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數學平均分32.5,及格1人,請問我該怎麼教這些孩子?

山區班主任一天


32.5分,不是笑話是事實,這種情況在農村學校並非特例!

也許很多人覺得這是個笑話,平均分32.5分,全班一人及格,這成績得差到什麼地步?但是我要說的是,在農村小學,這種情況並非個例!小學階段,城區孩子考個90分都有可能排名倒數,但是在農村,能有個60分就可以了,能考70分就不錯了,能考80分算是優秀了能考90分那就是拔尖了。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個鄉村小學,一到六年級六個班,全校58個學生,10名老師,平均每個班不到十個人。學校的老師基本上都是新分配的定向師範生,有兩個甚至是00後,自己都是半大孩子,教學經驗不足。農村學校更像是跳板,又像是實習基地,教了一兩年之後,都調走了,又換一批新分配的小女孩。

老師教學經驗不足,家長們也很擔憂,因此能轉到城區的,轉到中心校的都轉走了,剩下的要麼是一些成績不怎麼樣的,其他學校拒收的,要麼是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這樣的師生力量,成績自然可想而知。

農村教育要發展,留住老師是關鍵,改善辦學條件是保障!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有兩個班平均分在四五十分,平均分能及格的就算是老師挺努力,學生挺爭氣了。有幾個班的數學及格率不到百分之二十,成績確實慘不忍睹!

農村教育要怎樣改變?首先當然是要留住老師,教學質量要提升,老師是關鍵,農村學校留不住老師是導致成績一落再落的原因。老師教了一兩年,積累了教學經驗就紛紛調離,農村小學成了新老師實習基地,成績自然下降很快!


其次,教學硬件要跟上,留住優質生源,很多家長之所以選擇讓孩子轉學,是因為農村學校教學環境比較差,教學硬件跟不上,沒有圖書館,沒有運動場地,沒有多媒體,上課還是靠一枝粉筆一張嘴。

寫在最後:32.5分的平均分,不是笑話,是當前很多村級小學的真實寫照。


周老師的工作室


曾經有某發達地區的教師到我們這裡來支教,其中就有一名數學老師。這位老師來了以後,學校就給他安排了一個班級的數學課,然後這位老師就要求看一下這個班級以往的數學成績。當這位老師看到這個班級的數學平均分時,露出了非常不可思議的表情,因為在歷次考試中,基本上都是一二十分或者二三十分的平均分

我想這樣的分數在他們學校,應該是絕對不可能會出現的,但是在很多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農村學校,這樣的平均分太常見了,尤其是數學和英語科目。

所以我覺得題主所教的學生,應該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情況,那麼作為一名教師,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關注控輟保學最重要,學生能留在學校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 這樣的學生,他們不光是數學成績不好,應該是哪個科目都不好。也不僅僅是不愛學數學,他們對於任何一個科目都是沒有興趣的。


  • 就像平時,很多老師都會羨慕的對著美術老師,或者是音樂體育老師說:你們的科目多有趣呀,學生肯定很愛上你們的課。結果卻是引來這些科目老師的一頓吐槽,原來這些學生即便是上這些大家都認為很有意思的課,仍然是提不起興趣來,要不就是睡覺,要不就是講話打鬧。就連上體育課都有人要跑了躲起來,不願意去上。
  • 那麼像這樣的學生,不要說還讓學得有多認真,或者是學多少知識,他們能到學校來上課就已經很不錯了。因為像這樣的的學生是非常容易厭學的,他們對於學校以及學校裡的一切都沒有興趣,很多人最大的興趣就在手機和電腦上面,很有可能上不完小學或者是初中就輟學了。

所以,對於這樣的學生,要求就不要太高了。

其次,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 像題主所說的這個學習情況,說明這些學生的基礎是比較差的,學習的積極性肯定也是很不高的。

  • 那麼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只能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挑最簡單最基礎的來講。這樣可能會有更多的學生能夠聽得懂,也才更有利於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 另外就是要改變一下教學的形式,儘量的使整個教學過程更有趣一些,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達到引導學生來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

再次,找到班上比較愛學習的學生,多培養多輔導。

  • 經常會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發:都說老師要普渡眾生,但我只渡有緣人。其實這句話真的是透出了很多老師深深的無奈,我們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老牛不喝水,強按老牛頭,肯定是行不通。

