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都有哪些症状,高血压如果没有头晕头痛是不是不要紧?

高药师谈健康


我过成人高血压发病率超过了20%,也就是说大概4-5个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可见高血压发病率还是很高的。许多人对于高血压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在头晕,头痛,睡眠不好的时候才去控制血压,如果没有症状,就觉得血压高一点没事。



有不少患者在早期或已有严重的高血压,都没有自觉症状,往往是是在发生中风或因为患有其他疾病测血压时才发现,因此症状与血压升高水平有时并无一致的关系。高血压患者不能以症状的轻重来估计血压的高低而决定是否进行干预,只要测量血压高于正常值,就应该进行控制,没有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往往比较轻视,这样就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危险事件。

控制高血压并不是单纯的以降压为目的,即使高血压没有症状,也要降血压是因为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是感觉不到的。

比如高血压病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脏的每一次搏动更为“费力”,还会激活体内多种生物因子,日久则会引起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即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部分病人可因心律失常发生猝死。

另外高血压更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上,可导致冠心病,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脑动脉上,轻则引起脑供血不足,严重的可致脑梗死,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如果出现血压的急剧增高,就会导致脑出血。

所以一旦检查出高血压,即使没任何症状,也要积极干预,通过生活方式调节或者用药综合治疗,使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定时测量血压,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


无名药师


高血压的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等等,但也可能完全没有症状。绝对不要凭借有没有症状来判断高血压的病情严重程度。因为没有症状的高血压,也可能是非常恐怖的。


举个例子,我一病人,43岁,是个城管,高血压几年,因为没有症状,一直不重视,不处理,有一天突然就昏迷了,倒在了地上,送来急诊科一看,做了头颅CT显示是脑出血。脑出血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高血压没有控制好,导致的脑出血,患者最终发生了脑死亡,家属最后选择放弃治疗了。


这样的例子是非常多的,所以我们告诫所有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测量血压,然后口服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只要把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才是安全的,血压高了,很多人都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不会有头痛头晕,所以会放松警惕,但恰恰是这样的松懈,让持续的高血压恶化,最终可能因为一次偶然的事件就导致脑出血了。


还有一个病人,高血压几年,也是没治疗,后来突然发生胸痛,来到医院一查,就是急性心肌梗死。这个心肌梗死跟高血压当然有关系,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存在,冠状动脉也是有硬化的,也容易发生问题,一旦血压控制不稳,也有助于冠脉意外事件发生,或者发生心衰,这都是有可能的。


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的并发症。所以,朋友们,绝对不要忽视没症状的高血压,那也是可能非常恐怖的,因为高血压本身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李鸿政医生


高血压都有哪些症状,高血压如果没有头晕头痛是不是不要紧?

这是一个好问题。

问题好就好在直指关于高血压众多误区中流传最为广泛,危害也最大的两个:

  • 高血压都是有症状的,我一点感觉没有,不可能会患上高血压;

  • 血压高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没有头痛头晕的症状就不会产生健康危害,没什么要紧的。

事实上:

绝大多数患高血压病的人完全没有症状

绝大多数患高血压病的人完全没有症状。

这一点,世界卫生组织于2013年发布的高血压全球简报中以黑体字形式作了特别强调:


WHO的报告进一步解释说:

关于高血压,一种常见的误解是,认为高血压患者总是会出现症状,但现实是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根本没有症状。

至于高血压可能出现的症状,WHO的报告指出:

有时,高血压会引起头痛、呼吸急促、头晕、胸痛、心悸和鼻出血等症状。
如果忽视这些症状可能是危险的,但是,绝对不能依赖这些症状来来表明存在高血压。

高血压是“沉默的杀手”,没有症状不代表高血压不造成健康危害

WHO的这份报告的副标题是:

“沉默的杀手,全球公共健康危机”。

直指高血压最大的危险在于,尽管没有任何症状,高血压却一直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悄无声息。

我们知道,高血压的主要危害的对象,即医学上所谓的“靶器官”包括心脏、血管、脑和肾脏,是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终末期肾病(即肾衰竭)主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这些危害是长期的,无声无息的,直到靶器官出现了损害症状,比如冠心病发作,比如肾功能不全,疾病也就已经进展到“晚期”,现有,即使是将来的医学手段都已经无力回天。

因此,要想尽可能的预防高血压的这些损害,首先需要认识到:

多高的血压就会产生靶器官危害?

