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机械做得好吗?为什么有人说三一、中联不做农业机械?

一轮明月47521457


总体只能说中等吧!下面就从农业的

粮、油、棉、糖这四个方面的农机来说说。

粮食机械:国内粮食机械从拖拉机,收割机,耕种机械,已经基本上自给自足,质量也不错,但大马力农机还有很落后,比如说智能农机或者质量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说到食用油方面的农机,除了目前国内大豆收获机械,还有一些比较落后的花生捡拾机,其他也没有特别合适的机械;

至于棉花方面的农机,采棉机核心技术基本被国外大型农机制造商控制,国内也有一些厂家在做采棉机,比如铁建重工、东风等,但采棉机的质量、稳定性和效率有很大差距;

至于糖类农机,除了糖业农业生产中的拖拉机、种植机等,甘蔗收割机和采棉机一样,核心技术全部被国外大型农机制造商控制,向国内有一些厂家,比如中联重科以及辰汉农机也在做甘蔗收割机,通过改进也能下地收甘蔗了。

总结一下国内农机:基本功能满足、高端不足,发展空间很大,未来的农机路还很长。

另外三一确实不做农业机械,中联做农业机械。


拖拉机跑得快


本人认为不好,中国的农机缺少规范化,市场杂乱,没有一定规章,一些厂家为了得到国家补贴马力标注非常大,实际功率特别小,咱们拿404拖拉机说一下,标注40马力4驱,可是车身自重跟单缸24马力小四轮车不相上下,但是404拖拉机就有农机补贴,小四轮车没有,搞的农机市场基本饱和,中小型拖拉机无人问津,希望国家尽早规范农机制造厂,提高农机利用价值


为国着想的农民


中国的农业机械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大型的农业机械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超大型农机目前还依赖于进口,这也许和我国的土地联产承包到户有一定关系,土地过于分散,不适应超大型农机展开作业,中小型农业机械在我国所占的比重较大,随着国情的发展,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形成,当那时,我国对于超大型农机的需求也就扩大了,完全依赖进口,那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我所了解的,福田雷沃,在生产中小型农机的同时,也一直在研发超大型农机。三一和中联主攻放心应该是工程机械。



午夜星辰


很多人一提起农业机械化,就以为全世界最厉害的农业机械化一定是美国,其实这是多年来媒体的误导。目前,全世界最强的农业机械化垦区,是黑龙江农垦集团的建三江垦区,这里也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端之地。建三江垦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8%,超过了美国的平均水平,是世界农业机械化的典范。

全世界最大的农用航空公司,就在黑龙江农垦。有一百多架运-5,运11,运12、农-5B、PC-6、R-22/44等机型,还有很多植保无人机。现在甚至有农户购买了私人飞机,当然,北大荒的私人飞机是用来农业生产的,不是国内富豪用来显摆的。

例如南美洲的阿根廷空军,由于财政困难,阿根廷的空军在2016年停飞所有A-4天鹰攻击机,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只剩下几十架螺旋桨战机,实力还比不上一百多架飞机的黑龙江农垦通用飞机公司。

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垦区,户均经营土地面积最少也有250亩,250亩是小户,1000亩是中户,3000亩是大户,还有个别管理万亩的农户,机械技术力量比肩美国大农业。这个垦区的粮食产量与吉林省全省粮食产量相当,但商品粮比例是99%。而吉林省商品粮比例只有一半,这还是全国比较高的水平。


演绎人生经典


三一还没有做农业机械,中联早就有农装公司了,谷王、耕王、中联重科都是中联的


鑫——农


谢瑶。

客观的说,中国的农业是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承包给了农户,这种小农经营的方式,制约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三一,中联为什么不做农业机械呢?这种分散的经营模式,研发制造出来的机械出售给谁呢?主要还不是靠内需吗?因此只有加快土地流转,研发制造大型农业机械才会有动力,否则农业机械没有企业去做。谢谢!



lironqyao8829


中国的农业机械发展状况不好,体现在中小型,而且继续往小型便携式发展,这一切还是要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说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决定与影响作用,在这里表现的很明显,生产力水平――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体制的变革,但是落后的体制,顽固的传统农耕思想反过来又严重制约农业机械的发展和升级。尤其是当前农业效益甚微,直接影响对农机投资,农机销售市场难于扩大,企业科研和生产受限。


追梦斋


现在对农机补助挺不错的 对农机补助国家很大力支持


我是帅气王先生


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取决于农业机械科技化的普及,农业做到像美国那样高度集约化,机械化的时候。别说三一,会出现很多四一,五一之类的大公司杀入农业机械行业。



新知青下乡记


三一和中联都是做重机械!建设机械。农业机械国内也有好多家专业公司在做。三一和中联如果要兼做农业机械也是十分简单。但要做好也不是那么简单,市场基本饱和。没必要争取一点份量的市场,做强做大做精老本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