  • 所以,老師們只能重點的培養幾個愛讀書的學生,這樣既能讓你的教師生涯變得稍微有點意義,又能在班級裡面出幾個學生,起到領頭羊的作用,說不定還能扭轉一下班級的風氣。
  • 當然很重要的一點還是對一些愛學習的學生共公平一些,不能因為整個班級絕大部分學生不愛學習,就放棄了整個班級,這也是最忌諱的一點。
    最後其他的學生,就讓他們開開心心的在學校裡面度過他們的學生時代就好了。
  • 其實大家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就是並不是每一個學生讀書的料。有些學生是生來就沒有讀書的天分,像這樣的學生,可能他們自己很認真很努力,但就是沒有辦法讀好。

  • 而有些是從小家庭教育就有問題,並沒有養成比較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這些學生連最基本的學生行為規範都很難遵守,就更不要說是好好學習了。
  • 所以像這樣的學生,就不要有過高的要求了,讓他們在學生時代開開心心的度過,其實也是挺好的。

沒有上過這樣班級的老師,肯定是沒有辦法體會這位老師的感受的,完全處於絕望中呀。所以這位老師只能是儘自己的能力做好這份工作就可以了,至於平均分要達到多少,要及格多少個,這個都不是太重要的,盡力就好。


大P老師地理課堂


二零零一年我教普高生物,教這班學生老師說的最多一句話就是:上這班課頭疼,認真學習的學生太少,搗亂說話,頂嘴最厲害,誰要是教他們能考第一那就是神仙了。就這樣一班學生,那年期末統考我這科目學生真的統考第一。不是自己多厲害,而是我信奉不管學生怎樣,自己都要想辦法教會他們

我的做法是這樣:

一 課堂嚴格要求!

我的課堂學生是自由的,這個自由是:學生可以說話,可以討論,累了可以趴桌子上聽,困了自己選擇可以站著聽,實在太困,告訴我理由,理由充分允許睡覺!但這都有前提,那就是說的討論的都是課堂內容

有問題隨時起來問。困是因為生病或者吃藥導致的,除此之外,不允許睡覺。

二講課不追求進度,追求質量。

講課講練結合,對於難點一節課學生沒聽懂,第二節課繼續講,並且鞏固練習,如果學生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會了,再繼續下一節,同時在新授課課後佈置作業時,再留一道或者兩道上節課難點內容題繼續鞏固練習。雖然這樣講課可能開始進度比同軌班級慢,但複習時,進度就快了,學生基礎好,複習就快了,而且考試成績絕對沒有問題。因為再差的學生基礎知識問題都會了,只是難度大的可能差點。

第三讓學生愛上自己的課!

學生其實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隻要愛聽這個老師講課,他就會認真學習。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課?最重要的就是老師講課言簡意賅!知識點一定講的清楚明白。學生聽懂了,自然就願意聽。同時對於難點教師想辦法讓學生覺得學起來也不難。這就需要老師動腦筋。比如減數分裂同源染色體 四分體 同源染色體排中央、分開等等,怎麼背或者看圖,學生都很難理解。我

就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做染色體,讓學生表演減數分裂過程。結果學生怎麼排或者誰和誰同源。通過表演學生即覺得搞笑,又發現怎麼做才是正確的,這麼難的一節課,最後都特別開心學會了。

之只要老師多動腦筋想辦法,總會找到最好解決問題的方式,不要過於追求速度,只有第一次聽的明白,以後複習起來才容易,現在好像有些教師正好相反,結果學生不明白,反而連老師都一起討厭了,你還怎麼再教學生呢!根據自己的學生,想辦法教會他們這就是我們老師的目的!


趣學老媽


前面看過一個提問的,說他付出一年的努力教一個孩子,結果還是考了個位數,我都看笑了,被寫作業的兒子聽到了,就問我,你笑什麼,然後我很不理解的和他講了,他一點都不奇怪,說他們班有個考七分的,我瞬間沉默了,就想,那個考七分的父母內心多崩潰啊!因為我知道,初中老師管的都很嚴,不至於會這樣的,我聽過以前和我兒子小學同學的現在考四十幾分的,但是真沒想過數學會有考個位數的,現在我信了,我認為如果一個班有七八個學習差的,原因肯定是孩子底子薄,家長不重視,落下的很多,就是思維能力拉下了很多,如果整個班都差,就是老師教育的能力問題,我兒子上小學時,基本就是一年換一個數學老師,語文有連教的,數學三年級以後一年換一個,一二年級都很不錯,不用什麼思考,三年級是一個男老師,本事不怎樣,罵人很厲害,教的全班年級倒數第一,四年級換了個小姑娘,努力認真講解,還是沒讓班級起來多少,五年級又換了個男的,也會罵,也努力的講解教,結果也就止步於倒數,六年級畢業班,來了個年輕女的,兒子說他老師很牛,曾經學霸,確實別人教起來有一套,全班正數了。也許是孩子大了,懂的多了,好教了吧,反正就是一二年級,和六年級教的最好,然後是五年級的老師,在後來就是四年級,那三年級的男老師就是最差的,這不是我一個人說的,我們接孩子的時候家長一起都在討論,都知道。還有就是五年級英語遇到一特差的老師,差的也是全班年級組倒數第一,六年級的老師拼命努力改善。成績就回升了。別說我們班孩子差,我們班三,四年級的語文,年級組第一。是一個要退休的老師教的,她教的班級都是年級組第一的,可惜就教了兩年退休了。所以,老師教人,肯定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案的。不是有文化就能教的好。要有責任心,有努力,有自己教育經驗,才行。這些都很重要。教學也要有水平才行。