医学界对于高血压危害的认识走过非常曲折的道路,直到上世纪50年代之前,医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高血压是人体一种良性代偿,不需要任何外来干预,降低血压反而会带来健康危害。

直到1957年,美国的Framingham心脏研究才在全球首次明确指出,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人群冠心病发生率升高近3倍;并给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高血压标准:≥160/95mmHg。

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高血压的健康危害。

其中,有两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为人们的认识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

1993年,包括35万人参加的多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证实,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冠心病死亡率和终末期肾病具有连续和分级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收缩压120mm Hg(并不意味着低于120就不会产生危害,而是研究没有包含120以下血压的影响)。

这也是一般将正常血压标准设定在120/80mmHg的主要证据基础。

2002年综合61项研究,包含100万成年人数据的荟萃分析发现,血压下降对心血管病的保护作用一直延续到115/75 mm Hg。

而这也是有人把115/75 mm Hg设定为“理想血压”界值的基础。

甚至有的研究认为,血压降低对心血管病的保护作用一直延续到105/65 mm Hg.

总之,产生健康危害的血压界值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对于健康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血压尽可能低一点,高血压相关的健康危害可能就会来的晚一点,后果就会轻一点。

提高全民高血压意识,人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血压读数

绝大多数高血压没有症状,即使“正常范围”的血压都有可能造成静默的健康危害。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早期发现高血压和危险的“升高了的正常血压”?

既然不能依赖症状提示,那么,途径就只有一条,那么就是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读数。

这种意识需要普及到所有人,让所有成年人都必须知道自己的血压值。

这种“知道”甚至也包括儿童。

因为,一定比例的儿童中也存在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同样会产生健康危害。

而事实上,人群中普遍缺乏高血压意识,即使是科普工作做的相当普及,医疗资源相当丰富的发达国家一样存在这个问题。

比如,加拿大的一项在公共场所随机进行的血压测量研究发现,高血压检出率高达50%;其中,有2%的人血压水平达到需要紧急处置的重度高血压水平。

更重要的是,所有被检出的这些高血压者中,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处在高血压状态。

即便那些测量过血压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也大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患上高血压,或者不认为高血压会给自己健康带来危害,更不愿意吃药来控制血压。

出现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普遍对高血压存在误解,其中很多错误认识来自于不靠谱的所谓“科普”。


挣脱枷锁的囚徒


高血压可能会出现头疼、头晕、心烦、失眠、颈项强直、腰膝酸软、胸闷等各种不同的症状,一般来说,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而且血压升高越多,症状越明显;血压逐渐下降到正常,症状也会随之减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会出现上述症状,所以具备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都要定期监测血压,而不能因为没有症状忽视血压,尤其是高血压的病人,要尽量把血压控制好,避免由于高血压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lemon啊


我是小鋆医生,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普通高血压的症状有头晕、头昏、头痛、乏力等等。那么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万事大吉,可以不用管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高血压早期,一般并发症未开始显现,有些隐匿性高血压更是没有症状

,连头晕的症状都没有,那是因为年纪轻、血管弹性好,血管通过代偿性的扩张来降压,所以没有明显的头晕症状,其实这种高血压更让人不放心,没有临床症状就意味着不能及时发现血压的升高,长期的升高可能会带来脑出血、肾功能损害等风险。

这类患者即使通过早期的发现诊断为高血压,有很大程度上还是没有知晓高血压的危害,以为没有症状就万事大吉,殊不知隐患还在后头呢。所以临床上可以建议这类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定期监测血压,时刻了解血压的动态情况,避免高血压急症的发生。经常有看到报道,某某在路上晕倒,被路人送去发现是脑出血,最终确定为高血压引起,诸如此类的发生更是给了那些以为没有症状,就可以忽视高血压的人当头一棒!

我是坚持健康科普的小鋆医生,码字不易,如果能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


小鋆医生


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头胀、头痛等不适,也可以基本无任何症状。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危害的严重性与是否有头晕、头痛关系并不大,而是与所处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关。



首先,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与自身耐受程度有关,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可无基本无临床症状,只是在医院体检或因为其它疾病就医时才发现的高血压;有的则对血压升高很敏感,血压稍升高就会出现头胀等不适血压升高后常见的临床症状有:


1、头胀、头晕、头痛等不适。这也是高血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很多患者就是因为出现这些症状量血压发现的高血压病。


2、胸闷等不适。这个也较常见。前几天门诊来了一个三十多次的小伙子,主诉胸闷,心电图心超等检查正常,但发现血压140/110mmHg了。


3、全身乏力、倦怠等不适。这个一部分患者可出现。


4、其它。血压骤然升高后,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胸痛等临床表现,需要紧急就医。

至于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其实与是否有头晕、头痛关系不大,一些高血压患者也错误的认为只要没有头痛等症状,就不需要吃药,等有了症状再吃药。这种想法危害更大,很多患者最终上来就是以急性心梗、脑出血等就诊。高血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根据血压数值分为1、2、3三级)、是否有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有无心脏扩大、尿蛋白等靶器官的损害、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心血管风险因素等综合判定。最后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很高危组,预示未来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的概率分别为<15%、15%~20%、20%~30%和>30%。

