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象黨爭會影響到美國的外交政策嗎?

l湖湘客


肯定會影響的,畢竟對於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外交政策上多少還是有些差異的。但是對於某些問題上,他們還是擁有共識的,這也決定了他們在外交政策上也會存在著共同點。說白了一句話,無論是民主黨執政,還是共和黨執政,他們都是為了美國利益而出發,只是採取的方式和手段不同罷了。因此不要寄希望於美國民主黨執政,或者說是共和黨執政,就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好處。



美國幾乎就是一個兩黨制的國家,雖然表面上是採取民主的多黨制政策,但是民主黨與共和黨輪流坐莊的時代,幾乎遍佈了整個美國曆史。那麼回顧整個美國曆史,這200多年的時間裡,無論是美國民主黨還是美國共和黨,他們在執政美國時期,雖然在對外政策上略有不同,但是在對待美國整體利益上,根本就沒有改變,只不過是方法不同罷了。比如美國對外的軍事霸權,美元霸權,這些都是保障美國利益存在的根本。美國的軍費逐年增加,並沒有因為更換哪一個政黨而改變,他們在這一點上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改變。


比如美國在對俄關係上,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幾乎對於遏制俄羅斯來說立場上是一樣的。即使我們認為美國民主黨的對外政策相對溫和,但是在對待俄羅斯問題上,而美國民主黨顯然是更加赤裸和直接。畢竟俄羅斯是阻礙美國全球霸權的第一個絆腳石,分裂和肢解俄羅斯是美國政客的共同目標。那麼無論是哪一個政治領導人,幾乎都要服從美國這一趨勢,那麼在對俄態度上,顯然她們的基本立場是一致的。

當然,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領導人執政的風格也是各有不同,自然給美國的外交政策也會帶來大不相同的改變。比如美國的現任總統,與之前的奧巴馬總統,其外交風格就大相徑庭。美國現任總統推行的是美國優先政策,美國唯我獨尊的政策,因此,在世界上的很多國際性組織紛紛選擇退出,這讓美國的國際信譽遭到了很大的打擊。而其相對的執政政策,也是一種他認為在維護美國利益的方式,只不過這樣的方式讓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形象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比如美國現政府退出了前奧巴馬政府,經過多輪談判才達成的《巴黎全球氣候變化協議》。這對於整個人類來說是一大損害,更是美國現政府的對人類共同保護環境努力的極大迫害。再比如,美國現政府為了一己私利,在2008年5月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讓伊朗核問題再次成為攪動世界的焦點。這對於多國對伊朗核問題所達成的努力付之東流,這相比較美國奧巴馬政府,這是一個絕對的倒退。

因此,對於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爭奪總統職位,顯然不同的領導人上臺會給國家的對外政策,多少都帶來一些改變。只不過這些改變都要服從美國的利益,一旦它會觸及到美國整體利益,對於他們來說,維護美國利益才是首選。那麼對於美國的政策來說,顯然存在著共同的一面,也存在著不同的一面,畢竟國家的整體外交政策會隨著領導人的執政風格而改變,但是整體利益卻不會動搖!(淡然小司原創,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的“驢象之爭”由來已久,已經成為美國的政治生態。也有人將其嘲諷為“美麗的風景線”。對於“驢象黨爭”的作用和意義,可以說是見仁見智。有人說這是美國的“內耗”,尤其不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但也有觀點認為這恰恰是美國不會發生顛覆性災難的根本原因。因為,不管是哪個政黨在臺上,另一個黨派就會“不眨眼”的盯著,會將任何一個小失誤無限放大。這也是美國政府不敢過分“任性”的重要原因。不過,儘管它們一直都是“爭鬥”不斷,但在對外戰略上卻又近乎一致。如果一定要說“驢象之爭”會影響美國的對外政策的話,那也只是方法和方式而已!在大方向上,影響甚微。

分析這個問題時需要先了解一下美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戰略。從二戰後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世界新秩序以來,美國就基本固定了其國際戰略。美國的國際戰略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確保美國在硬實力上拉開與其他國家的距離。也就是俗稱的“碾壓”。二是推行美國的價值觀,牢牢把握政治話語權。俗稱軟實力。美國的這一世界戰略是兩黨達成的“共識”。所以,不管是民主黨執政還是共和黨當家,都必須在這個“大前提”下操作。比如,奧巴馬曾說過“美國還要領導世界一百年”這樣的“豪言壯語”。而現任美國共和黨政府則承諾要使“美國再次偉大”。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美國必須全面領先於世界。


雖然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理念不同,但它們根本目的卻是一致的。所以,儘管它們的方式方法不同,但卻也是“殊途同歸”。在美國,共和黨被定性為右翼,民主黨被定性為左翼。通常情況下,人們會感覺到共和黨更難打交道,在國際上行事也更具體,更直接。而民主黨一貫秉持的是“政治正確”。說白了就是“明面”上似乎很高大上,但實際上是一種迂迴式的操作,往往更隱蔽。因此有人評價說,在和共和黨打交道時,你知道它要幹什麼,儘管感覺其很強硬,但卻容易作出判斷。可是,如果和民主黨打交道時,它們往往是政治掛帥,即所謂的政治正確。表面給人的感覺是“高大上”,實際上卻暗藏禍心。這在奧巴馬為總統,希拉里為國務卿時表現的尤為明顯。相信很多國家都領教過。

