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衝鋒槍成本比步槍低,為什麼中國沒有放大量列裝衝鋒槍?

gzye


首先必須弄明白一個問題,二戰時期衝鋒槍真的比步槍成本低嗎?乍一看,似乎確實是這樣,二戰中的幾款著名衝鋒槍,如PPSH41、PPS43、MP40、斯登、M3等衝鋒槍確實是以成本低廉、便於大量生產而聞名,英國的斯登衝鋒槍更是將這一點發揮到了極致,成本只需要10美元(當時幣值),以至於被戲稱為水管工人的傑作。

英國斯登衝鋒槍將廉價易生產這一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但是別忘了,二戰中,並非只有這些衝鋒槍,還有美國的湯姆遜衝鋒槍、芬蘭的索米衝鋒槍以及日本的百式衝鋒槍等,這些問世年代較早的衝鋒槍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它們與上述斯登、PPSH41等衝鋒槍廉價易生產完全不同,它們造價比較高昂,加工起來也比較耗費材料。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百式衝鋒槍是二戰中日本唯一量產的衝鋒槍,但是產量也不過區區3萬支左右。

歸根結底·,還是在於當時一項技術的普及,那就是衝壓成型技術,所謂衝壓就是靠壓力機和模具對板材、帶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或分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工件(衝壓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對輕武器關注較多的軍迷,可能經常看見“某某槍大量採用衝壓技術所以成本較低”的說法,因為衝壓件本身就帶有低成本的優點。以斯登、PPSH41為代表的二戰典型衝鋒槍,都是因為大量使用衝壓技術所以才成本低廉。

PPSH41衝鋒槍,其零件大多皆為鋼板衝壓成形。

但是,像湯姆遜衝鋒槍、索米衝鋒槍、百式衝鋒槍這些,它們就無緣享受衝壓成型技術的紅利了。湯姆遜衝鋒槍因為問世年代比較早,衝壓技術尚未在輕武器製造領域普及開來,所以只能大量使用鋼錠切削的工藝,導致價格奇貴無比,20年代末30年代初湯姆遜衝鋒槍的零售價約200美元一支,而當時一輛福特T型汽車的售價約850美元。由於價格昂貴,軍警單位當時的採購量不多,反倒是黑幫捨得花大價錢購買湯姆遜衝鋒槍,以至於湯姆遜衝鋒槍當時得到了一個“黑幫衝鋒槍”的惡名。

由於當時美國強推禁酒令,黑幫私釀、走私酒類猖獗一時,湯姆遜衝鋒槍則成為了黑幫的幫兇。

“黑幫衝鋒槍”的惡名伴隨著湯姆遜衝鋒槍一直到了二戰爆發,英國美國由於急需武器,湯姆遜衝鋒槍終於得以大量生產,然而,儘管湯姆遜衝鋒槍一再改進簡化工藝,儘管美國有著強大的工業實力,湯姆遜衝鋒槍昂貴複雜的毛病依然讓美國很頭疼,結果就是湯姆遜衝鋒槍最後也只生產了約140萬支,跟PPSH41的600萬支比實在是拿不出手。

由於價格太貴、結構太複雜、湯姆遜衝鋒槍終究還是被M3衝鋒槍取代。

而像芬蘭索米衝鋒槍、日本百式衝鋒槍,由於誕生於落後的工業國,也無法享受到衝壓技術的紅利,所以它們也有著跟湯姆遜衝鋒槍一樣的毛病,最終索米衝鋒槍只生產了約8萬支,百式衝鋒槍只生產了約3萬支。

芬蘭索米M1931衝鋒槍。

而舊中國呢,工業實力還不一定能比得上芬蘭呢,衝壓技術是想都別想了,想使用衝壓技術大量生產廉價的衝鋒槍,至少也要等到新中國成立後在蘇聯幫助下才能做到。實際上舊中國確實仿製生產過德國MP18衝鋒槍和美國湯姆遜衝鋒槍,MP18的工藝比湯姆遜要簡單一些,所以產量更大,而且還有個花機關的綽號,但是工藝上也沒簡單到哪去,加之舊中國工業落後,所以產量也不高,直到日本投降前,舊中國生產的衝鋒槍(包括花機關和湯姆遜)也不過區區1萬多支。