也風吹


農村教學質量就是差!平均分這麼少怎麼教及格真的不知道!及格僅僅一個人太可怕了!請問以前的老師怎麼教的呢?現在上級領導一個勁地給鄉村教師提高待遇和工資!發三十年的光榮證書!怎麼不看看教學質量呢?我八十年代接了三個農轉非的學生!轉來時還說是不錯的學生呢!可一考試啥都不會!來了領導出了一張本年級的數學卷子考考他們!都五十多分!六年級呀,誰願意教!讓他們去五年級還都不去!家長們說:丟人!這就是農村的好學生!我天天給他們補課!教新的補舊的!知識真的很貧乏!作文不用掀篇就寫完了!就這樣天天看著他們!好在他們都很聽話進步也很快!到六年級下半年就能考七十多分了!同行的朋友!怎麼教?三十幾分怎麼補?那麼多人怎麼辦?不知道!難為你了!注意身體呀!別生氣累壞自已啊!


用戶9585480775850


說句實在話,這種成績如果提升到平均成績到80以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大概能提升到50分左右,估計還有可能甚至全班平均分及格都很難達到。

大多數專家可能有很強的能力,幾乎能把這些孩子全部提升到滿分。

離開專家說一說我曾經參加的一個支教的事情。

當時到一所農村學校去支教,一年,帶的是一個六年級的班級,接手的時候平均分不到19分。

全班同學九九乘法口訣表,有兩個同學會,其他同學更不要說了,乘法口訣表都不會怎麼做乘法怎麼做除法也就是意味著計算類乘除法都無法實現。

沒有辦法,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幫助孩子複習,然後同時進行著六年級的課程。

在六年級畢業的時候,有兩個孩子曾經已經考到了90分以上,全班的平均成績在58分左右,沒有超過分數線。

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竭盡所能,可能是個人能力非常不足,做到這樣自我感覺還是可以,但實際上,評估的殘酷性,展現出來了,他不考慮你付出了多大努力,從多少成績提升到多少成績。

工作就是這樣,有時候真的沒辦法,自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得到的卻仍然是和自己付出不相成比例的一種結果。


宜城老師


這個要是看教小學,還是初中的!如果是小學二、三年很正常;小學生語文基礎差、常看不懂題意!如果是五、六年、初中就不正常的!肯定教的方法不妥當!我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數學從來沒有超過60分的、最低的考過32分,但五年級就一下上升到100分,成為班級第一名(考100分的就2個);你可以多與優秀的老師溝通,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只要用心去做,一定會有進步的!加油!


楊豔輝99360221


我記得大學高等數學下的其中考試,我和我一個兄弟坐一起考。我倆真的不會,就隨便寫了一寫,他比我更糟糕,全部抄我的。結果成績出來了,整個年級最高分65分,我的分數是:35,而全部抄我的兄弟,他的分數是:5分。我們沒想明白,難道是因為他書寫太糟糕了嗎?

孩子是否有學習的動力

很明顯,那個時候我們是沒有學習動力的。都是想混,混到大學畢業。

如果一個群體都沒有學習的慾望和動力,你再怎麼教都是沒用的。所以,首先要確認和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們有學習的動力。

沒有自身的動力,一切枉然!

