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手有哪些职业病?该如何预防?

农机农艺帮


农机驾驶员,曾经是非常风光的职业。特别是在我国刚刚开始引进农机的阶段,农机驾驶员可以说是一个明星。而在我们黑龙江农垦刚刚开始垦荒、刚刚有农机的时候,农机驾驶也是最吃香的一个行当。曾经有人说“开车永远是最舒服的”,为什么?不用从事重体力活动、风吹不到雨淋不到。但是,长期的农机驾驶也会慢慢的对身体造成一些损伤,下边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

1、肺部损伤。可能有的朋友说,驾驶农机都是在封闭的驾驶室里作业,怎么可能造成肺部的损伤。那是您看得还不全面,只看到国外发达农机的驾驶环境,国内的农机您还是不了解。而且,您对农机驾驶行业也不了解。农用拖拉机在作业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打开后面的窗户,观察作业的质量,特别是进行翻地、旋耕、耙地等作业的时候。在我们黑龙江农垦前些年还允许烧荒的时候,每到秋季的翻地“黑色越冬”的阶段,只要是驾驶拖拉机翻地的驾驶员,脸都是覆着一层黑色的草木灰。这些草木灰吸到肺里是什么样?常年的驾驶农机又是什么样呢?

可能还有的朋友说驾驶收割机没问题吧。您只需要记住这一点,国产的收割机以及一些合资或者进口品牌的收割机密封性能没有特别好的。秋季的农作物秸秆已经死亡、非常的干燥。驾驶收割机的驾驶员身上、脸上都是那些秸秆的小碎屑,驾驶室内也是非常脏的,秸秆碎屑能铺一层。这些小的秸秆碎屑吸进肺里又是什么样呢?

2、腰部的损伤。农机驾驶员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基本就是一天12个小时甚至18个小时就坐在驾驶座上,除非有了“三急”或者农机车辆出现问题或者作业质量出现问题才会下车活动一下。可以说,向我们现在每天用手机查看走了多少步是不现实的。而且,农机作业的阶段是非常紧凑的,很可能半个月、一个月都会持续这种生活状态。长时间的坐在人机工程并不完美的驾驶座上,对腰部也是一个考验,腰脱、腰肌劳损基本是每个农机驾驶员都会有的老毛病。

3、老胃病。这一点对收割机驾驶员极为常见,特别是在我们黑龙江农垦,每天多收一亩地,就能多赚一亩地的作业费,驾驶员也就能多赚一份工钱。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收割机驾驶员都是中午不吃饭,一个面包、一根火腿肠在收割机上对付一下,人不停、车也不停;除此之外,饮水也是个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在驾驶室里扔一件矿泉水,春秋季节多冷啊,天天喝那么凉的水,肠胃迟早会出问题。所以,老胃病基本上也是一些老农机驾驶员的职业病之一。

4、颈椎和关节问题。农家驾驶员在作业时最常见的两个动作,低头或者回头观察作业质量,特别是在驾驶收割机或者驾驶拖拉机整地等作业时,可以说每天有2/3的作业时间都是在维持这个动作,时间长了颈椎肯定出问题;除此之外,长期的一个动作掌控方向盘,也会对肩周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国内的现有的大部分农机配置其实都是低配,没暖风、没空调。却空调还可以理解,但是没暖风呢?天冷的时候四面透风的驾驶室肯定会对关节造成一定的影响留下病根。

5、农机维护保养对身体的损伤。农机最常接触的就是各种油液了,刺激性气味的柴油、不易清洗的黄油和润滑脂、以及其他的齿轮油、冷却液等等。这些油液在进行维修或者保养的时候手直接接触是比较正常的。可能您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对皮肤、结膜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信您看看长期从事农机维修的人员双手是什么状态。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我就是东北农村人,家里养拖拉机,平时用来种地,旋地,拉种子化肥,挂喷壶打药,收粮等等,

维修的话一般都去修理铺,也跟着打打下手

职业病的话一般都是肩周炎比较多,也有颈椎病和腰间盘突出,主要是四轮车开起来特别的抖动,上下颠簸的厉害,时间长总会有职业病的,平时自己多注意身体就好





珍宝岛张乐


今天不解释职业病的定义,说说农机手常见的“职业病”。农机驾驶员的辛苦程度,只有真正的农机手才有感触。有人说,开农机和开汽车一样,不就是熬时间吗?

有的收割机驾驶员,开一天收割机下来,浑身都是麦芒和灰尘,耳朵、嘴巴和鼻子里也都是灰尘,只能看见两只眼睛。长期下来,很多农机手都得了农机“职业病”。

每年的农忙季节,是农机手职业病发作的旺季。那么,常见的农机手“职业病”有哪些呢?