MP18衝鋒槍是世界上第一款大量生產的實用衝鋒槍。

所以總結一下,舊中國為什麼不大量列裝衝鋒槍,本質上就是因為落後,工業落後,經J也落後,沒有衝壓技術的情況下衝鋒槍並不便宜並不容易生產,反倒是昂貴且工藝複雜,再加上衝鋒槍消耗子彈比較多,舊中國無力大量生產大量採購。不過,也正是由於衝鋒槍的缺席,才使得駁殼槍得以在中華大地上大放異彩,成為了從抗日將士到老電影愛好者等數代人的記憶。

德國毛瑟C96手槍,也就是俗稱的駁殼槍,作為一種衝鋒槍的低端替代品在中國大放異彩。


晨曦談兵


先談價格,二戰中長的最簡陋、產量卻高達400萬支的司登衝鋒槍,單價是9美元一支,而同期美國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單價卻高達85美元。這只是一個簡單對比,相對而言簡易版衝鋒槍確實便宜又容易上手。

衝鋒槍和步槍、輕重機槍等一起構成了軍隊裝備體系,以各自不同的性能配合使用才能發揮出其最大的優勢。衝鋒槍原本就是用於彌補機槍和手槍之間的火力空缺,在近距交戰中能發揮更大作用,因此不論世界各國都有裝備,但是配套比例以實戰需求為主。

衝鋒槍很早就傳入我國,比如孫中山衛隊就使用湯普森衝鋒槍,還有抗戰時期也有“大量"應用。不過由於當時國內軍工體系基本只能仿製步槍為主,同時嚴重缺乏製造材料,對於衝鋒槍這類裝備也是愛莫能及,抗戰軍民使用的基本是戰場繳獲,或者早期進口。

槍是好用,但是類似上面這種造型並不多見,主要是集中使用,便於戰場突擊。如上面所言,軍工生產製造能力有限,同時後勤保障壓力也是不能大量應用自動化武器的重要原因。按照統計數據,抗戰期間的八路軍配發子彈數如下(主力部隊):普通步槍手5-10發、經驗較豐富老兵10-20發、神槍手50發以上、輕機槍手60發以上、重機槍手200發以上。

看下圖,子彈袋都是癟的。

因此,動輒一個彈夾二三十發的衝鋒槍,可不是隨便哪支部隊都用的起。軍工生產能力不行,後勤保障乏力再加上最大的缺錢因素,直接造成了衝鋒槍在當時並沒有大量列裝。


河東三叔


我國抗戰時期從來都沒有考慮過使用衝鋒槍作為制式武器。20年代,德國MP18衝鋒槍進入我國的時候,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只有8斤重,還不用槍架,一分鐘可以發射250發子彈的超高火力。

但是,很快就發現衝鋒槍只有發射低膛壓,小初速的小手槍子彈,在近距離經常2,3槍打不死1個人。而一發步槍7.92毫米子彈,在遠距離就可以把人前胸打出一個大洞。

最讓人討厭的是衝鋒槍槍管太短,有效射程很近,但是精度卻很差。真正戰鬥射擊基本都是在30米以內,同時還要確實保證,槍支的維護保養,對每一發子彈都要進行油布擦拭,否則250發射速的M18衝鋒槍只要一發子彈卡殼就有可能在0.24秒內發生炸膛事件。

另外就是衝鋒槍的火力雖然威猛,卻無法持久,因為子彈供應跟不上。最後發現在缺乏車輛馬匹的情況下,1名衝鋒槍手需要有1名彈藥手揹著2箱子彈,還有1個槍長背1箱子彈。

到了戰場,2個人負責裝彈,1個人開槍,如果全速射擊只能打7分鐘,最後一計算,還不如3個人編制1挺輕機槍來得更有戰鬥力。其實,二戰美軍和德國正規野戰師的衝鋒槍也很少,最多隻有班長,偵察兵,駕駛員和炮兵才有。真正步兵很大部分配備衝鋒槍的只有蘇軍,因為蘇軍的情況完全不同。

蘇軍步兵損失太大沒有時間進行長時間步槍訓練,因此優先裝備衝鋒槍,其次是蘇聯步兵的主要任務是掃蕩附近的火箭筒手。那時的火箭筒射程都很近,主要攻擊任務是步兵掩護的坦克上面架設的坦克炮和機槍。


深度軍事


在二戰中的蘇德戰場上,衝鋒槍大放異彩,德軍更是大量列裝衝鋒槍,而且英國的斯登衝鋒槍造價才9美元,這麼便宜的裝備,中國軍隊為什麼沒有大量列裝呢?

