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35歲,有本科學歷+教師資格證,除了去私立學校還有培訓機構外,還有啥路子?

軒墨麻麻


我先反問一句,你還想從事教育工作嗎?

肯定還想吧!不論是不是想,最起碼沒有離開這個行業的勇氣。

你想安穩,想進教師編制,這是很正常的,有編制的老師工資待遇和我社會地位以及穩定輕鬆方面都佔優勢。可是年齡限制,你只能待在私立和培訓機構。

這個我的情況一樣的。我也在想著是不是有其他出路。可是很難。我也在努力。我想,如果真的還想就在這個行業,那就努力吧。在私立或者培訓機構又何妨,在哪裡都發光都餓不死,總會做出自己想做的。

我在民辦院校,我也知道要付出更多收貨更少,社會有時候就是這麼不公平,可是,我們得遵守規則。

那麼只能加倍的努力,讓自己強大起來,或者讓自己活成自己的樣子。

我推薦你關注在線教育,關注教育自媒體。只有你深入思考和總結,慢慢將自己推出去。

教育以後也會走向網絡化。我現在在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後續準備開始自己做網絡教育,打出自己的品牌,適當的時候找一個平臺,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

鼓起勇氣來,一起做在線教育吧。可以現在頭條把教育自媒體做起來。

堅持就是勝利!




講師大鵬


我比你小兩歲,今年33。我也是本科畢業,去年考出了教師資格證。我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幾個月前,我去找工作。正規學校的編制由於年齡限制,已經沒辦法考了。去培訓機構工作,時間都是晚上和週六日。完全和孩子的時間衝突。他過星期我上班,我過星期他上課。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很少。他在家裡奶奶的話不聽,可以看一天的電視。而且很多時候工作加班都會有,不確定有什麼事。後來我離職找了一份週六週日休息一天的工作。公司裡的同事都是90後,沒結婚的。根本就沒有他們那樣的時間和精力。

考慮再三還是決定自己創業。畢竟不是再找工作的年紀了,你覺得年輕,可是不在適合給別人打工了。現在我自己做生意,賺的也很多啊。每個月將近一萬的收入,可比上班強多了。

所以我覺得有條件可以自己開個託管中心也可以。


二寶媽的創業集中營


我35歲,221本科畢業,高中地理教師資格證,因為一直沒有這方面從業經驗,所以應聘掌門和海風線上教師失敗。

這個年紀的尷尬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唉!

到了這個年紀我才知道,不管我愛不愛錢,我都需要很多錢,所以避開了之前的內勤崗位,挑戰銷售,從電話銷售做起,做了幾個月保險電銷,現在在某銀行卡中心做信用卡髮卡電話營銷員。壓力比較大,身邊差不多都是95後,氛圍很好,不過工作強度大,收入目前在7K左右(五險後)。每天都很迷茫,焦慮,無力感爆棚。

現在突然覺得學校老師這個職業太好了,雖然年少輕狂時曾經覺得這是個一眼看到老的職業,不過真的很穩定,不會大富大貴,但至少可以豐衣足食,並且每年還有兩個帶薪長假,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可能現在突然覺出好處來,為時已晚。

做好職業規劃太重要了,如果沒有,那要有歸零的心態,選擇自己的熱愛,從頭開始!


人生是一場豪賭


條件不錯,年齡有點尷尬,去私立學校和培訓機構,一定很受歡迎,但是,這兩個去處被排除在外了,那麼還有什麼路子呢?

還有兩個路子,第一個可遇不可求,多關注各地招聘信息才行,就是很多人認為正統的考編制教師。

現在,由於不少地方教師招聘頻頻遇冷,有些地方把通用的“年齡在35週歲以內”已經悄然放寬到了“年齡在40週歲以內”了,這對於35歲本科有教師資格證的題主來說,是個不錯的機會。但這種情況一般不是在經濟發達地區,往往是經濟欠發達和不發達地區,這個因素需要考慮在內。

另一個路子就是自己創業,讓本科學歷和教師資格證都發揮作用,就是自己辦一個培訓班。不願到培訓機構,那是別人的,自己的培訓班總不會不願意呆吧?這是一條很好的路徑,其實比考編要好得多。

考編,做了公辦教師,其實職業前景一眼已經望到頭了,像這樣年齡進入體制內,多數是以中級職稱退休,運氣好能衝到副高退休,這就是最大的成就了。

而如果自己做培訓,這塊蛋糕非常之大,開始可以小規模辦班,自己做辦班,自己當老師,師資上是完全符合條件的。校舍、設備等投入也不大,符合消防要求和上課要求就可以了。

這些條件都符合的話,像當地教育部門提交申請,經過核查合格後,會發給辦學許可證,再到工商部門開個營業執照就OK了。開班以後,一定要以質量求生存,保證培訓質量,因為你不是賺一筆快錢就走的,是你是事業,就要要長遠的計劃。

等以後招生多了,就可以擴大規模,招收跟你一樣有教師合格證但考不進編制的人員,跟他們一起幹事業,一樣是做教師,沒有什麼不可以的。這樣的路子,比考編的前景要廣闊得多,因為,你無法知道能走多遠。

新東方的俞敏洪當初辦新東方的時候,也不知道會走到這樣牛逼的程度,一切皆有可能,也許題主的培訓班將來從線下走到線上線下全面推進,成為第二個新東方也未可知!