反觀試卷的難度

同年級其它班級的考試情況,這是一個很好的對比參考。

分析試卷,看看試卷是否超過了孩子的認知範圍,對題目加上難度分數,再來看一下。

上週數學補習班,我孩子做錯了很多,是因為對周長的概念不理解,我翻了他的書本,學校教材上沒講,課外輔導教材上也沒講,結果老師批評了他,還打電話來要求家長管一管。期間有個女生問過老師,老師也沒做任何解釋,以至於有幾個孩子做的錯了一半,這樣的老師,就是不負責任,我就把課程給結束了,不再去上補習班了,不合適。

一個老師竟然都不管學生們是否懂得這些基本概念,而且還不做解釋,太不負責任了。

教學的方法

類似這種情況,很容易被學校定義為:教學事故。

在前面有學習動力的情況下,再反觀教學的方法是否有問題,可以多向同行請教一下。見過很多父母,急的不得了,不管教孩子什麼,都只用一招:吼。

方法很重要,最近和孩子交流學習方法,隨著交流的深入,和實際的應用,然後再做調整,他覺得輕鬆了很多。我們的目標是:輕鬆學習

學習並不輕鬆,輕鬆的是如何以最為高效的方式把知識徹底搞熟,然後在從不斷做對的成就感中獲得快樂,這個時候自我會覺得快樂,我把這個定義為:快樂學習


朱文亮談家教


期中考試數學平均分32.5,及格1人,該怎麼教這些孩子?

題主在題目描述中沒有明確說明,這些孩子是什麼學段的孩子。

首先,如果是義務教育階段,特別是小學階段,可以說就是學習習慣的問題。

小學階段的知識點能難到哪裡去?即使老師教不太來書,比如說就是代課,或者是非師範社會人員,也不至於小學的知識點講得全班就1個人及格。

當然,我們這是純粹從知識點方面來說的。

我一個同學碰到過這樣一個班級:班級學習風氣極其不端正,不做回家作業是家常便飯。上課也是很鬧騰,自顧自畫畫的,說笑的都有。

學生普遍覺得,學不好無所謂。反正小學階段沒有分數,升學也就是搖號或者對口初中就讀。

和孩子講道理,談心,孩子表面上都很配合,但轉身該怎樣還是怎樣。甚至是當面和孩子說,“你今天留一下,我給你單獨講一下題。”孩子口頭答應著,但只要有機會馬上開溜。

聯繫家長,也都是“我們不懂,你老師聯繫我也沒用”,或者是雖然態度比較好“好的老師,我會說他的,給你添麻煩了”,但實際上孩子一點轉變也沒有。

這樣的班風、學風,都不及格實在是太正常了!

其次,如果是大城市裡的民工子弟,這樣的情況也比較普遍。

由於沒有城市戶口,很多父母是進城務工的孩子,是不能夠在城市參加中考的。

那麼一般就是在城市讀到初二就不讀了,初三回老家讀書。或者是在城市裡把初中讀完,但是不能參加中考,就去唸了中專技校。

這樣的班情,全班學生都不念書,也是比較普遍的。甚至是一些老師也覺得,這樣的班級沒必要用心教了,反正他們將來不在這考試的,或者是反正他們的考分不算在學校中考成績裡面的。

最後,如果是高中階段,的確可能出現一個班普遍不及格。

因為卷子的難度擺在那裡。或者說是,出的卷子就沒想讓平均分及格。

而且越是拔尖的學校,越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老師出這種考卷的難度,本來就沒打算讓平均分要八九十分,就是想看看學生難題掌握的程度。


Wunei媽媽微課堂



觀點

期中考試數學平均分32.5,1人及格。這個要視情況而定:

一.說明試卷的難度已經遠遠超越學生的學習水平了。

因為期中考試是階段性的測驗,是對開學前兩個月學生學習情況的綜合評估,這樣的試卷讓全班絕大多數不及格,已經失去了考核的意義。建議降低考試的難度。

二.從中還可以看出一個情況是: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差。

這種在山區小學,特別是留守兒童多,家庭教育跟不上的學校比較常見。

我同學大學畢業後去了一個邊遠山區去支教。當時她帶的班裡12個學生就4個沒媽,1個沒爸,還有一個爸媽都沒有的孩子。四個沒媽的孩子都是因為嫌棄家裡窮,媽媽跟人跑了,沒爸和雙親都沒有的是因為出事故了或者病故了。其它雙親健全的也有一半是留守兒童。他們來上學,完全是因為學校有兩免一補,有老師幫著看孩子。孩子也知道,一旦年齡夠了,立馬就輟學打工去了。因此,這些孩子和家長們才不在乎能考幾分。

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在教學時降低難度,並把實際生活中能用到的部分多加延伸。看著他們安全快樂的成長就好。平時多教教生活常識和做人的道理。比書本那點死知識對他們更有用。


觀點重申:

對於兢兢業業地教了兩個月的教師朋友們來說,這樣的成績很難讓大家接受,但是,我們還需要分情況而定,如果是試卷太難,那麼儘可能用契合孩子實際學情難度的考題,才可以起到考核的目的。如果是孩子整體學習不在狀態,就像我朋友遇到的那些學生群體,那麼多教生活常識和做人道理,多延伸生活中能用到的知識,或許對他們幫助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