很明顯,中國不大規模列裝威力大的衝鋒槍是有自己的原因和無奈的,首先衝鋒槍的成本並沒有讀者想的那麼低,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軍工業停滯不前,生產步槍都頻頻炸膛,根本沒有實力生產衝鋒槍,大量進口衝鋒槍更是痴人說夢,由於地緣的限制,中國不管接受哪個盟友的支援,不是海運就是空運,成本和途中的損耗都極大。

此外,槍有了子彈還是個問題,一方面造不出那麼多子彈供應大規模作戰,另一方面運輸也很成問題,這樣一來衝鋒槍就成了中國軍隊中某些特定小部隊所獨有的裝備了。

裝備不起還不是主要問題,畢竟在抗戰之前我們的太原兵工廠有能力仿製湯姆森衝鋒槍了,年產量還達到了一萬隻,抗戰爆發後的中央政府總不會沒有當年一個軍閥的實力強吧?而且如果真的需要,抗戰初期進行關鍵零部件的大量進口,和生產線的直接進口並不困難。真正原因是衝鋒槍並不適合中國國情。

首先我們的對手就沒有裝備衝鋒槍,如果我們大量裝備從射程上肯定會非常吃虧,人家打得到你,你打不到對面。如果真是這樣,日軍不需要任何戰術,站在中國軍隊的射程外消耗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就可以了,就想當年弓箭對洋槍一樣。


再來看看中國的國情,中國戰場和蘇德戰場不同,中國大部分戰場都是在野外,南京會戰以後中國軍隊很少死守城池,也很少與日軍發生巷戰,中國領土幅員遼闊,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可以邊打邊撤。而蘇聯則不然,那麼多部隊退到遠東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只能死守莫斯科等大城市,與德軍展開激烈的巷戰,衝鋒槍在巷戰中的作用要遠大於野戰。

在中國戰場上無論是野戰還是防禦戰,對槍械射程都有一定要求,日軍制式步槍射程遠,如果中國軍隊配發衝鋒槍,只能在野戰中當做日軍的活靶子。而輕重機槍則可以滿足這一要求,雖然也存在採購,彈藥等問題,但與批量裝備衝鋒槍相比成本還是要低很多。

最後,衝鋒槍顧名思義是衝鋒時候用的槍,中國軍隊衝鋒一般都用刺刀,這也體現出中國並沒有實力大規模採購或者生產衝鋒槍,不過好在對陣的日軍也同樣用不起衝鋒槍。我們是沒有必要使用,日軍真的是實打實的用不起,日軍甚至沒有那麼多資源來製造子彈,運輸更是麻煩事。

綜上所述,中國軍隊不大量列裝衝鋒槍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衝鋒槍不適合中國戰場,威力大射程遠的輕重機槍才是中國軍隊的寵兒。


鄧海春


事實上,中國是全球最早裝備衝鋒槍的國家之一,甚至比美國軍隊裝備都還要早10多年以上,孫中山的美國之行,獨具慧眼地看中了湯姆遜衝鋒槍的價值,就進口了數十支,裝備其總統府衛隊營。

從留存下來的歷史照片中看到,20年代時,總統府衛隊成員肩扛清一色的100發彈鼓供彈的湯姆遜衝鋒槍,行走在總統孫中山之前面。

粵軍陳炯明發動兵變,炮轟總統府和粵秀樓,面對兩軍70比1的懸殊兵力差距,葉挺指揮衛隊營憑藉湯姆遜衝鋒槍輸出的強大火力,撕開了裝備5發栓動步槍叛軍的包圍,掩護孫中山夫婦登上永豐號炮艦,撤出廣州到達上海順利脫險。

中國也是最早引進德制M-18衝鋒槍的國家,由於32發蝸牛型彈鼓供彈,既不方便使用,也容易出故障,中國軍隊使用橫插裝彈的30發直彈匣,從歷史留存下來的照片可明顯看出來。

至於說二戰時衝鋒槍成本比步槍低,此說並不存立,軍迷都知道只有英國“管子工的傑作”司登式衝鋒槍製造成本不足10美元,算是當時參戰國軍隊中裝備的衝鋒槍中成本最低的,一般衝鋒槍的研發、製造、裝備其成本都要遠在5發栓動步槍之上。

比如美國的湯姆遜衝鋒槍結構非常複雜,製造成本高昂,才有了M-3德蓋衝鋒槍的問世,即便是湯姆遜衝鋒槍的簡化版捨棄了50/100發彈鼓,採用20/30發彈匣的M-1式衝鋒槍,也因為價格高昂量產低,僅裝備參戰的美軍步兵班班長使用。