肠胃炎:

这个疾病,应该是每个农机手都会有的。为什么呢?饮食不规律造成的呗,往往是饥一顿饱一顿的。

以收割机驾驶员为例,农忙收割季节,起早摸黑。经常是早上吃一顿,中午饭还不知道在哪里。有很多时候的中午饭、晚饭,等到和宵夜一起吃了。长久下来,肠胃炎就犯了。

农机手这个可以在农机上随车备点饼干、面包,饿了的时候吃一口顶一下,不至于饿出胃病。

腰间盘突出

开农机,往往需要连续在田间作业,而久坐是造成腰间盘突出的原因之一。加上农机的颠簸和振动都比较大,很多农机手都得了腰间盘突出。

没有很好的预防办法,可以在地头的时候,下来活动活动,一两分钟也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颈椎病和肩周炎

驾驶农机,除了农机的方向盘要控制,往往还有很多操纵杆需要控制。农机的操纵杆件和开关很多,在开农机的时候,需要多次操作。

所以,开一天农机下来,有的农机手说胳膊都要掉了。这就是肩周炎的诱因,因此很多农机手都得贴着膏药开农机。

和腰间盘突出一样,没有很好的预防办法,只能抽空多活动,走动一下。

前列腺炎

多数农机手都是男性,开农机需要长期的久坐,加上为了多干农活,往往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不少农机手不及时的排泄,很多农机手都得了前列腺炎。

多喝水,及时上厕所,尽量避免得这种病吧。

痔疮

和前列腺炎诱因一样,很多农机手喝水少,排泄不规律,久坐加上休息不好,就得了痔疮。也有的农机手为了缓解困乏,抽烟喝酒吃辣的,加上又没有空洗澡,更容易引起痔疮。

这个病啊,必须少吃辛辣的,多喝水,有症状了早点去医院看看,吃药或者治疗。

就说这么多了,欢迎农机手们补充。


拖拉机跑得快


您好,农机手职业出现职业病要看是否有接触危害因素,如噪声,农机手驾驶环境看看是否存在噪声超标,同时还有考虑工作时长及工龄。而大伙提到的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这些是工作相关疾病,目前不属于国家法定职业病,需注意区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E者余生


农机行业的工种比较多,驾驶、车工、钳工、钻工、焊工、电工,哪一种都不能少。对于农机使用人员来说,会经常接触到有害废气和油液,而废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有毒的一氧化碳;对于农机修理人员来说,由于厂房和设施比较陈旧和简陋,也会接触到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农机操作和维修人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各种职业病的发生。

1.预防粉尘危害

农村有的碾米机、碧谷机、饲料粉碎机安装在民居内,通风条件很差,周围空气中长时间弥漫着浓重的粉尘。人长期吸入粮食或者饲料加工的粉尘,可能引起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如果吸入带霉菌的粉尘,还可能引发过敏性肺炎或职业性哮喘。此外,粉尘中的小锋芒、尖角等对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引起皮肤痰痒。

预防农产品加工粉尘危害的措施是: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操作人员戴口罩和穿工作服。

2.预防废气中毒

发动机排放的有害气体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油料中的添在日常使用和维修中,农机手预防废气中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启动农用车辆尽量在室外进行。如果必须在室内启动发动机,应当保证场地通风良好,或者用专门的管道把废气引导到室外去。(2)不要长时间待在密闭的驾驶室内,尤其不能在开着空调器的车内睡觉,否则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死亡。(3)加强农机设备的维修保养,改善发动机的技术状态,保证燃料完全燃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4)做好农机具的升级和换代,对技术状态恶劣、有害气体排放严重超标的农机要坚决做报废处理。

3.预防噪声性耳聋

有的机械工人平常说话的声音特别大,就是由于长期受到强烈车间噪声的刺激产生变态的结果。为此,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到医院做五官科检查,如果发现病变,要尽早治疗。平时上班,可以考虑戴耳塞、耳罩等。

4.预防电光性眼炎

进行手工电弧焊时,强烈的电弧光产生短波紫外线照射,可能造成操作者的皮肤和眼球表面的角膜和结膜受损伤,一般在8h内发病。有的电焊工为了方便寻找施焊点而不戴防护面罩,有时几个电焊工在一块作业,从侧面射来强烈的电弧光,往往引起怕光、眼内有异物感(好像沙子进入了眼睑)、两眼红肿、剧烈疼痛、不停地流泪等,这就是电光性眼炎的主要症状。

预防电光性眼炎的主要措施是:(1)电焊人员在操作时必须戴上防护面罩。(2)电焊辅助人员应当戴有色防护眼镜,并且采取背向操作。(3)在电焊现场的外围设置活动屏风,以减少电弧光对他人的伤害。(4)一旦发病,可以使用人奶或牛奶频频滴眼。如果有感染,应当点滴抗菌素或者磺胺药水。严重时上医院治疗。

5.预防锰(Mn)中毒

农机修理离不开电焊条,但是在电焊条的保护层中,包含有锰(Mn)、铬(Cr)、硅(Si)等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在焊接过程中会形成有害气体,飘散在周围空气中。特别是长时间使用高猛焊条,如果焊接地点不通风,容易导致电焊人员慢性锰中毒。这种疾病的具体表现为全身乏力、白天嗜睡、手指颤抖等症状。

6.预防慢性铅中毒

农机行业的铅中毒主要发生在蓄电池修理间,由于铅和铅化合物的蒸气和粉尘漂浮在空气中,经过人的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游离于血液中,会产生神经功能紊乱,例如烦躁、易怒、头痛、失眠、乏力等慢性铅中毒的早期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神经炎、神经瘫痪、肌肉萎缩以及脑损伤等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