當代師說


創業,創業,創業。重要的事,敲三遍。

創業方向:校外輔導

優勢:

1.年齡35歲,入體制有點尷尬,但體制外大有作為。做事正當時,經驗具備,精力旺盛。

2.有兩證,本科畢業證十教師資格證=飯碗。此碗雖非金非銀,但解決溫飽應該無憂,若善經營,長期發展也未可知。

3.市場。減負聲浪從來就沒有平息過,喊了幾十年了,為什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靠推薦上大學時,沒有減負問題,只有公平問題。要公平,必考試,有考就有好中差,校外輔導的商機就在此。教育有情懷,考試靠淘汰,但有誰願意被淘汰,需求端的痛點在此,所以校外輔導將長期適應市場這一需求。

劣勢:

資源。主要是生源問題,這個前期只能靠口碑來慢慢積累。口碑必須靠自身的專業素養來打造,提供的服務必須乾貨滿滿。

風險:

管理:校外輔導對象是未成年人,所以有很多不預知的突發狀況。


中考數學當百薈


我建議您去在線教育平臺,每個月不說多,六七千還是很容易的,只要你講的好,有乾貨,受學生歡迎。個人能力強,錢不是問題。


米莉英語


還可以自己開一個培訓機構,只要你熱愛小孩,真心想要幫助他們,你會成功的!

無論所謂的“減負”喊到什麼時候,無論社會如何妖魔化補課老師和培訓機構,培訓機構都是有市場的——看看普通公立學校的及格率、優秀率,一切就都很明朗:需要補課的學生太多太多!而成績差只是學生補課的一個因素,還有很多補課的學生不是為了補差,而是為了拔尖。最關鍵是,現在不是八九十年代,父母不再在溫飽線上掙扎,他們有錢為自己的孩子補課。

很多人說以前的老師有多麼好,家長不用花錢給孩子補課,真是笑話,說得好像以前的孩子有多優秀似的,其實就是胡說八道!不是以前的老師好,學生因此成績都好,而是以前學生成績不好,普通的家長也沒有經濟能力給孩子補課。不信嗎?90後的就別問了,問問80後的人,以前有多少小學生輟學,有幾個初中畢業,有幾個能考上大學?

總而言之,再好的學校,再好的老師,都不能讓每個學生都成績優秀,畢竟學生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那麼問題來了,孩子成績差了怎麼辦?要求老師補課?不要說家長,學校和教育局都沒有這個權利要求老師這樣做,因為老師已經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了規定的教學任務和相關任務,及格率優秀率什麼的,也在考核範圍內。家長必須另謀他圖。有錢的就補課,沒錢的自己教,自己不會教,或者沒有時間教,就是送去補課機構。就這麼簡單。

你35歲還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說明你在以前的工作中沒有找到價值和樂趣,讓你堅持不下去。我覺得,不管是在公立學校私立學校還是培訓機構,能幫助孩子成長,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而既然有資格證,不妨試試做這行。

不管別人如何妖魔化補課這件事情,如何妖魔化補課這個行業,始終都要有人去做這個事:幫助這些需要補課的孩子!

祝您好運!


伴伱高飛


1.鬼的鬍子是人裝的。擁有本科學歷和教師資格證是可以去學校教書的。存在某些地方,大城市也有。你可以問一問,那些學校缺人,或者有老師長時間請假需要找人上課的,不要和我說需要考試,這個一般招收老師是由學校招收在上報給教育局登記。這個屬於代課行為。不要在乎代課工資比正式教師低千把元,關鍵你進去了啊。關鍵是隻要你乾的好,學校就會延長合同。

2.創辦補習班,因為現在創辦補習班需要教師資格證了,你剛好有,可以創辦。

你可以慢慢的來,一個兩個...學生的教,慢慢創立自己品牌。其實很簡單的。你網上找人幫你宣傳,找學生為你宣傳,為你招生。找本科以上的學生來教書,輔導學生。


書亦或為情寄


我想問一下 你的條件這麼合適怎麼沒早一點考教師編呢 還有你也可以考事業編公務員什麼的啊 當然你已經過了35歲了 說這些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去培訓機構也沒什麼不好 畢竟也是從事教育行業 現在待遇也都挺不錯的 不過可能壓力大點 之前一個朋友也是在培訓機構 工資挺高的 就是每天備課 試講太累了 每次見她嗓子都是啞的

再者 其實你可以自己辦個輔導班 辦小點可以輔導孩子寫作業 辦大點可以招上各科老師輔導初中 高中的數學 英語 物理什麼的 這些理科類的 你是本科 這些應該都不成問題

最後你也可以去私立學校任教 這個可能就是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 不是很好管理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雨打蕉葉


條件不錯,年齡也比較合適,精力還比較好,可以去私立學校和培訓機構,也可以公辦學校當代課老師,再等機會改變。

1、看網上事業單位編制考試,有機會就去試試,不過這種考試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淘汰率非常高,你畢業有10年了,可能在考試方面優越性並不強,筆試是任何人也插不了手的,只有硬考。目前就要看你的努力程度了。


2、另自己創業,讓本科學歷和教師資格證都發揮作用,就是自己辦一個培訓班。這在學校周圍這樣的培訓班很多,自己當老闆,請幾個幫手,自己的培訓班總不會不願意呆吧?這是一條很好的路徑,其實比考編要好得多。而如果自己做培訓,這塊蛋糕非常之大,開始可以小規模辦班,自己做辦班,自己當老師,師資上是完全符合條件的。看看生源的情況,先保證你的就業,再看看能否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