閻錫山見識了湯姆遜衝鋒槍的強大火力,以及在戰場上的應用前景,於是,1926年底,山西機械局為此設置了專門生產衝鋒槍的兵工廠,開始批量生產仿M-1921湯姆森衝鋒槍,年產衝鋒槍近1萬支,史稱山西造衝鋒槍,簡稱晉造衝鋒槍,亦稱衝鋒機關槍。

在抗戰中,國共軍隊的指揮官們,常把數量有限的衝鋒槍集中起來,組成裝備精良的衝鋒槍隊,或與裝備德造10發駁殼槍、20發盒子炮的士兵混編,據此發揮這三把槍械在近戰中的強大火力,集中使用往往能撕開日軍的包圍圈或封鎖線,顯示了自動槍械在近戰中的強大威力。

中國軍隊之所以未裝備大量衝鋒槍的原因,就是衝鋒槍價格昂貴,而絕非“二戰時衝鋒槍成本比步槍低”不知道誰提出來的扯淡觀點,分明經受不住歷史的檢驗,衝鋒槍比步槍成本低,為啥不裝備成本低的衝鋒槍,偏偏要準備成本高的步槍,這也太扯淡了,作為軍迷甚至都懶得反駁了。

此外,衝鋒槍由於結構複雜,相應零部件也比較多,加工工藝高、工序多,對於兵工廠的機床等精度要求高,是產量一直上不去的最主要原因,閻錫山的山西機械局的晉造衝鋒槍,年產量也不過萬餘支。

由於衝鋒槍是自動武器,當時的衝鋒槍一般都沒有單發功能,都是連續射擊的槍械,勢必帶來彈藥消耗量高的弊端,對東方基本上都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政府財政收入有限,軍費當然也有限了。

相當於步兵手中的5發栓動步槍,隨身攜帶60發標準基數的彈藥,可以應付很長時間的戰爭,衝鋒槍如果攜帶60發子彈,可謂瞬間打光,子彈根本供應不過來,應該是中國軍隊不大規模裝備衝鋒槍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一點上,即便當時亞洲最發達的工業國日本,也由於資源有限,彈藥消耗量大,也是其軍隊極少裝備衝鋒槍的主要原因之一,衝鋒槍是吞彈巨獸,日本人也供應不起子彈,所以大都以5發栓動步槍為主。


國平軍史


衝鋒槍成本比步槍低,那也要看誰製造,別說中國軍隊列裝不起衝鋒槍,就是二戰時軍工生產爆棚的日軍也列裝不起。

今天,縱橫跟大家聊聊二戰時期衝鋒槍和步槍的取捨問題。

二戰時各國步兵班的武器配置

衝鋒槍的特點是體積小,靈活輕便,攜帶子彈多,瞬間火力提升快,在前兩次世界大戰中都發揮了一定的效用,然而,卻並未完全取代步槍。下面我們通過各國最小作戰單位的實際武器配置來說明。

二戰時期美軍步兵是各國火力配置的模範,一個班要配備8把加德蘭自動步槍,1把勃朗寧輕機槍,1-2把湯姆遜衝鋒槍,是二戰火力最猛的國家;

德國亦是二戰中的陸戰強國,一個步兵班可以配備6-7把毛瑟98K步槍,1-2把衝鋒槍,為了彌補火力上的不足,每個班都配備一挺MG42通用機槍;

日本我們都是知道的,千年的王八,萬年的三八大蓋,一個13人的分隊,有7-8把三八大蓋,一把歪把子輕機槍,二戰後期才有可能配備衝鋒槍;

蘇聯是二戰中當之無愧的軍事強國,寧肯不吃飯,也要背子彈,一個步兵班有一挺輕機槍,6把步槍,2把衝鋒槍,1942年後改為一挺輕機槍,其餘全是衝鋒槍;

中國的軍隊就沒法跟人家比了,能拿的出手的估計就是抗戰前老蔣整的德械師了,德械師一個班12人,一挺捷克輕機槍,剩下全是中正式步槍,德械師被打殘後,基本就變成了萬國造。

由此可見,衝鋒槍在二戰中並沒有被普及開來。

縱橫認為衝鋒槍沒能完全替代原因還是有很多的,如下:

並不是每一個國家制造衝鋒槍的成本都很低

衝鋒槍的製造可以說是武器製造的一大改良和進步,在二戰的前期衝鋒槍的製造成本還是很高的,並沒有普遍流行起來,直到上個世紀40年代,二戰進入到白熱化的時候,衝鋒槍才發展到全盛時期,無論是性能還是裝備數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其實上個世紀40年代衝鋒槍能夠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工業製造時衝壓、焊接等工藝的進步,簡化了槍支結構,降低了成本。

