能看见余波过后人类尸身的残骸。

一些稍远距离的人也不好受,虽然存活了下来,受到的灼伤却很严重,有的双目都被灼烧掉了,只剩下两个空洞洞的眼窝。

这么强大的威力,飞机是如何躲避的呢?

第一点呢,就是飞机的逃生距离和路线经过了精确的计算。

当时小男孩的爆炸点被设置为离地面550米的高度,从万米高空到下落到五百五十米的距离至少需要四十五秒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可以让飞行员安全撤离的。也就是说飞机需要在四十五秒的时间内,飞离距爆炸点十三公里外的地方才能基本安全。而且美国还为飞机设置了最佳逃离路线,那就是投出原子弹后,B-29需要掉头以155度的姿势反方向飞行,因为当原子弹脱仓后,惯性使然,它会继续保持一股原速度与飞机一起飞行。所以飞机必须反方向逃离。为何不是180度呢?倒是想,做不到,因为当时飞机最佳安全的转角度数就是155度,超过了这个度不仅飞机的速度会受到影响,而且连飞机的安全都会受到影响,再就是飞机在高速情况下做出180度转向容易发生解体。

还有一点就是,在以155度飞行的状态下,飞机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冲击波首先席卷的是机尾,不至于损失机头或者发动机。

第三点就是,机组人员全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级别人物,无论在专业素养还是心理素质上都是出类拔萃。

而且驾驶该飞机的机长,曾驾驶美国有名的轰炸机B-17多次参加欧洲和地中海战区的轰炸行动,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突发事故处置技巧,被誉为当时美军最优秀的飞行员,当然他也是一路过关斩将,通过层层训练才终于被上层同意驾驶该飞机,并没有因为他的王牌飞行员的身份而为他一路绿灯。

第四就是B-29轰炸机性能卓越,尽管当时日军的防空系统在美军一番又一番的轰炸下沦为摆设,但是为何还是要派出如此性能优越的战机执行该任务?B-29飞机在当时享有空中堡垒之称,能拥有称号,岂是浪得虚名。

没错,它是当时美国最具科技成果,最先进的飞机,是全世界排得上名号的最快轰炸机,因此,为了这次任务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完成,最终派出B-29执行此任务。

第一次原子弹的成功释放,也为第二次原子弹的爆炸提供了足够的数据,随后的第三天,第二颗原子弹成功在长崎爆炸。

后来有记者采访当年投放原子弹的两位飞行员,你们后悔投放原子弹吗?

他们非常坚定的回答:从来没后悔过。此次执行任务的指挥官保罗.蒂贝茨也辟谣,别指望我会因为这次计划感到内疚,生活在谴责里,多想想南京大屠杀吧,这是因果关系。

这两枚原子弹,随着保罗.蒂贝茨极度令人舒适的解读,为二战的落幕画下了重重的句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