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缺乏一個發言稿,試試這18個小技巧,發言時不跑題&條理清晰

背景:你計劃參加一場某個領導崗位的競聘演講,又或者你計劃在公司做一場專業培訓或案例分享會,你可能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在眾目睽睽之下,因為緊張、被打斷、被提問等因素,你可能語想好的內容忘記了,所說的內容沒有條理、邏輯不清,從而出現無倫次的窘態,下面分享18個技巧給你,上午學、下午用,^_^

一、發言稿準備技巧

1、把打算在發言中用到的關鍵信息寫下來,現在先不用擔心順序或者是否切題,只需要逐一羅列就好,把你想到的信息羅列出來後,再分別將每一條寫在一張便籤上。

2、仔細讀一遍這些便籤,確保每個便籤的內容都邏輯嚴謹,然後快讀一遍,同時將便籤分類,把同類信息的便籤放在一起,如果某張便籤不屬於任何一個類別,那麼就把這張單獨放在一邊。

3、再次檢查便籤上的信息,對於那些單獨放著的便籤,如果確實不符合適合主題,那就扔掉。如果其中一類的便籤非常多,那麼仔細看一下,是否有一些是畫蛇添足的,這裡推薦用麥肯錫的MECE法則(相互獨立且完全窮盡,大白話就是不重複、不遺漏)。

4、調整內容順序,先把會議發言中要提到的重點寫下來,標出1、2、3等優先次序,再看剛才分類好的信息分別適合用在哪些重點中,然後用簡單的詞句概括每條信息的內容,並寫在剛剛記下來的重點下面。

5、準備給發言寫個開頭和結尾。這兩個內容應該逐字逐句地寫出來,以防發言的時候太過緊張。記住,開頭應該介紹你的發言的主旨,讓與會人員知道你要告訴他們哪些信息,而結尾則是對你的發言內容作一個總結,告訴與會人員剛才你講了些什麼。

6、把你的發言變成卡片,在第一張卡片的最上面用比較醒目的字體寫上發言的第一個重點,下面是你總結過的適用於這個點的概括信息,然後以此類推,發言時有多少重點就準備幾張卡片。

會議缺乏一個發言稿,試試這18個小技巧,發言時不跑題&條理清晰

準備好發言稿後,你就可以開心的進行會議排練了,^_^

二、會議組織技巧

1、明確會議目標

沒有明確目標就往往沒有重點、讓人摸不到頭緒的發言,沒有人願意聽、只好打瞌睡,所以可以根據會議目的列個綱要,(1)實時提醒自己會議各項主題,(2)可以防止跑題。

如下圖,用一張圖片將要宣貫的內容講清楚,目標明確、邏輯清晰。

會議缺乏一個發言稿,試試這18個小技巧,發言時不跑題&條理清晰

2、明確會議日程

日程就好比是一幅地圖或會議導航圖,指導著會議的進程和目標的達成,可以針對每個部分設定大致的時限,從而讓一會人員清楚時間計劃,從而做好工作和時間安排。

3、讓與會人員積極參與

為了提高會議效果,你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促使與會人員積極參與:

  • 眼神交流,建議看一個人而不是一群人來回掃視
  • 邀請參會者發言
  • 表揚與會人員
  • 要求參與互動
  • 要求回答問題。

4、應對消極表現

有些人會對會議持消極態度,看上去冷淡、不友好或者比較內向,這時候應主動干預。在很多情況下,干預此類表現可以起到影響其他人行為的作用,你可以試著:

  • 發言時接近他或請他回答
  • 讓他意識到你正在關注他
  • 把注意力放在問題上,不要進行人身攻擊

5、認真傾聽聽眾的反饋

最有效的溝通是認真傾聽,然後針對性的做出調整,傾聽到某個問題時,可以複述一遍他們的問題,從而讓完美對問題的理解更充分,同時,這個過程給了我們時間思考如何回答。

6、讓會議更輕鬆

如果有輕鬆的會議環境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會議精神,也可以從中知悉更多的領導者理念,最起碼開會時與會人員可以不打瞌睡:

  • 用故事開場,故事最有吸引力,可以試著用30秒講一個小故事來開場。
  • 自我解嘲,說點自己的糗事、尷尬事,你姿態越低,會議越輕鬆
  • 用一些奇聞、軼事來解釋枯燥的理論
  • 進行一些簡短、有趣的遊戲

二、好好說話的幾個實用技巧

1、關注對方利益

公元前307年,楚懷王派兵包圍韓國的雍氏長達五個月,韓襄王派尚靳出使秦國,尚靳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說秦國儘快派兵救援,宣太后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對尚靳說:“當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時,大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體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個身體都壓在我身上時,我卻並不感覺到重,這是因為這樣對我比較舒服。秦國要幫助韓國,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以千計的財物,這對我和秦國又有什麼好處?“

所以,溝通要有結果,關鍵是是否關注對方的利益

每個人都只會對自己有關的事情感興趣,比如有些銷售在朋友圈發的,“親,這個月不完成2單,就要要被開除了”,這種廣告,屬於低智商的廣告,你是否被開除,關我毛事!