不止是衝鋒槍,就是機槍在這一時期也有了巨大的進步,德國在1942年之前最倚重的機槍就是MG34機槍,性能及其優良,成為德國步兵的火力支撐,然而致命的缺點就是結構太複雜太複雜,導致製造工藝也複雜,製造一把MG34需要很大的成本。

當時正值蔣介石大肆購買德國武器期間,德國向蔣介石推銷這款機槍,老蔣也認為太複雜,容易壞,壞了就修不好,還不如捷克式輕機槍來的實惠。

然而,MG42機槍利用金屬衝壓技術對MG34進行改良,除了在性能上,在生產成本和時間上照比MG34機槍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可以說,這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但是,這種生產工藝上的進步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夠擁有的,中國肯定是不可能了,日本工業生產能力雖然很強,但主要是家庭作坊式的,這種工廠化流水線式的生產,對於日本還是有難度的。

衝鋒槍太浪費子彈,一般國家根本就用不起!

另外,即使能夠造出來,也未必能用得起,相比於槍,子彈的造價更高。

據說一發子彈頂三斤小米,機槍雖然費子彈,但機槍大部分都是不移動的,並且有副射手,可以在一旁收彈殼,這樣的話,可以省下很多彈殼。

而衝鋒槍是衝鋒時候用的,打的子彈雖然多,卻不可能收回彈殼,這要是人手一把衝鋒槍,不能打日本人打敗,首先就把自己國家打窮了,戰爭說到底打的不是仗,而是錢。要是有打衝鋒槍子彈的那個錢,用在其它上面豈不是更好?

衝鋒槍需要大量的子彈,對於士兵的負重也是一個問題

美國是二戰中打出子彈最多的國家,然而你看美國人出門的時候,不是飛機就是汽車,很少有完全靠腳走路的,所以,人家的子彈是用車拉的。

中國的運輸能力太差,除了國民黨的精銳有幾個車外,大部分的軍隊都是靠雙腳走路,1938年國軍才整出來第一個完全機械化的部隊,也就是第200師,可以不完全靠腳走路。

如果要是全員衝鋒槍,那子彈就去背吧,除了背子彈,還要背手榴彈什麼的,你看看八路軍身上背的手榴彈,你還忍心讓他背更多的子彈嗎?你的良心呢!

衝鋒槍射擊距離太短,並不適合中國戰場

實際上,衝鋒槍配坦克是絕配,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用,因為衝鋒槍雖然射速快,火力足,射擊距離卻很短。

亞洲戰場不流行坦克,也流行不起來,所以,亞洲的二戰跟歐洲的一戰很有相似之處,那就是射擊距離遠,在戰場上,最講究的就是精準射擊,跟歐洲戰場根本就是兩回事。

趙剛用三八大蓋五百米外就能爆頭,你用一把只能打出兩三百米遠的衝鋒槍,豈不是要被人吊打嗎?

另外,火力還是要講究配置的,意味追求火力也不行,應該將遠近射程,射擊密度,爆發力都考慮其中,這樣的話,如果部隊有了機槍,衝鋒槍也就是一個備用火力支撐。


史論縱橫


這個問題所說的兩個點其實都是偽命題。

第一,一般情況下,衝鋒槍的成本是不可能比步槍低的。

第二,本來就不是任何國家在二戰裡都有能力大量列裝衝鋒槍。








我們算衝鋒槍的成本,應該分為製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製造成本是軍工體系要考慮的問題,生產這支槍要多少金屬,木材,多少工時,而使用成本是軍事後勤體系要思考的問題,即士兵使用這支槍要消耗多少子彈。


在生產成本上,衝鋒槍是比步槍貴得多的,步槍一般來說只需要金屬車工的工藝,槍管和機匣是核心,而衝鋒槍一般都會用到衝壓工藝、銑床工藝等,還有很多零件需要組裝。製造工時絕對長於步槍。



從上面兩張圖就看得出來,mp40衝鋒槍的零件,尤其是小零件,金屬部件比毛瑟98k多很多,這就意味著工人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精加工,組裝,相應的機器設備也要更多。