美國的基本制度是三權分立,但在二百多年的現實操作中卻逐漸形成了“兩黨制”。直白的說,所謂的三權分立變成了兩黨博弈的工具。而它們對“三權分立”這個“工具”的極致運用反而間接促進了“三權分立”的發展。它們之間“你死我活”的爭鬥“催生”了美國的“調整和糾錯”機制的形成。這也是美國一旦出現“偏差”,皆能迅速“改弦易轍”進行調整的最重要原因。所以說,不要簡單的看待他們的“府院之爭”。從表面上看,它們好似造成了美國的分裂,其實,其中也蘊含著某種程度的內在規律。這在國際問題上體現的尤其明顯。比如在美國和伊朗的博弈中,民主黨的做法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美國1月3日“定點刺殺”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將軍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拜登等民主黨高層紛紛指責白宮的做法“莽撞”。請注意,民主黨並不是反對白宮對伊朗打壓,而是“擔憂”白宮的做法會導致美國人因伊朗的報復造成傷亡。當然,另一個目的是“分權”和大選。為此,眾議院通過了“限制白宮對伊朗動武”的議案。這個議案並不是反對白宮對伊朗動武,而是要求白宮在動武前必須“告之”國會。由此可見,“驢象之爭”只會影響對付伊朗的方式和手段,卻不會改變對伊朗的總體政策。

在敘利亞問題上亦是如此。敘利亞內亂時,美國還是民主黨的奧巴馬政府執政,那時的美國就表現出了並不願深度介入敘利亞局勢的意圖。因為,美國的戰略智庫認為,美國在敘利亞的戰略利益並不大,不必過度介入。所以,當年的民主黨政府只是派出了2000人規模的美軍,意在通過美國的影響,利用反對派來達到“顛覆”阿薩德政權的目的。所以,美軍在敘利亞的授權只是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而沒有推翻巴沙爾政府的戰爭授權。


美國共和黨政府在2017年上臺後,曾質疑奧巴馬政府的敘利亞政策。其中心內容是說“要麼深度介入直接拿下,要麼就直接不介入。”意思就是說奧巴馬政府的對敘政策勞民傷財。所以,最後的評估結果是“撤出敘利亞”。儘管美軍去年10月6日從敘利亞撤軍後又“去而復返”,但性質已經變了。變成了保護庫爾德人控制的油田的目的。從這件事情上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驢象之爭”改變了美軍在敘利亞存在的方式。二是說明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認為美軍沒有必要“深度介入”敘利亞局勢。也就對應了美國智庫當初的判斷。由此可見,“驢象之爭”並沒有改變美國對敘利亞問題的基本策略。因為,它們都認為,解決伊朗問題才是解決敘利亞問題之根本。

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的“驢象之爭”是一道“風景線”,是在“撕裂”美國社會。個人認為,看待這個問題要辯證。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它們只是“爭權”而已。表面上看是消耗了“政治和社會”資源,比如政府停擺,通俄門,彈劾案等。但在消耗“資源”的同時,也確實在一定程度起到遏制白宮“任性”的作用,不至於使美國發生因政府“任性”而導致“巨大災難”的情況。另外還要看到,在對外關係上,兩黨的爭權只會影響方式,方法和手段,而不會動搖美國的根本戰略。在國家戰略的執行上,民主黨和共和黨其實是高度一致的。這個根本戰略就是“打壓對手,確保美國的領先優勢”。所以,不管是“驢象”哪個黨執政,它們都不會讓對手好過。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卞競婉


民主黨共和黨不是驢象,是美國政壇上兩條互不相讓,互相爭食的兩條獵犬。從早打到晚,從黑打到白,打的天昏地暗,消耗了大量的資本,鬧得美國無一日安寧,甚至乾脆一切都讓位於兩黨之爭。他們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對矛盾,你咬我,我咬你,鬧得美國政壇狼煙四起,不可開交,少有對外一致的時候。這種體制不斷打鬧,不斷折騰,甚至是不要臉的不要外部形家的互相攻擊,將撕裂美國,斷送美國和美國人民,他們不懸崖勒馬,美國無寧日。至於誰上臺影不影響美國外交政策,從美國四十多屆總統換屆看,不用兩黨換屆,就是一黨換屆,也有對外的外交影響,因為每個總統的執政風格和理念不同,導致外交上的不一致,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有一點他們無論誰執政,美國國家的對外大方針大方向不會變。


漫步火星372


基本不會,因為不管如何爭執,最終代表的還是資本家的利益。

就像特朗普上臺,表面上很多人反對,但他還沒有動那些資本家的一點利益,還是要幫助他們賣軍火,幫助他們限制華為……

艾森豪威爾在朝鮮戰爭結束後退休時就發表演說,提醒人們警告軍工複合體,時至今日,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視,金融資本的實力也很強。


蘇霍姆林斯基


有影響,但不會很大。美國的體制就決定了的。我們堅持按既定方針辦事,走一切為人民的幸福感為宗旨制定政策,堅持奮發圖強,自力更生的道路前進。


榮祥266


美國如果還是特郎普執政,在黨爭也改變不了特郎普的瘋狂,因為他就是一個瘋子,不記後果世界不得安寧,如果有溫和派執政會把特郎普的政策推翻,世界會安寧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