我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相当一部分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只有使血压达标,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以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概率。


医患家


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表现是头胀、头痛等不适,也可以基本无任何症状。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危害的严重性与是否有头晕、头痛关系并不大,而是与所处的心血管危险分层有关。

首先,高血压患者的症状与自身耐受程度有关,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可无基本无临床症状,只是在医院体检或因为其它疾病就医时才发现的高血压;有的则对血压升高很敏感,血压稍升高就会出现头胀等不适血压升高后常见的临床症状有:

1、头胀、头晕、头痛等不适。这也是高血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很多患者就是因为出现这些症状量血压发现的高血压病。

2、胸闷等不适。这个也较常见。前几天门诊来了一个三十多次的小伙子,主诉胸闷,心电图心超等检查正常,但发现血压140/110mmHg了。

3、全身乏力、倦怠等不适。这个一部分患者可出现。

4、其它。血压骤然升高后,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胸痛等临床表现,需要紧急就医。

至于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其实与是否有头晕、头痛关系不大,一些高血压患者也错误的认为只要没有头痛等症状,就不需要吃药,等有了症状再吃药。这种想法危害更大,很多患者最终上来就是以急性心梗、脑出血等就诊。高血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基础血压升高的程度(根据血压数值分为1、2、3三级)、是否有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有无心脏扩大、尿蛋白等靶器官的损害、是否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心血管风险因素等综合判定。最后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很高危组,预示未来10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的概率分别为<15%、15%~20%、20%~30%和>30%。


机灵小不懂呀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不像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甚至嗓子疼、发烧这些症状。高血压的可怕之处就在于,血压慢慢升高,超过正常的时候,我们经常什么都感觉不到,因此有些不常查体的人,可能突然发现血压已经150/90了!

血压突然升高,或者血压突然超过180/100mmHg,有可能会出现高血压急症的症状,如头痛、心跳加速、视力模糊等。这种情况属于急症,要赶紧去急诊,合理降压,免得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绝大多数高血压感觉不到什么症状,但感觉不到症状并代表高血压就没有危害了!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在于它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心脏泵血的负担,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还有可能影响下肢动脉,和导致肾功能下降。

因此,没有症状的高血压也要好好管理,否则,一旦出现了这些并发症,对身体造成的损坏就大了!积极控制血压,这些并发症的风险就减小了。

没有头晕头痛,并不代表就没有高血压,也不代表高血压就不会带来风险。只不过,如果高血压突然出现头痛,要警惕高血压急症和脑出血,更要积极处理。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高血压症状,大多起病缓慢,缺乏特殊临床症状,导致诊断延迟,仅在测量血压是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也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典型的高血压头痛在血压下降后即可消失。

由于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有的高血压患者即使高到200mmHg以上也会没有症状。如果只根据没有明显症状而忽略治疗或自行增减量、间断用药,血压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了损害,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在出现心衰、脑卒中或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后为时已晚。

因此服药的依据应该是测量到的血压值,而不是自我感受。高血压患者只凭症状服药危害大。要按照医嘱长期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在家可抽出半小时使用康兴半导体激光治疗进行鼻腔照射,促进血液循环,这是一款国家二类家用医疗器械,物理治疗,属于绿色疗法无副作用。高血压的防治重在坚持,希望大家能一直保持心脑血管健康,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


康兴医疗


你好,我是爱琴营养师,从事慢病营养多年,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和高血脂,高血糖一样。前期很多人都没有明显症状。而疾病就是疾病,并不能拿身体症状来说话。就如同癌症,前期也是没有症状的或是症状不明显,而有症状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有些人,当出现症状到结束生命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高血压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自我知晓率低,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特点,那就是,身体没有不适症状,就自认为没事,我身边就见过一个50来岁的男性,从来不体检,自认为身体状况良好,也不知自己血压高,当有一天出门在外,走在路上,血压突然上升,摔倒在地上,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压。年龄大点的还好说,特别是中年人,你自己的血压很是漠视。

那高血压都有哪些症状呢?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就已经损害了其他的器官,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



高血压的早期典型症状:

头疼、头晕、头胀、阵发性眩晕、胸闷不适、四肢麻木、疲倦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等。

重度高血压可发生:

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失忆、痴呆、肾功能损伤、主动脉夹层、心绞痛、卒中等。

所以说,如果经过医生判定为高血压后,无论有没有症状都要提高警惕,不能马虎,因为高血压最后导致的致残率、死亡率高,而且可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冠心病、脑卒中和早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要做到正确服药,在非药物治疗的配合下,控制好血压,定期测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