美國的湯姆森衝鋒槍,早期造價達到200美元一支。


德國的MP40,造價20美元一支。


蘇聯的波波沙,1941年造價50美元一支。




同時,製造成本和科技水平以及工業體系相關。

比如美國在早期剛剛開發衝鋒槍的時候,湯姆森就很貴,後來逐漸成本控制了下來,再到M3 衝鋒槍的時候,就有了更簡單的工藝和低廉的價格。而英國的斯登更是便宜到了5美元一把。


而工業水平強的國家制造武器成本就偏低,工業落後的國家成本就高,比如一支德國的MP40,德國製造需要消耗約20美元的成本,日本同樣製造一支百式衝鋒槍就要消耗80美元的成本,而製造一支三八大蓋的步槍,卻要20美元。這個說明日本工業體系比德國落後,需要花費更多成本。


在製造成本方面,英國的斯登屬於奇葩,這是一個因為應急成為經典的產品,但是不準,走火之王,打死自己人是他的著名特點。儘管如此,斯登也只是造了400萬支左右,相比之下,幾個主要參戰國生產的那些經典步槍的數量一般在800-1000萬,甚至更多。



再來說後勤成本,早年李鴻章參觀了國外的重機槍卻沒有引進,並不是因為他覺得機槍不好,只不過是覺得太消耗彈藥,燒不起這個錢。同理,二戰中日本也是大力發展步槍,有百式衝鋒槍不用,主要是彈藥後傾跟不上,寧願讓士兵償命,也不願意加強火力。其實二戰中除了美蘇,不是所有國家都燒得起錢讓每個士兵都拿起衝鋒槍掃射。特別重視射速和火力,早在一戰就重視衝鋒槍,組建暴風突擊隊的德軍不過也只生產了一百多萬只MP40衝鋒槍,平均12-13人配一隻,不是他不想,而是成本高。



二戰中的步槍,毛瑟彈容五發,莫辛納甘五發,春田五發,加蘭德八發,李·恩菲爾德最多,十發,而一隻衝鋒槍,往往彈容量在30發以上。一個毛頭兵可能還沒打到三十發就已經成了炮灰,配衝鋒槍是火力過剩。




二戰中的中國軍隊在早期配備了MP18花機關,後來因為成本,禁運等問題,倒是想用衝鋒槍,只不過用不起。



最後,還要糾正一個錯誤,很多影片中,一九三幾年抗日軍民就端著斯登,這是非常錯誤的。斯登41年才問世,沒有被大量出口到中國。因為45年以前,英國自己海上運輸線都吃緊,武器要運到中國簡直是開玩笑。所以遠征軍裝備了一些斯登,剩下的就是45年二戰勝利後才開始普遍裝備國軍。


但是湯姆森就不一樣了,因為問世早,閻老西自己居然就仿造起來了——



HannibalLecter


二戰以前受到戰術思想限制,各國作戰不太提倡火力戰勝,而是講究精準射擊。因此,衝鋒槍沒有普及開來,製造技術並不成熟,導致成本較高。隨著工業技術進步,衝鋒槍成本普遍25美元以下,比步槍的成本還要低。那麼當時中國為何沒有大量列裝衝鋒槍呢?

其實在二戰的時候,德國MP20進入我國的時候,確實是讓人眼前一亮,只有八斤重,還不用槍架,一分鐘可以發射250發子彈的超高火力自然就受到了歡迎,而且最重要的還是成本低。 但是很快就發現衝鋒槍只有發射低膛壓,小初速的小手槍子彈,在近距離情況下經常2-3槍可能打不死一個人,而一個步槍在遠距離的情況下能把人前胸打出一個大洞,最讓人討厭的就是衝鋒槍的槍管太短,有效射程很近,進準度差的出奇。 真正在射擊的時候基本都是在30米以內,同時還要確保槍支的維護保養,當然因為火力久的原因,導致了子彈根本供應不上,這在戰場上可是非常致命的。而步槍就不一樣了,雖然火力沒有衝鋒槍的好,但是不管是射擊精準度,還是耐用度都比衝鋒槍高,而且那時候我國的工業條件有限,所以就放棄了衝鋒槍。