我們來換個說法看看,“親,經老闆特批,本月前2單8折”,消費者看到後會怎麼想?“老闆特批的,這個優惠以後就沒有了”,“前2單8折?意思只有2個機會,得抓緊咯”。

2、採用結構化思維

但你要告訴別人幾件事情時,最好的方法是結構化,也就是按重要緊急程度來進行排序,先講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然後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樣的好處是如果對方沒時間或沒興趣聽,至少你已經說出了重要的事情,相反,如果我們沒有分類,所有事情平鋪直敘的話,可能對方沒時間聽完,或者對方對提到的某個問題不感興趣,又或者對某個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展開討論等等,都會導致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可能沒有機會說,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呵呵了。

會議缺乏一個發言稿,試試這18個小技巧,發言時不跑題&條理清晰

3、懂迎合,告訴他們:“我懂你”

迎合不是討好、也不是奉承,如何做呢?迎合就是對方說一堆事實,你幫他總結一個觀點,而如果他提出的是一個觀點時,你就幫他補充幾個事實。

比如你朋友向你抱怨,“哎,今天剛到火車站,手機就丟了”,你就可以說:“火車站那兒,的確很亂,人特別多,很容易丟東西”,他說了一個事實,你幫他總結一個觀點,他就會覺得你比較懂他,而且他也能夠感受到你認真聽他說的話,要不然是無法總結一個觀點的。

4、說再多,不如具體化一個

說話,越具體越好,比如用數字、比如說一個具體的場景,為什麼我們上學時不是很喜歡班主任的諄諄教導,主要是是因為老師講大道理講的太多,不夠具體,分享兩個例子一起體會下吧,“看到那個畫面,我要不是捨不得50塊錢的漢堡王,我差點就吐出來了”,“老王,要不你先還我500吧,最近

沙縣小吃的老闆都問我為什麼不加滷蛋了”。

5、意料之外,為溝通加點催化劑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往往能夠調動聽者的情緒,當你說一個事情時,聽者以為你向南走,你卻出乎意料的向北走,甚至是腦洞大開的朝天上飛去,或從地下鑽過去,反差越大,效果越好,段子手最喜歡這樣的套路。

比如:上週末,我們一家人去郊遊,我和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得正高興,扭頭看見我老婆提著一根大木棍惡狠狠的朝我跑過來,把我身後的狗嚇跑了!

解析:當聽者聽到你們一家人出去旅遊時,他的情緒會比較平靜甚至有一點反感,他可能這樣想:“哼,你小子又要秀恩愛了吧!”,然而當他聽到你說,你老婆提著一根大木棍惡狠狠的朝你跑去的時候,他的情緒一下子就上來了,“看你嘚瑟吧,你老婆要收拾你了”,最後,他再次聽到你用木棍把你身後的狗嚇跑的時候,他的情緒又失落了,本來想幸災樂禍一番,最後還是被撒了狗糧。

6、緊扣主題,避免話癆

有個嚴肅的問題請教大家:我女朋友最近在欺騙我,她總是晚上和別人出去,晚才坐出租回來,又不開到門口。我偷看過她手機,結果她大發雷霆。有一天晚上她出門,我騎著摩托車藏在街邊拐角等著看誰來接她。結果我發現摩托車漏油,請問下,這車我剛買了一年,這個漏油問題保修嗎?

這個故事,如果從意外轉折角度來看,是個好話題,但意外轉折是為了增加聊天的有趣性,而話題中的目的是想了解剛買一年的車漏油裡是否可以保修,屬於問題請教,不屬於閒聊,如果把問題放在最後,按正常語速,說完這段話需要1分鐘左右,而且話題中有欺騙、女友,會把聽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劈腿啊、第三者這樣的思路上,最後拋出的話題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喜歡的話,點個贊、轉發一下,保持關注,方便獲得後續更多幹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