衝鋒槍的成本確實是比步槍要小,而且衝鋒槍火力猛,攜帶方便,但是這些恰恰成就了他的短板,也就是射程短,衝鋒槍射程短,威力小的主要原因是槍管太短,而且使用的手槍子彈威力太小。因此,二戰美軍,德軍實際衝鋒槍數量都不是很多,美軍1個師只有最多100多把衝鋒槍,德軍最多也只有班排長才配備。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衝鋒槍的生產成本確實要比步槍低,但也得看是哪個國家,當時的中國肯定不在其中,因為中國的兵工廠,無一不是有志之士費盡心機,花了血本建立起來的,加工機械,工廠管理,甚至最初的操作工人,都是花了大錢請來的所謂“洋員”,這種完全沒有自己工業基礎的軍工體系,完全就是原本洋務運動的延續,軍工上基本的原材料鋼鐵,尤其是製造槍炮的鋼鐵等原料,都需要進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軍工企業生產槍械的成本,是無法和其他國家相提並論的,完全沒有可比性。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兵工廠連一貫做熟了的漢陽造和中正式,產量都一直上不來,要是再生產毫無基礎的新品種衝鋒槍,那一定就是添亂了。而且總的來說,國內軍閥林立,早已習慣裝備主要靠買,各部隊裝備的衝鋒槍,就是當時俗稱的“花機關槍”數量並不低。在1931年的一二八淞滬事變中,中國軍隊就用“花機關槍”伯格曼衝鋒槍打得日軍頭都抬不起來,所以戰後在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就開始大量引進裝備伯格曼衝鋒槍。 當時遠東工業實力最強的日本,因為陸軍戰術思想的保守和落後,一直到發覺前景不妙,才開始研製生產百式衝鋒槍,但也沒來的及大規模列裝,戰爭就結束了。中國方面也許是一直軍閥混戰的關係,對實用性的裝備比日本敏感的多,各軍閥部隊有條件,有能力的,早就給自己的精銳部隊配上衝鋒槍,一般都是高級將領的貼身衛隊,最起碼也會想法裝備有自動連發功能的“盒子炮”,好一點的都是一水衝鋒槍。中國軍隊沒大量列裝衝鋒槍,不是思想認識上的問題,而是當時工業確實跟不上,沒這個能力。


所以總結一下,舊中國為什麼不大量列裝衝鋒槍,本質上就是因為落後,工業落後,經J也落後,沒有衝壓技術的情況下衝鋒槍並不便宜並不容易生產,反倒是昂貴且工藝複雜,再加上衝鋒槍消耗子彈比較多,舊中國無力大量生產大量採購。不過,也正是由於衝鋒槍的缺席,才使得駁殼槍得以在中華大地上大放異彩,成為了從抗/日將士到老電影愛好者等數代人的記憶。


大老二爺



這張飛奪瀘定橋的油畫當中已經展示了衝鋒槍在我國是使用很早的,甚至是衝鋒槍剛剛誕生不久我國就已經進口和仿製了這種自動武器……我軍飛奪瀘定橋時,把能收集到的衝鋒槍和駁殼槍都裝備給了這些捨生忘死的戰士,據後來統計當時一共給突擊隊配備了7支仿製的德國的M18衝鋒槍,使突擊隊人數雖少但火力密度大大超過了守橋的敵軍!在局部火力的優勢下一舉攻取到了對岸!
天津大沽船廠仿製的德國M18衝鋒槍,後來的日本“百式”衝鋒槍也依此為藍本製造。

所謂衝鋒槍容易製造這個問題要看由誰來製造,在工業化國家它當然是容易生產和價格便宜的,比如二戰期間著名的:司登衝鋒槍、M3衝鋒槍、PPS–43衝鋒槍,都是在大戰緊張時刻部隊缺乏基本武器時應急製造的武器,不但易於製造,價格還非常便宜僅十幾個美元就能製造出來一支……但是製造這些世界名槍的英國、美國、蘇聯都是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最基本的戰略物資鋼鐵在二戰全面爆發的1942產量都在超過了1000萬噸,美國甚至達到了7000萬噸!有了鋼鐵才能有條件製造所需的武器,否則就是想製造也沒有材料!這還沒有包括製造子彈所需的銅、硝化甘油、硝化棉,後倆種化學品是子彈的發射藥,需要有相當規模的硝酸產能才行。


我國抗戰前仿製的最著名的“晉造湯姆森”衝鋒槍,由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製造,年產量1萬支,抗戰期間“晉軍”使用它也確實給來犯的日寇沉重的打擊!

但是,與二戰期間其他世界知名衝鋒槍300萬以上的規模產量相比實在是太少了,糾其原因就是最基礎的鋼鐵、有色金屬工業和化學工業太落後導致了原材料供應緊張,並且加工槍械所需的各種機床全部需要進口,還有就是技術工人也太少了……“晉造湯姆森”雖然在當時屬於先進裝備,但是它結構複雜,零部件相對來說較多,這些都造成了加工程序多費工時,這也是它產能上不去的主要原因。



如果抗戰期間我軍要是有十分之一的軍隊是這樣的裝備水平,日寇也不會過於猖狂。這一切的原因就是我國當時是落後的農業國家,基礎工業水平極低,從事軍工生產的工業人口過少是原因。

武器裝備的製造是工業化發展的產物,農業化國家可能通過進口原材料和設備加以小規模生產,但是非常有限的產能不足以改變落後軍隊的面貌,雖然衝鋒槍在製造技術水平上可能低於步槍,但是步槍是低射速武器,一分鐘發射40發子彈已經很快了,而衝鋒槍幾個點射就將30發的彈匣打空,這樣巨大的消耗農業國和資源匱乏的國家根本承受不起,所以他們寧可減少火力密度也要保持戰鬥時間的持久性,步槍配發40發子彈也許可以堅持幾個小時,而衝鋒槍200發子彈可能半個小時就會打沒了,沒有子彈的槍就是燒火棍!


由於是本鄉本土製造出來的武器,
“晉造”除了晉軍使用以為,還流向了民間的“自衛團”一類的武裝,“晉造”的口徑是11.25㎜,與原版的“湯姆森”11.43㎜有差別,但是這點絲毫差別不影響兩種口徑子彈的通用。

總得來說,抗戰前我國就已經在一定範圍之內裝備了一定數量的衝鋒槍,但數量仍然非常有限,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而且原材料的缺乏、加工設備和加工手段的缺乏更是限制了它的裝備量。


皇家橡樹1972


中國為何不裝備衝鋒槍,其實最大的問題來源於當時國內的工業水平限制。
不過想要弄清楚衝鋒槍,首先需要弄明白的就是,他是如何誕生的,裝備部隊中有什麼作用。
衝鋒槍的誕生,其實是為了彌補手槍和步槍之間的火力。
世界上最早的衝鋒槍,是意大利陸軍上校B·A·列維裡於1914年設計發明的維拉·佩羅薩衝鋒槍。一開始的衝鋒槍,是作為一種輕型的機槍所使用的,發射的是手槍彈藥,區別於後來輕機槍所使用的步槍彈藥。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雙方都是步槍加重機槍火力的塹壕戰,雙方反覆爭奪陣地,而步槍和重機槍都無法適應近距離塹壕戰爭奪,為此設計一款具有快速火力的自動武器成為當務之急,所以德國雨果施邁瑟設計了MP18衝鋒槍,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設計了湯姆森衝鋒槍,但實際上二者都有些生不逢時,因為設計出來以後,一戰已經結束了。直到二戰以後,衝鋒槍才又重新煥發生機。
衝鋒槍適合的戰術,就是雙方在近距離下作戰,德國第一次用衝鋒槍就做了很好的表率,暴瘋突擊隊的出現也革新了世界戰術。
二戰中期以後,世界各國都大量裝備了衝鋒槍,尤其是在蘇聯戰場上,由於雙方在城市的廢墟間反覆爭奪,短小精幹的衝鋒槍成為了當時士兵的最愛。
不過這種武器在中國人眼中,就有些不一樣了,他和輕機槍幾乎也沒什麼區別,只是能更輕一些,輕機槍雖然可以單兵使用,但是作戰仍需要配備副射手,而衝鋒槍就能夠避免這一問題,因此在被引入以後,多裝備到精銳的部隊中,用於突擊隊的快速突擊,反而這一點契合了當時德軍裝備衝鋒槍的目的。
中國並非沒有大量的裝備衝鋒槍,事實上當時兵工廠都曾大量仿製過這種武器,並且裝備到部隊中,如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就曾仿製湯姆森衝鋒槍,但是相較於中國戰場環境而言,衝鋒槍仍然用處不大,這一點也就決定了他的用途。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中國是不區分自動步槍、衝鋒槍和輕機槍的,在士兵的眼中,只要是自動武器,統統都是以衝鋒槍命名,比如早期的56式、81式,他們本身是突擊步槍,但是很多人都習慣性的稱呼他們為衝鋒槍。
是因為我們在戰場上使用的習慣,侷限了手中武器的使用,畢竟和我們交手的日軍也並不重視衝鋒槍的生產,只是到了二戰末期以後,才少量的生產了部分百式衝鋒槍,能夠想得到的就是,如果日軍能夠跟上西方列強國家的步伐,配備大量衝鋒槍,那麼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自然也會花費一些代價裝備,這是根據戰場的形式來確定所需要的武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